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啟慧 華 燕[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 上海 200093]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克利福德戀母情結的研究
⊙蘭啟慧 華 燕[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 上海 200093]
“戀母”這個詞在現代社會聽起來并不陌生,無論在文學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戀母情結都是學者研究的一個熱點。勞倫斯的作品《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直受大眾熱捧,然而大家對其的研究方向卻各有不同。本文從小說的主人公克里福德的家庭背景出發(fā),聯(lián)系他的內心世界和他對待身邊人物的態(tài)度,分析了克里福德的戀母情結,希望讀者能從不一樣的角度去了解這部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克里福德 戀母情結
“戀母情結”,在中文里又翻譯成“俄狄浦斯情結”。心理學中對俄狄浦斯情結有著較為廣泛的研究。嬰兒時期,每個孩子都可能從異性父母身上得到性欲的滿足,因此他/她會怨恨同性父母。男孩會在成長中愛戀自己的母親,怨恨自己的父親,從而想取代父親,即“俄狄浦斯情結”,這種情感在女孩的身上也有體現,即“埃勒克特拉情結”。無論是女性的戀父還是男性的戀母,這種情節(jié)都是追求快樂、回歸童真原始追求的體現。
(一)俄狄浦斯情結的神話起源
拉伊俄斯是忒拜國王布達科斯的兒子,由于幼年失去父親,監(jiān)護人被政敵殺害,所以被奪走了一切的他投奔了珀羅普斯,投奔后給他的兒子做家庭教師。然而拉伊俄斯愛上了珀羅普斯的兒子,誘拐了他,導致他的死亡,也因此背叛了自己的恩人。珀羅普斯在深深的痛苦中將“會被自己兒子殺害”這個詛咒施給了拉伊俄斯。
拉伊俄斯結婚后盡力回避與妻子同房,然而在酒后和妻子交合,生下了兒子俄狄浦斯。為了不讓兒子存活實現詛咒,他將兒子丟棄到叢林中,俄狄浦斯卻被牧羊人救下來,慢慢長大成人。就這樣成年后的俄狄浦斯在獨木橋上偶遇了自己的父親,在發(fā)生沖突后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又迎娶了自己的母親。
由于俄狄浦斯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迎娶了自己的母親,而患有戀母情結的人正有取代父親而迎娶母親的這種傾向,因此后人將患有戀母情結的人也稱作患有“俄狄浦斯情結”。
(二)俄狄浦斯戀母情結的理論背景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認為,人的無意識活動包括三個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即人最原始的、最無意識的心理結構,由遺傳的本能和性欲構成;自我,是受知覺系統(tǒng)調節(jié)和修改的本我,代表著理性和常識;超我,是理想化和典范化的自我,代表著道德和良知。它們分別由“快樂原則”“現實原則”和“道德原則”控制。同時,弗洛伊德認為,在2—5歲之間,人就進到“俄狄浦斯階段”。在這個階段,性沖動的匯合已經發(fā)生,神經官能癥的核心已經形成。每個孩子都有暗戀異性父母而記恨同性父母的亂倫傾向。
具有戀母情結的人在心理上事實上處于一種不成熟的狀態(tài),因此,戀母情結越嚴重,他追求最原始快樂的“本我”表現就越明顯,戀母情結不算太嚴重的則“自我”表現占主流,而心理成熟的人則會表現出明顯的“超我”特征。
(一)家庭背景對克里福德心理的影響
作品男主人公克里福德的父親生性多慮,固執(zhí)己見,他一心致力于自己的國家和守護自己家族的地位,因此他也希望克里福德早日完婚,好繼承拉格比的地位??死锔5碌母赣H并沒給自己的兒子正常的父愛,他對克里福德的期望只是“延續(xù)香火”。父親的固執(zhí)和性情使得他和子女們的感情并不深,甚至還會受到子女的嘲笑。克里福德對父親也沒有好印象,還會看不起他。這種看不起的情緒表現在克里福德最初想取代父親。
