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明
【摘 要】繪本故事進入道德與法治課堂,豐富了道德與法治課的課程資源。運用信息技術,展現(xiàn)繪本故事中的德育內涵,發(fā)揮繪本故事的德育價值,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育效率,值得我們嘗試。本文圍繞“信息技術降低了課堂成本”“信息技術凸顯繪本故事的特點”“信息技術使繪本故事資源更豐富”“信息技術使繪本故事靈活服務于課堂”四方面論述課堂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巧用繪本,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育效率,實現(xiàn)道法相融的實踐嘗試。
【關鍵詞】信息技術;繪本故事;道德與法治;效能
我國教育技術學專家何克抗教授曾經(jīng)說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徑?!毙畔⒓夹g進入道德與法治課堂,通過其特有的融合與重構功能,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繪本是以兒童為主要對象的一種特殊的兒童文學樣式,是繪畫和語言相結合的藝術形式。繪本故事進入道德與法治課堂,豐富了道德與法治課的課程資源。
運用信息技術,展現(xiàn)繪本故事中的德育內涵,發(fā)揮繪本故事的德育價值,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育效率,值得我們嘗試。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我們嘗試用信息技術提高繪本故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使用效能,把繪本故事在學生培養(yǎng)方面的積極教育效果發(fā)揮出來。
一、信息技術降低了課堂成本,使繪本故事進入課堂成為可能
繪本是以兒童為主要對象的一種特殊的兒童文學樣式,是繪畫和語言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其基本特點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文字大多簡短、淺近,圖畫多為手繪之作,生動迷人。新西蘭兒童文學研究學者多羅西·懷特曾闡述過繪本與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關系:“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書中最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痹S多專家也認為:繪本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生活態(tài)度、人格成長、審美素養(yǎng)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具有積極的教育效果。如成長故事類的繪本讀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fā)揮一定的引導作用。孩子在這類讀物中往往能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影子,并能在主人公的經(jīng)歷中找到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共鳴。文學特點,讓繪本自然而然地走進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堂。
但繪本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使用卻遭遇了“攔路虎”——多數(shù)繪本故事以繪本實體書的形式出版,圖畫多為手繪之作。圖文兼美的繪本因此價格并不便宜。試想,上一節(jié)道德與法治課,需要購買人手一本或兩人一本的繪本故事書,其課堂投入實在太大。因為一節(jié)、兩節(jié)的研討課、展示課需要,偶爾為之尚可,長期如此操作那是不切實際的。我們只能望書興嘆:買不起!
一個繪本故事的指導閱讀如果用閱讀課的形式上,往往需要整整一個課時完成。有個別讀本甚至需要幾課時完成。道德與法治課一周只有兩課時,每節(jié)課課堂教學僅僅40分鐘。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要求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實處,課堂效率才能體現(xiàn)。倘若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自行翻閱實體繪本,不僅時間的花費讓人難以接受,而且低年級的課堂調控難度也急劇增加。老師的“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的看圖說理”又怎能敵得過如此有趣的繪本。我們只能望書興嘆:用不起!
