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帥
〔摘要〕家長會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載體。家長會切忌開成告狀會,切忌班主任唱獨角戲,切忌父親缺席,切忌形式陳舊、內(nèi)容單一,切忌對學生厚此薄彼。成功的家長會是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
〔關(guān)鍵詞〕家長會;形式;內(nèi)容;合力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24-0070-03
教育是一門科學,有著內(nèi)在的規(guī)律和方法;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運用之妙,存乎一心”[1]。一次成功家長會的召開將進一步增強家校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各校都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力爭開得精彩。
家長會不是“告狀會”
上個周末,學校召開了全校性的家長會。星期一早上,我在校門口值班,聽到不少學生一見面就互相詢問:
“昨天挨罵了嗎?昨天挨揍了嗎?”
“沒有?!?/p>
“你呢?”
“我也沒有?!?/p>
偷偷聽著學生間的詢問、議論。我思緒萬千,曾幾何時,我們的家長和學生是那樣害怕開家長會。因為不少家長會早已演變成了“告狀會”“批評會”。老師總是戴著有色眼鏡,對孩子揭短太多,褒賞極少,甚至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自信全無,把家長訓得面紅耳赤,坐不下去。什么時候開家長會、講什么內(nèi)容全由班主任說了算。家長會上,班主任就像家長的家長,家長只有俯首聽命的份兒。如果有幸自己的孩子表現(xiàn)尚可,考試成績在班上排名也不太落后,班主任在家長會上沒有點名批評,家長就會大大地松一口氣,只是會后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仍舊一無所知。如果孩子成績不太好或是比較淘氣,孩子的父母誰都不情愿去參加家長會,只好你推我我推你,最后抓鬮決定,媽媽抓到了“去”,就會硬著頭皮惴惴不安地去了,必定落個灰頭土臉,回家自然也難給孩子好臉色。于是有學生形容家長會后的日子是“今夜有暴風雪”!
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家長會的形式與內(nèi)容都有了徹底改變。羅森塔爾效應(yīng)的關(guān)鍵就是要鼓勵孩子,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所以即使是成績很差、很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老師也應(yīng)該拿著放大鏡,找到他們更多的長處,在家長會上多予以鼓勵,多些滿懷期待,多些方法指導,家長一高興,回家后也會滿心歡喜地表揚和鼓勵孩子,那么孩子的優(yōu)點自然會得以發(fā)揚,缺點可以慢慢改正。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yǎng)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家長會是家長和老師一起溝通交流,分析孩子的優(yōu)點、特長、個性等的良機。老師務(wù)必把“告狀”變成“報喜”,把“挑毛病”變成“發(fā)現(xiàn)閃光點”,把“成績大排隊”變成“特長研討”的契機。家長會不是“告狀會”, 而是“通報會”“研討會”和“共識會”。
班主任不是家長會的“獨角”
召開家長會是班主任的常規(guī)工作之一,每學期至少要召開一次。不少家長認為家長會已經(jīng)流于形式——每次都是那么開,主要內(nèi)容始終是通報考試情況、教學情況,班主任提要求,給家長布置任務(wù),家長們只能不停地記錄,幾乎插不上話。家長會儼然成了班主任的“一人談”“獨角戲”。這種形式單一的家長會不能對家長產(chǎn)生吸引力,也難怪家長對家長會不重視,出現(xiàn)遲到早退,接打手機,老師在臺上講、家長在臺下小聲嘀咕的現(xiàn)象。
如今家長會成了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和家長真情交流的平臺。學生和家長也都成了主角。會上,不僅有家長的家教經(jīng),還有學生的學習經(jīng),更有老師的教學經(jīng)……班主任可以邀請科任教師談?wù)劚緦W科的特點和學生學習本科目的興趣、態(tài)度、成績;可以請家長談?wù)剬逃龁栴}的認識,談?wù)勊麄冇幸饬x的學生時代,談?wù)劰ぷ鞲惺?,談?wù)勍獬鰧W習,談?wù)勆畹钠D辛與幸?!€可以由學生廣泛地參與。一場家長會下來,家長們感到受益良多,老師們走下講臺,坐到學生和家長們中間,真誠地和學生、家長對話,這樣的家長會彼此沒有隔閡,自然而且溫馨。成功的家長會讓家校之間架起了心靈溝通的橋梁。
父親不應(yīng)成為家長會上的“稀客”
盡管父母對孩子擁有同樣的權(quán)利,負有同樣的責任,可是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媽媽常常成為家庭教育、家長會上的主力軍,而爸爸卻成為家庭教育的看客、家長會上的稀客。其實,孩子良好的個性和優(yōu)秀智力發(fā)展,不僅需要從母親那里接受教育和熏陶,更需要接受父親的影響和引領(lǐng)。父親的責任不僅僅是要為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還要加強和孩子的交流,重視輔導孩子的功課,多陪伴孩子,多參加孩子的家長會以及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因此,父親不應(yīng)該總以工作太忙、壓力大大為托辭,而應(yīng)該進一步加強同孩子的交往,經(jīng)常參加家長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2]。
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是雙方的責任和義務(wù)。父親當甩手掌柜是不合適的。只有夫妻雙方都經(jīng)常參加家長會,到學校去與老師多交流,懂得更多教育“真經(jīng)”,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后進生的家長更需要與老師交流
各班的家長會陸續(xù)散去,但是不少家長們都意猶未盡,把老師團團圍住。只是平時各個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更喜歡跟老師溝通,反而是孩子表現(xiàn)欠佳的家長散會后走得比較早。
