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國文獻是我國近代歷史變遷的強有力見證者,是近代史上諸多重大事件以及廣泛社會變遷的記錄者,因而加強對民國文獻的保護有重大意義。本文是作者在對山西省圖書館民國文獻資源進行初步整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民國文獻在開發(fā)利用中存在較多問題,并就此提出解決之法,以期民國文獻得到妥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
關鍵詞:民國文獻;問題;保護;利用
民國時期是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彼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各種人物、思想輪番登場,對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教育、社會風俗等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民國文獻作為當時時代的產(chǎn)物和記錄者,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民國時期的第一手資料。民國文獻為形成于 1 91 1年 至 1 94 9年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各種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 教育、歷史、自然、地理等一切文化遺產(chǎn)知識和信息的載體記錄。包括正式出版及非正式出版的各種圖書、期 刊、報紙以及輿圖、照片、票據(jù)、海報、傳單、手稿、檔案等形式的特種文獻。民國文獻應反映民國時期中國社會情況,不包括國外同時期與中國無關的文獻。
1 山西省圖書館民國文獻簡介
山西省圖書館民國文獻大部收藏在民國文獻閱覽室中,目前可供查閱的民國文獻資料涉及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教育和科學各個領域,其中圖書30000余本,期刊合訂本6000余份,縮微資料127種407卷以及其他形式的特種文獻共計40000余冊件。以山西根據(jù)地文獻為收藏重點。
2 山西省圖書館民國文獻目前存在的問題
民國文獻雖距今時間不長,但因其自身資料內容的時代性,印刷紙張的問題以及外在的歷史原因,使得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種問題。本館在宣傳、保護和利用民國文獻的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主要包括:
2.1 普通讀者對民國文獻的認知不足,致使文獻的利用率不充分
民國文獻因其自身破舊易損,內容大多遠離現(xiàn)當代大眾生活以及歷史局限性等特性的限制,導致普通讀者并不會經(jīng)常接觸民國文獻,對其的了解程度遠不如古籍文獻,僅僅認為民國文獻是民國時期保留下來的舊書,不如古籍那樣重要,沒有太多價值。因文獻內容與當代大眾生活聯(lián)系不緊密,其僅被有專門需求的小眾研究人員,在校學生所瀏覽和研究。這種小眾化的利用又容易使得文獻不被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利用,進而又導致對民國文獻保護不力,加劇文獻的損毀。
2.2 民國文獻資源分類比較粗淺,整理開發(fā)方式有待優(yōu)化
本館民國文獻大致是在科圖法基礎上進行的初步分類,一些文獻的劃分仍需仔細考量。大部分民國時期山西省外出版物只是經(jīng)過簡單的登記初加工,還未編入民國文獻數(shù)據(jù)庫。此外,很多相關文獻分散在各處,沒有集中放在一起,這樣不利于相關文獻整體深入挖掘利用和讀者的查閱。
2.3 民國文獻損毀嚴重,數(shù)量少
多數(shù)民國文獻在出版印刷時采用機械磨木漿紙和酸性化學漿紙,所產(chǎn)紙張酸性高,耐久性較差,長久會使紙張發(fā)黃變脆,強度下降,化學性質變化,壽命縮短。2004年國家圖書館所做的 “館藏紙質文獻酸性和保存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 課題結果顯示,在其館藏各類、各歷史時期的文獻中,酸化和老化損毀狀況最嚴重的是民國文獻,其紙張pH值均低于4.5,達到了嚴重酸化的程度。與此同時,經(jīng)過連續(xù)戰(zhàn)爭的摧殘,很多文獻散失殆盡,幸存下來的文獻由于后期的重視不足,保護不力更是加劇了民國文獻嚴重損毀的命運:本館館藏紙質類民國文獻僅少量保存完好,無需修復;絕大部分文獻已經(jīng)破損、焦脆、泛黃,經(jīng)不起反復翻閱,需要修復;而部分文獻已經(jīng)殘缺甚至嚴重殘缺,殘缺部分大多無法找回;少部分文獻有水漬,油漬等污漬和蟲蛀的痕跡,雖亟需修復但修復困難。
2.4 民國文獻數(shù)字化程度低,資源共享率不高
文獻數(shù)字化是解決保護與利用矛盾最好的辦法。但由于成本的限制,很多文獻的利用方式仍是查閱原始出版的紙質文獻,而不是文獻的復印件等替代品,這使得讀者在利用過程中的翻閱等行為不可避免地對文獻產(chǎn)生永久性的損壞,而一些查閱頻繁的文獻已經(jīng)不適宜查閱,但苦于沒有替代品而不得不繼續(xù)使用,進而加劇文獻的破壞。此外,由于資源數(shù)字化成本的限制,使得各個公共圖書館之間難以互通有無,導致有很多外地讀者要專門來到本館才能看到他們需要的文獻,很多讀者要到其他圖書館尋找資料,這無形中增加了讀者的閱讀成本。
