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從生
摘 要:根據(jù)《世界遺產公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會每年舉行一次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及批準各國申報的項目進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分為兩類,物質類遺產和非物質類遺產。截至2016年7月,我國世界遺產達50項,其中有5項來自云南。未來,云南將有可能增加滇越鐵路等幾項遺產。
關鍵詞:世界遺產 申遺 展望
1 世界遺產概況
1972年11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七屆大會因“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有使全世界遺產枯竭的有害影響”,而出臺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即《世界遺產公約》。公約確定了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三種類型。文化遺產主要是遺址、建筑群、文物為主,能夠體現(xiàn)人類杰出創(chuàng)造,見證歷史的文明。自然遺產指具有科學研究和自然審美價值的自然地貌、動植物生境區(qū)、天然名勝區(qū)。雙重遺產指含有文化和自然兩方面因素的遺產。此外,1992年第十六屆世界遺產大會做出了吸納杰出文化景觀進入遺產名錄的決定,文化景觀由此成為世界遺產內容之一。200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出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該公約規(guī)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xiàn)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至此,我們可以把世界遺產分為兩類,物質類遺產和非物質類遺產。我國通?!皩⑶耙活惙Q為文物,后一類稱為民族民間文化”。[1]本文中的世界遺產主要是指物質類世界遺產。
根據(jù)《世界遺產公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會每年舉行一次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及批準各國申報的項目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目前已召開了40屆世界遺產大會,其中第28屆遺產大會在中國蘇州召開。
世界遺產的意義不僅僅是保護與旅游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告訴世界一個認識文明、認識自然、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尺度”。[2]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遺產研究”和“遺產教育”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學者所重視。前者如在1992年第1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美國代表提出要建立世界遺產的全球性研究體系,而且要必須立刻開始這種研究。后者如北京大學開設“世界遺產”課程,中國政法大學開設“世界文化遺產與世界遺產法”課程。
中國于1985年加入了《世界遺產公約》,并于次年開始申報遺產項目。截至2016年7月,我國世界遺產達50項,數(shù)量位于世界第二,其中文化遺產30項、自然遺產11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文化景觀5項。
2 云南的世界遺產
截至2016年7月,云南共有5項世界遺產,分別作如下簡要介紹。
2.1 麗江古城
因金沙江流經其境,“金生麗水”而得名麗江。古城始建于13世紀后期,現(xiàn)全城面積約3.8平方公里,是中國唯一沒有城墻的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第2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對麗江古城做了如下評價:它“把經濟與戰(zhàn)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保存和再現(xiàn)了古樸的風貌?!瓪v經無數(shù)朝代的洗禮,飽經滄?!薄叭跁烁鱾€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爬系墓┧到y(tǒng),……縱橫交錯、技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fā)揮著作用”。麗江古城街道依山順水而建,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代表。四方街的四角延伸出四條大街,即七一街、五一街、興義街、新華街,四條主街道又延伸出許多街巷,如此,形成了以四方街為中心沿街逐漸外延的街道布局。
古橋是麗江古城的重要內容,在城區(qū)玉河水流上,共有木板橋、古板橋、石拱橋等354座,密度約為93座每平方公里。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四方街以東的大石橋,它由大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屬雙孔石拱橋。木府是位于古城西南隅的一座輝煌宮殿建筑群,是麗江世襲土司木氏曾經的衙署。木氏自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在西南諸土司中 “知詩書好禮儀”而稱道于世。木府始建于元代,在明代曾呈現(xiàn)出“宮室之麗,擬于王者”[3]的景象。
2.2 云南三江并流保護區(qū)