其實,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好,就覺得在老師和其他家長面前矮了半截,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著孩子的狀態(tài),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挺起胸膛做人。
我看過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一位母親與家長會》,這個故事敘述了一位母親是怎么用智慧與愛幫助他的孩子走進了清華大學的校門。
這個孩子不聰明還很頑皮,可以說是一個令老師頭痛的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就斷言這是個多動癥的孩子,可這位母親參加家長會后卻對他的孩子說:“老師表揚你了,現(xiàn)在都能安靜地在板凳上坐三分鐘了?!焙⒆勇犃藡寢尩脑挘吲d地吃了兩碗飯而沒有讓媽媽喂。上小學了,老師說他是排名最后的孩子,可媽媽卻對孩子說:“老師說你如果能再細心點的話,能超過同桌那個排在21名的孩子?!眱鹤勇犃撕螅档难凵褚幌伦映錆M了希望的光。上初中時,媽媽再也沒有在家長會上聽到老師批評自己的孩子,可老師也并不看好這個學生。媽媽回到家依舊鼓勵自己的兒子說:“只要你努力些,很有希望上重點高中?!备咧挟厴I(yè)時,當媽媽從學校取回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時,母子相擁而泣,任淚水打在這珍貴的錄取通知書上。
故事中的母親永遠不愿傷害自己孩子的心,也永遠不會讓孩子放棄心中的希望。每個母親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她們永遠都是把失望、委屈埋在自己的心里,而把最燦爛的笑容掛在自己的臉上,用真心與耐心去鼓勵孩子,給他們追逐夢想的勇氣。而作為孩子,尤其是那些并不出眾的孩子,一句溫暖的鼓勵是多么的重要!如果這位母親把在家長會上老師的原話告訴了她的兒子,我相信,這個孩子早就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勇氣。
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命而自豪[3]。父母不要把分數(shù)看得過重,而應(yīng)看孩子學習的知識學會沒學會,掌握沒掌握,要減輕孩子學習的心理壓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學會博采眾長,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查找不足,切實提高學習效率,多與老師交流,分析孩子的優(yōu)缺點,幫助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孩子自然會變得更優(yōu)秀。家長絕不能對孩子絕望放棄,要經(jīng)常與老師交流,真誠地尋求育子良方。
創(chuàng)新性家長會大受贊揚
有一個班主任設(shè)計了一次向家長傾訴自己的心里話——“學會感恩”為主題的家長會。班主任事前給學生講了家長撫養(yǎng)孩子的艱辛,讓每一位學生向家長寫一封“長大后如何回報父母”的信,事前絕對向家長保密。家長會上,每位學生桌面上都擺著一封學生寫給父母的信,講述父母的恩情以及自己的感恩。父母們閱讀著孩子寫給自己的情真意切的信,有的母親激動得淚流滿面;有的甚至泣不成聲,哭得一塌糊涂;有的父親也眼角含著淚花,異常激動。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孩子那么理解父母的辛苦。家長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長會形式要活潑多樣
交流式:班主任就孩子教育中的共性問題組織家長進行探討或分析。開展家教經(jīng)驗交流會,共同提高家教水平。
討論式:班主任就家教中某個突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教師與家長開展對話,也可根據(jù)情況,讓孩子參加。
展示式:班主任展覽孩子的作業(yè)、作品、獲獎證書或手工制作模型;還可以讓學生現(xiàn)場表演動手能力,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另一面。
專家講壇式:班主任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階段,針對如何與學校配合教育孩子,針對如何搞好家教等請專家做報告并現(xiàn)場答疑,以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
聯(lián)誼式:教師、家長、學生相聚在一起,用表演等歡快的形式,共同營造和諧的氣氛,增進感情和了解。例如,召開“孩子特長展示家長會”,讓全體學生發(fā)揮特長,表現(xiàn)自己最擅長的節(jié)目,于是小作家、小歌手、小畫家等都出來了,朗誦、唱歌、表演、畫畫……既使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長,又使家長對子女的愛好有所了解。
參觀游覽式:學生、家長、教師利用節(jié)假日一同外出參觀游覽,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促進溝通。
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家長會,收獲豐厚的家長會,別出心裁的家長會,形式活潑的家長會,家長怎么會不樂意參加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配合,那么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來,而學校復雜的教育過程產(chǎn)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長?!盵4]可見,家長會不是單純地談學生的分數(shù),不是告狀,也不是責備家長,更不是給家長布置若干他們難以完成的任務(wù),而是與家長交流思想,統(tǒng)一認識,進行溝通,增進感情,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教育任務(wù),培養(yǎng)出更為出色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晉翔編著.溝通心理學[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6.
[2]檸檬.親子陪伴有缺陷,三成父親從未參加孩子家長會[J].文匯報,2014.
[3]孫京媛.好孩子是夸出來的[M].天津: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8.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第四中學,棗莊, 277016)
編輯/杜文姬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