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p>
摘要:《推銷員之死》是阿瑟·米勒的經(jīng)典之作。自1979年以來,對于該劇的研究在中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應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加注重《推》劇的整體性研究?;诖?,擬分四個時間段歷時地對其在我國的研究作以概述和反思,以期幫助讀者更全面深入地把握這部劇作在中國的研究現(xiàn)狀。
關鍵詞:阿瑟·米勒;《推銷員之死》;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I106.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07010903
引言
阿瑟·米勒①(Arthur Miller,1915—2005)是世界著名的美國當代現(xiàn)實主義劇作家,享有“美國戲劇的良心”之美譽。他是易卜生式的戲劇家,其作品多描寫推銷員、裝卸工、小職員、農(nóng)夫等小人物,曾旗幟鮮明地主張讓普通人登上悲劇歷史舞臺,劇作家應從社會中尋找造成下層階級人物悲劇的根源?!锻其N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1949,以下簡稱《推》)是米勒的代表作,亦是美國戲劇史上最經(jīng)典的劇作之一?!八诩~約接連演了742場,成為百老匯區(qū)50個上演時間最長的劇目之一。”[1]曾獲獎無數(shù)被譽為“20世紀話劇的里程碑”,奠定了米勒戲劇大師的地位。本文擬歷時地對《推》劇在我國的研究作以概述和反思。
一、星星之火(1979—1989年)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會議決定實施改革開放的國策。次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由此,拉開了中國學者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吸收美國文學精華的序幕。1979年,劇作家蘇叔陽在三聯(lián)書店主辦的雜志《讀書》的第1期上發(fā)表了《人類總會走向大同——記和美國劇作家阿瑟·密勒的談話》,指出“文化是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的,也只有在同外部世界的交流中才能更好地發(fā)展本民族的文化”[2]。陳良廷也在此年編譯了《阿瑟·密勒劇作選》一書并于次年出版,首次向我國讀者正式介紹了密勒的兩部劇作:《都是我的兒子》(“All My Sons”, 1947)和《推》。在該書的后記中,陳良廷對表現(xiàn)手法新穎的《推》大為贊賞,認為“威利·洛曼這一形象,在文學史上成為文學作品中刻畫成功的典型人物而傳之后世”[3]。1980年,劉榮新在《外國文學研究》上發(fā)表了《推銷員為什么死?》一文,首次聚焦于美國夢破滅的主題,認為威利的死因在于“整個瘋狂的商業(yè)競爭和那條弱肉強食的資產(chǎn)階級的法則”[4]。此后幾年,中國鮮有學者研究《推》。
1983年,在英若誠(時任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和曹禺(時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的力邀下,米勒二度來華親自指導他的名劇《推銷員之死》,劇中英若誠扮演威利,朱琳飾演林達。一經(jīng)上演,好評如潮,大獲成功,這也吸引了部分中國學者的目光。王勇的《新穎的時空處理和心理描寫》(《外國文學研究》,1983年第4期)極大地肯定了《推》劇舞臺上多次出現(xiàn)的倒敘手法,令人耳目一新的舞臺場景概念和獨到的刻畫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方法。 《戲劇報》(今《中國戲劇》)也連載三文反映部分中國學者的觀后感。
1986年,郭繼德在《阿瑟·密勒的戲劇觀》(《山東外語教學》,1986年第2期)一文中,討論了米勒的戲劇理論:“要讓下層階級的小人物登上悲劇的歷史舞臺;悲劇要重點寫人物與周圍環(huán)境和社會現(xiàn)實的關系;悲劇須有鼓舞人的力量”[5]。馮平平的《〈推銷員之死〉藝術賞析》(《福建外語》,今《外國語言文學》,1986年第1期)則分析了《推》劇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1988年,戴玲撰文《〈推銷員之死〉是不是悲劇——美國戲劇理論界的一場討論》(《戲劇文學》,1988年第3期)向國人介紹了美國戲劇家與批評家對《推》劇的爭論焦點。其中,持該劇是悲劇觀點的批評家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它的悲劇特征:《推》劇的嚴肅性、崇高性和宏大性;“發(fā)現(xiàn)”與“認識”問題;語言的詩意問題;觀眾的情感升華問題[6]。郭繼德選編的《阿瑟·密勒論戲劇》一書也于此年出版,該書選譯了20篇米勒關于戲劇理論的演講。
