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摘 要:教育的專業(yè)素質是關乎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成為教育界的關注熱點。而西部民族地區(qū),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其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具有特殊性。本研究立足于數據調研結果,分析了小學英語教師的現狀,并提出相關的發(fā)展策略,以促進西部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師專業(yè)實現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發(fā)展。
關鍵詞:教師素質;培訓需求;英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調查設計及實施
本調查問卷研究成果問卷涵蓋了五個方面:教師基本情況、教學環(huán)境和資源、教師專業(yè)素質、教學狀況(課前、課堂、課外)、教師看法與態(tài)度。每個方面的調查問題為6~18道題不等。
本研究選取了云南省普洱市作為調查地區(qū),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為40人,覆蓋普洱市思茅區(qū)以及寧洱、瀾滄、江城、孟連、墨江、西盟6個縣的小學英語教師。共發(fā)放問卷40份,收回40份,有效率為100%。受試教師的基本情況見下表。
二、問卷結果分析
1.教學資源匱乏
在受試學校中,市區(qū)學校的教師均配有基本的多媒體設備;但是在偏遠的鄉(xiāng)村,仍然只能使用錄音機播放磁帶。學校對其他教學資源的提供也相對不足,比如缺乏教具、參考書籍等。教師工作量大,每個教師教授6~10個教學班,且教學班級人數均為50~70余人。過多的人數對語言教學是極為不利的,因為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練習,教師也無法針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
此外,在鄉(xiāng)級學校,很多教師不是專職英語教師,其中,22.5%的教師是以教英語為主,兼教其他學科;另有12.5%的教師則是以其他學科為主,兼代英語。
2.教師英語專業(yè)水平較低
問卷調查中,我們讓受試教師對自身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語法修辭知識、閱讀能力、寫譯能力、英美文化知識、語音語調等方面做出自我評價,在“好”“較好”“一般”和“較差”四個維度中,大約62.5%的教師都選擇了“一般”來評價自己,約12.5%的人為“較差”,其余25%的教師選擇“較好”。 事實上,我們在之后的教學觀摩中也發(fā)現,這些教師的英語專業(yè)知識水平確實比較低,語音、語法、文化背景知識等都比較欠缺。原因之一是這些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師學歷都比較低,大專及以下學歷的教師占72.5%,本科學歷的占27.5%,沒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此外,這些教師工作之余,自身也很少再進行自我提升的學習,對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了解甚少,與外界交流的機會也很少,因此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都很難有進步和提升。
在課堂設計和教學方法方面,大部分教師也存在很多不足。
三、政策建議
1.加大對西部民族地區(qū)小學英語教育的投入
由于經濟原因,西部民族地區(qū)教育在硬件設施方面也與發(fā)達地區(qū)有很大差距。比如,教學多媒體設施、網絡、教具、外文報紙雜志、英語興趣活動等的開展等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我們調查得知,目前大部分學校都有多媒體、錄音機等基本設施,但是其他教具,比如掛圖、周刊、卡片以及英語教學方面的專業(yè)雜志書刊等都不足,大多學校都未能給予支持。調查學校中,也沒有專門的語音室可供英語教學使用。
這種資源可得性的局限性,也是制約西部民族地區(qū)英語教育發(fā)展的一個因素。因此,相關教育部門應該為這些地區(qū)的學校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
2.多開展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
基于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需求的調查,大多數教師表示最希望學習的是國內外最新的教學理念以及具體的教學方法、策略,而他們認為最理想的培訓方式是短期的面對面的培訓,集體備課、講課、點評討論、總結、解決問題的參與式培訓。
而調查結果顯示,西部民族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很少,大部分教師幾年才有一次機會參加縣市級的培訓,而省級和國家級的培訓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這些教師對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了解甚少,比如,大多數教師從未聽聞美國的“5C”外語學習標準,對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的概念和制作也頗為陌生。
因此,在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過程中,應遵循“以學科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培訓原則;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觀摩反思、專題研討、專題報告、經驗交流、自主研習等多種模式進行培訓。同時注意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因地制宜,把其精華之處運用到教學中去。
3.完善教師素質評判體系和制度
長期以來,教齡一直作為評判教師能力和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然而事實證明,教齡長短,與教師素質與能力并未成正比。在本次調查中,57.5%的教師為小學高級職稱,但有的教師無論是在專業(yè)知識還是在教學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并未表現出優(yōu)勢。因此,相關教育部門應該積極完善更加真實有效的評價體系。同時,應該積極鼓勵教齡較長的小學英語教師參加各種培訓,讓這些教師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此外,學歷教育對培養(yǎng)一名合格的教師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相關教育部門應該積極做好協(xié)調工作,鼓勵和幫助教師接受學歷深造。
綜上所述,長期以來,西部民族地區(qū)因其歷史、經濟、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教育水平與發(fā)達地區(qū)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在這些地區(qū),小學英語教學更是處于艱難的起步摸索階段,因此很多方面亟待改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實現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和專業(yè)發(fā)展。只有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這些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學才能得到切實推進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東輝,鄒 卉.中小學英語教師素質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吉林省調查數據的分析[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1(2).
[2]陳 麗,陳 莉,張 明.基礎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師培訓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