羅夢桂 莫惠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教學過程系統(tǒng):教、學、考、評。在教學系統(tǒng)中,只有這四者統(tǒng)一了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學的意義一方面是傳授知識,另一方面在于培育學生優(yōu)良的思維品質。其次,學生的學要跟著教師的教,即在課堂上的思考及課后的練習要與教師的思路一致。再次,教學測量(即考試)的意義是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更要考量思維的質量和傾向。最后,考后評講是幫助學生糾正學習思路上的偏差,使教師更明確教學方向。只有教、學、考、評統(tǒng)一,才能實現(xiàn)教學的預期目標。
關鍵詞: 教學考評 改良方法 思維品質
一、教學是讓學生會學、會用
教學應該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二是學生的學。
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素質教育是一個核心問題,有人把學科素養(yǎng)與素質教育等同。僅從單一學科來說,這兩者似乎可以等同。畢竟素質教育對一個學科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本學科的素養(yǎng)問題。如果把學科素養(yǎng)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讓學生會用本學科的思維方式解決一系列學科問題。這樣,我們的教學目標就可以理解為“會學”和“會用”。會學和會用,這其實是傳統(tǒng)教學目標。只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迎合學生,我們把“會學”的次序顛倒了,變成了“學會”,強調(diào)“教會”就成了課堂教學的唯一目標。因為這種技術層面的“教—授”更容易繼承,所以傳統(tǒng)目標只剩下了技術層面的傳授,思維層面的“會—悟”沒有繼承。
無論是中國教學觀還是西方的教學理論,都強調(diào)建構知識體系,只有這樣的知識體系才是建構者可用的,這就是“會學”。這些教學思想最能引發(fā)人們思考的就是“教學絕不是住瓶子里注水”。“教書,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樣,注滿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學生讀書的興味……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課時,才去幫助他”[1]。
“注水式”教學也是無奈之舉,而且一些地方的學生從小學到初中一直以來主要是接受“注水式”的教學,學生的思維被禁錮,養(yǎng)成了只聽寫不思維的習慣,這顯然不適應高中的學習。高中生的學習需要理性的思維,邏輯、推理、歸納、演繹、形象等思維的綜合運用,也就是說,高中學生需要有新的學習品質,學習品質包括:問題意識、探究意識、質疑意識、合作意識等。盡管初中在教學中也強調(diào)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強調(diào)質疑、探究、合作等高一級的學習活動,但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并沒有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實踐。如果我們繼續(xù)沿用初中的教學思路,這雖然與學生的學習習慣一致,也較快得到學生認可,但并不能很好地高中教學目標。
學生不可能改變這一習慣,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改變這一習慣。之所以提出改變教學方式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課題,也是從這個角度思考的。
改變教師的教,是第一步。教,自然離不開講授,在學生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我們的講授單純介紹最簡單的知識,但學生對教師所說的問題沒有接觸過,自然不可能領悟教師的“教”。當學生在學習中出了問題后再針對這問題對學生進行“教”,這時就有意義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的“教”必須有針對性,即針對問題出現(xiàn)的問題。這樣才能形成師生共同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在與學生討論中解決問題,學生可以舉一反三,這就是會學和會用。我們在講授前應該讓學生進行學習實踐(自主學習),當學生問題出現(xiàn)時,解決問題的時機就出現(xiàn)了。教師如果只按預定的教學計劃進行講授,其結果就是講者滔滔,聽者昏昏。
二、考試應以鞏固教學成果為目標
教、學、考、評四者統(tǒng)一,才能實現(xiàn)預想的目標。
首先來分析,考試到底有什么意義??荚嚨男再|是我們要弄清楚的,高中的考試性質不復雜,一般有三種:一是選拔性的考試,也就是高考;二是檢測性的水平考試,會考就屬于這種;三是學校檢測性的考試,包括學校的期中、期末和平時的測試等。
這里討論的是學校平時的檢測性考試。要使這種平時的又貫穿整個高中階段的考試實現(xiàn)教學目標,應該自己(主)命題進行檢測。
(一)自主命題的意義
第一,能有目的地考查學生每一方面的能力。自己命題是基于自己的教學及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而設計的相應問題。可以自己定位于考查學生任何一方面的能力。結果能準確分析教與學之間出現(xiàn)的問題,因為題目是根據(jù)自己預測和基于對學生水平狀況定的,想考什么,怎么考,能考學生哪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自己就設計相應的題目。
第二,能有效分析教與學之間出現(xiàn)的問題。教學考一致才能達到效果最優(yōu)化。目前教學有這樣的情況:教是要求課本字句必通,學也是課本必熟,可檢測時卻又拿其他題目,學生根本就無法學以致用,教師也沒辦法正確分析教與學到底是哪一方出了問題。于是,最后只能要求學生連同題目一起背。
第三,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使教與學成為一個系統(tǒng)。有時候在課堂上對某些知識塊雖有涉及,但沒有任何材料依據(jù)的講述無法讓學生完全理解。用一些材料,設一個問題,讓學生把這些知識點串聯(lián),不但可以解決知識的系統(tǒng)問題,還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況,在講評時可以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補充,知識鏈就比較容易形成??梢詮膶W生的反饋情況判斷自己在哪些地方?jīng)]有完全讓學生理解,有針對性地補充這一塊的知識。
第四,能根據(jù)自己對形勢的判斷,從不同的角度設計新穎的問題。平時命題檢測重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但在臨考前的命題有些預測的意思。比如政治、歷史、地理這些科都比較明確地說明高考的方向——不回避熱點。那么,什么是熱點,這些熱點怎么考,就是命題者應該思考的。從不同角度設計問題,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思考知識的運用,解決學生面對新題目而產(chǎn)生恐懼的問題。
