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育博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新的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更易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要全面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提升了學習的素質。正如葉老所說:"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xù)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唯如此,才能真正地實質地最終地實現減負增效的課改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減負增效;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47-01
1.目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觀念陳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認為教學活動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師占據著教學的主體地位,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fā)揮,只能被動地接受來自教師的知識,致使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從而學習效率低下。
1.2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改變,課堂缺乏實踐和創(chuàng)新?,F在大多數農村的中學語文教學依然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明顯存在著“穿新鞋走老路”的傾向,將本應讓學生自主體驗、探究的過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師自己的感悟和體驗的結果轉變成概念化的知識硬灌給學生,這就勢必忽視了知識發(fā)生的過程、學生思維的過程,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言應用能力,忽視了促進學生的人格發(fā)展,學生更多的只是“死記硬背”,其思維水平難以得到訓練和提高,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教學效果自然不佳。
1.3 傳統(tǒng)的師生角色未能轉變,自主合作探究的綜合性學習不夠湊效。在開展綜合學習的過程中,不只是學生方面存在問題,教師在身份轉換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教師未能由一個知識的傳授者真正轉變?yōu)楹献鲗W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評價者,學生的探究活動游離性、隨意性、盲目性突出。
1.4 教學方法手段落后。在教學中,有的教師憑經驗教學,認為教學知識基本一樣,不做足夠的教育教學論研究和業(yè)務技能“充電”,不求方法改進和創(chuàng)新,不愿意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往往事倍功半。
2.實現“減負增效”的策略探究
2.1 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這一策略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學習是學生自身內部發(fā)生的過程,一切教學行為只有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進行,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否則,無論教師多么優(yōu)秀、教學多么努力,也無法使教學效率最大化。比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就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而言,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那么就是老師講解學生聽講,老師提問學生回答,這樣的訓練方式機械單調,學生根本沒有興趣,學習效果也會受到限制。反之,如果語文教師能夠為學生制定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聽說訓練要計劃并付諸實施,效果自然會大大提升。首先,培養(yǎng)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包括聽同學的發(fā)言,能夠對老師或者同學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其次,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fā)言,并盡量做到有理有據、條理清晰;第三,引導學生針對課本中的相關問題或者社會現象進行討論等等??傊趯W習過程中,學生投入的越多,就越有動力。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這樣學生學得有趣,教師教得輕松,那么教學效果也就越佳。
2.2 組織學生有效自主合作學習。初中語文教學開展合作學習的策略:(1)進行合理科學的分組。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先將學生按照一定的原則分組,并選擇指定好每一組的組織管理者(小組長),還要明確每個小組在活動中的具體任務。一般來說,教師可以按照"組內同質、組間異質“或者”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兩個原則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且每個小組的水平盡可能維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中,而在位置安排上,盡可能縮短組與組之間的距離。(2)重視適時有效的指導。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地指導很有必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合作、善于探究的學習習慣。
2.3 堅持做好課后輔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常態(tài)化課后輔導能夠取得培優(yōu)補差的效果,但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課后輔導范圍不宜過大,輔導對象要有針對性,要選擇那些真正需要輔導的學生,要把輔導的重點放在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上,讓學生鼓起學習的勇氣,產生學習的內驅動力,這樣遠比答幾個具體的問題、做幾篇具體的閱讀要有效得多。第二,在進行輔導時,要注重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第三,還可以讓學生互幫互助,讓優(yōu)等生來輔導學困生,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他們接受起來就更容易一些??傊n后輔導要有計劃、論差異、講方法、重堅持,才會有實效。
2.4 有效實施分層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語文素養(yǎng)等諸方面的個體差異,從而盡可能地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減負增效。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應該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新的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更易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要全面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使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提升了學習的素質。正如葉老所說"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xù)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唯如此,才能真正地實質地最終地實現減負增效的課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