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康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理論性較強,課堂教學比較呆板和枯燥無味。音樂通俗易懂,直接明了,親切自然,深受學生喜愛,把音樂融入思想品德課堂能舒緩學生身心,提高學生的吸引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因此在課堂上能引入適合的音樂很有必要。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音樂融入;吸引學生;激活課堂;提高效率
當前,在貫徹德育為首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上好一節(jié)思想品德課顯得尤為重要。初中思想品德課有較強的理論性,有的內容抽象、枯燥。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課往往會感到厭煩,失去興趣,缺乏積極主動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對教材的重要觀點難以理解和掌握。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克服思想品德課堂單調、枯燥無味的現(xiàn)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與模式,優(yōu)化課堂效率,使課堂充滿活力與激情,是我們每個思想品德課教師努力與追求的方向。
經過本人的教學實踐認為:讓音樂融入思想品德課堂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把品德課的德育功能與音樂的美育功能有效地結合起來,既可以傳授知識、滲透德育,又可以提高學生情趣,讓學生在優(yōu)美音樂的伴隨下,合理地宣泄自己情緒,有松有緊,消除學生課堂困惑與疲倦,寓教于樂,寓理于事,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那么怎樣讓音樂走進思想品德課堂?課堂教學中什么環(huán)節(jié)使用音樂合適呢?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認識:
一、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使用音樂,吸引學生,激活課堂
時下很多初中學生喜歡聽流行的音樂、抄寫精彩的歌詞等現(xiàn)狀,老師可以抓住學生這種心理,利用學生具有求新、求異、求快的特點。使用音樂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給學生先聲奪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優(yōu)美的歌曲,有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營造氛圍的作用。威武雄壯的歌曲可以振奮人心,調動激情;悅耳抒情的歌曲可以令人心馳神往,浮想聯(lián)翩。根據(jù)不同的課題不同的內容,選用不同的歌曲導入思想品德課,吸引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角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上到教科版八年級上冊“身邊的誘惑”課題時,我首先使用多媒體播放那英的歌曲《霧里看花》,隨著優(yōu)美音樂的響起學生邊聆聽邊欣賞歌詞:“……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辯這變幻莫測的世界……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音樂結束我就緊接著向學生提問:“為什么要用一雙慧眼才能把這世界看得清楚明白?”通過音樂設置這樣的疑問,學生很入迷 ,也善于思考,經過點撥學生很快明白:“因為我們身邊充滿了太多的誘惑?!焙芸炀蛯肓苏n題:“身邊的誘惑”。這不僅為新知識的講授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情境,而且使學生渴望了解新學期、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二、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使用音樂,可以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為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師生互動性,體現(xiàn)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原則,課堂討論是我們教師適時安排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討論時播放合適的音樂進行渲染,可以開啟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的討論得出更好的結果,加深對重要知識點地理解。例如:在上到七年級上冊“關心與互助”時,為把“關心與互助”的道理化為學生內心的責任與行動,我安排了這樣的一個討論環(huán)節(jié):以本校文學社刊登的文章《一個不幸的家庭》引入,文中報道了班里一個同學因父親患了嚴重精神分裂癥,喪失了正常人的行為能力,母親離家出走,留下年僅2歲的妹妹,她本人也剛上初一,姐妹兩無依無靠,面對的不僅是物質生活的困難,更是精神上的打擊,這位同學面臨著可能要輟學。困難就在我們身邊,就此情況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如何幫助她們度過難關?在學生們討論的同時,我播放了歌曲《愛的奉獻》,隨著音樂優(yōu)美旋律的響起,“……只要人人都現(xiàn)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歌詞深深打動了學生的心靈,學生很快討論出了可行的方案。也使課堂達到了高潮。
三、課堂作業(yè),引入音樂,消除疲勞,啟迪智慧
課堂作業(yè)是一節(jié)高效、優(yōu)質的思想品德課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初中的思想品德課絕大多數(shù)是安排在上午最后一節(jié)和下午來上,這個時間段是學生最疲倦最困惑的時候,是我們俗稱的“特困期”,夏天尤為嚴重。如果教師授課模式傳統(tǒng)單一,甚至滿堂灌,加上思想品德課的內容抽象乏味,這種情況下安排的課堂作業(yè),學生精力不集中,心神不定,有的甚至會進入夢鄉(xiāng),作業(yè)完成效果不好。貝多芬說:“音樂使人的精神爆發(fā)出火花?!比绻n堂作業(yè)能給學生播放一下輕松、悠揚、歡快的音樂,例如:古箏《梁祝》,鋼琴名曲《藍色多瑙河》等,甚至來點年輕人最喜歡最流行的DJ都可以使學生渾身放松,精神愉悅振奮,不僅可以消除疲勞趕走周公,還可以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課堂作業(yè)完成效率。
四、課堂總結,引入音樂,升華主題,激勵人生
一堂成功的課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結尾。有的課選擇合適的歌曲作為結尾,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學習中的疲勞,而且能使他們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感受,促使他們將知識內化為覺悟,外化為行動。 例如,在講“友情”的時候,我讓學生齊唱《永遠是朋友》結束新課——“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誠相見心誠則靈,讓我們從此是朋友。千金難買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以心相許心靈相通,讓我們永遠是朋友?!旄叩匾埠?,山高水長流,愿我們到處都有好朋友”。學生從歌聲中明確了真摯友情的內在含義,認識到真摯友情的重要性,逐漸內化為行動——注重交友,珍視友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班貌。再如,在講完“面對困難與挫折”這一課時,我播放《陽光總在風雨后》做結尾:“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歌曲旋律激蕩,富有哲理,打開了學生的心扉,激起學生戰(zhàn)勝挫折、困難的勇氣,具有震撼人心激勵人生的作用
五、結語
實踐證明,把音樂使人思想品德課堂,是寓教于樂的好形式,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實效的有效途徑。但要注意,選擇歌曲要根據(jù)教學目的來確定;應結合教學內容和歌曲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或討論;課堂上運用歌曲的數(shù)量不要過多,防止把思想品德課上成了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