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剛+夏棟+李大龍
摘要:本文分析了任職教育下組訓能力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組訓能力“一堂課”的改革與探索,以期強化學員的組訓能力。
關鍵詞:任職教育 組訓能力一堂課 改革 探索
《教學訓練大綱》對培養(yǎng)學生指揮與組訓能力有著明確的要求,所以在任職教育培訓階段,教員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指揮與組訓能力。組訓能力內涵十分豐富,主要表現(xiàn)在知識轉化能力、組訓自控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信息溝通能力這四個方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采用以理論授課為主的“一堂課”形式,對加強學員的組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組訓“一堂課”概述
1.組訓“一堂課”的內涵及作用
組訓“一堂課”是為適應信息化、實戰(zhàn)化條件下任職學員人才培養(yǎng)的最新要求,是為了充分發(fā)揮學員在任職教育階段的主動性而采取的有效舉措。教員可以引導學員通過25~30分鐘的教學活動,提高自己講、寫、演、畫的基本功。另外,通過教員指導、試講練講、觀摩評比、總結講評等環(huán)節(jié),能促使學員從被動聽課轉變?yōu)橹鲃又v課,有效提高學員的各項綜合素質。
2.組訓“一堂課”存在的問題
組訓“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可以充分體現(xiàn)學員組訓能力水平,主要表現(xiàn)在知識轉化能力、組訓自控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信息溝通能力這四個方面。
通過不斷實踐與總結,筆者發(fā)現(xiàn),組訓“一堂課”的教學方式在任職崗位培訓、綜合素質培養(yǎng)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但在實踐中,組訓“一堂課”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于教員探索更好的思路與方法,進一步提升組訓效果。
如在強化組訓能力活動中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學員方面。學員的知識轉化能力不強、組訓自控能力不足、組織管理能力不齊;第二,教員方面。教員的責任意識不強、指導深度不夠、全程性督導不足。
二、組訓“一堂課”的組織與實施改革
組訓“一堂課”的實施可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領受任務
教員可根據學員預分配部隊的崗位特點,在全面展開專業(yè)課程教學時實施組訓“一堂課”。組訓能力的形成與提高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員越早介入,取得的效果越好。因此,越早實施組訓“一堂課”,宣講“一堂課”的基本內涵,講解“一堂課”組織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員的組訓能力。首先,學員早日介入,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打造課例,錘煉自身;其次,學員早日介入,就可以加深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學員早日介入,就可以在上課過程中,更多地體會教員的教學法,從而更好地完成角色變換。
為了使學員能順利開展組訓活動,在領受任務階段時,教員可利用兩個學時進行宣講,使學員明確組訓實施各個階段的任務、要求、組織方法及考核標準等。
2.專業(yè)輔導
學??梢赃x派在教學法和多媒體制作方面造詣較高的教員給學員進行兩個專題輔導。第一,學校委派經驗豐富的教員開展教學法講座,通過講解示范,讓學員掌握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判標準,促使學員具備教案編寫的能力;第二,學校開展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促使學員掌握多媒體制作的方法,主要包括結構設計、美術設計、動畫制作、視頻編輯等。
3.教學準備
教案是教員圍繞教學大綱的重點編寫的,所以教員要熟練掌握組訓“一堂課”的內容。教員只有在內容熟練的基礎上進行精心設計課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案編寫、課堂設計、板書規(guī)劃、多媒體制作、課堂互動設計等要素是構成“一堂課”教學施訓的主體。尤其是參加組訓能力培訓、初次寫講稿時,教員應盡可能地在教案中標注清楚,然后反復練習、修改,把教案從“有形”變?yōu)椤盁o形”。這樣,既避免了照本宣科,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4.試講練講階段
在教員的指導下,學員進行試講、練講。在授課過程中,教員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準確、教學層次清晰、教學設計合理、教學時間恰當。學員要進行多次試講練講,指導教員還要點評“一堂課”,指導學員反復練習,尤其要做好教案、板書、多媒體的相互配合工作。俗話說:“臺下十次不如上臺一次。”只有經過多次試講練講,學員才能快速領會授課的精要。
5.檢查、驗收階段
教員要分三個階段檢查驗收學員的學習情況:第一階段是公共課例階段,其成績占個人總成績的50%;第二階段是個人強化階段,成績占個人總成績的40%;第三階段是補差訓練階段,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10%。
首先,在第一階段中,每個小組準備一個公共課例,在學期末由教研室統(tǒng)一進行抽測評比。抽測評比是指檢查驗收前一天,每個小組抽簽確定一名學員參加評比,其成績代表該組所有成員的成績。為了公平、公開、公正地開展檢查評比,第一階段評委組由教員和學員共同組成。評委根據理論授課評價標準進行打分。每個小組選一名學員作為評委參與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績占階段總分的40%,教員打分成績占階段總分的60%。第一階段成績由個人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10%)加小組抽測成績組成。
其次,在第二學期為期一個月的第二階段強化組訓能力活動中,每位學員各自在教員的指導下完成一個課例,并接受階段考核,考核成績占個人成績的40%。
最后,通過兩個階段的打磨,大部分學員已經熟悉了組訓“一堂課”的組織方法,備課、講課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有些學員的不足也充分顯露出來。第三階段便是對第二階段考核中組訓能力不足的學員進行的補差強化訓練,組織方式以小組為單位,合力幫助組訓能力不足的學員打造一個課例,其考核成績作為小組所有成員的第三階段成績,占總成績的10%。
6.學校評比階段
畢業(yè)綜合考核前,教員應根據前期學員的表現(xiàn)和成績選取若干優(yōu)秀個人和優(yōu)秀課例予以表彰獎勵,同時推選兩人參加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觀摩評比。
三、總結
在任職教育培訓階段,結合執(zhí)掌裝備進行帶教能力的訓練是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員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不斷地實踐和探索,優(yōu)化培養(yǎng)和組織方式,促使學員在知識轉化能力、組訓自控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信息溝通能力等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海軍司令部編.2010年海軍院校教學理論研討優(yōu)秀論文集[C].北京:海潮出版社,2010.
[2]薛天祥.高等教育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黃新炳.創(chuàng)新構建初級任職教育院校實戰(zhàn)化訓練體系[J].東南軍事學術,2012,(6).
[4]王建良,王澤忠.貫徹院校教育向部隊靠攏要求深入推進實戰(zhàn)化教學訓練改革[J].現(xiàn)代兵種,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