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全國的夫妻店都長著一張差不多的臉:店鋪開在街頭巷尾社區(qū)門口、店面從幾平米到幾十平米、老板坐在沒有POS機的收銀臺,收錢找零,只需要低頭拉開抽屜。店里都裝上了電視機,從《甄嬛傳》看到《人民的名義》,晚上七點準時響起《新聞聯(lián)播》。
有的店會在門口放一兩臺游戲機,或者是給小孩子坐的玩具車,造型大多是已經變形到迪士尼都不想追究版權的米老鼠、唐老鴨。
這樣的夫妻店,中國有大約680萬家,一年的銷售額在10萬億元左右。他們是螞蟻雄兵,也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
從有了這條街,這個社區(qū)開始,這些小店大多已經存在。他們和街道、社區(qū)一樣,變化微乎其微。無外乎是換了門頭、換了冰柜,有時貨架上多出一些新品,其中一些又很快消失了。時間流轉的速度,在這里都變慢了。十幾年來,店里最明顯的變化,可能是那個新貼在墻上的收費二維碼。
已經大步邁向物聯(lián)網時代的互聯(lián)網,終于給這680萬家小店帶去變化,一個不用找零錢的二維碼。
在互聯(lián)網看來,這只是開始。
替代不了的大蒜
在重慶一條不過50米長的斜坡兩旁,有夫妻店三家。這個密度遠高于便利店的開店標準,羅森的標準是每50米一家,7-11的標準是步行距離15分鐘。
羅森在重慶有132家門店,7-11有32家,門店數(shù)量最多的是本地便利店可購,超過400家。
僅僅是這不到600家便利店所在的重慶主城區(qū),夫妻店就有約1萬家。加上周邊區(qū)縣,整個重慶范圍內的夫妻店數(shù)量在40 000~50 000家。
對于品牌商來說,這就是40 000~50 000個必須上貨的貨架。商品要走到這40 000~50 000個貨架上,需要經過盤根錯節(jié)的分銷體系。有一半以上的品牌在自己分銷通路中,分布了超過200個分銷商。
已經被登康集團收購的重慶本土品牌冷酸靈牙膏,在全國有超過1 000個分銷商。從時間流速慢于市場的夫妻店貨架,到一直不停轉動的生產流水線,人始終是其中的主導。也即是說,行業(yè)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尤其是像在夫妻店這樣的終端,僅有的信息化技術就是那張二維碼。
低信息化帶來的是,信息反饋延遲。
那50米斜坡的三家夫妻店中,最大的一家門店大概30平方米。老板娘年近50發(fā),在她看來,這是已經不能出去打工的年齡,只能守著小店,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十二點。她每天要跟很多業(yè)務員打交道,有一個賣椰奶的業(yè)務員,說服她進貨之后,銷路還頗令人滿意。等到老板娘打電話要再進貨的時候,業(yè)務員卻遲遲沒有把貨送來,一拖再拖。
“賣得再好,這樣的貨我也不想進了?!?/p>
盡管有業(yè)務員送貨,老板娘還是需要自己到批發(fā)市場進一部分貨,其中就包括大蒜。在被羅森認為是動銷效果最好的收銀臺位子,始終陳列著:綠箭口香糖、天友核桃奶、德芙巧克力、大蒜。
令人意外的是,大蒜的動銷效果十分好。這恐怕是只有夫妻店才會想得到的商品。
2013年開始,“互聯(lián)網+快消品B2B”逐步興起。這基本上是互聯(lián)網習慣的事情,“顛覆傳統(tǒng)行業(yè)”。阿里巴巴零售通、掌合天下、中商惠民、51訂貨網……這些企業(yè)基本上是想通過連接小店和經銷商、品牌商,可能再有自己的物流體系,解決所有夫妻店的供應鏈需求。
除了那盒大蒜。
根據(jù)凱度咨詢發(fā)布的報告,截至2016年11月,市場上共有70多家快消B2B平臺,這些平臺在2016年獲得了總計超過50億元的投資。單中商惠民一家,在2016年就獲得13億元的B輪投資。
70家,可能低估了市場的競爭。根據(jù)阿里巴巴零售通事業(yè)部總經理林小海的說法,行業(yè)中有超過100家企業(yè)正在參加這輪競爭。
2014年5月,原本是1688.COM上一個功能的零售通,開始獨立運作;2015年12月16日,京東成立了專門針對中小門店的新通路事業(yè)部,各家公司紛紛加入到B2B行業(yè)中。
2017年,B2B持續(xù)受到關注。這個在毫厘之間算利潤的傳統(tǒng)行業(yè),突然成了網紅。
流量充沛
為什么是現(xiàn)在?因為流量和技術開始變得豐饒。
阿里巴巴2017財年的GMV達到3.8萬億元,同比增長22%;移動端GMV為3萬億元,增速為49%。京東2017年首季度的GMV增長至1 841億元。
線上流量不存在物理上的裝不下,加幾個服務器又能正常運轉。但是流量帶來的訂單如何消化?
