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貨幣數(shù)量論與維克塞爾貨幣理論的提出

2017-09-22 04:28毛文莉劉海菊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17年11期

毛文莉+++劉海菊

摘要:文章圍繞維克塞爾對“貨幣數(shù)量論”的“破”與自然利息率的“立”來解析維克塞爾貨幣理論思想的發(fā)展脈絡。維克塞爾首次將靜態(tài)的貨幣數(shù)量論分析發(fā)展為動態(tài)的價格變化,通過“自然利息率”與實際利息率之間的利差解釋價格變動的原因,在對當時流行的貨幣數(shù)量論進行批判性吸收基礎上,從貨幣供給角度創(chuàng)立了影響后世的貨幣理論與經濟周期理論。當前我國貨幣政策操作框架正在經歷從數(shù)量型向價格型調整的轉變,為更好發(fā)揮利率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重讀維克塞爾不僅具有理論意義也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維克塞爾;貨幣數(shù)量論;自然利息率

研究貨幣與價格關系的貨幣理論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種是研究貨幣數(shù)量與價格的直接機制,一種是貨幣通過利率傳導到價格的間接機制。在維克塞爾前,除了桑頓和李嘉圖,鮮有人論及利率,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固守傳統(tǒng)的貨幣數(shù)量論來探討十九世紀末物價長期下降的問題。維克塞爾的《利息與價格》第一次將靜態(tài)的貨幣數(shù)量論分析發(fā)展為動態(tài)的價格變化,受桑頓和李嘉圖的啟發(fā),提出“自然利息率”的概念,用其與實際利息率(銀行利率)的利差解釋價格變動的原因,在對當時流行的貨幣數(shù)量論的批判性吸收基礎上,從貨幣供給角度創(chuàng)立了影響后世的貨幣理論與經濟周期理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放棄以貨幣數(shù)量為中介目標的貨幣政策,改以調整真實利率作為對經濟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通過利率這個間接手段來穩(wěn)定價格的理論認識又回歸到各國的貨幣操作實踐中來。當前我國貨幣政策操作框架正在經歷從數(shù)量型向價格型調整的轉變,為更好地發(fā)揮利率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明晰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維克塞爾的貨幣理論思想應成為我們的必讀經典。

一、 貨幣數(shù)量論

貨幣數(shù)量論是一個古老的經濟理論,早在亞當·斯密時代之前就曾被博丹、巴爾本和洛克等人用來解釋價格的波動,后經休謨論證使之具備完整的表達體系,其后長期主導人們對貨幣價格的看法。將貨幣數(shù)量論的觀點簡單概括,就是貨幣價值只由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決定。這一理論與薩伊定律有共通之處。

維克塞爾是在接受邊際效用的概念上展開分析的。他首先認為邊際效用決定了一個商品的交換價值,然后在對商品市場運行進行描述時,指出交換價值在商品市場中決定其相對價格的高低,不同商品的買方和賣方就是依據(jù)商品的交換價值進行商品交換從而形成相對價格的。相對價格是商品交換與商品市場形成的基礎。接下來他通過假定一個物物交換的薩伊定律場景,證明雖然薩伊定律中包含了貨幣,但這并不影響相對價格的決定。在這一場景中,貨幣充當?shù)慕巧珒H限流通媒介,只是作為計算的抽象單位,而不具有價值貯藏功能。貨幣這一假定前提是很重要的,因為這說明貨幣雖然實際存在,但又不是實物意義上的存在,沒有人想持有它,從而保證了物物交換的特征。相應地,貨物是業(yè)已存在的、準備直接消費的。在這樣一個只使用計算貨幣的經濟中,所有所需要的商品的總價值恒等于所有所供給的商品總價值,薩伊定律的著名論斷“供給自動創(chuàng)造它的需求”即由此而來。維克塞爾繼而認為,貨幣的參與并不影響交換的基本情況,商品交換的本質仍是按照交換價值及相對價格來進行?!耙驗槊恳粋€買主和賣主,對于每一個商品的價格及其所獲得或持有量的邊際效用,這兩者之間的直接比例,他們所保有的仍然同沒有貨幣參與時一樣。還有一層,購得的貨物總值是完全同售出的貨物總值相均等的,因此歸根到底,每個人付出了多少貨幣,也就收回了多少貨幣……因此貨幣的職能在這里純粹是一個居間者;一等到交換完成以后,它就達到了終點”。很顯然,在薩伊定律下,貨幣只是一個“面紗”,它可以被揭去,而不影響相對價格的分析。