信息技術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點,集聲、光、電、影于一身。它可以解除繪本故事的束縛,讓它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順利使用。我們用信息技術把買回來的繪本制作成PPT課件、電子書……于是孩子們通過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媒體,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閱讀繪本故事。繪本什么時候用、用什么方式展現(xiàn)、使用時長……都在教師的掌控中,課堂調控易如反掌。如此操作,大大降低了課堂成本,提高了繪本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使用頻率。用信息技術這把鑰匙,打開繪本進入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大門,讓繪本進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成為可能。
二、信息技術凸顯繪本故事的特點,使學生歡迎繪本進課堂
繪本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成的兒童文學作品,強調視覺傳達的效果,而信息技術在繪本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使繪本的形象更直觀,色彩更鮮艷,畫面更栩栩如生,從而使繪本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易于實現(xiàn)用繪本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興趣的目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倡導的是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的新型課堂教學,無趣的學習是我們實現(xiàn)育人目標的死穴。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將繪本中的文字、畫面、聲音有效地融為一體,將教學繪本的內容形象、直觀、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從而使繪本的任務迅速完成——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中秋節(jié)》這一主題時,我們從中國神話故事繪本系列中的《孩子最愛讀的中國神話故事》,截取繪本《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內容,配上音樂,順利完成“社會常識目標”——讓孩子了解慶祝中秋節(jié)的習俗和有關的傳統(tǒng)文化,知道拜月亮、吃月餅的由來。圖文兼美的繪本,讓學生欣賞得津津有味,教師適時穿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宣導,民族自豪感逐漸形成。
三、信息技術提供自組繪本電子書庫的可能,使繪本故事資源更豐富
我們全面分析《道德與法治》教材,了解每冊教材的核心和內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鎖定繪本選擇方向,運用信息技術,自組繪本電子書庫,使繪本故事資源更豐富,教師使用起來得心應手。電子書庫的繪本故事主要有兩個來源。一種來自于我們整理的圖書館繪本故事藏書。我們把它們找出來,分門別類,尋找與教材的共通點,發(fā)現(xiàn)繪本故事的使用點。然后我們采用照相、掃描等信息技術自制電子繪本書。另外一種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我們直接上網(wǎng)挑選,下載有用的電子繪本書,豐富我們的繪本電子書庫。
以北師大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繪本電子書庫構建為例,繪本電子書庫的建立是有依據(jù)的。首先我們分析教材的教學核心。上冊教材的教學核心是:適應學校生活,下冊教材的教學核心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共八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主題活動。我們于是把目光轉向引導學生適應學校生活、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電子繪本。這兩冊書“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三條主線非常明顯。如“兒童與自然”這一主線的鋪排是緊扣學生的生活,按季節(jié)的推移設計:兩冊教材分別安排了《美麗的秋天》、《冬天來了》、《春天來了》《夏天來了》四個單元的學習。我們?yōu)檫@類單元的學習配備系列性的季節(jié)類電子繪本。
圍繞中秋、重陽、春節(jié)、清明、端午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主題活動我們配置了《中國神話故事繪本系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繪本系列》。
圍繞《我們小學生要這樣做》、《守規(guī)則保安全》、《健康安全過冬天》、《健康安全有意義的暑假》等主題活動,我們配置了與學習探究、規(guī)則習慣、生命安全相關的成長電子繪本系列。如大衛(wèi)·香農的大衛(wèi)系列、《不懂安全的大灰狼》、《課間十分鐘》等。
四、信息技術賦予我們編輯的能力,使繪本故事靈活服務于課堂
繪本故事進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通過信息技術獲得了重新編輯繪本故事的能力。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教學的需要、設計的鋪排,自由刪減、增加、組合繪本故事,使繪本故事的使用更適切。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主題二《端午節(jié)》時,我們可以選取《小艾的端午節(jié)》這個繪本故事。這本繪本故事共30頁,要把故事講完得十分鐘。我們根據(jù)教學需要節(jié)選了繪本故事中的11頁內容,敘述小艾跟隨媽媽回外婆家過端午節(jié)的故事,涵蓋了端午節(jié)的各種習俗:包粽子、戴虎頭帽、掛香囊、舞龍、放河燈等。又通過小艾心中的“為什么”,增加引入另外一本繪本——中華繪本故事中的《端午節(jié)》,插播視頻《賽龍舟》,喚醒學生的經(jīng)驗記憶,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從而讓學生全面了解端午節(jié)的有關知識,增進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們上道德與法治課,很容易進入“語言說教”的教學模式,最終導致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低效和無趣。我國近代思想家、學者梁啟超曾提醒我們要重視興趣的作用。他說:“總而言之,趣味是活動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動便跟著停止,好像機器房里沒有原料,發(fā)不出蒸汽,任憑你多大的機器,總要停擺……”教師倘若能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有利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我們如《西游記》里的孫悟空,用層出不窮的招數(shù)取到“育人”這一真經(jīng)。行進中“繪本故事”“信息技術”的融合,成為我們探索的新招。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化靜為動,聲形并茂,激發(fā)學生濃厚的繪本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課前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化靜為動,化虛為實,變無聲為有聲,利用繪本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廖長安.借助多媒體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教學的實效性,[J]亞太教育,期刊,2015(08).
[2]劉潔.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激活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3).
[3]陶素華.繪本在低年級《品德與生活》課堂中的應用,[R]廣東省東莞市莞城中心小學,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