阿里巴巴3.8萬億元的平臺銷量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服裝、鞋類、美妝、快消等實體商品,每一筆訂單都需要線下交付。四通一達的配送能力已經跟不上訂單增長的速度,但他們的履約成本卻在飛速增長。
這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直接體現(xiàn)。我們總在說線上已經沒有增量,光是消化這上萬億元的訂單,本身就存在許多做增量的機會。
2016年的“雙十一”,天貓每秒最高可達到17萬單。這17萬單流入線下的結果,就是倒逼“落后的社會生產力”升級。
早在2012年,就有人說,2011年中國O2O市場規(guī)模為562.3億元,2012年將達到986.8億元,增長率為 75.5%。
道理都懂,市場都看到了,但是做起來沒有想象的容易。當時大家最多的思考是,如何讓線上流量同線下資源匹配。移動互聯(lián)網讓平臺可以實時定位用戶和可用的資源,比如滴滴、比如餓了么。
與其說是O2O,不如說是LBS(位置服務)概念的延伸,在匹配信息的過程中加入了實時位置這一新的維度。基于這樣的邏輯,其實只回答了第一層問題,如何提高信息的匹配效率。它無法回答第二層問題,如何讓線下的效率快起來。
互聯(lián)網是嵌套在真實世界之上的數(shù)字世界,這一層世界的運行速度,遠高于我們真實存在的物理世界。隨著網速的提升,它還在不斷加速。
如何讓兩個世界的速度匹配起來?O2O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因為物理世界不可能追上數(shù)字世界的光速。線上每秒17萬個訂單,在已知的技術中,物理世界無法趕超。如果簡單把線上流量引入線下,對于還沒有準備好的線下來說,會像泄洪一樣,無力承受。
技術豐饒
如何讓線下的效率快起來?這需要第二個條件的成熟:技術。
在這個信息化低的行業(yè),人在主導流程。每一層人員時間的流速都不一樣。夫妻店十幾年不變,但品牌商恨不得每周上新;業(yè)務員朝九晚五,夫妻小店營業(yè)到十二點;時間的不匹配,帶來了種種不協(xié)同。
推平這種“不協(xié)同”的辦法,是依靠提高數(shù)字化技術在行業(yè)運用中的配比。換言之,B2B比拼的是誰能為品牌商和小店,帶來更高效的協(xié)同,以提高效率。
5年前,你很難想象一個業(yè)務員隨身帶著電腦跑市場,并且隨時向經銷商匯報銷售情況。與其停下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制作表格、連接網絡、發(fā)送郵件,不如多跑幾個店更實際,反正經銷商也無法做出即時反饋。但今天,每一個業(yè)務員手機上的App,已經用近乎于零的成本實現(xiàn)了這一功能。
技術沒有發(fā)生顛覆性的進化,但技術產品的豐饒,讓每一個人、每一件物都能連接到數(shù)字世界。這種連接是“實時”的,微信不再有隱身功能,人開始變得24小時“在線”。
品牌商向經銷商要銷售信息,經常遇到經銷商和業(yè)務員“不在線”,信息反饋延遲,或者找不到人。以前的邏輯是流量在線、訂單在線、產品在線,不管線下怎么操作、執(zhí)行。形象地來說,就是過去那種“只管發(fā)貨,不管物流”的賣家。
零售通的邏輯,是先要有人“在線”,他們是品牌商與夫妻店的連接線。這些人就是城市拍檔和零售通的“小二”,城市拍檔把夫妻小店帶到零售通平臺上,讓夫妻店數(shù)字化起來。
十幾年來,和互聯(lián)網的距離就是多了一個二維碼的夫妻店,速度要加快了。
清風紙巾在全國已經有40多萬個動銷網點,零售通還能給他們帶去每月2萬家的新增門店,這是城市拍檔“在線”的效果,他們能讓清風及時觸及到更多的門店。
另一方面,對品牌商來說,過去經銷商反饋速度慢,找不到人。零售通的“小二”幾乎24小時在線,線下的速度變得快了起來,執(zhí)行也變得更加高效。正大集團接入零售通平臺,從決定到落地,零售通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把產品鋪上了終端貨架,正大自己都不敢相信。
在線化管理
不只是員工,產品、客戶、管理也可以“在線”。
零售通、中商惠民、京東都有自己的倉儲、物流體系,這是一塊重資產,甚至超重資產。
5月下旬才開倉的零售通成都倉,占地1.5萬平米,每平米月租在30元左右,以才開倉不到1/3的入庫商品來看,前期很難談盈利。怎么提高倉庫資產的效率?提高運營效率?