第五,有利于教師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為學生講清學科知識背景的影響。命制題目必須對教材或手中的材料反復推敲,了解和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的內(nèi)涵和外延,這樣才能命制出沒有疑義的題目,這樣自然會更加理解教材內(nèi)容的意義。命題實際是對知識的重組之后的再現(xiàn),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如果我們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重組再現(xiàn),自己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應用就會更加得心應手,更有利于指導學生的學習。
以上五點意義不僅從教與學的角度思考說明了考的意義,還考慮到了從靈活吸納最新信息思考命題,使學生在知識鞏固的同時也拓展了思維。
(二)命好題的基本要求
要想命好題是不容易的,因為命題涉及的東西太多,包括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科思維的認識,對學科資源的掌握程度,等等,更有一些東西是我們必須關注的。
第一,主要是看學生掌握了什么知識,具備了哪些能力。能力包括識記、理解、知識遷移和知識的調(diào)用、活用,等等。
第二,把握好試題的本質。首先我們要清楚地知道,考試的內(nèi)容不是簡單的學科知識簡單再現(xiàn),而是將知識點進行歸納、概括、分析、綜合后,并對其特征進行描述,再用問題(或試題)的形式科學合理地清晰呈現(xiàn)出來。
第三,試題要清晰自己的考試目的,內(nèi)容是明確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和運用,但試題的呈現(xiàn)形式應該與高考一致,也要考慮不同的題型與所考查內(nèi)容的關系。首先要確定考什么,或者想了解學生什么能力,其次要考慮如何呈現(xiàn)想要了解的問題(如何命題)
自己命題考查的是學生知識的把握和理解,命題的面可寬一點,深層次的題目可少一點。這樣才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向。
三、考試后的講評的引導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完整
考試之后的講評課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但在考試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學中也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荚囍v評有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幫助師生對教與學進行反思,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始終能適應學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從評價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問題,糾正學習思路。考試教學評價從根本上說有兩大功能:糾正功能和引導功能。講評中老師對題目的分析和給出參考答案,對做對的同學來說是一種肯定和鼓勵,而對做錯了題目的學生來說,則是幫助他們進行反思。講評最重要的是啟發(fā)學生解題思路,幫助學生對學習進行反思,讓學生能迅速通過題目回歸到所學的知識框架,使學生可以形成一個應用性的知識結構體系。林格先生有一段話比較適合放在這里:“我們的孩子內(nèi)心里都有永不熄滅的‘蠟燭,這根蠟燭有著無限的能量,而教育者的任務是做一根火柴,點亮孩子心中的光明。”
在講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講評的引導功能才能更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
講評引導是存在層次的問題的,要進行有效的引導,就要重視步驟和層次。第一步是在講評的同時滲透拓展性的思維,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這一步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呈現(xiàn)所考知識,第二層次是由這些知識再轉化成問題,第三層次是這些問題的擴展。舉一個例子說明:
一材料題考試,呈現(xiàn)材料后,提出如下問題:(1)近代以來至二戰(zhàn)前有哪些國家成為貿(mào)易霸主,憑什么可以成為霸主?(2)無序的貿(mào)易為什么會導致戰(zhàn)爭這個惡果?(3)國際社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出這道題目的是考查學生對世界經(jīng)濟節(jié)點知識的縱深兩個方面的把握和解讀,對歷史演進進行合理的推斷,我們可以從一位學生的回答分析對學生思維的判斷:
一些國家是憑經(jīng)濟實力、軍事力量、政治和科技力量的厲害取得貿(mào)易霸主的。
無序的貿(mào)易導致戰(zhàn)爭這個惡果,原因:①一些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mào)易時,采取非法手段,侵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于是這些國家就用戰(zhàn)爭來解決問題。②沒有規(guī)則限制,一些國家提高關稅,不讓外國商品進國內(nèi)市場。
從學生回答內(nèi)容來看,可以判斷學生歷史分析的縱深觀模糊,也沒能很好地進行合理的推斷,沒有形成學習歷史的意識?;蛘哒f就是學習不求甚解,不認真理解題目的意圖,結果回答似是而非。問題出現(xiàn)了,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就需要利用講評課。講評是引導學生重新深入思考,在講評中先肯定學生的思考方向沒有問題,指出學生涉及的內(nèi)容不清晰。最后,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重新思考和組織答案:(1)哪些國家是什么意思?你的回答是否涉及了具體的國家?(2)每個國家成為霸主的原因都不一樣,你這樣寫到底算哪個國家的?(3)無序貿(mào)易的無序是指什么?在材料和題目所涉及的時間段里,國際貿(mào)易是什么樣的情況?(4)二戰(zhàn)后國際社會怎樣使無序變有序?
在學生重新整理的答案中,確實有了很大的改觀,內(nèi)容相對全面而且有了邏輯關系,縱深關系也有所表現(xiàn)。(學生答案過長,不再抄錄)
當我們的教學預設目標提出之后,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這一目標進行,自然會將預設目標變?yōu)楝F(xiàn)實。
四、結語
教師的教應該是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的,在解決學生問題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學生的問題得到老師的及時提醒并指出思考的方向,學生就會慢慢拓展思考范圍而養(yǎng)成習慣。教、學、考、評幾個環(huán)節(jié)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一個大課題,都需要深入研究。文章在這里涉及的是一些粗淺的思考和實踐,要使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充分作用,仍然需要同行的探討,我也將繼續(xù)探討這一課題。
參考文獻:
[1]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A].單中惠.教育小語[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9.
[2]林格.教育是沒有用的:回歸教育的本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0):91.
本文是廣州規(guī)劃課題十二五[2014年]度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