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爾濱大藍飼料有限公司 王 亮
如何提高仔豬教槽或保育期間的采食量
■文/哈爾濱大藍飼料有限公司 王 亮
影響仔豬采食量的因素很多,包括日糧配方、原料品質(zhì)、飼料加工工藝、飼喂方式、養(yǎng)殖環(huán)境等,作者綜述了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介紹了仔豬飼喂教槽料和保育料階段采食量的影響因素,同時對改善采食量的措施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仔豬;教槽料;保育;采食量
隨著中國養(yǎng)殖水平的不斷提高,豬的采食量成為限制生產(chǎn)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豬的采食量直接影響豬場的生產(chǎn)效益,也是飼料品質(zhì)的最直接表現(xiàn)。因此,如何提高仔豬教槽或保育期間的采食量逐漸受到畜牧研發(fā)人員的關(guān)注。
1.1 防止原料霉變、酸敗
飼料霉變會降低適口性,其危害巨大。教保料應盡量選用霉變粒低、品質(zhì)良好的玉米作為原料并適當添加苯甲酸、甲酸鈣或丙酸等作為防霉劑。霉菌污染的原料可以適量添加蒙脫石等脫霉劑,也可適當提高飼料中蛋氨酸含量來降低霉菌毒素對動物的影響作用。
豆油等植物性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教保料可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的椰子油等替代或配伍豆油使用。另外,高銅日糧可加速脂肪酸氧化,螯合態(tài)金屬元素可降低金屬元素對自動氧化的促進作用。飼料中通過添加乙氧基喹啉、茶多酚、類胡蘿卜素等抗氧化劑可有效控制油脂酸敗。
1.2 特殊氣味原料的影響
仔豬教保料盡量選擇進口蒸汽白魚粉,國產(chǎn)魚粉質(zhì)量參差不齊、造假技術(shù)層出不窮,劣質(zhì)魚粉不僅影響適口性,更影響動物的生長性能。配方中若含有血制品、精油類產(chǎn)品等特殊氣味物質(zhì)將影響飼料氣味從而影響采食量。飼料中添加香味劑可有效改善風味,掩蔽一些特殊原料對飼料氣味的影響,但其對采食量的幫助作用尚有爭議,制粒應盡量選擇尾香效果好的香味劑,頭香在高溫制粒過程中將會大部分損失掉。甜味劑可有效改善飼料口味,教槽料和保育料選擇增效劑成分和含量合理的甜味劑,以掩蓋糖精鈉產(chǎn)生的后苦味。紐甜因其合適的甜感,較多和糖精鈉復配作為甜味劑;阿斯巴甜因其價格昂貴且不適合制粒,目前應用較少。另外普遍認為,魚腥香對動物采食沒有明顯促進作用。
1.3 科學的能量水平
研究表明,8kg以上的仔豬具有依飼糧消化能濃度調(diào)節(jié)采食量維持較恒定能量攝入量的能力,飼糧中能值越低,采食量越高,但8kg以下仔豬這種調(diào)節(jié)能力較差。因此,設(shè)計4~8kg仔豬教槽料配方時應適當提高能量水平以保證消化能日攝入量。
1.4 適當?shù)牡鞍踪|(zhì)水平和氨基酸平衡
研究表明,18%~20%的粗蛋白水平可滿足4~20kg仔豬的需要,蔣忠勇建議4~10kg階段采用20%,10~20kg階段采用18%。低蛋白日糧降低動物體內(nèi)消化酶的合成量,高蛋白日糧將導致體蛋白降解供能,熱增耗增加,體溫升高從而降低采食量。避免各氨基酸不足或過多,保證氨基酸平衡。氨基酸不平衡將導致飼料蛋白的浪費,從而提高了糞便中氨的濃度,豬舍中氨氣濃度過高可誘發(fā)呼吸道問題并降低采食量。
1.5 粗纖維的含量
控制飼料中粗纖維含量小于6%,過高則易使豬產(chǎn)生飽食感而降低采食量。
1.6 礦物質(zhì)元素
飼料中鋅、磷的缺乏及鈣、錳、碘和鐵的過量,都會降低動物采食量。研究表明,添加高鋅可促進舌黏膜、味蕾細胞的迅速再生,調(diào)節(jié)食欲。
1.7 維生素
采購單體維生素的廠家應保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和煙酸、泛酸的含量,缺乏將影響動物的消化代謝途徑導致食欲下降,降低采食量。
1.8 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