總之,這一時期我國學者對《推》劇的研究主題較為單一,觀照的主要是觀劇感受或該劇在美國引起的爭議。
二、欣欣向榮(1990—2000年)
1991年,梅紹武的《讀阿瑟·米勒的自傳<時移世變>》(《外國文學》,1991年第6期)一文,向國內(nèi)讀者介紹了米勒的自傳《時移世變》(Timebends, 1987)。文中提到,田納西·威廉斯的《欲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47)啟發(fā)他寫成了《推》劇。此外,中國觀眾對《推》劇的反應和該劇幾十年來在世界各地數(shù)百場的演出情況證明了一個事實:“威利到處存在,他代表當代世界各地各種制度下的我們自己?!盵7]
1993年,李征戎在《一個普通人的美國夢尋——〈推銷員之死〉中威利·羅曼的悲劇命運》(《外國文學研究》,1993年第1期)中,不但分析了導致威利悲劇命運的根源,而且肯定了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認為作品中穿插的幻境場景和夢幻色彩“與冷酷的現(xiàn)實形成巨大的反襯與對比,從而使作品表層生活意義下的深層內(nèi)涵得到了最大的挖掘與展現(xiàn)”[8]。
1995年,鄧妍妍的《用“荷恩等級關系”析〈推銷員之死〉中的語言特點》(《湛江師范學院學報》,今《嶺南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運用語義強度對比的關系,推導《推》劇對話中高頻率詞匯蘊含的非會話含義,探討威利的語言習慣及其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所造成的影響[9],從而建立語言學理論和文學文本解析的有機聯(lián)系,拓展了國內(nèi)《推》劇研究的新視角。
1997年,蔣道超和史澎海的《人性的錯位——論〈推銷員之死〉中的異化主題》(《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今《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從三方面討論了《推》劇中威利表現(xiàn)出來的異化現(xiàn)象:威利與勞動的異化、威利與商品的異化和威利變成了幻想的奴隸。此外,該文指出,《推》劇之所以大獲成功,還因為表現(xiàn)出了苦澀的樂觀主義,“我們不要錯誤地認為米勒意識到并表現(xiàn)出異化,描繪了威利悲劇性的命運,就是悲觀主義者?!盵10]
1998年下半年和1999年初,中國戲劇協(xié)會邀請國內(nèi)部分外國戲劇專家和學者,各自推薦10部自認為最優(yōu)秀的20世紀外國經(jīng)典劇作,以期在即將來臨的新世紀里為我國的戲劇創(chuàng)作和研究提供新視角和新坐標?!吨袊鴳騽 芬浴拔已壑械耐鈬鴦∽靼倌杲?jīng)典”為主題,連載五文(《中國戲劇》,1998年第9期、第10期、第11期、第12期,1999年第1期)刊登此事。在絕大多數(shù)推薦名單中,《推》劇被列其中。
1999年,洪增流和張玉紅在《評〈推銷員之死〉中的表現(xiàn)主義》(《外國文學》,1999年第6期)中闡釋了米勒如何在《推》劇中將現(xiàn)實主義與表現(xiàn)主義融合在一起,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沖突[11]。劉繼新的《文化透視下的“美國夢”——以〈推銷員之死〉為例》(《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今《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則探討了“美國夢”的歷史、文化淵源和積極影響,以此來剖析威利的夢想破滅的原因[12]。
這一時期我國學者對《推》劇的研究視野逐漸開闊,研究目光已投向悲劇根源、語言特點、異化主題、表現(xiàn)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
三、百花齊放(2001—2010年)