克里福德的姐姐愛瑪比克里福德年長十來歲左右,因此她在這個家庭中扮演了克里福德母親的角色,給予他關心和照顧。克里福德的哥哥赫伯特在戰(zhàn)爭中死了,也就只剩下愛瑪和克里福德姐弟倆。他們小時候曾發(fā)誓要永遠在一起,如今克里福德要和康斯坦斯結婚,這在愛瑪看來是克里福德對姐弟約定的拋棄和背叛。愛瑪和康妮之間的相處并不友好,彼此都不待見對方。這種莫名的相互憎惡讓人不由得想到中國的婆媳關系,一個為了丈夫,一個為了兒子,兩個人之間總有摩擦。愛瑪討厭康妮,她憎恨康妮的出現打亂了她和弟弟原來的生活,這種自私的愛和強勢給克里福德的戀母情結埋下了一顆種子。
(二)克里福德對康妮的戀母情結
克里福德在戰(zhàn)爭中殘疾后,對妻子康妮漸漸產生了一種超出夫妻正常感情的依戀。他拒絕和他人接觸,并且完全依賴妻子康妮,他需要康妮的陪伴來證明自己的存在,證明自己還是活著的。戰(zhàn)爭后,克里福德失去了性能力,一方面他想逃避和康妮的親熱,逃避自己作為一個男人的短處,另一方面他又不可避免地在生活上和心理上深深地依賴康妮。這種綜合的復雜情緒也是他對康妮產生戀母情結的原因。
當康妮計劃和姐姐希爾達出門旅行時,克里福德并不希望康妮出門,因為康妮的不在會讓克里福德覺得十分沒有安全感,也許克里福德本人都不清楚為什么康妮的出行會讓自己如此焦灼和不安。當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可能因為這個女人給他溫暖、激情、快樂、活力等,而克里福德對康妮的愛全部體現為他對康妮的依賴,就像小孩對母親的依戀,這也是他中期戀母情結的體現。克里福德失去性能力以后希望康妮能找一個情人生個孩子來延續(xù)家族,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康妮一去不歸,因此他反反復復讓康妮向他保證她一定會回來。此時克里福德心中還是以“延續(xù)香火”為主的,克里福德在“本我”的情緒中,在理性的前提下,依賴著康妮。
康妮一共有過兩個情人,麥克里斯和梅勒斯。然而無論是麥克里斯還是梅勒斯,克里福德在沒任何把握的前提下對他們都十分討厭,這也是其戀母情結作用的結果。對麥克里斯,克里福德由一開始借著他的名譽提高自己轉變?yōu)楹笃诘膮拹海欢鴮γ防账?,克里福德則是從一開始就對他非常排斥。換個角度來說,作為一個對康妮有著深深依戀和依賴的男人,他的第六感讓他對康妮有可能出現的情感十分敏銳,可以說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保護:他由于對康妮產生深深的依賴而憎惡接觸她的任何男人。在深厚迷暗的無意識領域之中,性本能對人類心理的發(fā)展具有決定性作用??死锔5逻@種無意識的對康妮身體和心理的依賴,指導著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待妻子康妮的情人的態(tài)度。
(三)克里福德對伯頓太太的戀母情結
克里福德在戰(zhàn)爭中受傷失去了性能力,恰恰和嬰兒性器官發(fā)育不成熟是類似的,因為他們的性器官都無法發(fā)揮他們的“用武之地”。嬰兒由于生理發(fā)育處于最早期階段,所以性功能并未開始發(fā)育。而克里福德則是在成年后,由于戰(zhàn)爭而失去了性能力。正常的性生活乃由嬰兒的性生活演化而成,其演化的經過是先削刪某些無用的成分,然后集合其他成分使之從屬于一種新目的即生殖目的??死锔5掠捎谠趹?zhàn)爭中下身殘疾,削減了他原始性器官的性能力,所以后期對伯頓太太的撫摸和親吻代替了直接的性。返回嬰兒時期的性生活,等同于間接和伯頓太太發(fā)生了關系。
由于在戰(zhàn)爭中受傷,很長一段時間內克里福德都是在醫(yī)生的治療中度過的,因此他對醫(yī)生的那種討厭和恐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他不能忍受一個男人長時間在他身邊晃來晃去,卻更傾向于由一個女護士來照顧他,男醫(yī)生和女醫(yī)生,克里福德更能接受女醫(yī)生。明顯,和母親同一性別的女性更能獲得克里福德的信任。
