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言
摘 要:國家認同是個體對自身國民身份的肯認,它指的是個人歸屬于何種國家范疇,以及在此基礎上在國家安全、穩(wěn)定和發(fā)展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支持性的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國家認同需要教育的深度介入。當下社會思潮和輿論中的西方優(yōu)越論和反愛國主義反映了國家認同存在的問題,這一問題在全球化語境下顯得更加復雜。國家認同是嵌入在價值理性的框架中得以奠立的。解決國家認同存在的問題需要教育之價值理性的開啟,以此為基礎的具體教育策略才會有實質性的收效。
關鍵詞:國家認同;教育的價值理性;歷史意識;公民練習
中圖分類號:G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7)03-0032-07
認同是個人或者集團自我意識的產物。關于什么是認同,目前最常見的觀點為,“所謂認同,就是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以及你歸屬哪個群體的問題” [1 ]。國家認同就是個體對自身國民身份的肯認,它指的是個人歸屬于何種國家范疇,以及在此基礎上在國家安全、穩(wěn)定和發(fā)展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支持性的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構建國家認同觀是現(xiàn)代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迫切需要教育學術界給予足夠的重視。本文以教育學的視角研究中國國家認同存在的問題,揭示國家認同和教育價值理性建構的深切關聯(lián),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教育策略。
一、國家認同需要教育的深度介入
國家認同古已有之,成為學術概念則是在近代民族國家興起之后。依托于國家認同而建立起來的共同體意識,為民族國家的存續(xù)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作用。韋伯對此曾有論述,他說:“民族國家絕非只是單純的上層建筑,絕非只是統(tǒng)治階級的組織,相反,民族國家立足于根深蒂固的心理基礎,這種基礎存在于最廣大的國民中,包括經濟上受壓迫的組織?!?[2 ]中國近代動蕩和變遷的歷史境遇深刻地證明了這一點。如果缺少國家認同,抗日戰(zhàn)爭不可能取得勝利。沒有國家認同所集結起來的凝聚力,也不可能有新中國成立至今各項事業(yè)的偉大成就。國家認同是中華民族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并走向復興的真實支柱。尤其要看到,國家認同具有自我增強性。國家認同能強化公民責任心,培育公民文化,從而推動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fā)展。所得到的積極成果反過來又提升著公民的國家認同感,從而進一步化為國家建設的動力。如此往復,是一國發(fā)展名副其實的“軟實力”。
然而國家認同并不具有自發(fā)性。雖然原生性因素對人們認同感的產生有重要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并不必然,并非事實上是哪個國家的國民,他就一定具備相應的歸屬感。國家認同離不開個體后天的選擇?!霸诮^大多數(shù)情況下,identity 都是一個構建起來的概念。人們是在程度不等的壓力、誘因或自由選擇的情況下,決定自己的identity的?!?[3 ]也就是說,國家認同是個體所做的選擇性接受或者歸屬。這揭示出我們當今時代一國獲得其公民認同的難度。國家認同不是簡單地從個體出發(fā)的單項演繹,而是需要國家和個體之間的雙向建構。國家必須立足于戰(zhàn)略高地,有意識地通過必要的努力來培植公民的國家認同感。
根據(jù)筆者所掌握的文獻,目前,當下中國的國家認同研究正方興未艾。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學、民族學、公共管理學等社會科學領域。從現(xiàn)狀看呈現(xiàn)出兩大特征:(1)圍繞少數(shù)族群進行的研究較多。探討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區(qū)分和關聯(lián),從二者的復雜互動中看待國家認同是這些研究的焦點所在。也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的是港臺地區(qū)人民的國家認同。如何克服分離主義,培育中華民族一體化意識,凝聚國家認同力量是這些研究所致力的目標。(2)集中于制度建構層面的研究較多。強調以民主、公平的制度建設,保障每一個公民的自由、平等和權利,以此強化國民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這些研究有助于深化人們對國家認同的理解,對豐富中國當代國家認同理論有著重要的意義,但也存有相當大的研究空間。
