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華
摘 要:“向雷鋒同志學習”,讓雷鋒精神成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心間根深蒂固的精神信仰。把班集體培養(yǎng)成為生機勃勃、團結向上的優(yōu)秀團體,讓中華民族最傳統(tǒng)、最淳樸的美德繼續(xù)弘揚和傳承下去,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結合學校培養(yǎng)學生成為“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的一代新人辦學目標,從常規(guī)教育,嚴抓不懈;弘揚精神,引領前行;把握契機,以情育人;教育合力,事半功倍四方面論述了班集體管理的具體做法。通過以實際行動詮釋雷鋒精神,讓學生真正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不斷前行。
關鍵詞:雷鋒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班級管理
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必須是生機勃勃、團結向上的,這也是教育的意義和魅力所在。把班集體培養(yǎng)成為生機勃勃、團結向上的優(yōu)秀團體,讓中華民族最傳統(tǒng)、最淳樸的美德繼續(xù)弘揚和傳承下去,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結合我校培養(yǎng)學生成為“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的一代新人辦學目標,我從常規(guī)教育入手,通過以實際行動詮釋雷鋒精神,讓學生真正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生不斷前行。
一、常規(guī)教育,嚴抓不懈
(一)上好開學第一課
開學初,我以班會課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我開展“我是小樹苗,我成長,我快樂!”的主題班會課,把學生比喻成小樹苗,著重培養(yǎng)他們坐、立、行、走、寫字、讀書、握筆等良好的姿勢。經過一個學期的自我約束,學生能做到“坐如鐘,立如松,行如風”,讀書時雙手拿起書,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起來發(fā)言時,站姿正、平視前方,態(tài)度自然大方,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吐詞清楚。聽別人說話,能認真聽、認真記、說清楚。
(二)抓好班級管理
為了落實學生的常規(guī)教育,我首先讓學生明確《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禮儀常規(guī)》,并將它們銘記于心。之后,結合我校的四美班級評選制度,在班內制定了五條行之有效的班級守則:按時到校不遲到,師生見面勤問好;領巾校服穿戴好,規(guī)范入校要牢記。集會排隊快靜齊,秩序井然不擁擠;唱國歌時要肅立,國旗升起要敬禮。上課鈴響準備好,學習用品不能少;積極發(fā)言勤思考,遵守紀律最重要。不說粗話和臟話,不能罵人和打架;待人接物禮在前,文明禮貌讓字先。自己作業(yè)自己做,抄襲別人真不好;及時完成按時交,字跡工整寫端正。
經過一年的實踐,學生對照班級守則行事,自覺自律。通過集會做到快、靜、齊,放學歸程隊安全、有序、快速、整齊;課室、走廊、地面干凈整潔,打架爭吵現(xiàn)象不見了,自我約束能力日漸增強,好人好事與日俱增;班風班紀良好,班級管理井然有序??梢?,事前的“防”總比事后的“救”來得更有效。這樣進行班級管理,事半功倍!
二、弘揚精神,引領前行
我認真開展“建設文明班級”的主題班會課,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禮貌待人和良好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引導學生增強文明禮儀意識,形成常態(tài)化;引導學生“向不良行為告別”,進行“告別不良行為,做文明小學生”的簽名活動。學生懂文明講禮貌,真正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國旗下講話,班內開展“弘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倡議和啟動儀式,讓學生認識雷鋒,學習雷鋒精神、雷鋒事跡。會后人人制訂一份自己學雷鋒、做好事的小計劃。營造學雷鋒氛圍:以雷鋒精神作為引領,帶動學生實現(xiàn)“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的新一代少年。組織學生學習“雷鋒賦”“四美賦”,開展“日行一善”活動,鼓勵學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會。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學生的行動把雷鋒精神帶進社區(qū),帶進千家萬戶。在學雷鋒活動日,全班同學走出校門,走進社區(qū)做好事,到學校附近的村道大掃除。學生拿著掃把,提著垃圾桶,掃落葉、清除廢棄塑料袋、清理溝渠,不怕臟、不怕累,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學生也深深體驗到了做好事的快樂和滿足。
三、把握契機,以情育人
(一)課上進行愛國教育
上語文課《王二小》的時候,講到侵略者怎樣在我國進行殘忍的燒、殺、搶三光政策時,學生聽得聚精會神。我便抓住這個契機展開兩節(jié)專題教育班會課:一節(jié)是“愛國教育”,給他們講王二小、雨來、小兵張嘎等小英雄的聰明機智,不怕犧牲的精神,八路軍的英勇抗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的故事。一節(jié)是“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小時候一家的凄慘遭遇,以及長大后助人為樂的事跡。隨著翻開一頁頁雷鋒日記,學生互談感受,互表心跡,一團團小小的火焰在學生的眼里熊熊燃燒,對入侵者的憎恨之情,為雷鋒暗暗鼓掌的激情,深深感悟到中華民族只有自強不息才不被人欺負,紛紛高舉向上的旗幟:“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嚴于律己、奮發(fā)向上,長大后做一個有用的人!”這樣,“雷鋒精神”在心中,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二)課后組織活動
舉辦讀一本書、講一個故事、做一件好事、寫一篇心得、看見垃圾我彎腰、清潔校園周圍環(huán)境衛(wèi)生、出板報、給獨居老人送溫暖、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活動、我眼中的雷鋒精神征文比賽等等,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深受感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完善和健全人格。
四、教育合力,事半功倍
班主任要和家長形成教育合力,緊密合作,默契配合,實現(xiàn)“湖光秋月兩相和”,打造和諧班集體,引領學生不斷前行。
合力家長、關愛學生。關愛學生,用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既是教育的本質也是取得學生信任的前提。我班中有一個留守兒童藍向陽,父母在廣州工作,一個月或半年才回家看孩子一次,其余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家照看他的生活起居,他學習、輔導跟不上,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愛。一開始,他對學校和教師都比較敏感,有點自卑。我通過一個學期的悉心輔導,用談心、跟家長密切溝通等辦法,首先建立他對學習的信心,繼而進行功課輔導,在學期末,他們學習成績明顯進步了,還主動參加志愿者活動,常常幫助獨居的王爺爺打掃房間。
合力家長、建立家長微信群。為了更好地與家長達成教育共識,我建立了班級家長微信群。一方面,我常常在群里與家長分享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如表揚先進、分享一些對孩子的教育和輔導有幫助的方法、適當推薦一些學生同步課外閱讀書目等等。另一方面,我還會在群里布置作業(yè),在群里通知一些事宜。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不良苗頭,利用微信群與家長及時溝通,做更深入的了解,防患于未然。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班級管理事半功倍。
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從班級常規(guī)教育入手,以實際行動詮釋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優(yōu)秀班集體,培養(yǎng)學生成為“心靈美、行為美、語言美、儀表美”的一代新人。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將不忘初心,繼續(xù)探索,堅實地走下去。
參考文獻:
[1]鄭英.班主任,可以做得這么有滋味[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6).
[2]鄭學志.班級管理60問[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