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定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可以繁衍出一定的時代文化,而文化反過來也可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經(jīng)濟。文化在于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和形成,從宏觀局面來說,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同樣的,文學應在與時俱進中保持旺盛的文化生命力,這樣才能保持文學長青不衰的歷史地位,青春文學就是于當代社會發(fā)展中自成體系的一種獨特的文學流派。本文主要是通過闡述和詮釋青春文學作為一種正能量文學在青年中的作用與表現(xiàn),深入探究青春文學對于社會正能量的形成和傳遞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為廣大青春文學創(chuàng)作者提供一點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關(guān)鍵詞:青春文學;正能量;青年
一、青春文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青春文學,別稱青春美文。青春文學的作者主要集中在80后和90后的年輕人,其基本形式主要通過散文、小說、詩歌等極具迥異風格的文體去描寫包括校園、愛情、友情、成長和青春等題材在類的東西。它在某一階段又被稱為疼痛溫暖文學,代表人物有韓寒、郭敬明、饒雪漫、明曉溪、夏七夕、辛夷塢等人,他們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抒發(fā)對于青春的留戀和遺憾,產(chǎn)品更具商業(yè)氣息,那么隨著我國IP事業(yè)的不斷推進與發(fā)展,青春文學已經(jīng)不僅僅是80和90的兩代人的價值觀的表現(xiàn),它們逐漸被更多人去接受和認可。目前青春文學已經(jīng)占據(jù)市場久高不下,青春文學由文字被搬上大熒幕的機會也在與日俱增,因此也得到了更多導演和演員的廣泛關(guān)注。那么如何利用它這一優(yōu)勢去承載和傳遞社會正能量也是一個值得人去深思的事情。
二、青春文學對于傳遞社會正能量的價值與意義探究
青春文學不在于僅僅地抒發(fā)感傷情懷,而在于更多的是成長之后的蛻變和歷練后的人格的獨立,這是應該在社會中達到大力倡導和推廣普及的,青年人作為承上啟下的一個階段群體,是應該在心智得到充分熟化后積極融入到社會中去進行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創(chuàng)造的。
(一)青春文學比較容易引發(fā)集體共鳴
青春文學其實從時間起源來說,更加接近于為80和90為主的青年人。這代人很容易在青春文學中找到共同點,因為無論是他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還是校園生活經(jīng)歷都是十分相似的。在這種由一到萬的聯(lián)動效應的推動下,具有相似生活歷練的青年群體更容易在集體共鳴中找尋到人生本來的真諦。
(二)青春文學是一種由小及大的社會視角
青春文學盡管創(chuàng)造風格和題材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他們的觀察社會的視角都是由小及大。他們往往借用個人對于周遭生活的感悟和對社會的思考去傳達出他們對于時代自我的詮釋和解讀。這種觀察社會的視角往往卻是最真實的,他們沒有通過浮夸的想象和矯糅造作的泛泛之談去渲染一種肆意妄為的社會氛圍,有的更多的是一個成年人逐漸成熟之后的思維的凝練和更加周全客觀的對社會的評價,這是大多數(shù)人所必須經(jīng)歷過的或者是即將經(jīng)歷的人生過渡階段。
(三)青春文學有明確的對象性
青春文學的閱讀群體主要是針對于相同或者是相似生活閱歷的青年人,從這一點來看,青春文學并不是散漫、不著邊際地一通亂喊,明確的對象性使得它在發(fā)展過程中更加具有時代意義,青春文學陪伴和見證了一代青年人的茁壯成長,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貢獻出自己本身所無與倫比的文學價值,成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堅實力量。
三、正能量文學對于青年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文學從廣義上來說,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社會大環(huán)境去供青年人在其中成長和發(fā)展;從狹義上來說,對于每一個正當年紀的青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青年人年紀的不斷增大,他們也越來越注重進行自我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因此,一本好的讀物對于他們?nèi)烁竦乃茉旌蜌赓|(zhì)的培養(yǎng)似是乎極其重要的。
(一)正能量文學對青年具有心理接近優(yōu)勢
青年人容易在叛逆心理和叛逆期抗拒和排斥外界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因為短暫的屏蔽信息而變得自大或是與社會逐步脫節(jié),這種不良局面的形成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性,作為青年人來說,他們是很容易在正能量文學中存在的眾多同齡人中找到自己準確的位置,然后再去進行一系列的改變世界的外部活動,這樣說來,青年人的心里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正能量文學往往就是一劑很好的慰問人心的安慰劑。
(二)正能量文學以點及面主次循序推開,對社會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
正能量文學的帶動作用不僅僅指是體現(xiàn)在個體之上,由點及面得在社會中推開,按照矛盾的主次順序依次得到解決,這樣于循循善誘中無意間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群體對于社會發(fā)展是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的,時代可以造就人,人也可以成全一個時代,換言之,社會也可以毀了一幫人,而那一幫人也會讓那一個時代烙上這群人的標記,比如文革和“傷痕文學”。
(三)正能量文學對青年三觀塑造具有一定的方法論指導意義
正能量文學不是孤立無援的,對于政府來說,正能量文學可以從軟性方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不僅會弱化因為政府的強制干預而造成的人心不滿的危害,也會在強化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余,充分給予青年人自由生長的空間和時間,不會對其身心發(fā)展進行過多束縛,最終陷入揠苗助長的讓人啼笑皆非的窘境之中。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青春文學不能直接掛鉤于正能量文學,但是作為正能量文學的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仍然在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而這恰恰又可以為青年的健康全面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營養(yǎng)供給,這才是文化最獨特的魅力之處。如何正確利用青春文學,使其朝著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的方向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這也將會是我們在今后主要關(guān)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劉奇葆.煥發(fā)青春正能量,書寫文學新夢想[J].民族文學,2013(12).
[2]賈森.青春鑄就中國夢信仰引領(lǐng)正能量——淺談企業(yè)如何激發(fā)青年職工正能量[J].管理學家,2014(20).
[3]襲曉龍.淺談如何加強青年隊伍建設激發(fā)青春正能量[J].青年與社會,2014(5):85-86.
[4]王燕杰.傳遞青春正能量——淺析《青年中國說》[J].西部廣播電視2015(14)110-110
[5]李養(yǎng)財,杜廷鐸,伏寧.淺談如何加強青年隊伍建設 激發(fā)青春正能量[J].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 2016(9):148-149.
作者簡介:李嘉倫(1996.01.18)籍貫:河南新鄭,單位:成都武警警官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