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
摘要:一個良好的群體激勵機制對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完善學校的管理工作、促進學生管理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加強高校教師管理中的群體激勵探討有利于完善學校中的學生教育工作,促進學校的整體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但是,當前從我國高校教師管理中的群體激勵實施來看,仍存在諸多問題。我國高校要能夠制定有效的策略來充分發(fā)揮教師管理中群體激勵的作用,才能夠有效促進學校自身的進步與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教師管理;群體激勵;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要想切實有效的促進我國高校教學管理的發(fā)展,在教師的管理工作中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其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中,是其必要條件之一。但是,當前高校教學與管理過程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直接導致了高校的教師管理存在不能全面滿足教師需求,例如,忽視了管理的公平性、考評機制及晉升機制不完善等等,進而對教師管理的有效實施及學校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高校在教師管理工作中充分對群體激勵的作用進行發(fā)揮,以切實有效提高高校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一、高校教師管理群體激勵中不利因素分析
1.工作環(huán)境條件尚需完善
高校教師自身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所具備的積極性往往對高校的教育發(fā)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時代的更新發(fā)展要求高校的教師能不斷轉變教學的內容及方式來適應學生更加多樣化的需求,對此也要求我國高校能采用有效的群體激勵方式來促進教師教學的轉變。因此,高校能能夠積極引導教師工作,調動其工作積極性,進而構建以教學目標為核心的完善的群體激勵體系。但高校教師管理中群體激勵的周周圍環(huán)境條件并不完善。
2.單一考評機制缺乏公平合理性
部分高校在考評機制的構建中一味地模仿其他的學校而忽視了對本校實際情況的考慮,這就導致某些考評機制并不適應本校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也有部分高校在考評機制的構建中,針對不同職能、不同職稱的教師采用的是統(tǒng)一的考評方式,這也使考評機制失去了其應有的公平性,往往不能切實發(fā)揮自身在教師管理中所具備的群體激勵作用。
3.高校教師管理的晉升制度不完善
從目前我國高校現階段采用的晉升制度來看,晉升方式往往與高校的實際管理工作及發(fā)展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由于晉升方式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比較重視教師的工作年限,而對教師的實際能力有所忽視,這使得高校教師的晉升管理失去了其應有的公平性,這使得高校教師具有較強工作能力但工作年限較短的青年教師工作積極性的調動造成了極大的限制。除此之外,這種晉升制度的應用對高校教師管理中的群體激勵也有所忽視,往往對高校教師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有著極大的限制,且對高校的發(fā)展也有著一定不利影響。
二、高校教師管理中群體激勵的應用策略
1.完善高校教師管理群體激勵的相關體系
高校教師在學校中往往承擔著學生教學管理和科學文化研究等工作,其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往往對學校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此就要求高校能構建相關的群體激勵體系,并重視人本主義思想在這一體系構建中的融入,來調動教師在教學及研究工作中的積極性。高校在實際的教師管理中應根據教師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其所屬的專業(yè)、自身的教學管理能力、工作的態(tài)度等為依據,來對其實際的工作及職能進行合理的分配。除此之外,在合理的工作分配基礎上,各高校還應根據教師的職能范圍來對其工作的時間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而針對高校教師的科學研究管理,各高校除了要給予教師充足的設備條件之外,還應給予教師豐富的科學研討機會,讓教師能通過彼此間共同的研究探討來實現自身科研能力的強化,進而促進高校整體師資水平的提升。
2.為高校教師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
高校教師自身能力及水平的提升要求其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及科研工作中能重視經驗的累積。然而,無論是教學管理還是科研工作都不是一塵不變的過程,這也就要求高校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能不斷對自身的教學管理內容與方式進行轉變,而我國高校也應給予教師更加優(yōu)質的環(huán)境條件,讓教師能不斷的對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等進行豐富,使其以更好的狀態(tài)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由此可見,良好環(huán)境條件的創(chuàng)造對高校的教師而言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群體激勵方式,因此我國高校在教師管理中也應重視優(yōu)質工作環(huán)境的構建,并以此為基礎讓教師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工作中。
3.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師考評機制
對高校的教師而言,考評機制的構建不僅僅是對其日常工作行為及方式的一種約束,同時對其自身的發(fā)展也有著一定的激勵作用。利用考評機制能為高校教師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明確相關的標準體系,以更好的對教師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方式進行引導。除此之外,高校也可將考評機制與教師的績效之間充分的掛鉤,這對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性的調動也有著積極影響,能讓教師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工作中并強化其自身的自主意識,讓其在對自身的行為意識進行自我約束的同時也能以考評機制為標準,及時發(fā)展自己在工作中的問題并實現不斷的自我完善。要注意的是,群體激勵的實施應以學校整體的發(fā)展目標為要求,以目標為導向對教師進行激勵。
4.對學校中教師的晉升制度進行完善
對高校的教師而言,晉升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激勵方式,甚至比薪資待遇所起到的激勵作用要更加有效,因此,晉升制度的完善也應得到高校的廣泛重視。對高校的教師而言,晉升通??梢苑譃閮煞N方式:第一種是自身職稱的晉升,另一種則是由教師轉向學校管理層的晉升。要切實調動教師在工作中的積極性也要求高校能對學校中的晉升制度進行完善,強調其制度的公平性,并在實際的評定中能綜合全面的考慮教師多方面的能力。以發(fā)揮晉升在教師管理中的群體激勵作用。從另一層面來看,晉升制度的構建也能為高校教師的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工作目標,并讓其在這一目標的引導下不斷對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及綜合能力等進行完善。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群體激勵機制的構建能有效對高校教師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的積極性進行調動,進而通過對學校中教學管理工作效率及質量的提升來促進學校的發(fā)展。對此,我國高校能重視群體激勵在學校教師管理中的應用,并就現階段高校在教師管理群體激勵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楊晶.關于高校管理中教師群體激勵的探討[J].消費導刊,2010(3).
[2]彭嘉芬.高校教師管理中不同群體的激勵策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1).
作者簡介:張 萌(1982-),男,陜西西安人,本科學歷,工作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人事處,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