從認同主體上看,除少數(shù)民族、港臺民眾的國家認同之外,尚有一個既不關涉民族特殊性又無被殖民或分治歷史的一般性國家認同問題,這一論題更具基礎性和普遍性,本文的關注在后者。
從國家認同的建構來看,上述制度層面的研究路徑非常重要。制度是協(xié)調利益訴求的工具。制度不正義造成的公民利益受損、社會結構失衡,往往會引起個體對政治體制的不信任,引發(fā)政權的合法性危機。因此,需要通過增強制度的合理性來獲得人民對國家的認同。但光看到這點并不全面,形塑公民的國家認同,單純利益滿足是遠遠不夠的。經驗觀察表明,國家認同感的強度和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之間并非是正相關的關系。不是社會經濟地位越高,國家認同感越強;地位越低越貧窮,國家認同感越弱。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人的利益的客觀獲得和其主觀對利益獲得的感受之間是存有偏差的。真正影響公民國家認同的是后者。個人的原始貪欲、缺乏實事求是、不當?shù)臋M向對比等都會降低個體對實際利益獲取的滿足度,從而引發(fā)個體對國家政治系統(tǒng)的質疑和不滿,甚至產生嚴重的被剝奪感,降低個體對制度的認可度。公民和國家之間不是簡單的契約工具關系,國家認同也不完全基于利益權衡。即使二者吻合,也不能充分保證公民個體對國家產生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悅納、忠誠、自豪等積極情感。人的情感總是與一定文化情境相聯(lián)系的。對根源的尋求、對特定族群和歷史文化的歸從,是蟄伏于人性深處的精神沖動,是國家認同得以產生和強化的條件。同時,國家認同也離不開個體經驗反思的參與。
由此可見,國家認同超級復雜,內部充滿著理性和情感的張力。其影響因素既有公民權益滿足的制度性要素,又有族裔等生物性要素以及共同歷史、語言、風習、信仰和集體記憶等文化性要素。個體對國民身份的確認中交融著利益期待和文化歸宗。因此,既需要在制度設計上持續(xù)地完善,又需要在公民理智和精神構筑上著力。這意味著,建構國家認同從根本上說是個教育問題。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實踐活動,培植公民健康的國家意識,孕育公民積極的國家情感,切實提升公民對國家事務的擔當,也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意。在以制度建設為核心的國家治理之外,我們必須掌握教育這一武器。在研究上,要改變教育學目前邊緣化的狀態(tài),要認識到必須有教育學的深度介入,國家認同問題才能得到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二、當下中國認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
較長時期的社會思潮和輿論觀察是我們捕捉本土性國家認同問題不可缺少的方法。互聯(lián)網尤其是微博等媒體平臺,因為進入門檻低、信息傳播迅速、交互性強、信息沒有經過人為加工等特點,已明顯超過傳統(tǒng)媒介,成為民眾情感、態(tài)度、意見、觀點、信念的最大集結地,也是我們了解國家認同問題的一扇窗口。筆者在對這一領域的長期關注中發(fā)現(xiàn),有兩個現(xiàn)象不容忽視,在一定程度上,它們反映了當下中國認同存在的危機。
一是西方優(yōu)越論。西方優(yōu)越論是指那些以西方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為參照物,對異國事物進行無節(jié)制的美化虛夸,對自己身處的母邦進行否定的觀念。這種否定是多方面的:(1)制度否定,以是否實行西式民主作為判斷政治合法性的依據(jù),以抽象的民主理論來剪裁現(xiàn)實,把中西尤其是中美的當下做簡單對比,對中國的基本制度進行詆毀和攻擊。(2)文化否定??床坏轿幕纳υ谟谂信c繼承、創(chuàng)造與融合,對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學持極端、粗暴的反對態(tài)度。(3)族群否定。把國民性格描述為愚順、自私自利、一盤散沙,將具有歷史原因的個人公德缺失的行為上升到抽象國民性的高度,甚至把外國人和文明教養(yǎng)之間直接畫等號,對同胞缺乏基本接納,從而陷于一種反向歧視中。對同樣性質事件的評判,在中西之間持雙重標準的屢見不鮮。逢西必贊,逢中必反,幾乎成為一部分人的思維定勢。從總體上看,中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和西方發(fā)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歷史地看,新中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百年戰(zhàn)亂受外敵欺侮的歷史,成為一個有獨立主權的正常意義上的國家。特別是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顯然,西方優(yōu)越論者對這一基本事實并不正視,缺乏起碼的求實態(tài)度。
