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瑜青
摘要: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是要通過靈活、規(guī)范的應用文字有效發(fā)散學生思維,促進情感表達。但是,由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沒有與時俱進,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未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情景交融的寫作氛圍,學生的興趣往往不高,導致學習效果不夠理想。那么,如何以“興趣”促“寫作”呢?本文基于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反思,提出了幾點優(yōu)化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為教學;興趣;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是孩子學習基本語言文字的啟蒙課程,尤其是語文作文學習,能夠讓他們在行文成句,組句成段,連段成篇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抒發(fā)各自的情感。但是,由于受到生活閱歷的限制和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先給出范文,然后讓學生在作文寫作中依照“模板”進行“再創(chuàng)作”,這樣產(chǎn)出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可言。這種機械式的作文教學模式不僅嚴重打消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其想象力、思維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甚至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優(yōu)化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勢在必行。筆者認為作文教學可以從優(yōu)化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興趣著手,讓學生在開放的寫作環(huán)境中有話可寫,有情可抒,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充分利用教具,活化寫作內容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學生循序漸進的寫好作文的前提。學生只有在濃厚的興趣的支撐下才能進發(fā)出極強的學習熱情,并把這種熱情轉化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從而較好的完成好寫作教學中的各項任務和目標。現(xiàn)代化教具的發(fā)展,使得多媒體教學逐漸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得到普及,并且成為教師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一把“利器”。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具開展語文作文教學,不僅能避免過去單純的通過語言描述來講解寫作內容,傳授寫作手法的乏味模式,同時還能豐富、多樣的將寫作內容活靈活現(xiàn)的呈現(xiàn)給學生,帶動學生的感官,使其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中,從而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進而創(chuàng)作出既飽含情趣又富有想象力的優(yōu)秀作文。
例如,在學習寫“四季美景”的作文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段極富代表性的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的視頻片段,通過視頻片段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萬花競開的春天,綠草如茵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白雪皚皚的冬天的不同景象。學生在感官的刺激下,就會對大自然的四季更迭情景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加之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感悟,自然而然的在寫作中就能有話可寫,有情可訴。這樣一來,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到了大大提升,學習效果自然十分理想。
二、巧妙聯(lián)系生活,豐富寫作素材
小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薄弱,閱歷較為缺乏,因為他們在寫作過程中最易于引起共鳴和充分表達的是他們自己切身經(jīng)歷和感受的人物、事件、情感等等。因此,在具體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巧妙聯(lián)系學生生活,幫助學生挖掘潛藏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感悟,從而引發(fā)他們的生活共鳴,使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寫作素材。一旦學生打開了生活這個豐富多彩的素材大門,教師再經(jīng)過合理的選擇和安排寫作內容,學生就能保持高昂的情緒去思考、去創(chuàng)作,寫作對于他們來說也不再是一種煎熬,他們寫出的東西將不再空洞。這樣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寫作水平必將得到穩(wěn)步的提高。
例如,在寫作“校園一景”這個源自生活的主題作文時,教師不妨領著學生們走出教室,到自己熟知的校園去放慢的逛一逛、看一看、聞一聞,去用心的體會校園中的一景一物。同時,教師還可以適時的引導學生細致觀察,讓他們發(fā)現(xiàn)一些平常不易察覺的事物,如銀杏樹樹葉的形狀,爬山虎的藤是如何順著墻爬,月季花的顏色有哪些等等。如此,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校園的景與物觀察的更為細致,同時也打開了他們對自然,對美的追求大門,使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校園。有了生活素材的積累,待實踐活動結束后再回到教室進行寫作,學生們就能輕而易舉的實現(xiàn)筆下生輝。
三、積極開展游戲,強化寫作體驗
小學生由于年齡因素,愛玩是他們共同的天性。針對這一特點,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一些趣味性強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玩中觀察,玩中體驗,玩中交流,玩中總結,這樣既能實現(xiàn)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的目的,同時又能滿足學生的愛玩需求。比如,一次作文課教學中,筆者針對“我最愛的游戲”為主題,讓學生們帶來了他們平常在生活中愛玩的游戲道具,并針對不同的游戲內容請出一些同學進行演示,同時讓其他同學進行游戲觀察。只見,有的學生上臺玩起了踢毽子的游戲,有的男生演示自己和同伴彈玻璃球的游戲,還有幾個女生表演了跳橡皮筋的游戲……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不管是上臺參與游戲的同學,還是坐在座位上觀看的同學大家都興致盎然,熱情十足。當學生游戲演示完后,筆者話鋒一轉,給出了今天這節(jié)作文課的主題內容《我最愛的游戲》。有了之前的游戲體驗和游戲觀察做鋪墊,學生們聽完教師的作文要求后紛紛動筆,將各自心中所想的一一表達出來。通過這種結合游戲的方式開展作文教學,課堂更加開放,同時更加富有活力,并且也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了更多更好的素材依據(jù),對其寫好作文和愛上寫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想改變過去存在的“模板化”的弊端,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師要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拓展學生思路,激發(fā)學生的靈感,讓學生在自主觀察、自主感悟、自主行文中不斷積累,不斷進步,最終促進語文能力的大幅提升,實現(xiàn)語文課程的教育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