雜粕中抗營養(yǎng)因子含量較高,如菜粕中的單寧、硫葡萄糖甙、異硫氰酸酯、噁唑烷酮、棉粕中的棉酚等都會對豬只的采食量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應盡量避免在教槽料和保育料中添加雜粕。
1.9 飼料配方調(diào)整采取過渡方式
配方調(diào)整必然改變飼料的風味、適口性,配方調(diào)整較大時應盡量采用梯度過渡完成。
1.10 藥物添加劑
日糧中少量添加抗生素可提高仔豬采食量??ò脱?、喹乙醇可提高動物采食量。恩諾沙星、抗敵素、桿菌肽鋅等藥物添加劑味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適口性。
1.11 其他功能性添加劑
在仔豬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酸化劑可以明顯改善和提高仔豬日采食量,酸化劑促進胃酸分泌、提高消化酶活性,增強食欲,間接提高采食量。大蒜素也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起到誘食的作用。
教保料可分為粉料和顆粒料兩種,顆粒料相對節(jié)約采食時間,一定程度上提高采食量。顆粒料加工工藝可概括為:玉米→粉碎→膨化→冷卻→粉碎→與其他配料混合→制粒→冷卻→計量包裝,其中涉及采食量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2.1 粉碎粒度
教槽料谷物粒度一般為0.8~1.0mm,保育料玉米粒度一般為1.5mm。過細的料適口性下降,影響采食量。過粗的料利用率下降,動物糞便中可直接觀察到玉米顆粒,造成浪費。
2.2 硬度控制
顆粒料硬度越高,適口性越差。膨化玉米、面粉、乳清粉、蔗糖等比例偏高、油脂比例偏低將導致硬度增加。加工過程中環(huán)模的壓縮比、制粒的水分、調(diào)質(zhì)的溫度及質(zhì)量、喂料量都會影響硬度。
2.3 水分控制
飼料水分高于14%,容易發(fā)生霉變。在14%安全水含量以內(nèi),飼料中水分含量越高,適口性越好。
2.4 包裝
制粒后的飼料應充分冷卻后進行包裝,防止飼料中水分在袋內(nèi)側(cè)凝結(jié),發(fā)生霉變,降低采食量。
3.1 飼喂頻率
少喂勤添可使動物保持較高的食欲,減少飼料浪費。一次添加飼料量過多吃不完,容易發(fā)生霉變。
3.2 飼喂時間
夏季溫度過高,可將飼喂時間改在夜間氣溫涼爽時,可提高夏季仔豬采食量。單飼采食量低于群飼。
3.3 斷奶、換料等應激
應激使動物體內(nèi)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糖原和脂肪分解加速,血糖濃度升高,從而降低采食量。因此,豬群在免疫、稱重、高溫等應激環(huán)境下可以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4緩解應激。
仔豬斷奶前1~2周在產(chǎn)床放入少量教槽料,讓仔豬熟悉飼料氣味并學習采食飼料可緩解斷奶應激。在仔豬下產(chǎn)床后可在保育舍以濕料每日補飼1次緩解應激,濕料也能把仔豬肚子撐起來可以提高仔豬保育階段的采食量。換料時應該逐漸降低教槽料比例,以教槽料∶保育料的比例為3∶1、1∶1、1∶3分別飼喂2d最終完成換料,以減少應激帶來的采食量下降。
3.4 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
環(huán)境溫度升高降低仔豬采食量,如果溫度適宜,濕度對豬群影響不大,但在高溫高濕情況下,豬群煩躁,應激強烈,采食量顯著減少,甚至中暑死亡。而在低溫高濕時豬體散熱增加,豬感覺寒冷,生長發(fā)育減慢,豬舍溫度控制在50%~70%。
3.5 飲水
飲水嘴的設(shè)置應保證豬只飲水便捷。馴化時使豬床遠離料槽和飲水嘴,防止豬在料槽里、水嘴下睡覺影響其他豬采食、飲水,降低采食量。
3.6 合理分群
斷奶仔豬轉(zhuǎn)群時應根據(jù)體重、性情等將大致相同的仔豬合群。養(yǎng)殖過程中如有疾病或其他因素發(fā)生導致某些豬搶不上槽、吃不到料,應重新調(diào)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