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本文針對中學語文教育教學中脫離學生實際,脫離社會生活,忽視學生個性需求和發(fā)展的錯誤做法提出了批判,并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兩個方面提出和論述了削減教材的封閉設計,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開放寫作時空等做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社會生活;鏈接
母語習得是一個緩慢的、經(jīng)驗積累的過程,語言教育應當利用學生智力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形成的最佳時機,但是現(xiàn)在的語文教育忽視了這一點,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脫離生活,教師要求學生反復操練,學生毫無樂趣地做著習題,這是不考慮學生母語習得規(guī)律的教法,是語文教育勞而寡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語文教學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學習中的生活因素,方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下面就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談談我的看法。
一、確立學生自主閱讀的價值
新教材選編的課文大多是生活的反映,中學生正處于開始關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齡階段,對一切充滿好奇和熱情。閱讀教學應該以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伸,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既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又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1.削減對教材的封閉設計
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語文閱讀教學忽略了語文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背棄了人文精神的準線,教師一味以考試為指南,對教材中的基本篇目進行了封閉設計,把學生一步步引入自已預先設置好的套子,塞給學生支離破碎的語文知識,結果換來學生的惰性、厭倦。為杜絕這種弊端,為了讓禁錮的靈性得到解放,閱讀教學應該削減對教材的封閉設計,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儲備,盡量以學生所熟知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景貫穿于文本閱讀的始終,讓學生感覺到語文閱讀的親切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2.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和教學實踐都說明,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對話活動,是讀者和作者交流的過程,也是一種相對獨立的認知行為。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深刻地明白師生在生活閱歷、經(jīng)驗積累、知識儲備等方面存在著代溝,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知識儲備對課文進行細致地閱讀,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發(fā)現(xiàn)自以為是值得探究的問題,大膽地提出來。而對于學生陳述的觀點和提出的問題,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采用妥善的方法給予處理。如對于學生提出合理問題、陳述的有見地的觀點,應把它吸收過來,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對于學生提出韻膚淺的、片面的、偏激的問題,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排除思想障礙,把學生的思路往正確的軌道上引導。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讓學生把自己所具備的生活體驗融入到閱讀中,并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共同完成知識的攫取與能力的訓練,最后將學生在文本中所學到的知識,所收獲的體驗,重新回到生活中冶煉,從而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
二、關注生活,開發(fā)寫作時空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根據(jù)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比欢芏鄬W生寫作文仍感到?jīng)]東西可寫,或者是空洞無物,那么如何改變這種艱難的處境?
首先,應讓學生明確作文貴在真實,而真實源于對生活的感受。教師可通過平常的閱讀教學,以作家和文本為例,不斷地證實這一點。
其次,即鼓勵學生體驗生活。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有生活就有語文。呂叔湘先生說:“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有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可以學習語文”。平常的教學應指導學生關注校園、關注家庭、關注社會,認真收集材料,積累材料,選取材料,結合自己所學知識或及時請教他人、查閱資料解決疑問,并記下真實感受。這樣,既解決了素材問題,又杜絕了習作中的假話、空話,為習作的思想深度提供一份保證。
最后,可讓學生交流所積累的材料。學生積累材料的途徑有多有少,我們可以通過交流來豐富資源。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會有差異,我們可以通過交流來碰撞思維的火花,提升對生活的認識與理解。
我們的作文教學應該鼓勵學生從心靈體驗出發(fā),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美好人物與事物,發(fā)現(xiàn)嚴峻現(xiàn)實中尷尬、丑惡、陰暗的現(xiàn)象,進而深入地思考,最后在習作中真實地再現(xiàn)生活的底蘊,讓作文煥發(fā)出生命的光輝。
總之,我們應改革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學校與社會生活脫節(jié)的傳統(tǒng)教育。語文教學應當密切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建立課堂教學系統(tǒng)到社會生活系統(tǒng)兩者之間的“超級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