二是反愛國主義。人生長生活于特定的時空場域,周遭的山水自然、四時風物、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民俗習慣、價值觀念,無不滋育著人,影響著人,也自然而然成為個體熱愛和懷念的對象。抒發(fā)對家園的歸宿感和依戀情懷,自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綿綿不絕。按李澤厚先生的理解,這種情感并非單純的自然情欲,而是滲透著社會理性的人情。愛國就是個體鄉(xiāng)土情結的延伸。作為人類最樸素的同時也是經過了歷史洗禮和文化積淀的情感形式,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深深地影響著個體意義世界的形塑。不排除有極端民族主義之下的非理性愛國行為,但正當?shù)膼蹏楦泻托袨?,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作為一種正面價值被予以稱頌的。但時下,這一常識卻有被顛覆的危險:愛國人士被辱罵為“愛國賊”;熱愛和支持祖國的愛國青年被諷刺為“小粉紅”;本是中國人,但在和同胞辯論時卻言稱“你國”……此等匪夷所思的言論近些年來有愈演愈烈之勢。公開表達愛國情感甚至會遭到網絡群毆,這方面的案例雖談不上普遍,但也不是個別一起兩起。而在諸如香港占中、南海仲裁等大型公共事件的網絡熱議中,總能找到針對愛國者的攻擊或嘲弄。這已經和批評反思毫無關系,不僅喪失公民理性,而且背離公民道德。這一愛國主義的污名化是對千百年來最基本道德常識的挑釁。
這兩種現(xiàn)象所反映的問題,乃是缺乏對新中國的認同感。正常情況下,國家認同是個體在文明的沖突中借助“他者”的存在,來確定自身身份,而在上述情況中則成為在差異的對比中排斥自身、趨附他者的反向認同。
需要注意的是,持上述觀點的雖然普通網民居多,但實際上卻與部分掌握話語權的所謂“公知”①的帶動分不開,呈現(xiàn)出部分知識精英在前,部分網民緊趨于后的輿論態(tài)勢。這些輿論思潮超出了一般的異議范疇,不僅在于言說者對國民身份缺少接納,對傳統(tǒng)的人們公認的道德價值觀提出公開的挑戰(zhàn),更在于其形式上的系統(tǒng)化、理論化,并非簡單的散議閑談。正因為此,對青少年一代的影響才更需要重視。
考慮到當今全球化的時代特征,這種反中國認同現(xiàn)象格外令人憂慮。必須把這些現(xiàn)象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中才能更加清晰地透視其隱性危機。
經濟全球化使人類進入到一種世界性的交往當中,文化也隨之變得多元化。全球化市場所引領的流行文化和消費時尚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以感官體驗、娛樂消遣為主要目的的大眾文化成為主流,從文化內容到文化生產方式都使得國家文化的內涵面臨被擠壓和被抽空的危險,從而對文化認同造成沖擊。而隨著移民的常態(tài)化以及以互聯(lián)網為載體的觀念市場的成型,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政治價值正日益得到廣泛的傳播,加之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解體、國內官員腐敗以及某些尚未解決好的民生問題,使一部分人對制度設計與運作的正義性有所懷疑。全球層面的制度比較也極大地影響著國家政治認同的建立。在全球化時代,霸權主義變得更具有隱蔽性?!白鳛楸磉_現(xiàn)代性價值目的的關鍵詞”,全球化“不僅擁有日益普遍化的事實描述性和經濟解釋力,而且也被賦予了一種超經濟價值評價性和跨文化話語權力” [4 ]。所謂“人權高于主權”的說法就是在全球化這一背景中興起的。這意味著一國的主權和自治比以往更容易受到霸權主義國家以人權為借口的實際干預。不僅如此,霸權主義還通過教育交流、學術交流、網絡傳播等方式對他國文化進行滲透,對不同制度的國家實施和平演變,這些都使得中國國家認同面臨巨大挑戰(zhàn)。