1945年二戰(zhàn)以后,美國一躍成為“超級大國”。隨著經(jīng)濟和政治的崛起,美國文學迅猛發(fā)展。從1930年至今,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就有十位之多②。20世紀末,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中美兩國文化交流空前活躍,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把目光投向了美國的名家名作。因此,進入新世紀的前十年,中國學界對《推》劇的研究熱情也空前高漲。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的文獻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在2001年至2010年間以“推銷員之死”為主題檢索到的期刊論文共178篇,碩士學位論文共40篇。而用同樣的方法搜索20世紀末十年間的文獻,發(fā)現(xiàn)期刊論文僅有24篇,碩士學位論文為0篇。本階段國內(nèi)《推》劇研究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學術熱情持續(xù)高漲。在2002年開始出現(xiàn)研究《推》劇的碩士學位論文。侯珺在其碩士論文《論阿瑟·密勒〈推銷員之死〉中的悲劇觀》中從米勒悲劇理論的視角,分析了作者對主人公的選擇,剖析了導致威利悲劇的社會根源和個人因素,探討了悲劇人物與外界環(huán)境的關系問題。米勒于2005年2月10日溘然長逝之后,其劇作引起了國內(nèi)學者的極大關注。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里,《推》劇研究成果頗豐:期刊論文年均24篇,碩士學位論文年均7篇,該年間還有兩部專著問世:潘琪的《從會話分析看戲劇〈推銷員之死〉中的人物關系與性格》和劉章春的《〈推銷員之死〉的舞臺藝術》。
第二,研究視野更加開闊并表現(xiàn)出多元化的態(tài)勢。期刊論文的研究視角已觸及到《推》劇中的教子方式、猶太性、存在主義、理想主義、象征主義、美國社會、文化詩學、父子關系、意識流表現(xiàn)手法、自然與女性、敘事功能、生態(tài)批評等。同時,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視野也擴展至《推》劇的父親身份、時間結(jié)構(gòu)和主題、心理分析、對白的語用分析、轉(zhuǎn)喻認知研究和釋意派理論、目的論、關聯(lián)理論、操縱論、功能主義、格式塔美學視角下的譯本研究等。
四、紅衰翠減(2011—2015年)
2011年以后,國內(nèi)的《推》劇研究明顯放緩,其顯著標志是碩士學位論文的篇數(shù)驟減。2011年15篇、2012年12篇,而后的三年間學位論文年均則不足4篇。同時,期刊論文也從2011年的31篇減少至2015年的18篇。缺少新的學術視角,是《推》劇研究進入瓶頸期的主要原因。可喜的是,2012年出現(xiàn)了首篇研究《推》劇的博士學位論文。高紅云的博士論文《〈推銷員之死〉中話語標記語之語用研究》,以話輪轉(zhuǎn)換模式為理論框架,闡釋了《推》中十二個典型的話語標記語在話輪轉(zhuǎn)換過程中的影響,“從而分析劇中人物的話語以揭示其在戲劇人物刻畫、展示戲劇人物沖突、推動劇情發(fā)展和揭示戲劇主題方面的作用。”[13]為戲劇欣賞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此外,山東人民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了臨沂大學王世文教授的專著《阿瑟·米勒劇作中的背叛主題研究》。該書分為三章:家庭背叛、社會背叛和宗教背叛,以《推》《薩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 1953)和《橋頭眺望》(“A View from the Bridge”, 1955)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米勒劇作中的“背叛”主題。在“家庭背叛”這一章,作者結(jié)合經(jīng)濟大蕭條的社會背景分三節(jié),即忠誠與責任、婚姻背叛和父子背叛,論述了這一主題。王教授指出,信任與背叛密切相關,“在《推》劇中威利背叛了比夫?qū)λ男湃?,沒有為兒子樹立起好的榜樣?!盵14]
五、問題反思
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推》劇研究在中國成就不菲,但也存在諸多不足。
第一,研究不夠深廣,缺少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研究?!霸诋敶绹鴦∽骷抑?,自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于1953年逝世后,最受西方重視的當屬阿瑟·米勒、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和愛德華·阿爾比(Edward Albee)三人?!盵15]相較而言,國內(nèi)對奧尼爾、威廉斯和阿爾比三位戲劇巨擘的系統(tǒng)性研究成果頗豐。中國知網(wǎng)(CNKI)數(shù)據(jù)表明,目前研究奧尼爾的博士學位論文共10篇(8篇專題研究,2篇比較研究),專題研究威廉斯的博士論文共5篇,專題研究阿爾比的博士論文共4篇。
