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蕾蕾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作為閱讀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教學評價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評價還存在重結(jié)果輕過程、重評教輕評學的現(xiàn)象,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評價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評價;探討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和不斷深入,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也越來越重視教學評價的個性化。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還能提升學生的人文品質(zhì)和語文素養(yǎng),對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增加評價的主體,由單一化評價轉(zhuǎn)化為多元化評價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同時也是教學評價中的主體。在閱讀教學中實施教學評價,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表現(xiàn)情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情況有一個具體全面的認識,知道自己優(yōu)勢在哪,不足之處又在哪。能夠從教學評價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從而不斷去提升自己。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評價中,老師是教學評價的唯一主體,帶有較強的主觀性。大多數(shù)語文老師在評價的時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進行評價,主觀色彩比較強,這種評價模式降低了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教學評價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學評價模式,增加教學評價的主體,降低唯一評價主體給教學評價帶來的主觀性,在閱讀教學評價中采取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老師點評三種方式進行評價,確保閱讀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例如,語文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點名的方式讓一到兩個學生閱讀文章。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個別字讀錯的情況,語文老師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檢查,結(jié)合實際情況給予合理的評價,這樣既可以幫助閱讀課文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同時也提高了其他學生的認知能力,避免在下一次的閱讀中犯同樣的錯誤。除此之外,語文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情況進行評價,給自己的閱讀成績打分,然后讓其他同學共同指點,指出閱讀過程中優(yōu)勢和不足的地方。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評價的學生和被評價的學生處在同一個等級,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上存在的差異比較小,因此評價更具有客觀性和合理性。在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之后,語文老師再進行點評,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以及學習能力等做一個總的概括,從而提高閱讀的有效性。這種主體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語文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尤其是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互評的方式不僅可以讓被點評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能培養(yǎng)其他學生認真聽別人講話的習慣,這對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改變評價的側(cè)重點,由結(jié)果評價轉(zhuǎn)化為過程評價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通常都會陷入“結(jié)果中心論”。即教學評價傾向于結(jié)果,無論是口頭評價還是書面評價都是如此。譬如,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找學生朗誦課文,有些學生朗誦效果不好,發(fā)音不正確,或者感情掌握不準確等,語文老師立馬就會指出學生的錯誤,甚至打斷學生的閱讀,直接讓其他的學生重新朗讀一遍,這樣就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信心。這種注重結(jié)果的教學評價存在的一定的弊端,甚至會讓部分學生在不斷受挫中喪失閱讀興趣,最終對語文學科產(chǎn)生抵觸心理。語文老師要認識到這種教學評價模式的弊端并不斷深入研究,在教學評價中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評價原則,結(ji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態(tài)度以及認知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價。譬如,語文老師找學生朗讀課文之后,學生朗讀效果不好,老師可以不要立即讓學生坐下或者直接進行批評,而是找出學生閱讀過程中的部分閃光點,并就這些優(yōu)點進行表揚,再指出學生的不足,這樣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譬如小明同學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有些生字讀錯,語文老師可以這樣說道:小明同學對文章的感情把握的比較好,如果能夠?qū)⑦@幾個字讀準確,效果會更好,然后再指出學生讀錯的幾個字。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還會讓學生更加喜歡語文,以更積極自信的方式投入到語文閱讀之中。
三、調(diào)整評價的標準,由概括性評價轉(zhuǎn)化為針對性評價
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往往更加重視以“知識”為本,評價的標準也多是圍繞這個方面而進行。而當前的素質(zhì)教育要求以“學生”為本,因此,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要對評價的標準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由概括性的評價轉(zhuǎn)化為針對性的評價。概括性評價方式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而且學生也不能從老師的評價中有所收獲。語文老師要認識到概括性評價方式的不足,由一種形式、一個標準的概括性評價轉(zhuǎn)化為具體化的針對性評價,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整體表現(xiàn)有一個大致的把握,也能從老師具體的評價中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學生可以結(jié)合老師的評價對自身的不足進行逐一突破,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整體效率。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語文老師要認識到教學評價的價值,在閱讀教學中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由單一化評價轉(zhuǎn)化為多元化評價、由結(jié)果評價轉(zhuǎn)化為過程評價、由概括性評價轉(zhuǎn)化為針對性評價,提高評價的有效性,從而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殿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華少年. 2016(24):17-21.
[2]丁亞軍.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上). 2015(12):33-35.
[3]蘆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綜述[J].教育教學論壇. 2015(3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