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改蓮
自古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強調(diào)“讀”的重要性。讀得多,讀得廣,必然能說、可聽、敢寫;讀得深、讀得寬,必然思得遠。悟得準。所以,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讀”起來,還語文課“瑯瑯書聲”,以讀促進整體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讀。并與講相伴
讀之要則趣?!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讀書最關鍵的是興致。教師要千方百計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讀出書中百味,讓他們以讀書為趣,反之,不讀無味,不讀不快。趣讀。找閱讀素材、資料時,抓學生的趣味點:學生熟悉的情景能喚起他們的生活體驗,我引導他們反復讀《紅樓夢》中“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等情景,讓他們讀著讀著也笑起來,感悟文章展示的“笑場”魅力等等。廣讀。學生的趣味不光在所讀之書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還在于他們心理需求的豐富性。他們渴望讀風格不一的各樣各樣書籍。教師應該保護好學生這一好奇心,有選擇地開闊學生的讀書面。精讀。精讀“經(jīng)典美文”,精讀“精彩片段”,精讀“滿分作文”,學生在精讀中深刻感悟,在精讀受到更深的影響。
讀之果在講。讀的效果如何,收獲多少,感悟深淺。可以通過學生的講來驗證。講名著的故事情節(jié),講美文中片段,講讀后感受,講生活體驗。師生一起聆聽,給學生成就感。三年的語文學習,我們的學生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人人登臺,個個展示,幾乎將《水滸》《西游記》《三國》《童年》《格列佛游記》等名著中的精彩情節(jié)講了個遍。這樣地講,這樣地展示,大大提升了讀的效果,更提升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誦。并和聽相隨
誦之精則氣?!罢b”即朗誦?!罢b”是讀的深化,是讀的優(yōu)化。朗誦對學生之好處,可更深入地走進文本,體會意境,把握情感,鍛煉學生的“精”“氣”“神”,培養(yǎng)學生的氣質(zhì)、氣度、氣魄。教學中,創(chuàng)設朗誦比賽的舞臺,讓學生走上朗誦臺,盡情地朗誦美文,朗誦詩詞,朗誦古文,朗誦《國學》經(jīng)典,朗誦師生的作品。指導他們處理好節(jié)奏,掌握好語氣語調(diào),把握好情感,運用好肢體,控制好表情。
誦之的在聽。朗誦美感是給觀眾真切的享受和洗禮。能否讓觀眾引起共鳴,這應該是朗誦的目的。聽愛國詩文朗誦,那恢弘的氣勢排山倒海,滾滾而來;聽國學經(jīng)典朗誦,那非凡的氣度洋洋灑灑,一瀉千里;聽狀物抒懷的詩文朗誦,那或靜謐或凄美的意境纏綿悱惻,婉轉(zhuǎn)悠遠;聽思鄉(xiāng)念親美文朗誦,那刻骨銘心的真情,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誦與聽完美結(jié)合,難道不是一場最愜意的文學遠足嗎?
背,并同寫相連
背之魂則悟。熟背一定量的詩文,是讀的延續(xù),是語文學習重要環(huán)節(jié),巧婦“好為有米”之炊,背誦積累的多了,語文學習就會發(fā)生質(zhì)的飛躍。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把好背誦關。背誦教材中近100首詩歌,背誦教材中部分文言文,背誦現(xiàn)代文中名篇或者段落,背誦國學“三百千”中部分內(nèi)容,背誦部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背誦中更深地感悟,背誦中受到熏陶,感染文化氣息,提升文化修養(yǎng)。
背之高在寫。寫作是語文教學的最高目標,它呈現(xiàn)著學生的各種能力,尤其呈現(xiàn)著孩子閱讀的積累。一般情況是,愛讀書者,愛寫作。教師要利用好這一規(guī)律,在背誦的同時巧妙安排學生練筆,根據(jù)所背內(nèi)容,針對不同學生分層要求,確保學生有興趣嘗試,如,提醒學生隨意模仿,引導學生有感而發(fā),倡導學生大膽引用所背的內(nèi)容,指導學生靈活化用所背內(nèi)容,督促學生寫讀書筆記。點點滴滴的真情流露,一篇一頁的傾心表述,才是最耐讀的佳作。
吟。并和改相合
吟之美則思?!耙鳌保匆鞒?,吟寫。古人作詩是為了和樂歌唱,語文老師為什么不敢讓學生將所背詩詞,用自己熟悉的曲子隨情吟唱呢?我做過這樣的嘗試,學生曾把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用唱成《小燕子》,也曾把蘇軾的《蘇幕遮》用《虞美人》的旋律唱出來,雖然我們唱得很不著調(diào),但這樣的做法無疑會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
吟之靈在改。文章不怕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為了改掉學生不改作文的習慣,要求學生先打草稿,教師隨時抽查草稿本;課堂上學生互相賞析后提出修改建議;學生自己欣賞自己的習作后再改。在反復的修改中讓“讀”展現(xiàn)最佳效果。
古之師者,教學生習文,讀、誦、背,到精要處,搖頭晃腦,沉醉其中,想想看,這是怎樣令人向往的情景!時至今日,社會大發(fā)展,時代大進步,教育大變革,語文課改更應回歸語文的本真,以學生的終身學習為出發(fā)點,挖掘?qū)W生的潛能,釋放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而“讀”正是落實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核心,所以,語文老師應引導學生回到“讀”上去,讓“讀”立足于語文教學的始終,以“讀”提升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編輯 張曉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