云南三江并流保護區(qū)于2003年1月被遺產委員會批準為自然遺產,列入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它“三條大江在此區(qū)域內并行奔騰,由北向南,途經3000多米深的峽谷和海拔6000多米的冰山雪峰。這里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qū)域,同時也是世界上溫帶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qū)域”。三江并流地處東亞、南亞、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qū)域的交匯處,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qū)。發(fā)源于青藏高原冰山雪峰中的怒江、金沙江、瀾滄江并肩向南奔流直下。雄偉高大的高黎貢山、云嶺、哈巴雪山、玉龍雪山自西向東排列,由北向南而下。大河與大山交錯切割形成獨特而復雜的地理地貌。多樣性的生物、豐富的人文資源、神奇美麗的自然景觀融會成了獨特而唯一的世界奇觀。
這一區(qū)域被認為是擁有中國25%以上的動物物種,其中許多是殘遺群落和瀕危物種。這一區(qū)域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氣候帶和生物帶譜十分清晰并保存得相當完整的地區(qū)之一。它囊括了六種氣候帶,構成了顯著的立體氣候特征。“急劇起伏而復雜的地形和山體巨大的高差”[4]p.40,為多樣性的土壤類型和豐富多彩的植物群奠定了基礎。這一區(qū)域“至今仍居住著二十多個民族和上百種民族支系”[4]p.10。他們聚族而居或交錯雜居,不同語言、不同習俗、不同宗教信仰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2.3 中國南方喀斯特·石林
“中國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劍狀、柱狀、塔狀喀斯特,貴州荔波針狀喀斯特,重慶武隆立體喀斯特共同組成,總面積約1460平方公里?!爸袊戏娇λ固亍痹?007年6月27日第三十一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全票通過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
石林涵蓋了世界上眾多的喀斯特類型,是經過漫長的地質演化和地理環(huán)境變遷形成的。石林喀斯特景觀以“雄、奇、險、秀”,在世界享有盛譽。
值得一提的是石林的彝族敘事長詩《阿詩瑪》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發(fā)行,并已改編成了電影。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也已名響海內外,這一詩一歌提高了石林作為自然遺產的文化魅力。endprint
2.4 中國澄江化石地
在2012年7月的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澄江化石地”以自然遺產身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84年,中科院古生物研究員侯先光在澄江帽天山發(fā)現(xiàn)納羅蟲化石,從而找到了揭開寒武紀大爆發(fā)之謎的大門。1992年,澄江化石地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地質遺產名錄》。2006年,澄江化石地被列為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2012年,澄江化石地榮登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澄江化石地是迄今為止,已發(fā)現(xiàn)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動物化石群,被科學界譽為“古生物圣地”“古生物化石模式標本產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二十世紀最驚人的發(fā)現(xiàn)”等。距今5.3億年的澄江化石地的重大價值在于揭開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之謎。
2.5 紅河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規(guī)模宏大,分布于云南南部紅河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總面積約100萬畝,其中元陽縣哀牢山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區(qū),當?shù)氐奶萏镄拗谏狡律?,梯田如等高線般從海拔2000米的山巔一路蜿蜒至山腳下,級數(shù)最多處有3700多級,最陡的山坡達到45°,景觀壯麗。哀牢山哈尼梯田為云南梯田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山嶺雕刻”。
在過去的1300多年間,哈尼族人民發(fā)明了復雜的溝渠系統(tǒng),將山上的水從草木叢生的山頂送至各級梯田。他們還創(chuàng)造出一個完整的農作體系,包含水牛、牛、鴨、魚類和鱔類,并且支持了當?shù)刂饕墓任铩t米的生產。他們居住在分布于山頂森林和梯田之間的82個村寨里,這些村寨以傳統(tǒng)的茅草“蘑菇房”為特色。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的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一致審議通過中國的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3 滇越鐵路“申遺”展望