國家認同問題在全球化情況下變得異常復雜,但并不是說國家認同是不可能的。越是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越是需要尋找認同,人們有意無意也都要致力于這種尋找,所以認同不是問題,成為問題的是怎樣的認同和正確的認同如何可能。不同的國家認同也塑造著不一樣的國家面貌和國家實力。而我們的關切在于,身為中國人對中國要有認同,而不是仇中、反中,有意無意傷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只有這種認同才能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我們教育應有的時代關懷。
三、國家認同問題的教育價值反思
國家認同并非政治激情,也非和人本觀念對立的規(guī)訓話語,國家認同和個人獨立并不矛盾和沖突。健康的國家認同是個體自我意識不可缺少的內容。國家認同教育是一種價值觀教育。當下國家認同問題與教育價值理性的弱化有密切關系。
韋伯曾將合理性分為工具(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前者是指行動由功利性動機所驅使,行動者關心的是利益最大化。在工具理性的視野中,世界是外在于人的物質的堆積,作為一個客觀實體等待人去索取和利用,以滿足人的生存享受之需。當人過度關注功利的算計時,人的生命本身在這個過程中也被物化和工具化了,成為實利追求的工具和憑借。而價值理性重視人的情感和精神價值,關懷人的尊嚴和意義,強調的是行為的合目的性。作為實然和應然的二重存在,人在世界中沉思、操勞、耕作、收獲、交往、創(chuàng)造、承載、獻身,世界在人朝向應然的積極生活中充滿著意義。這兩種理性在重要性上并不等同,工具理性不能自我證成,它必須有價值理性的引導,才能造福于人自身。以價值理性引導生活的實質,是個體躍出自身的有限追求超越性的生活。在這其中,人必須處理和協(xié)調靈肉、生死、物我、群己、家國等方面的復雜關系。
國家認同的實質和意義只有在價值理性這個概念之下才能得到準確把握。因為國家認同是嵌入在價值理性這個大框架中奠立的。國家認同的建立意味著個體心靈走出狹隘自我的幽閉,走向與他者的共在。他者不再是陌生的異己之物,而是有著共同記憶、共同祖先的同胞。周遭事物不再是與我截然主客二分只有功用性關聯(lián)的冰冷客體,而是存在的家園。作為對原子化自我的克服,國家認同賦予個體之間經驗與價值的共享,由此也維持著生活的內在伙伴關系,使得生活不至于因為單純利己的功利性籌劃而四分五裂。但這并不是說國家認同只是單純情感方面的歸屬感,否則我們將無法在國家認同和納粹式的國家主義意識之間做出區(qū)辨。國家認同是一個通過反思性活動建構起來的意識結構。通過反思活動,將個人與國家、個人與他人、物質利益與意義歸依等協(xié)調成一個有意識的系統(tǒng),理智和情感在其中得到恰當?shù)陌才?,形成平衡和相互支援的關系。在反思中,人通過這個先驗的意識結構在時間、地理、歷史和文化方面去定位自己,獲得方向感和確定性,從而獲得一種本體性的安全感。失去國家維度的自我意識是不健全的,當它走出直覺和日常感性層面的自我同一性后,就會解體和喪失。這意味著個體自我的建構不能抽離出國家認同的內容,個體自我必須涵括國家維度才得到完整的詮釋。國家認同其實就是一個通過強化自我同一性的感知能力和反思能力占有對象世界的過程。在黑格爾哲學里,對象性關系是自我意識之否定性的根本依據(jù),有此才有認識的不斷進步,這正是辯證法的本意,也是意義的源泉。正是有了這個反思性的意識結構,國家與個體的關系才超越表面上的二元對立。為國奮斗的行動參與著個體意義世界的搭建,關懷國家事務就是關懷自己,榮耀國家就是榮耀自己,而喪失國家就是喪失自我,也是喪失文明。而教育作為一種先驗的主體建構活動,通過對人理智的提升和情感的激發(fā)喚醒人性,其核心要義恰是擴展人的自我意識。“教育正是借助個體存在將個人帶入全體之中。個體進入世界而不是守著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它狹小的存在被萬物注入了新的生氣。如果人與一個更明朗、更充實的世界合為一體的話,人就能夠真正地成為他自己?!?[5 ]國家認同的意識和自覺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被構筑起來的。處理好個體與國家的關系,正是價值理性的運用。價值理性通過對諸種對立關系的關照,形成對這些關系連貫的統(tǒng)一的自我調適態(tài)度和評價系統(tǒng),給予個體生命實質性的存在論承諾,這就是價值定位。
