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敏,李代兵,楊 云
(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629000)
甘露醇提高X射線鋇餐造影闌尾顯影率的研究
湯 敏,李代兵,楊 云
(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629000)
目的 探索在X射線鋇餐造影中使用甘露醇能否提高闌尾顯影率。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筆者在同一臺數字胃腸機進行全消化道X射線鋇餐造影的318例患者相關資料(甘露醇鋇餐檢查216例,常規(guī)鋇餐檢查102例),所有患者均具有確切報告及影像圖像,部分病例具有病理結果及手術記錄。結果 甘露醇鋇餐造影闌尾顯影率明顯高于常規(guī)鋇餐,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結論 應用甘露醇鋇餐檢查能明顯提高闌尾顯影率、縮短檢查時間。
鋇餐造影;硫酸鋇;甘露醇;闌尾;顯影率
以急、慢性闌尾炎為代表的闌尾病變是臨床的一種常見病,手術切除病變闌尾是目前治療闌尾病變的主要方式,術前了解闌尾的形態(tài)、位置和周圍情況能明顯降低手術風險,減少醫(yī)療事故。目前闌尾檢查多以B超、CT、磁共振(MR)為主,但由于闌尾位置的多變性和形態(tài)的多樣性而使上述三大檢查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診和誤診從而加大了手術難度、提高了手術風險。X射線鋇餐造影能清楚、立體、動態(tài)地顯示闌尾情況,一直是慢性闌尾炎的經典檢查手段[1],但常規(guī)的X射線鋇餐造影闌尾顯影率只有40%~60%,較低的顯影率限制了該經典方法的使用和推廣,現(xiàn)更是被B超、CT、MR所取代。在X射線鋇餐造影中加入甘露醇能明顯提高闌尾的顯影率[2],筆者使用該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資料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筆者在同一臺數字胃腸機上行全消化道造影的病例318例。納入標準:(1)病例具有確切的圖文報告及影像圖像;(2)無確切闌尾切除病史,闌尾區(qū)無手術史;(3)食管、胃及小腸無明顯梗阻。其中應用甘露醇鋇餐檢查216例標記為A組,常規(guī)鋇餐檢查102例標記為B組。A組及B組內再分別分成1、2組,其中A1組(共52例)、B1組(共47例)為非闌尾病變組(包括食管炎、胃腸炎、胃-食管反流病、潰瘍、無明顯梗阻的胃腸道腫瘤等非闌尾病變),A2組(共164例)、B2組(共55例)為闌尾病變組(包括急慢性闌尾炎、闌尾黏液囊腫、闌尾腫瘤等)。A1組年齡22~65歲,平均(45.0±3.2)歲,男26例,女26例;A2組年齡18~63歲,平均(42.0±4.3)歲,男82例,女82例;B1組年齡24~61歲,平均(48.0±4.7)歲,男23例,女24例;B2組年齡17~65歲,平均(41.0±5.2)歲,男27例,女28例。4組間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造影劑的配置方法 A組:將250 mL甘露醇(其通用名為甘露醇注射液,規(guī)格250 mL∶50 g)全部倒入醫(yī)用口杯中,再放入普通醫(yī)用硫酸鋇400 g,充分攪拌、混勻。B組:將250 mL溫開水全部倒入醫(yī)用口杯中,再放入普通醫(yī)用硫酸鋇400 g,充分攪拌、混勻。
1.2.2 檢查儀器 深圳安健動態(tài)DR,型號DT570,透視參數:82 FkV,6 FmA,攝片參數:82 kV,100 mA,2.5 mAs。
1.2.3 檢查方法 A、B兩組患者造影前3 d禁服不透X射線的藥物,如鉍劑和鈣劑等。造影前12 h禁飲食,先常規(guī)胸腹部透視,按常規(guī)進行食管及胃部檢查。囑患者吞服甘露醇混合液,依次觀察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然后再觀察回盲部,看闌尾是否顯影。吞服造影劑后1~2 h重點觀察闌尾顯影情況,可不同體位觀察,慎用壓迫器(闌尾有病變時闌尾進藥較少,壓迫器使用不當可干擾闌尾顯影,同時也影響闌尾自然顯影時間);3~5 h可重點觀察闌尾形態(tài)、大小、充盈缺損、蠕動、移動度、活動度等征象,必要時可用壓迫器推移周圍腸管充分暴露闌尾;24、48及72 h后行胸腹透視觀察闌尾排空情況。