當克里福德知道康妮要找別人來照顧自己,內心是無法接受的,一方面對康妮的依戀讓他不想換成別人;另一方面,身體殘疾的克里福德在情感上十分細膩,他不想習慣了的事物離他遠去,因此當伯頓太太來照顧他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的時候,克里福德認為他和康妮之間的信任之花已經凋謝,這也是他將對康妮的依戀轉移到伯頓太太身上的一個伏筆。這一點最初克里福德自己并不知道。伯頓太太從事護理很多年,明顯她比康妮更會照顧人,而且作為一個傭人,階級差異使得她對克里福德是完全順從和畢恭畢敬的,這一點對于戰(zhàn)后殘疾的克里福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克里福德身體上的殘疾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自卑感,他需要這種下等階級的畢恭畢敬和順從來滿足自己的地位和統(tǒng)治能力。當伯頓太太什么都能替克里福德做的時候,克里福德自身也能感覺到在伯頓太太的照顧下比在康妮的照顧中要更為舒服。伯頓太太在年紀上比康妮大,更能給克里福德母親般的感覺,她將克里福德看作大孩子來照顧,加上克里福德對伯頓太太的依賴,無疑將克里福德對伯頓太太的戀母情結推向一個新階段。
康妮提出的離婚給了克里福德巨大的打擊。作為克里福德的妻子,她的離開意味著克里福德身邊可以依賴的、能說上貼心話的只有伯頓太太了。因此“離婚”的提議將克里福德對伯頓太太的戀母情結推向高潮。在克里福德崩潰時,伯頓太太用自己的方式讓克里福德得以宣泄,完全取得了克里福德的信任,使得克里福德完全沉溺在了伯頓太太母親般的關愛里,像崇拜圣母一樣崇拜著伯頓太太。這種孩子般的沉溺使得他們在肉體上也十分親近??死锔5伦鳛橐粋€男爵和自己的保姆這樣親近,明顯地,他已經處于最無意識的自我階段,不受任何倫理道德階級的制約,此時的他已不在意外界對他的評價,本能和原始的性沖動控制他的行為,喪失了性能力的他需要伯頓太太的親吻和觸摸伯頓太太的乳房是最直接的表現。
克里福德的戀母情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父親的失職、母愛的缺失,使得克里福德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姐姐的陪伴,姐姐的強勢使得克里福德早期在潛意識中就依賴于自己的姐姐。這是克里福德最早形成戀母情結的一個階段。當克里福德殘疾之后,他對康妮的感情便轉化為一種戀母情結,他需要康妮的陪伴來證明自己還是活著的、自己的生命還是有意義的,以致無論康妮對哪個異性有好感,他立刻憑著敏銳的感覺對對方生出厭惡之情。當伯頓太太進入這個家時,她的溫柔和體貼的照顧逐漸將克里福德對康妮的依賴分一部分到她身上,而當康妮提出離婚時,克里福德對康妮的依賴被切斷,因此直接崩潰,這時伯頓太太多年照顧人的經驗安撫了克里福德,在經歷重大挫折后的克里福德在伯頓太太的照顧下完全沉溺于伯頓太太母性的光輝中,這時克里福德整個人生中的戀母情結也被推向頂峰。
隨著克里福德戀母情結的完全釋放,不難發(fā)現,他的情緒在從“本我”向“自我”轉變。在“自我”中,他完全釋放自己,沒有世俗,沒有階級,完完全全地依賴著伯頓太太,也將自己的戀母情結推向了高潮。
[1]王一川.西方文論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45-46.
[2]D.H.Lawrence.Lady Chatterley’s Lover[M].New York: Bantam Books,1968:10.
[3][奧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M].高覺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255.
作 者:
蘭啟慧,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2016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華 燕,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澳大利亞文學。編 輯:
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