價值理性的弱化正是多年來教育最讓人憂思之處。這種弱化首先表現(xiàn)在科學教育相對于人文教育的強勢地位上。自19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對經濟發(fā)展貢獻的增大,各國紛紛把發(fā)展科技作為當務之急。同時,哲學也由本體論轉向科學,形成強大的科學主義思潮??萍?、經濟的發(fā)展與哲學思想界的變化給教育實踐帶來深刻影響,使得整個20世紀世界范圍內的教育改革都以適應外在科技、經濟的發(fā)展為鵠的,加之個體層面對人文學科意義認識的不足,人文教育有一種被邊緣化的現(xiàn)象。80年代“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說法就明顯反映了兩種教育的失衡。時至今日,中學階段的重理輕文現(xiàn)象依然普遍,而在大學階段,通識性教育尚還薄弱。人文教育關注價值問題,人文教育的弱勢地位是價值危機的征兆。這種弱化還表現(xiàn)在人們常提的“應試教育”上。教育成為幫助個體獲取職業(yè)、解決生存之需的工具,個體成人的目標隱而不彰。而在大學教育階段,考研、考級、考證也都浸染著應試的色彩,對職業(yè)的考慮重于對人文素養(yǎng)的關注。和教育的價值式微相應,在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上,灌輸是普遍做法,獨立思考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學科知識被當成固定的學問來教授時,知識也成了各種概念、術語的靜態(tài)集合,其中的人文內涵被掏空,與生活的聯(lián)結被切斷,也脫離了人自身的存在。知識的凝固化、碎片化使得知識的習得無法用來拓寬心智,無法用來解決人生和社會問題。知識的傳授難以作用于價值觀的培養(yǎng),后者淪為生硬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說教,難免落入形式主義的窠臼。個人的理性能力被壓抑,價值自我意識無法被激活。
價值理性的削弱使教育無法提供給學生超越的精神觀念和動力。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被擱置,教育無法幫助個體與周遭世界建立起切身性關聯(lián),豐富而全面的對象性關系便不再可能。個體自我不斷蜷縮,其結果是個人對國家事務無感,對政治冷漠,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一旦遭遇公共問題,其結果注定是負面的。要么受本能驅使被狂熱的國家主義意識所籠罩,要么把自己關閉在抽象的世界里,在觀念的玄思中陷入烏托邦,在對西式民主理論的趨從中走向和自己國家的對抗。后者正是當下國家認同存在的問題。二者都是激情的產物。其教育上的原因,是個體缺乏必要的價值理性的啟蒙,無法用理智的眼光盡可能客觀地研究中國的問題,無法不斷地在認知與現(xiàn)實之間做自我修正和調適,進而理解中國,讀懂中國,安頓好個人和國家的關系。說到底,國家認同是一種意義來源。個體對國家的需要是一種價值需要,當價值的視域被遮蔽時,國家認同也必然隨之虛無化。
從根本上解決國家認同存在的問題需要教育價值理性的覺醒,這要求我們必須哲學地理解教育,即超出實用的層面,從人的本質規(guī)定性出發(fā)來反省和籌劃教育,引領個體與周遭世界建立起有意義的聯(lián)結。其核心要義有三:一是點燃價值興趣。即要通過教育引導個體從功利關注提升到意義關注,呵護其理解人生和社會未知事物的欲望,喚醒學生對價值問題內在的熱情。二是教會理性思考。即引領學生充分重視自身樸素和鮮活的經驗性資源,把自身的觀察、體悟、分析、判斷結合起來,以實事求是的考察破除對抽象觀念的迷戀和主觀臆想,這是一個自我修正和自我控制的過程。三是培養(yǎng)責任擔當。責任意識是一種內在于人的主體意識,有了這種意識才會要求主體連續(xù)性,才有對同一性的強烈關懷,自我意識才不至于萎縮。對責任的擔當是把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學習是通向真理之路,而不僅僅是為了了解事物。對已有的真理不要死記硬背,而應在內心和行動上身體力行” [5 ]。三個要點互相影響。價值興趣是由個體對自我生命和外部事物的積極情感帶動的,沒有它個體很難啟動思考。理性的思考也有利于情感沉淀,使價值興趣不至于淪為一堆空洞的熱情而走向烏托邦狂熱。價值興趣是責任承擔的動力機制,理性的思考使責任承擔變得穩(wěn)健 [6 ]。反過來,對責任的履行也進一步強化著個體的價值關懷,使個體理智在反思性的行動中保持開放。三者被知識的教授所貫穿。教育之價值理性只是反對知識教學的凝固化、碎片化,并不反對知識教學本身。因為價值的澄明不能建立在反知識的基礎上。這三點,是思考國家認同建構之具體教育策略的方法論原則。
四、國家認同建構的教育策略
國家認同是建立在價值理性的基礎上的,解決國家認同存在的問題需要教育之價值理性的開啟。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進一步討論國家認同的教育實踐路徑與基本策略。
1. 切實把握矛盾關系中的張力
