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燕[武警特種警察學院教學科研部, 北京 102211]
《詩經·采薇》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雪意象之比較
⊙劉燕燕[武警特種警察學院教學科研部, 北京 102211]
《詩經·采薇》的雪意象描寫文約意豐,含蓄蘊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雪意象卻是貫穿全篇的線索,同時作者對雪意象的描寫調動了多種藝術手段,顯示了高超的寫作才華,因而也使《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成為歷代詠雪詩中的名品和精品。
《詩經·采薇》 唐代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雪意象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惶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 ,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詩經·采薇》)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經·采薇》是一首行役詩。全詩以一名老兵的口吻敘述故事:前三章描寫了邊地生活的艱苦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四五章描寫了緊張的戰(zhàn)斗生活,最后一章描寫戰(zhàn)爭結束,這名老兵在返鄉(xiāng)途中的見聞和感受。詩歌最后一章運用了雪意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首詩在藝術上屬于寫實性作品,“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都是生活實景,并且,在描寫雪意象時采用了對比的手法,楊柳依依代表出征時的季節(jié),雨雪霏霏代表戰(zhàn)爭結束返鄉(xiāng)的季節(jié);楊柳依依代表的是春意盎然、一片繁盛景象,雨雪霏霏代表一片蕭索孤寂、衰敗的景象。這樣,作者僅用兩個名詞性詞組就很巧妙地傳達出自己的感受:出征時是楊柳依依,表達的是精力奮發(fā)的精神狀態(tài),返鄉(xiāng)時是雨雪霏霏,表達的是另一種心理狀態(tài):疲憊、寂寞、悲涼、蒼老,這兩種心理狀態(tài)也恰與詩歌開篇的薇菜由嫩芽發(fā)出到蒼老的狀態(tài)相呼應,很深切地寫出了戰(zhàn)爭對于主人公的心理磨煉,由開始的年輕好勝與意氣風發(fā),到后來的歷經滄桑和對戰(zhàn)爭的厭倦。這首詩反映了人們最普遍的對于戰(zhàn)爭的心態(tài),出征前一則對戰(zhàn)爭沒有深切的感受,一則由于是正義戰(zhàn)爭,受到國家的號召和鼓舞;而真正面對戰(zhàn)爭時卻又是另外一種活生生的現實了,戰(zhàn)爭意味著艱苦、寂寞、流血、死亡,于是,當主人公真正經歷了戰(zhàn)爭之后,出征前的激情漸漸褪去,對待戰(zhàn)爭就是一種非常理性的態(tài)度了,也就有了返鄉(xiāng)途中的“雨雪霏霏”的獨特的心理感受,這種陰沉的天氣投射到了老兵的心里,于是就有了“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表達,沒有一絲一毫打了勝仗的喜悅、榮耀與自豪,而是對自己、對戰(zhàn)爭充滿了傷感和悲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岑參。在唐朝,由于國力的強大、統治者的倡導和時代精神的感召,出身寒門庶族的文人仕途艱難,從而主動選擇幕府出塞,渴望有一番作為,并期望以此作為一條仕進的出路。因此,在詩歌流派上,唐代出現了邊塞軍旅詩派。這首詩寫于作者二度出塞期間,詩歌描寫了輪臺的邊塞風光,屬于邊塞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歌以時間發(fā)展為背景,以下雪的全過程和送客的場景為線索,互為主次,相互交織,構成全詩。詩歌的前半部分純寫雪意象,后半部分以送客為主,將送客和雪意象交織起來,描寫了一幅雪中送客圖。整首詩歌既處處有對雪的景致、情致的描寫,又有對友人離別的真情實感的流露,兩相呼應,使得雪意象不僅姿態(tài)橫生,神形皆備,且兼具人的情感,徹底寫活了整個雪意象。
詩歌的前八句為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純寫雪意象。詩歌開篇就這樣寫道:“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笔紫仁锹犛X上的感受,未見飛雪先聞風聲,北風卷地,枯草彎折,緊接著飛雪隨風而至。接著展示了第一幅雪中奇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卑褲M樹的雪掛比喻成幽香、潔白的梨花,一下子讓人眼前一亮,頓覺春意盎然。在南方,八月還是一派暖意融融的天氣,猶如春天;而在輪臺,八月已是飛雪連天的嚴冬。這里,作者巧妙地將南國與北國的天氣聯系起來,把北國的雪花比作了南國的梨花,顯示了作者新穎、奇麗的創(chuàng)作風格。緊接著,寫出了動態(tài)的雪,“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雪撲打著簾幕,不僅打濕了羅幕,還帶給人身體上的寒冷,穿著狐裘、蓋著錦衾都感覺單薄、感到寒冷。緊接著進一步從觸覺上描寫這種寒冷,“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由于寒冷,將軍的角弓無法拉開,都護的鐵衣無法穿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為過渡句,由寫景過渡到送客,但此句仍為描寫雪景。沙漠一望無際,雪落在沙上凍結成冰,天空一片晦暗、陰沉。最后四句為第三部分,兼寫送客和雪意象。雪是送客的背景,送客是雪中人的活動?!爸熊娭镁骑嫐w客,胡琴琵琶與羌笛”,視角由帳外移到了帳內,帳內正在歡歌宴飲,一派熱鬧場面,主帥正在為即將回歸中原的武判官置酒歡送。宴罷告辭,出得帳外,只見紛紛落雪簌簌而下?!凹娂姟倍?,寫出了雪下得大、急,也寫出了作者的心理感受,紛紛落下的暮雪,帶給了作者孤寂、落寞的心理感受;再一抬頭,一幅奇異的畫面定格在那里,“風掣紅旗凍不翻”。這是第二幅雪中奇景:紅旗被冰雪凍結,迎風招展,永恒地定格在那里,紅白相間,動靜結合,也寫出了雪下得急、下得大和天氣的嚴寒,可以滴水成冰,可以瞬間凝固招展的紅旗。最后作者寫雪中送客:“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彼涂统隽藮|門,只見雪滿天山。雪滿天山本給人以境界闊大、銀裝素裹的美感,也容易使人充滿浪漫主義的豪情,但在這里,面對雄奇壯闊、山回路轉的天山和茫茫雪野上留下的串串馬蹄印,勾起的卻是作者深感自然博大、個人渺小、命運無常的無限惆悵和孤寂感:邊地荒涼,又逢傍晚,更是渺無人煙,加之又是送別友人,這就更增加了作者心中的悲戚,眼望著故人漸行漸遠,背影消逝,看著留在雪中的串串馬蹄印,作者悵然若失。一是友人離去,自己流落異鄉(xiāng),荒涼苦寒,失去了友情的慰藉,形單影只,備感凄涼;二是自己兩度出塞,不知何時才能返京,個人的命運無法主宰,不知何時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武判官的歸京,應當也深深觸動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采薇》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盡管都描寫了雪意象,但差別明顯。雪意象的不同,離不開主題的不同(主題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詩詞格調就不同);主題的不同又源于作者身份、地位的不同和所處時代背景的不同,現具體比較如下。