3 針對山西省圖書館民國文獻面臨問題的對策
當前民國文獻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導致其自身影響力不高,更是已經(jīng)嚴重危及文獻自身的存亡,因而必須正視問題的嚴峻性并著手解決:
3.1 進行充分整理,整合和分類
首先對民國文獻整理進行大致分類,將加工尚未完畢的文獻資料按分類更為細致的中圖法編入本館民國文獻數(shù)據(jù)庫;其次,可以整合建設民國文獻專題區(qū):將分散的民國文獻按一定的主題集中歸集在一起形成專題區(qū),如解放區(qū)紅色文獻,民國抗戰(zhàn)文獻專題,民國教育專題等,將資源集中在一起形成專架;再次,依據(jù)讀者需求,通過查閱民國文獻讀者查詢登記冊及工作人員的反饋,將讀者查閱率高的文獻重點整理,如《退想齋日記》、《西北實業(yè)月刊》,《山西實業(yè)志》等資源集中在一起形成專柜。
3.2 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吸引不同層次的讀者群體
這樣既能使大眾意識到文獻的價值并嘗試閱讀該類文獻,又能滿足研究性質的小眾專業(yè)需求。文獻整理完成后通過館內宣傳服務冊,微信公眾賬號推送文章以及官網(wǎng)開辟專欄等方式對民國文獻館藏、現(xiàn)狀進行廣泛宣傳介紹:挑選出有趣、易吸引人以及與當下日常生活有聯(lián)系的文獻內容如反映民國時期社會文化、風俗的書籍、音像制品和海報等進行宣傳,舉辦相關展覽和互動,吸引普通讀者,拉近兩者的距離,減少彼此的隔閡,使普通讀者能參與其中,從而提高民國文獻在大眾群體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建成的民國文獻專題區(qū),將專題的相關資源放在一處,可極大地方便研究型讀者以及普通讀者的查閱,如此多維度利用文獻可節(jié)約讀者時間,從而提高文獻利用率,發(fā)揮文獻更大作用。
3.3 對民國文獻進行力所能及和行之有效的保護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原始文獻的保護會越來越困難,代價也會越來越高。因而要及時重視,盡快著手保護。民國文獻原則上應存放在具備恒溫(18℃~22℃)、恒濕(50%~60%)、避光、防塵等條件的書庫中,讀者應該瀏覽復印件,一般情況不允許瀏覽原件。但受到多方面客觀條件如技術、場地、經(jīng)費等的限制,目前本館無法保證民國文獻保存場所的恒溫恒濕,因而只能在現(xiàn)有較為簡陋的條件下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保護,將文獻保存于閱覽室樟木柜中防止蟲蛀鼠咬。但對于需修復的文獻,則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撐。因此,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盡快完善民國文獻配套保護措施才能更好的保護原始文獻資料。
3.4 提高文獻資源數(shù)字化,破除資源共享的瓶頸
針對圖書館自身實際情況及圖書館目前經(jīng)費等因素,無法做到文獻全部數(shù)字化,因而可對挑選出來使用率高的文獻以及有歷史價值的文獻優(yōu)先進行無損壞數(shù)字化和備份,從而可以在保護原始文獻資料的同時滿足讀者對文獻的需求。此外,本館還應強化與其他館的聯(lián)系,簽署關于數(shù)字資源共享的條款,彼此互通有無,以使他館已有數(shù)字資源可共享我方,避免數(shù)字化的重復工作,實現(xiàn)共贏。可重點搜集其他館關于山西省民國時期的文獻資料,擴展建設成民國文獻網(wǎng)上專題庫,通過引用他館資源,以補充該本館不足,使讀者可以更便捷的利用更多資源。
與此同時,新出版的原始民國文獻資料書籍要大力購買,以完全替代對原始民國文獻的翻閱,使其得到最佳保護。
4 結語
民國時期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匯聚各方、思想碰撞、激揚動蕩的年代,其流傳下來的文獻更應為我們珍視,保護和研究。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讓民國文獻重現(xiàn)其重要的歷史價值,不會因為未來沒有一手的文獻資料而被我們忽視,遺忘在歷史的角落。
參考文獻
[1]林安云.論開發(fā)利用民國文獻的價值所在及館藏現(xiàn)狀[J].統(tǒng)計與管理,2014(4):34-35.
[2]張玉文.民國文獻的價值[J].圖書館學刊,2012(6):65-67.
[3]杜濤.淺談民國文獻的保護[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1):127-128.
[4]馬建平.館藏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初探[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2(6):29-31.
[5]翟桂榮.河南大學圖書館民國文獻資源建設的現(xiàn)狀 、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論壇,2008(5):142-144.
作者簡介
賈晉峰(1991-),男,山西省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地方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