一是要處理好群己關系。群體意識是凝聚社會、塑造國家認同的關鍵。教育中重集體輕個體的取向需要糾偏,但是不能矯枉過正,不能把個體抽象化。要看到個人的生命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需要以群體、國家的存在為條件。如果缺乏自然、社會、國家的關照,缺乏對象性關系的填充,生命概念的深層意蘊就會流失,成為空洞、浮華的主觀表達。浪漫化的生命觀和兒童本位觀其邏輯的結果就是兒童的自我中心主義,不利于兒童國家認同意識的發(fā)展。無論是潛能還是個性、幸福,都是有著社會內涵規(guī)定的概念。沒有國家,個人的發(fā)展會失去保障,能力的展示也會失去空間。我們要謹防陷入虛幻的原子個人主義中,侵蝕國家認同的基礎。二是要處理好中西關系。人文教育內容的選擇應該像沙里淘金一樣,把民族最優(yōu)秀的文化傳遞下去,引導學生體驗民族的心靈史,感知本國文化的斑斕壯闊,感受歷史上偉大人物對于家國的深情,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民族自信,培養(yǎng)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但塑造國家認同并不意味著要抵抗外來文化,回歸單一文化。文化具有傳播性,異質文化的相遇會生成新的文化因子。在全球化時代,文化的交匯、互相影響更是前所未有。因此,“文化認同并不是單純的或只有單一色調的形象的敘述,而是對復雜的或各種顏色相互浸染的圖景的敘述” [7 ]。我們反對西方優(yōu)越論者對傳統(tǒng)的否定,但同樣需要警惕單純回歸傳統(tǒng)的文化封閉主義。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尤其要使學生形成一種包容性的文化認同,既不喪失自身的文化立場而盲目崇洋,也不讓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流向狹隘的民族主義。
2. 培育深刻的學科自覺
學科教學是塑造國家認同的基本渠道。其中語文、歷史和思想政治三大學科領域對國家認同建構的價值尤其需要深思和發(fā)掘。
語文對國家認同的塑造效果取決于語文在何種程度上回歸其本質。語文課不是品德課,也不是政治課。性靈的開啟和思維的鍛造是語文課的本務。語文課要提升人的超越性,幫助學生和世界建立起一種非功利的精神聯(lián)系。同時,語文課也要教會學生思考。這意味著必須改變死摳字詞章句和拔高道德的教法。當學生在這種死板的教法之下靈性萎謝、理性乏力、對思想生活無能和無感時,他們浮泛的心智就很容易被陳腐教條或激進謬語所俘獲,成為觀念時尚的追蹤者和受害者。這也可視為本文提到的兩種反國家認同觀念有很多年輕人追逐的原因。
以歷史教育塑造國家認同是世界各國的通例。其基本經驗是以講述共同的歷史培育家園感,以輝煌和苦難敘事培植對國家的使命感。除此之外,筆者認為,歷史意識是塑造國家認同的重中之重。所謂歷史意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待歷史要有同情悲憫。歷史由過去的人物和事件組成,它們隱藏于時間的帷幕中,靜待后人的理解。這種理解應該是身臨其境式的,這意味著對歷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動,不能以馬后炮的思維方式過分地苛責,這是我們心平氣和地接納歷史、進而以共同記憶形塑國家認同的前提。二是歷史地照看現(xiàn)實。這并非人們通常意義上的“以史為鑒”,而是以歷史的眼光看待現(xiàn)實。知曉自己的國家是從何處走來的,在此之前,它經歷了什么這是我們接納現(xiàn)實、形成健康國家認同的關鍵。這意味著對國家現(xiàn)實的評判不是凌空蹈虛和歷史相割裂的?,F(xiàn)實也是連續(xù)性的歷史之一部分。如果看不到這種連續(xù)性,一味地把國家現(xiàn)實和西方發(fā)達國家對比,那么對現(xiàn)實就會采取情緒化的拒絕態(tài)度,無論多么偉大的建設成就都會被抹煞,其結果必然是民族自信心的喪失和國民身份的自棄,甚至走上反中、仇中的道路。上述西方優(yōu)越論以教育視角看,所反映的正是歷史意識的欠缺。
當代青少年生活于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對于民族的艱苦歲月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如果沒有歷史的眼光,就容易受西方優(yōu)越論的不良影響。為此,我們亟須以歷史教育形成他們的歷史意識,尤其要加強中國近代史、新中國建設史的教育。同時,要改變歷史教學中對歷史結論的灌輸和所謂知識點的硬性識記?!皻v史是人類生存發(fā)展和精神發(fā)展的過程。在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歷史文物、歷史文獻背后,隱藏著人的喜怒哀樂的內在精神?!?[8 ]歷史學習中的認知是一種“體認”、“體知”,需要進入到歷史的情境中感悟,也需要訴諸以問題為中心的研討以及師生之間敞開心靈的對話。