非闌尾病變組:A1組闌尾顯影率100%(52/52);B1組闌尾顯影率僅63.8%(30/47)。闌尾病變組:A2組闌尾顯影率98.8%(162/164);B2組闌尾顯影率僅40.0%(22/55)。顯影率A1組高于B1組(χ2=24.34,P<0.01),A2組高于B2組(χ2=105.98,P<0.01),A組高于B組(χ2=120.13,P<0.01)。其中闌尾未顯影病例觀察時間均為24 h以上。各組中闌尾顯影情況大致相同。(1)正常闌尾影像:充盈完全,未見確切充盈缺損影及龕影,管壁柔順,蠕動正常,移動度、活動度正常;(2)異常闌尾影像:節(jié)段顯影、粗細不均,充盈、缺損,管壁僵硬,蠕動緩慢,移動度、活動度差,闌尾區(qū)壓痛。典型病例如圖1所示。
患者于上午8:45左右口服甘露醇-硫酸鋇混合液,下午2:51見闌尾顯影并攝片,顯影時間約6 h,呈節(jié)段顯影、粗細不均。其征象與常規(guī)硫酸鋇闌尾征象相似
圖1 典型病例
闌尾位于右髂窩,為一管狀器官,遠端為盲端,近端開口于盲腸,大體附于盲腸后內側壁,長5~10 cm,直徑0.5~0.7 cm;闌尾是淋巴器官,黏膜和黏膜下層含豐富的淋巴組織;闌尾病變包含:急、慢性炎癥、息肉、囊腫、腫瘤等,以急、慢性炎癥常見,尤其慢性闌尾炎更是高發(fā),因常常引起各種各樣并發(fā)癥(腹腔膿腫、內外瘺、門靜脈炎、腫瘤播散等),故目前闌尾病變多以手術切除為主。
目前闌尾手術有直接開腹(一般選擇麥氏點,即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近年來腹腔鏡的巨大發(fā)展,其術中及術后種種優(yōu)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特點[3-4],使其逐漸取代傳統(tǒng)開腹手術。但闌尾位置多變,雖然與盲腸位置關系恒定且一般位于右下腹,但少數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內,甚至越過中線至左側。闌尾異位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5-7],如不轉位畸形:小腸位于右側,結腸位于左側,盲腸和闌尾異位于左上腹部;旋轉位置畸形:旋轉不完全, 盲腸和闌尾異位于旋轉途中某一部位,如肝臟下,此位置為高位闌尾。另外,盲腸、升結腸固定不全也可導致闌尾位置多變。除了闌尾異位,重復闌尾及闌尾切除后再生也有報道[8]。從而大大增加手術難度,特別是腹腔鏡手術,甚至發(fā)生誤切或進腹腔找不到闌尾,造成醫(yī)療事故。
闌尾檢查主要以常規(guī)X射線鋇餐為主,但因為該項檢查耗時長、闌尾顯影率低而不被臨床醫(yī)生所喜,尤其是近年CT、MR的發(fā)展,部分闌尾在CT、MR上能得到很好的顯示,更能顯示闌尾周圍血管、水腫、炎癥等,因此CT、MR逐漸有取代常規(guī)X射線鋇餐檢查的趨勢[9-14]。但CT、MR顯示闌尾為斷層圖像,不能直觀地顯示闌尾位置、形態(tài)、長短、粗細,更不能動態(tài)觀察闌尾,從而增大手術難度;闌尾或闌尾周圍腸管發(fā)生病變或位置、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尤其闌尾發(fā)生收縮時極易造成CT及MR上的漏診、誤診現(xiàn)象,尤其是低年資醫(yī)生,從而造成醫(yī)療事故。
X射線鋇餐造影使用甘露醇后正常闌尾顯影率為100.0%,就算闌尾發(fā)生病變時其顯影率也能達到98.8%,較傳統(tǒng)鋇餐造影,甘露醇鋇餐造影能顯著提高闌尾顯影率,從而為手術醫(yī)師提供直觀的三維影像或具有時間軸的四維影像(即動態(tài)觀察闌尾),大大減小手術難度和風險。該方法中所有正常闌尾1.5 h均清楚顯影,病變闌尾中的98.8%在3~6 h清楚顯影,僅1.2%(2/164)48 h內均未見顯影(后經手術證實1例為闌尾口糞石堵塞,1例為長期慢性闌尾炎致使闌尾腔完全閉塞),故使用該方法可在6 h內結束檢查,與傳統(tǒng)鋇餐造影(24~72 h)相比,大大縮短了檢查時間,如果6 h內闌尾未顯影,可直接認定闌尾顯影延遲或不顯影(兩者均提示闌尾病變)。
甘露醇為單糖,在體內不被代謝,經腎小球濾過后在腎小管很少被重吸收,起到滲透利尿作用。由于其口服后幾乎不被腸道吸收并能促進腸蠕動及增加腸道內水分,臨床上可用于便秘、中毒患者的導瀉治療及手術前的腸道準備。 該方法中甘露醇能增加腸道內水分,提高硫酸鋇混合液流動性,同時又刺激腸壁加快腸蠕動,而使造影劑更快到達回盲部。單純硫酸鋇因其吸附性好而更多黏附于腸管壁,減弱對腸管的刺激而降低了腸管蠕動的強度,故到達回盲部的時間遲于硫酸鋇-甘露醇懸混液。同時硫酸鋇-甘露醇懸混液單位時間內到達回盲部的量明顯多于單純的硫酸鋇,造影劑濃度高,兼之流動性好從而更好地充盈并顯影闌尾;而單純硫酸鋇到達回盲部的量少,流動性差,兼之黏附性好而較難完全充盈闌尾,尤其是闌尾病變導致闌尾口變窄,蠕動緩慢時更難充盈闌尾,故傳統(tǒng)鋇餐造影檢查闌尾顯影率明顯低于加入甘露醇后的鋇餐造影。
