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任和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側重于講解、示范、糾錯、評價,往往一節(jié)課40分鐘下來,學生始終在教師哨音的控制下練習,沒有任何自主權,練習時間也無法得到保障,導致技術動作掌握不到位,運動技能難以形成。
分組指導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按性別、年齡、興趣愛好、知識結構、運動技能等層次進行合理分組,注重學生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練習時間體驗、學習、鞏固、提高動作技能。
一、分組指導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練習密度。在一節(jié)體育課中,準備活動、游戲、素質練習、放松練習一般需要占用很多時間,再加上進行專項性練習,講解示范、糾錯、學生展示、評價,學生練習時間極少。在這極少的時間里,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注無法到位,學生的技能難以形成。如果分為若干個小組,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精講,即能讓學生觀察理解到位,又不影響其他小組的練習。
2.有利于落實因材施教,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同質分組教學能更好地體現(xiàn)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每一小組內學生的技能水平差別不大,因此體育教師就可針對性地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收獲。
3.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異質分組練習中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充分樹立學生自信心。在進行同一教學內容的學習,體育骨干可作為小老師幫助老師指導學生,組內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合作與競爭意識。
4.有利于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分組指導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情感,提高學生自信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心理素質的疏導和引導。然而,分組指導法的運用能夠有效地防止這一現(xiàn)象的產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動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二、讓學生“主宰”課堂
1.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它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并制約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學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目標,并告知學生采取什么練習手段能完成學習目標。
2.組織形式讓學生決定。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特點,積極探究有效的組織形式,將組織形式與教材特點有機融合,把學生被動地接受轉變?yōu)榉e極主動地參與,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籃球胸前傳接球,可安排兩列橫排面對面進行練習,也可安排圓形進行練習,在熟練的情況下,安排兩路縱隊進行行進間傳接球。
3.評價方式讓學生參與。有效的評價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明確學習目標。而讓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式評價(如表一),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實現(xiàn)了評價機制的多元化發(fā)展。
三、分組指導法的注意事項
1.分組的原則。教師課堂上實施分組教學,首先要鉆研教材,教學目標把握準確,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提煉動作技能要領,精選練習形式,根據(jù)學生的性別、興趣和運動技能水平合理進行分組。分組人數(shù)以8到12人為宜,分成3到5組,便于教師能隨時觀察到學生的練習狀況,及時進行指導糾錯。
2.分組的時機。分組的時機對教學效果的體現(xiàn)非常重要。如果一開始就把完整的課堂分為幾個小組并不合適。分組一定要建立在教師帶全班學生做好準備活動,在教師講解好動作要領、練習方法、練習要求之后進行,這樣分組練習就能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而獨立進行練習。
3.組長的確立。小組長是一個小組的核心,分組教學的成敗與組長有很大關系。在分組教學中,小組長擔負著小老師的責任。小組長應該在技能和態(tài)度上都要優(yōu)人一等,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還應該具有助人為樂的品質。
4.場地器材的保障。分組練習時,場地器材利用一定要以安全性為首要原則,其分布則要便于教師全面照顧各小組練習情況,盡可能縮短各組間相互交換的時間和距離。同時,分組練習時應盡量做到“人歇器材不要歇”,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良好效果。
教師既是一個引導者,又是一個參與者,還是一個組織者,也是一個管理者,從課堂導入到課堂完成,教師像是一根導線,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穿在了一起。因此,教師只有精心備課、認真上課、及時總結,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分組指導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讓學生“主宰”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小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