近些年來,思想政治課因為其意識形態(tài)性而屢遭詬病,其處境和其他課程比起來頗為尷尬。我們應該大方地承認思想政治課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有了這種認識,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占據(jù)主動性,不因外界的批評而喪失教學勇氣。這是思想政治課發(fā)揮國家認同塑造功能的前提。思想政治課要幫助學生形成對當下中國政治制度的理解力,了解中國政治制度是什么以及如何運作,認識中國政治制度選擇的必然性以及民主制度的境遇性、歷史性。我們需要一個能保證公民自由和權益的合理的制度體系,否則也難以構筑永續(xù)而有深度的國家認同,但這種制度的建設不是靠立法來實現(xiàn)的,需要以健康的公民文化為條件。這也是思想政治學科應承擔的任務。過去這類課以灌輸為主,生吞活剝,學生為了應考不得不背書。一灌一背之間,學科價值也隨之泯滅。思想政治首先要致力于基本概念框架的形成。學生學了若干年思想政治課,不知道什么是“政治”,“權力”和“權利”分不清,這種知識的貧乏顯然不利于思考。但光有知識的教學還不行。思想政治課不能讓學生感覺“隔”,要讓學生感到這類課和他們的生活是有關系的。這就要求教學要聯(lián)系實際,引領學生關注腳下的土地,要回應學生的困惑。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尤其要關注當代社會思潮,引入熱點問題研討,要了解在這個信息如潮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正經歷怎樣的激蕩,如此,教學才接地氣、有生機。只有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清明理性,避免被流行謬見裹挾。
3. 積極推進公民練習
對國家的責任擔負是國家認同的題中應有之意,也是國家認同建構最高的指向所在。責任感不能光靠學科教學來培養(yǎng),也不能靠強迫得來,需要公民在參與公共事務中培育。正是在參與公共生活的過程中,青少年練習與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這種實踐可以幫助他們體驗和同胞的一體感,在非私人交往的層面上學習如何作為公民來行動。這種情感體驗和認知是促成國家認同的重要元素。與此同時,公民參與有助于推動具體事務的改善,也能使參與者感知到自身能動性,從而有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精神狀態(tài)。其所帶來的積極成果,有利于強化主體的國家認同。
這就是扎根。在這種扎根性的公民練習中,一個人才能靜斂浮躁的情緒,積極生活,且行且思,以智慧理性面向真實的本土性問題,消除認識和情感上的各種隔膜,增進對于中國的認識和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面對各種喧嘩的鼓噪時葆有定力和從容,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是抵御形形色色反中國認同觀念所不可缺少的。
由于學生還沒有實際進入社會,他們的公民練習要寬泛一些,更多的是立足于學校公共生活,但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實質性公民行動具有準備、模擬和操練的作用。
課堂中的問題研討本身就具有教育性,能夠教給他們尊重、平等、寬容、協(xié)商、合作等公民倫理,幫助學生習得公民交往必需的態(tài)度和技能。而對于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探討,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國家發(fā)展上的旁觀者心態(tài),實現(xiàn)知識和現(xiàn)實的聯(lián)結。班級和社團活動也是不可忽視的公民教育資源。教師要教學生有序地開展活動,幫助他們學會制訂目標、評估計劃的合理性,教給他們團體生活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克服各種心理困惑和危機的方法,為他們成長為有行動力的公民奠定基礎。在互聯(lián)網時代,教育還要關注學生的網絡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清醒的意識去偽存真,理性、節(jié)制地表達觀點,拒做網絡暴民和網絡哄客。除此之外,著眼于解決學校以及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的活動,都可以視為社會行動。社會調查、各種志愿工作也是青少年接觸社會、養(yǎng)成公民意識的平臺,政府和社會需要基于培養(yǎng)公民這一高遠的目標,重視青少年的社會參與,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機會。
從以上也可以看出,國家認同建構的具體教育策略中有著豐厚的價值意蘊。教育之價值理性開啟是國家認同這一論題不可缺少的考量,它是國家認同問題解決的必要條件。在此之下,具體的國家認同教育策略,才會有實質性的收效。
注 釋:
