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剛認識張穎時,她總說:“我又不是名人,有什么好寫的。”的確,與許多聲名顯赫的人物相比,她算不上名流,然而,又有多少人擁有她那樣特殊的經(jīng)歷呢?
1937年,15歲的張穎從廣州前往延安,成為魯迅藝術(shù)學(xué)院戲劇系的首屆畢業(yè)生。1939年,她被選派至重慶的八路軍辦事處,以《解放日報》文化記者的公開身份,負責(zé)周恩來與戲劇界人士的聯(lián)系,親歷了重慶文化界的劇變。在重慶,她與章文晉相識、相愛。1946年冬天,兩人在南京梅園結(jié)婚。章文晉是周恩來的秘書兼翻譯,在美國總統(tǒng)特使馬歇爾來華調(diào)解國共關(guān)系時,擔(dān)任三方或中共方面與美方談判的主翻。他們夫婦一起親歷了國共停戰(zhàn)談判的全過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張穎擔(dān)任中國劇協(xié)書記處書記和《劇本》雜志主編,后來走進外交部,與丈夫經(jīng)歷了“文革”期間的外交風(fēng)云。中美建交后,章文晉于1983年出任駐美大使,張穎同行,見證了中美關(guān)系的新發(fā)展……
張穎以特殊身份親歷了半個世紀的風(fēng)雨漩渦,在她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中,有許多值得書寫的故事。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年過花甲的張穎就以筆名發(fā)表了一篇長篇紀實作品,講述“文革”期間轟動一時的“紅都女皇”事件。
1972年,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的張穎,陪同美國作家維特克采訪了江青,次年,一本影射江青的書——《紅都女皇》,由香港流入大陸,被傳為維特克所寫,引起軒然大波。實際上,維特克所寫的《江青同志》1977年才出版。張穎后來寫道:“維特克的這本書與《紅都女皇》風(fēng)馬牛不相及,但至今這件事仍是非顛倒,有些人甚至借此造謠生事,令人始料未及?!?/p>
第一次讀這篇紀實小說,我覺得其中情緒化的戲劇效果過多,不是我所期待的純粹歷史實錄性質(zhì)的作品。但從具體國情出發(fā),當(dāng)時涉及上層政治交鋒的作品,恐怕只能以“紀實小說”的形式出版。
張穎本人也意識到這一形式在表現(xiàn)歷史真實方面的局限,因而在上世紀90年代,按照回憶錄的形式重新記述了這段歷史,即收錄在《外交風(fēng)云親歷記》中的第三部分《“紅都女皇”真相——維特克采訪江青的前前后后》。
我與張穎結(jié)緣正因為她這篇紀實小說。當(dāng)時,蕭乾先生建議我為王海容女士寫一本傳記。蕭乾在擔(dān)任中央文史館館長時,與時任國務(wù)院參事室副主任的王海容往來頗多。他不止一次對我說,王海容作為毛澤東的侄孫女,身份極為特殊,了解許多政治內(nèi)幕,如果能夠說服她,請她回憶往事,寫一本她的傳記,一定很有分量和價值。后來經(jīng)過蕭乾的介紹和疏通,多年保持沉默的王海容,同意接受我的采訪。交談了一年多時間后,我曾動筆寫出了幾萬字,可越寫越感覺到其中的難度,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如此重大的政治題材,更懷疑完全按照傳主個人所述,是否能夠確保作品的客觀性。我意識到,要想真實地、較完整地描寫傳主所經(jīng)歷的時代,需要盡可能地采訪與之有關(guān)的各方人士。而在張穎的那篇紀實小說中,時任外交部部長助理的王海容恰好作為重要人物多次出現(xiàn)。為了寫好王海容的傳記,我第一次去拜訪了張穎,并從此與她建立聯(lián)系。
回憶往事,對于張穎,是新的嘗試,也是一次重要的轉(zhuǎn)向。數(shù)十年來,她在政治漩渦中主動或被動地旋轉(zhuǎn),晚年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開始。她清醒地意識到,作為歷史過來人,她有責(zé)任把親身經(jīng)歷的諸多往事,真實而具體地告訴后人。
從張穎的回憶作品中,我們了解到諸多歷史細節(jié):如何在延安搭乘汽車;與博古、董必武等乘同一輛車前往重慶;年齡相仿的一群年輕男女,在重慶曾家?guī)r八路軍辦事處和周公館長大、成熟;彼此間愛情的悲歡離合,如何在政治大背景下鋪陳開來……由于是歷史現(xiàn)場的目擊者,她所描述的上世紀40年代重慶左翼文化界對夏衍話劇《清明前后》的批評,60年代上演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的曲折過程,江青到排演場直接指導(dǎo)樣板戲的修改,都不是泛泛而談,而是著眼于具體細節(jié)的勾勒。從上層人物的積極參與和微妙心理,到當(dāng)事人之間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乃至自己身陷其中的是非恩怨,娓娓道來,有聲有色。她在細節(jié)中觸摸歷史,歷史也因此而愈加可信,愈加豐滿。這些重大事件的回憶,無疑為20世紀中國戲劇史乃至政治史,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我所熟悉的不少文化界老人,特別是黃苗子、郁風(fēng)等,早在重慶時期就與張穎認識,有時我們會一起聚會。張穎年過八十依然步履輕盈,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位老人?!皠e看我80多了,有人說從后面看,像是年輕人哩!”說起這一點,她總是頗為得意。她愛鍛煉,每天打橋牌,散步一走就是幾公里。她特別愛旅行,年紀大了,依然如年輕人一般渴望暢游天地間。她說:“我很多地方都想去,但人家一聽我80多歲了,就不敢陪我去。其實,我比六七十歲的人強得多!”