第二,學術視野不夠開闊。縱觀國內(nèi)《推》劇研究,其參考文獻國內(nèi)成果居多,國外成果極少,尤其缺少美國本土研究之新鮮血液的注入,易形成互相復制的不良之風,易導致研究雷同、缺乏創(chuàng)新的惡果。
第三,對《推》劇的譯介較少。國外優(yōu)秀劇作在中國的傳播和接受,主要依賴于譯介的質(zhì)和量。在國內(nèi)得到廣泛認可的只有姚克、陳良廷和英若誠的三個中譯本,然而,奧尼爾的劇作譯本卻種類繁多,精彩紛呈,與之形成鮮明對比。
第四,對《推》劇相關副文本的研究有待拓展和深入?!案蔽谋尽笔欠▏?jīng)典敘述學家杰拉德·熱奈特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與正文本相對而言,它主要指標題、前言、跋、后記、書信、插圖等。根據(jù)熱奈特的觀點,副文本對正文本的闡釋起著調(diào)控、導向和補充作用,“副文本是種種沒有答案的問題的礦井?!盵16]
結(jié)束語
自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多年間,《推》劇研究在中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我們應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加注重《推》劇的整體性研究,積極與國外的研究成果接軌,重視《推》劇譯介的質(zhì)和量,著重《推》劇相關副文本的研究,拓寬學術視野和研究思路,盡快走進學術前沿,奮力邁上新臺階。
注釋:
①阿瑟·米勒,也有學者將其譯為“阿瑟·密勒”或“阿瑟·彌勒”。
②從1930年至今,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有辛克萊·劉易斯、尤金·奧尼爾、賽珍珠、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威廉·??思{、 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約翰·斯坦貝克、索爾·貝婁、艾薩克·辛格、托尼·莫里森。
參考文獻:
[1]郭繼德.美國戲劇史[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296.
[2]蘇叔陽.人類總會走向大同——記和美國劇作家阿瑟·密勒的談話[J].讀書,1979(1):119—122.
[3][美]阿瑟·密勒.阿瑟·密勒劇作選[M].陳良廷,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253.
[4]劉榮新.推銷員為什么死[J].外國文學研究,1980(1):21—23.
[5]郭繼德.阿瑟·密勒的戲劇觀[J].山東外語教學,1986(2):4—8.
[6]戴玲.《推銷員之死》是不是悲劇——美國戲劇理論界的一場討論[J].戲劇文學,1988(3):75—76.
[7]梅紹武.讀阿瑟·米勒的自傳《時移世變》[J].外國文學,1991(6):72—80.
[8]李征戎.一個普通人的美國夢尋——《推銷員之死》中威利·羅曼的悲劇命運[J].外國文學研究,1993(1):115—118.
[9]鄧妍妍.用“荷恩等級關系”析《推銷員之死》中的語言特點[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1995(3):44—47.
[10]蔣道超,史澎海.人性的錯位——論《推銷員之死》中的異化主題[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3):70—73.
[11]洪增流,張玉紅.評《推銷員之死》中的表現(xiàn)主義[J].外國文學,1999(6):83—86.
[12]劉繼新.文化透視下的“美國夢”——以《推銷員之死》為例[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4):98—102.
[13]高紅云.《推銷員之死》中話語標記語之語用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3.
[14]王世文.阿瑟·米勒劇作中的背叛主題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10.
[15][美]阿瑟·密勒.推銷員之死[M].英若誠,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1.
[16][法]熱拉爾·熱奈特.熱奈特論文選[M].史忠義,譯.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