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義欽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表意性是漢字最基本的特性。現(xiàn)選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三組漢字,從象形會意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地理元素、地理原理及啟示。
日與月
日與月(如圖1),是地理學有關天體天象的兩個術語。
*“日”和日字邊的漢字
日,能量充盈。太陽的精華永遠不會虧空枯竭,光芒永恒照天地。字形采用“囗”和“一”構成,像太陽的形狀,其造字本義是指在太空運行、發(fā)光的太陽。所有與日相關的漢字都采用“日字邊”。
旦,上面一個日字,表示太陽;日下面的一橫表示地平線。所以“旦”的本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指早晨太陽剛剛升起時候。
早,清晨。字形采用“日、甲”會義,像“日”在“甲”上,指朝日初出。
晝,在太陽上山與太陽下山之間,與夜交界。字形由有所省略的“畫”和“日”構成。
莫,日落草從中,表天色晚,通“暮”。字形采用“日”作邊旁,像太陽落在草叢中。
杳,即“冥”,天黑。字形采用“日”作邊旁,像太陽落在樹叢下方。
上述五個字,皆形象地根據(jù)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大致位置來構建有關時間概念的字,從中詮釋了由于地理自轉而產生的太陽視運動的地理原理,更反映了古人在造字方面的智慧。太陽每天的東升西落,旦復旦兮。它從沒為東升而興奮,也不曾為西落而落淚。我們的人生何常不是如此,總有日出和日落的時候。我們每天要做的不是追上誰超過誰,而是珍惜上午的美好時光,充分發(fā)揮下午的余熱,套用一句流行語,那就是“且行且珍惜”。
*“月”和月字邊的漢字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其本身并不發(fā)光,通過折射太陽光在地球的夜空中“發(fā)光”。造字時代的古人誤以為夜空中看到的、周期性地呈現(xiàn)圓缺的天體是發(fā)光體,因為月亮出現(xiàn)在夜晚、光線缺乏熱量,古人稱之為“太陰”,與出現(xiàn)在白天、光線充滿熱量的“太陽”相對。
月,月是宇宙間太陰的精魂,象月缺之形,有如太空闕門,其造字本義是指通過折射日光在夜空中可以觀察到的富于陰晴圓缺變化的月球。所有與月相關的字,都采用“月”作邊旁。
夕,太陽下山。字形依據(jù)“月”字變形,像月亮半隱半現(xiàn)。
期,兩個時間點相重合。字形采用“月”作邊旁,“其”是聲旁。
宵,深夜。字形采用“宀”作邊旁,表示在宀之下睡覺;“肖”的聲旁。
朦,月色朦朧。字形采用“月”作邊旁,“蒙”是聲旁。
朗,月光明亮。字形采用“月”作邊旁,“良”是聲旁。
朔,表示月黑之夜,即農歷每月初一看不見月亮的夜晚。字形采用“月”作邊旁,“屰”是聲旁。
望,本義是站在高處,舉目遠眺,引申表示為月圓之夜,相隔遙遠的人舉目遠眺,寄托思念之情。字形采用“亡”作邊旁,用有所省略的“朢”作聲旁。
晦, 月形從弦月到完全隱形。字形采用“日”作邊旁,“每”是聲旁。
夜,入舍休息,表示月亮運行期間是天下萬眾入舍睡覺的時間。字形采用“夕”作邊旁,采用有所省略的“亦”作聲旁。
上述有關“月”的造字中,較好反映了月相的運行規(guī)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啟發(fā)人們的藝術聯(lián)想。一鉤新月,可聯(lián)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lián)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lián)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多少美好的憧憬與理想!
天與地
天與地(如圖2),是地理學中天象與地理的兩個術語。
*“天”和與天相關的漢字
天,頭頂。至高無上,字形由“一、大”構成,其造字本義是指人的頭頂上方的無邊蒼穹。
元,起始。字形采用“一、兀”會義。其造字本義是指天地之始,即所謂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混沌太初。
上,高處。古文的“上”字,指事也。其造字本義是指與地相對的天。
乾,陽氣向上升騰。字形采用“乙”作邊旁;乙,表示無所不往;“倝”是聲旁。其造字本義是指烈日如火,水汽蒸發(fā),空氣燥熱而缺少水分。在道家古老的陰陽觀念中,天為陽,稱作“乾”。
*“地”和與地相關的漢字
地,宇宙間渾沌的元氣初分之時,輕清的陽氣上升為天,重濁的陰氣下沉為地。地是萬物陳列的所在,其造字本義是指從拋葬到土葬過渡的遠古時代的簡單墓穴。字形采用“土”作邊旁,“也”是聲旁。
下,底部。古文的“上”字,指事也。其造字本義是指與天相對的地。
坤 ,大地?!兑捉?jīng)》的基本卦之一。字形采用 “土、申”會義,因為坤的位置在西南的申位。其造字本義是指地神,與陽性的上天相對的陰性大地。在道家古老的陰陽觀念中,地為陰,稱作“坤”。
山與谷
山與谷(如圖3),是地理學有關地形地貌的兩個術語。
*“山”和山字邊的漢字
山,宣發(fā)地氣。象高峰連綿之形,其造字本義是指起伏疊嶂的峰嶺。高山宣發(fā)地氣,散布四方,促生萬物,有石崖而高聳。所有與山相關的字,都采用“山”作邊旁。如:
崗(岡),山梁脊骨。字形采用“山”作邊旁,網(wǎng)是聲旁。
巒,山小而尖。字形采用“山”作邊旁,是聲旁。
岳,是中華大山,東岳叫“泰山”;南岳叫“衡山”;西岳叫“華山”;北岳叫“恒山”;中岳叫“嵩山”。字形采用“山”作邊旁,“獄”是聲旁。
*“谷”和谷字邊的漢字
谷,泉水出隙,匯入河川,群山夾水的地形稱作“谷”。字形采用“水”作邊旁,像河水半隱半現(xiàn)地出於山口,其造字本義是指山嶺間澗水匯集的洼地。所有與谷相關的字,都采用“谷”作邊旁。如:
谿(溪),山溝,山谷。字形從水,奚聲。
豁, 前后相通的山谷,引申為殘缺的口子。字形從谷,害聲。
在地理成因角度,山與谷皆為流水侵蝕地貌,山谷相依而存。但其中的人的活動,則會因位置不同而體現(xiàn)出不同的價值。如“仙”與“俗”二字,人在山上的為仙,人在山谷的為俗,從道家的角度看,一個是清氣升揚,一個是濁氣下沉,境界截然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