張穎的年輕更體現(xiàn)在她的寫作精神。人至暮年,對歷史的看法,對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認識,很容易落入窠臼,難以改變。但張穎的思想與寫作始終在不斷深化。讀張穎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寫作思想的演變,愈到后來,筆鋒愈加不落俗套,坦誠、大膽、有力。比如近幾年她寫龔澎與喬冠華,如實道來,不虛飾,不溢美,不扭曲,還原歷史場景中真實的人物性格,讀來令人可信。她寫夏衍,從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幾十年的個人交往,文壇、政壇的風(fēng)云變幻,兩相交融,坦誠而真實,令人慨嘆。
2005年,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之際,我?guī)е中l(wèi)視的“回家”劇組,陪同83歲的張穎前往重慶。每到一個地方,她都興奮不已。面對攝影機,她對往事如數(shù)家珍:“總理呀,他就住在這兒,總理住這兒,就是這兒。我住在3樓,我在這兒。這邊也有一個房子。不過這是總理和鄧大姐住的。這下面是個小會客室……”
曾家?guī)r50號周公館,是周恩來以個人名義租下的一個院落,也是中共南方局在重慶的一個秘密辦公地,南方局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就設(shè)在這里。張穎回憶道:
這個房子原來是隔成兩間的,我就記得在這兒總理給我發(fā)脾氣。就是這個桌子,夏衍那個劇本,他是寫的上海,后來不大賣座。他(周恩來)說,張穎你怎么不寫一篇呢?寫一篇吧介紹介紹。我說好,我就應(yīng)了,但過了3天我也寫不出來。后來有一天我來找總理匯報工作,他就問我。他說張穎你的文章呢?我說怎么還記住了,沒寫。你怎么不寫呀?我說不好寫嘛——!寫不出來嘛!一講完我就跑出去了。
他一看我往外跑就火了,一拍桌子站起來了,給我回來,給我回來。你這么多年在這兒工作,這么一點組織性都沒有呀?我是什么人呢?我是領(lǐng)導(dǎo),能這么樣嗎?
當(dāng)時我坐在這兒,眼淚好像直往下要掉。后來他就說,你還給我寫,今天晚上就寫出來。明天見報,就這樣。
我心里覺得這不大講理嘛,就跑出去了,就跑去自己的辦公室,在辦公室寫起來。不管稿子寫不寫得下去,我還是一直寫,一直寫到時間很晚了,辦公室只剩我一個人,還在那兒寫。我心里挺委屈的。
后來有人上樓我也不知道。過了一會兒,有人站在我的后面。我沒想到是誰,結(jié)果一看,喲,總理站在那兒。我就馬上站起來了。他就按著我的肩膀讓我坐下,坐下。他說這個有毛病嘛改了就好。怎么樣呀寫的?
我說寫好了,但寫的不好。他說好不好沒有關(guān)系嘛。馬上去叫通信員拿稿,明天見報。
發(fā)過的唯一一次脾氣。
張穎晚年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出版工作上:《走在西花廳的小路上》《文壇風(fēng)云親歷記》……鮮為人知的歷史被她一一記錄。我們在張穎的回憶中,走進紛繁如煙的往事,走進歷史。
2015年12月,張穎去世,享年93歲,最終也成了歷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