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芬
摘要:[目的]探討行動學習法在《高級助產學》實踐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實踐教學中,將2013級高職助產專業(yè)128名學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授課法;觀察組采用行動學習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開展教學活動。從單項訓練后、綜合訓練后和畢業(yè)實習前三個階段進行考核,同時對觀察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改革效果的總體評價。[結果]觀察組學生各階段考核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學生對行動學習法教學效果給予肯定。[結論]行動學習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自信心等助產士核心崗位勝任力,教學效果優(yōu)于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教—學—做—評”法。
關鍵詞:高級助產學;行動學習法;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37-0264-02
行動學習法,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用行動來參與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以提高;以問題為核心,以學生為教師,以教師為催化師[1]。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學習,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自主積極探討并完成學習目標。隨著雙獨、單獨計劃生育政策相繼實施,助產士成為緊缺人才?!陡呒壷a學》是助產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學習效果直接關系到助產士職業(yè)核心勝任力的培養(yǎng)。然而,現階段高職學生中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主動性缺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筆者為了努力適應新時期助產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依據國家助產士職業(yè)標準,積極研究教學與職業(yè)的銜接,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與實踐,在2013級學生中采取行動學習法,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明顯提高了教學質量?,F介紹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選擇我院2013級高職三年制助產專業(yè)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助產1班64人,作為對照組,助產2班64人,作為觀察組。兩組學生均為女生且均為高中起點,入學成績和年齡均無明顯差異。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完成專業(yè)基礎課程,有一定的自我學習的能力。
2.方法。(1)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授法,即“教—學—做—評”,首先,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實踐教學視頻,接下來教師示教,然后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最后教師總結評價。觀察組:采用行動學習法。整個學習過程分為5個環(huán)節(jié):①分組:教師先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每組8個人,每組學生選出1名學生作為小組長,每次實驗課前1周教師為每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②自主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充分利用課本知識、圖書館、校園數字化網絡平臺及開放式實驗室等資源。③課前準備:小組長收集本組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跟教師進行溝通,教師給予答疑、指正。④上課:每次課總時間為90min,前60min由小組長在仿真模型上進行操作演示,演示順序根據抽簽決定;各組演示完畢后,接下來的10min內,各組間互相自由提問或點評;最后20min,由教師進行點評并對本次課內容進行指導學習。⑤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或晚自習時間,在實訓中心進行練習,鞏固技能。行動學習法實施前和實施完畢后,分別對觀察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行業(yè)和醫(yī)院專家、學校老師根據臨床工作崗位要求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進行編制,了解學生對行動教學法實施前后教學效果評價。(2)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分析。
二、結果
1.兩組學生技能考核分三個階段進行,即單項訓練后、綜合訓練后和畢業(yè)實習前,統(tǒng)計結果顯示:觀察組三階段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有顯著差異。
2.觀察組學生對行動學習法實施前后的整體評價結果顯示:行動教學法實施后,學生在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xié)作精神及責任心、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信心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習及成就感等方面較實施前均有明顯提高,P<0.01,有顯著差異。
三、討論
《高級助產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助產專業(yè)核心課程,是助產士職業(yè)資格考試唯一科目,對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職業(yè)素質養(yǎng)成起重要的支撐作用。臨床一線要求助產人才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實踐技能;分娩中出現病理情況時,產婦及胎兒生命體征變化及病情變化快,要求助產人員具備應急處置能力,能夠迅速發(fā)現問題,做出決策,加強團隊合作,不斷提高自我學習能力[2]。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做—評”模式不斷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及自主性,不斷增強學生的依賴性和被動性。學生思維受到禁錮,知識掌握不牢靠且遺忘快。此外,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體,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責任心及團隊協(xié)作精神、自信心及語言表達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等。這對入職后的繼續(xù)教育以及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等方面都非常不利[3]。因此,為了培養(yǎng)臨床緊缺的并具備助產士核心勝任力的高素質人才,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有效地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根據研究,觀察組單項訓練、綜合訓練和畢業(yè)實習前實踐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距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行動學習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學生的助產實踐操作水平顯著提高。
在行動學習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從研究課本著手,利用上網查資料、研究微課視頻、小組討論等過程,主動收集了大量的學習資源,從感覺到學習枯燥無味,轉變成為自己想學、要學,對《高級助產學》課程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普遍提高,更重要的是對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行動學習法的實施推動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小組團結一致解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責任心和團結協(xié)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均顯著增強。從問卷結果我們還發(fā)現,通過整個自主學習過程,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收獲了老師的肯定和贊賞,學習后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普遍提升。
四、小結
行動學習法適應教育部關于職業(yè)教育“推進構建專業(yè)課程新體系,實現專業(yè)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標準對接”的指導要求,旨在培養(yǎng)適應崗位需要的、與職業(yè)標準對接的高素質助產人才。行動學習法的實施,顯著提高了助產專業(yè)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職業(yè)核心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為勝任神圣的助產士崗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蘇紅梅,劉宇霞.“行動學習法”在危機管理課中的運用實踐與探索[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2(1):90-93.
[2]陸虹,侯睿,朱秀,等.湖南省助產士核心勝任力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3):187-189.
[3]向燕卿,鄧輝,謝桂英,等.行動學習法在《急救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9B):2930-2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