答案是讓產品在線,用無邊際的網絡空間來承載無限的產品,通過經營信息來提高經營效率。天貓超市如果是自營的話,周轉速度可以達一年50次,而傳統(tǒng)零售商能周轉5次就很可觀了。
夫妻店的貨架,就是品牌商離用戶最近的地方
零售通直接接入菜鳥的物流體系,支線倉儲、物流都由菜鳥來完成,在零售通上流動的是一條條信息,而非產品。運營信息,比運營實體商品更加高效。為什么傳統(tǒng)通路提速很難,因為經銷商沒有平臺、沒有技術把產品在線化,在供應體系中流轉的不是信息,而是產品的實體。從品牌商一直到夫妻店,產品需要層層流轉,成本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慢,效率也就越來越低。
當提升線上效率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技術推動著互聯(lián)網人走向線下,與其推倒線下重建,不如升級改造。重構供應鏈中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流動的方式。
零售通的做法,是在引入品牌時,選擇與品牌指定經銷商合作,讓渠道運轉更加高效而不是替代原有渠道。
讓品牌商進入零售通體系容易,但如何讓供應鏈末端的夫妻店也在線起來?夫妻店在線難的原因,不是數(shù)字化技術離他們太遠,而是數(shù)字化技術從來沒有關注到這一群體,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技術時代。
零售通做了很多設計,比如App上的按鍵比較大,因為夫妻店的老板們大多年齡比較大。App內頁的設計,是根據(jù)門店的陳列進行分布,有專門推薦在收銀臺位置的產品,根據(jù)節(jié)日提前進行的促銷互動,比如“六一兒童節(jié)”。到年底時候,夫妻店進貨量大,零售通可以提供賒銷,幫助進貨,這些服務的目的就是保證夫妻店在線,讓供應鏈始終暢通、高效。
為了服務這些夫妻店,零售通把城市拍檔分為三種:動銷型,服務型,顧問型。動銷型拍檔要把門店帶到平臺上,當門店每月訂單累計在3 000元以上時,夫妻店基本形成了黏性,可以自主使用平臺。這個階段,城市拍檔的作用(也就是零售通的作用)就是幫助夫妻店管理門店、優(yōu)化產品結構,這就是管理在線。
零售通在杭州一家便利店試點了做熟食。在羅森這樣的便利店,熟食是高毛利但難管理的商品,配送的頻次比百貨、快消品更加頻繁,零售通基本需要每天配送2次。
同時,熟食的制作、清潔也是難題。如何用技術手段提高夫妻店的效率?以各家便利店都有的“關東煮”為例。物聯(lián)網在未來的可實踐性,正好在于感應器的大規(guī)模應用,通過感應器就可以將熟食的管理量化、進行實時監(jiān)控,比方水低于多少會提醒,用數(shù)字化手段讓管理更加高效。
大數(shù)據(jù)的外邊
林小海很注重效率。和品牌商開會,會先梳理清楚流程,不重復、不拖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明確。2016年赴阿里巴巴履職之前,林小海在寶潔公司做了21年。這讓他養(yǎng)成了到門店看看的習慣,至少每兩周要去門店,“不然會不舒服”,這也是這個行業(yè)從業(yè)者的基本工作。
和許多傳統(tǒng)行業(yè)一樣,這是一個過去高度依靠人的行業(yè)。人機配比、大數(shù)據(jù)讓人的行為可量化、可預測、可管理,以此帶來高效。
7-11是一家傳統(tǒng)便利店,但人效堪比阿里巴巴,這是人和數(shù)據(jù)化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不是一個誰替代誰的問題,兩端都在往中間走。
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經不是單純的電商,比起開屏廣告位,更有價值的是阿里巴巴的用戶數(shù)據(jù)。它比夫妻店還要了解,住在旁邊的社區(qū)里業(yè)主需要什么。
夫妻店會被替代嗎?不會。用林小海的話說,并不是要讓夫妻店變成零售通的門店,零售通會幫助夫妻店信息化,這是夫妻店老板沒辦法獨立完成的事情。零售通、品牌商和夫妻店在一個鏈條上,信息從這頭傳到那頭,卡在任何一個位置,都會影響這個鏈條的效率。對于另100多家B2B企業(yè),這是相同的邏輯。我們即將看的景象,是技術的滲透帶來行業(yè)提速。
和人一樣,數(shù)字化不是萬能的??傆袛?shù)字化無法完成的事情,總有大數(shù)據(jù)無法預測的需求。那個不愿意再進椰奶的老板娘,習慣自己進一些大蒜,擺在收銀臺賣,口香糖、核桃奶、巧克力、大蒜……令人意外的是,大蒜每天都會賣出去一些。
這一盒大蒜,就是數(shù)字化到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