總之X射線鋇餐造影使用甘露醇后能顯著提高闌尾顯影率,縮短檢查時間,對于闌尾擇期手術患者CT和MR均不能發(fā)現(xiàn)闌尾或闌尾顯示模糊者可采用該檢查作為有效補充。
[1]張愈偉,盧國豐.全消化道鋇劑檢查對慢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7):54-55.
[2]張升文.常規(guī)鋇餐與甘露醇摻入鋇餐造影診斷慢性闌尾炎的效果比較[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8,25(3):277-278.
[3]顧偉勇,錢建強.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臨床療效比較[J].淮海醫(yī)藥,2016,34(1):60-61.
[4]徐珂.腹腔鏡技術在治療小兒闌尾炎中優(yōu)缺點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5):1025-1026.
[5]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90-497.
[6]魏世雄.全內臟反位并急性闌尾炎1例[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5,26(5):370.
[7]Kaselas C,Spyridakis I,Patoulias D,et al.Left sided appendicitis:once burned twice shy[J].J Clin Diagn Res,2016,10(2):PD7-9.
[8]Hombal P,Uppin VM,Koujalagi RS.Intussusception by villous adenoma of the appendix[J].Indian J Surg,2015,77(3):S1391-1392.
[9]Hines JJ,Paek GK,Lee P,et al.Beyond appendicitis;radiologic review of unusual and rare pathology of the appendix[J].Abdom Radiol (NY),2016,41(3):568-581.
[10]許廣有,馬新宇.急性闌尾炎多層螺旋CT的診斷和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6):107.
[11]王發(fā)權,侯明杰,從國彬.多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診斷急性闌尾炎價值探討[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21(11):1194-1195.
[12]張勇.CT輔助檢查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78-79.
[13]Mostbeck G,Adam EJ,Nielsen MB,et al.How to diagnose acute appendicitis:ultrasound first[J].Insights Imaging,2016,7(2):255-263.
[14]Kearl YL,Claudius I,Behar S,et al.Accurac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ultrasound for appendicitis in diagnostic and nondiagnostic studies[J].Acad Emerg Med,2016,23(2):179-185.
湯敏(1981-),主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血管及胃腸道造影等方面研究。
10.3969/j.issn.1671-8348.2017.23.041
R735.1
B
1671-8348(2017)23-3291-02
2017-03-11
2017-04-18)
·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