隨著云南省委、省政府對旅游、鐵路建設的重視,滇越鐵路的保護、“申遺”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滇越鐵路由云南昆明到越南海防,于1903年動工興建,1910年建成通車,全長855千米。由于軌距為1米被稱作“米軌鐵路”。它是云南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根據(jù)《世界遺產公約》的規(guī)定,文化遺產中的一類是“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lián)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2]。滇越鐵路是人類偉大工程杰作,當然符合《公約》規(guī)定的文化遺產。滇越鐵路反映了人類在特定時期的工業(yè)成就及鐵路修筑水平,“凝聚著法國工程師的智慧和中國勞工的血汗”[5]的“人字橋”可與埃菲爾鐵塔相提并論。
滇越鐵路是20世紀初法國殖民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擴張的鐵證。法國不僅以強制、侵略的方式攫取了滇越鐵路的修筑權,還把它當作重要的殖民工具。法國駐越總督墨曾曾說過:“滇越鐵路不僅擴張商務,而且關殖民尤深?!辈⒄J為“蓋此路成,則云南已為法國之云南故地也”。[6]p.115鐵路修成后,法國控制了云南對外交通命脈,并利用鐵路掠奪云南的礦產資源,并通過鐵路壟斷了云南商業(yè)貿易。
滇越鐵路也見證了近代中國經濟的近代化。它的修筑部分取代了人背馬馱的驛道運輸,大大提高了商品運輸量,擴大了貿易規(guī)模。云南的農業(yè)產品、有色金屬可以直接運輸?shù)皆侥希龠\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這就極大促進了近代云南農業(yè)、工業(yè)、商業(yè)的發(fā)展。鐵路修通后,云南大錫產量猛增,“1909年產量為4734噸,1917年增至11995噸,一躍而居世界第二位”,個舊“錫都”之美名傳揚于世。宣統(tǒng)二年,王鴻圖聚集銀元25萬,成立了“商辦云南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并從德國進口西門子機器設備興建了石龍壩水電站。該電站是我國最早修建的水電站,昆明也由此首次使用電燈,成為全國最早使用電燈的城市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民族工業(yè)史上輝煌篇章的石龍壩水電站的設備是通過滇越鐵路運送的。鐵路的修筑使一些工商業(yè)城鎮(zhèn)迅速興起,如河口、蒙自、碧色寨、開遠、宜良等,“形成了一個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鐵路沿線小城鎮(zhèn)網絡”。[7]
滇越鐵路與近代中國的許多重大政治、文化事件有著關聯(lián),承載著重大的政治、文化價值。1913年3月31日,滇越鐵路通車典禮在昆明舉行,云南陸軍講武堂“放假一天,以示國恥”[6]p.115。孫中山曾利用滇越鐵路修筑期間大量工人聚集鐵路沿線而發(fā)動了河口起,為辛亥云南起義奠定了群眾基礎。袁世凱恢復帝制后,蔡鍔離開北京,轉道越南,從越南乘滇越鐵路專列到達昆明與唐繼堯等人發(fā)起了護國戰(zhàn)爭。西南聯(lián)合大學被認為是近代中國的一流大學,西南聯(lián)大的許多師生就是通過這條鐵路來到云南的。
自2004年以來,很多專家、學者對滇越鐵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給予了關注和支持。2012年云南省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主任傅仕敏表示:泛亞鐵路建成后,“申遺”是對滇越鐵路最有力的保護。并且認為和印度大吉嶺鐵路(該鐵路于1999年被列為世界遺產)相比“滇越鐵路的長度更長、工藝更先進;大吉嶺鐵路是寸軌,滇越鐵路是米軌;另外,滇越鐵路的地質條件比大吉嶺鐵路好”。2013年3月,“滇越鐵路”昆明論壇成功舉行。云南省政協(xié)主席羅正富出席了會議并致辭表示,舉辦論壇就是要深入探討滇越鐵路的保護和利用,促進滇越鐵路“申遺”工作的開展。中、法、越三國的專家學者就“加強滇越鐵路保護利用,促進‘申遺工作推進”進行了研討,從不同視角、不同領域對滇越鐵路保護利用和申遺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在2016年的云南兩會期間,李保文等3委員建議省政府成立滇越鐵路世界遺產申報辦公室,并啟動滇越鐵路申遺工作,編制申遺文本。
根據(jù)世界遺產評選的制度,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單》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先決條件,即只有進入預備名單的項目才有資格申遺。滇越鐵路還尚未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因此,從它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到進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單》,再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應該還有一定的時間。
參考文獻:
[1]吳寶璋.關于“文化遺產保護”五題[J].旅游研究,2009,1(1).
[2]劉紅纓.世界遺產精神[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3]陳來生主編.世界遺產在中國[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6:37.
[4]王清華.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三江并流[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5]遠去的小火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40.
[6] 謝本書,李江主編.昆明城市史:第一卷[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
[7]李培林.云南近代小城鎮(zhèn)發(fā)展述略[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