① “公知”是“公共知識分子”的簡稱,在中國原本是個中性和褒義的概念,主要用來指稱那些以批判社會為己任,參與公共話題討論、對公共事務發(fā)聲的知識分子。近些年,該詞貶義的成分逐漸增多,在互聯(lián)網微博中,已經被視為一個負面詞匯被網民提及和議論。這一變化并非筆者的臆斷。筆者只是客觀陳述這一變化的事實,并認為這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參考文獻:
[1]韓 震.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及文化認同——一種基于歷史哲學的分析和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0(1):10-13.
[2]韋 伯.民族國家與經濟政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99.
[3]塞繆爾·亨廷頓.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zhàn)[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20.
[4]萬俊人.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論[J].中國社會科學,2001(1):38-48.
[5]雅思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18,28.
[6]彭定光.論責任、道德責任與政府道德責任[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6):57-61.
[7]韓 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8.
[8]張漢林.歷史教育:追尋什么以及如何可能[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9.
The Problems i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Reflection on Education
LI Weiy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Hainan 571158,China)
Abstract:National identification is the individuals recognition of his own citizenship. In other words,it refers to what national category the individual belongs to,and on the basis,the individuals supportiv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rientation in the issues of national security,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requires the deep intervention of education. The ideology of the Western superiority and the Anti-patriotism existing in current social thoughts and public opinions reveals the problems i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se problems become quite complicated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is established in the framework of value rationality,so the value ration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Only in that way will the educ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at make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Key words:national identification;value rationality of education;historical consciousness;civil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