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在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如何教學生學會閱讀的今天,作為閱讀主體的學生的閱讀動機、閱讀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閱讀行為的影響,已經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關注。其中動機更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果不能對閱讀動機的方方面面都有比較透徹的了解,是難于有效地組織學生閱讀,幫助學生有效閱讀的。閱讀動機對學生的閱讀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研究閱讀動機不僅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更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閱讀中注意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動機,能使語文閱讀走上高效之路,也能使語文真正成為基礎學科中的基礎。
閱讀動機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是兩個不同的定義。閱讀動機的培養(yǎng),是指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把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閱讀要求轉化為閱讀者內在的閱讀需要,使他們從沒有閱讀需要或很少有閱讀需要到產生閱讀需要。閱讀動機的激發(fā)是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閱讀需要充分調動起來,即由潛在狀態(tài)轉化為活躍狀態(tài),使這種需要成為推動閱讀活動的積極因素。閱讀動機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又是密不可分的,培養(yǎng)是激發(fā)的前提,閱讀動機激發(fā)的結果又加強了原有的閱讀需要,往往一個措施既能激發(fā)閱讀動機,又是培養(yǎng)閱讀動機,因此可以綜合起來進行考慮。根據(jù)上述動機心理機制的理論和語文學科的有關特性,筆者提出以下培養(yǎng)和激發(fā)的措施。
一、進行閱讀目的性教育
閱讀目的性教育是促使學生產生閱讀需要的重要途徑,也是激發(fā)動機的基礎。閱讀目的包括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確立明確而具體的近期閱讀目標。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是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但很容易脫離實際,而且遇到挫折就容易放棄。因此,教師既要幫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又要確立具體的目標。教師可結合文本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閱讀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樹立遠大的理想。語文是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學語文也是對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對漢語的濃厚興趣,“為祖國而閱讀”,“通曉民族文化”,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動機。
教師要讓學生清楚,學好語文,需要相當多的實踐活動使一些抽象的知識、規(guī)律熟練準確地運用于實踐。明確而具體的近期閱讀目標,則是指“每星期一篇周記”“每兩天閱讀一篇佳作”等閱讀要求。有研究指出,確立了具體目標的學生與那些只有抽象目標的學生相比,往往更容易獲得較好的閱讀成績。遠大理想和近期閱讀目標的結合,可以使學生具有遠大的目標,又能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真正促進學生的閱讀活動。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興趣
動機與興趣是有區(qū)別的,帶著一個好的動機去閱讀某一門功課的內容,并不一定對這門功課有興趣。但如果對某一門功課很感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動機的可能性會更大,興趣能產生專注的、比較穩(wěn)定的注意力,出現(xiàn)積極的振奮的精神狀態(tài),對閱讀孜孜以求。有了興趣,就很容易轉化為良好的閱讀動機。布魯納說過:“最好的閱讀動機乃是學生對閱讀材料本身發(fā)生興趣?!币蚨?,興趣是閱讀最好的老師,是培養(yǎng)激發(fā)良好閱讀動機的重要途徑之一。而語文教材本身就蘊含著大量的情感因素。很多課文生動形象、語言優(yōu)美、風格多樣、情感真摯感人,與生活的聯(lián)系緊密,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很大的優(yōu)勢。
蘇霍姆林斯基說:“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苯處熞匾曌x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引讀。學生通過寫作實踐激發(fā)閱讀興趣,感受閱讀帶給自己的實效。教師還應該讓語文閱讀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踐,經常舉行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能力和特長,教師要鼓勵大家一起參與,培養(yǎng)他們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幫助他們建立并增強自信心,使他們對語文閱讀充滿興趣。同時,教師還應注重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加強直觀教學,吸引學生的興趣。
三、進行科學的閱讀反饋
要維持學生的閱讀動機,使之長久發(fā)生作用,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及時反饋,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閱讀結果,加強其進一步閱讀的需要。因為學生知道結果,既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閱讀的熱情,增強努力程度;又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激起上進心,克服缺點,爭取好的成績。
教師反饋時,要恰當?shù)厥褂帽頁P、批評的反饋形式,對學生的閱讀活動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強化。過多的表揚可能會讓學生產生驕傲的情緒,增長惰性,動機反而會下降;過多的批評又會讓學生覺得氣餒,打消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從鞏固與發(fā)展正確的閱讀動機出發(fā),在合適的時候、適度地進行表揚或批評。教師還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這兩種反饋形式。在作文反饋評語中,實事求是地指出優(yōu)點和缺點,評語要具體明確,有針對性、啟發(fā)性和教育性,利于學生進行修改完善,而不是空洞地以等級來評定。
四、開展適當?shù)母傎惢顒?/p>
上述措施主要是幫助學生產生閱讀需要,進而轉化為內驅力。我們知道,外在誘因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提供誘因使動機向行動轉化。一般在競賽活動中,學生的好勝動機和成就動機更加強烈,閱讀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多數(shù)人在競賽情況下閱讀和工作的效率會有很大提高,但過多的競賽或過于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又會引起人的焦慮感,產生心理壓力。為了保證競賽對動機的培養(yǎng)與激發(fā)產生積極作用,避免不良后果,學校、教師應組織適量的、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如作文、閱讀、朗誦、基礎知識等多種形式,使每個人都能發(fā)揮特長,展現(xiàn)才能,還要按能力分組,使學生有同等獲勝的機會。在競賽中培養(yǎng)合作的精神,降低心理壓力。
五、建立師生共同閱讀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學生對某教師有好感,往往會由此而對教師所教的課程感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該門課程。師生共同閱讀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閱讀情境,共同閱讀,就會有共同話題,以求達到情感的共鳴。為此,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所處的閱讀階段的特點,掌握他們的閱讀心理,關心他們的閱讀過程,尊重他們的閱讀感受。其次,確定師生共讀的閱讀材料,師生單獨交流,也可以班級共同交流。再次,要尊重學生,不損害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他們,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與其共同研究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分享閱讀感受。師生共同閱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啟發(fā)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由“閱讀者”逐漸成為“樂讀者”與“好讀者”。
總之,培養(yǎng)和激發(fā)中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動機,還有許多措施,如合理滿足學生的各種心理和閱讀需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學生樹立良好的自我意識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jù)動機的有關理論,采取適當?shù)拇胧?,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良好的閱讀動機。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州市民興實驗中學(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