一是兩首詩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不同?!恫赊薄穭?chuàng)作于西周初年,這一時期,活躍于北方的少數民族獫狁不斷進犯中原,因而,中原地區(qū)政權也被迫屢屢出征進行反擊,雙方一直處于膠著狀態(tài);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創(chuàng)作于唐代,由于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唐王朝在反擊周邊少數民族的戰(zhàn)爭中具備了實力,因此,戰(zhàn)爭多數都能取得勝利,而這也極大地鼓舞了唐代的士兵。
二是兩首詩作者的身份不同?!恫赊薄返淖髡呤瞧胀ㄊ洌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的作者是幕府文士。前者是被迫應征入伍,后者是主動入幕,尋求建立軍功、渴望個人發(fā)展。前者是集體吟唱,而后者則明確地有了作者獨創(chuàng)的個性特點。
三是兩首詩的題材、主題不同?!恫赊薄肥钦魇?,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屬于邊塞詩。這就決定了對于戰(zhàn)爭的態(tài)度的差別?!恫赊薄穼?zhàn)爭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既有對戰(zhàn)爭進行正面描寫的段落,如詩歌第四、五章,表現了戰(zhàn)爭的正義性,又有結尾第六章對于戰(zhàn)爭帶給人的創(chuàng)傷和疲憊的描寫,反映了厭戰(zhàn)的情緒和態(tài)度;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屬于邊塞詩,洋溢著邊塞戰(zhàn)斗生活的豪情,詩人對邊塞風光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贊頌和描寫,雖然也有送別友人的不舍和留戀,但總的來說是格調昂揚、奮發(fā)向上的。
四是雪意象及藝術表現手法的不同。意象一詞,來源于《文心雕龍·神思》:“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币庀蠖加刑囟ǖ暮x,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小單位。但詩歌的意境構成卻不能僅靠意象的堆砌就能完成,而是靠若干意象的有機組成,并輔之以敘述、描寫等多種藝術手法,才能構成渾融的意境,也就是說,意象是局部,而意境是整體。
《采薇》的雪意象描寫出現在最后一章,只有四句話:“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四句話構成了詩歌的整體意境,前面五章,則全是鋪墊而已。而這意境的構成是靠“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兩個意象的對比描寫來完成的,通過兩個不同的意象,讓我們看到了季節(jié)的變換、時光流轉,也與上述“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剛止”相呼應;同時也看到了今夕的對比,昔日繁盛,今日落寞;最后還看到了心情的對比,年輕被迫應征入伍,生離死別,情緒復雜;今日能夠勝利生還,卻滿是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落寞、疲憊、傷痛,因而又百感交集。雪意象有兩種涵義,一是潔白晶瑩,能夠抒發(fā)美好的感情;另一種是寒冷蕭索、悲傷落寞。而《采薇》作者選取的是后者。
《采薇》中關于雪意象的描寫符合《詩經》的寫作特點,文約意豐。雪意象本身沒有太多描寫,只是說“雨雪霏霏”,關于意境的營造,也全憑讀者聯系上下文自己去想象和補白;而到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雪意象不僅成了貫穿全篇的線索,在藝術描寫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雪意象也是實景。但在作者筆下,這里的雪意象卻是有過程、有連續(xù)性的。在對雪意象進行描寫的時候,作者調動了聽覺、視覺、感覺、觸覺等一系列手段,運用了敘述、比喻、夸張等手法,對飛雪到來、雪中奇景、雪后送人等場景進行了全面的描寫,展示了一幅瑰麗的邊疆雪景圖畫。相比較《采薇》的含蓄蘊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則屬于工筆細描。不言而喻,作者對雪意象是充滿了喜愛、贊美之情的。在岑參筆下,不僅寫出了雪的姿態(tài)(“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的靈動(“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雪中的奇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和一片雪白的世界(“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還寫出了雪中人的活動(“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不僅畫面瑰麗,更因為人的活動,使畫面充滿了活力和生活的情趣?!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不僅寫了雪中景,雪中情,還寫了雪中行,景物充滿了活力,整個畫面充滿了神韻,也正因如此,才使此篇在藝術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雪意象的描寫成為了歷代詠雪詩中的名品和精品。
作 者:劉燕燕,文學碩士,武警特種警察學院教學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