維克塞爾志不在得出貨幣與相對價格的關系上,而是要建立全新的貨幣理論——旨在穩(wěn)定價格,而要想穩(wěn)定價格,需先找出貨幣價格變動的原因。他再次回到了薩伊定律場景,發(fā)現(xiàn)如果在n種商品中任選一種商品作為通貨,那么在一個具體時間段內,任何一種商品(除貨幣商品外)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差額必定顯示為一個正的或負的超額貨幣需求。薩伊定律認為的總需求恒等于總供給、不存在生產過剩,即商品的超額供給為零,此時就可以理解為,總的超額貨幣需求恒等于零。換句話說,薩伊定律認為商品市場的平衡意味著貨幣市場也總處于平衡。如果商品流通的貨幣數(shù)量增多,只會帶來絕對價格的提高,而不會影響相對價格,也不會影響商品市場的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說,貨幣價格是由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決定的,這就是貨幣數(shù)量論。

總而言之,貨幣數(shù)量論與薩伊定律的共通之處就是將貨幣職能僅限于流通中的交換媒介上,而忽略其價值貯藏的功能,即貨幣本身不構成財富。薩伊定律下將貨幣的超額需求等于零,暗含著人們是以一個穩(wěn)定的現(xiàn)金余額數(shù)量持有貨幣的,即比率恒定不變。人們既不會因價格上升而增加貨幣需求,也不會因價格下降而減少貨幣需求,貨幣數(shù)量與貨幣價格之間存在一個穩(wěn)定的機制。對于這一點,維克塞爾了然于心,并且從中辨別出了貨幣數(shù)量論的軟肋。

二、 貨幣數(shù)量論的缺陷

維克塞爾承認他所假定的薩伊定律場景是在“無限縮短的時間間歇內發(fā)生,事實上這是不會有的”,同時承認在商品交換期間存在時滯,這就需要商品市場上的每一個人保留有一定數(shù)量的現(xiàn)金,“每一個人,尤其是商人,不得不保留一定數(shù)目的款項……以便用以支付那些沒有同時收入相抵的費用”。在此情況下,維克塞爾詳細敘述了貨幣數(shù)量論的穩(wěn)定機制。

當貨幣存量降低,而價格沒有變動的話,人們手中的現(xiàn)金余額與價格水平相比就顯得不足,于是產生貨幣的超額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有增加商品供給同時減少自身需求的意愿。但是“事實上沒有人會成功地實現(xiàn)他所祈求的目標--增加他的現(xiàn)金余額”。這是由于貨幣不具有貯藏功能,僅是流通媒介。使重新歸于平衡的機制是由商品需求普遍減低、供給普遍增加所導致的價格低落造成的。反之亦然。這一貨幣與價格發(fā)生同向變化、以保持恒定不變的機制就是貨幣數(shù)量論的核心。

維克塞爾的發(fā)現(xiàn)是對人們現(xiàn)金余額數(shù)目穩(wěn)定不變這一前提的質疑。就像凱恩斯后來總結的那樣,人們會因不同動機而持有貨幣,從而改變手中的現(xiàn)金余額。事實上,如果價格上升,人們將尋求增加他們的現(xiàn)金余額,以補償這些余額真實價值的減少。一旦將貨幣看作財富,并貯藏起來,則意味著商品的相對價格發(fā)生變化,商品的需求函數(shù)也將發(fā)生改變,貨幣價格水平不再只受貨幣存量決定。因此他指出,貨幣數(shù)量論的錯誤在于以一些不現(xiàn)實的假設條件作為理論基礎,這其中,尤以“平均余額”假設為關鍵,其它假設如交換業(yè)務的固定部分用硬幣或紙幣進行,及流通中的金屬貨幣總存量同窖藏部分、或用作裝飾或財富而從流通中退出的部分可以明確劃分,都可以歸因于它。而“平均余額”同“貨幣流通速度”含義一樣,他認為假定貨幣流通速度不變是不現(xiàn)實的。接著維克塞爾分三種情況具體討論了貨幣流通速度是否穩(wěn)定,并得出否定結論,從而證明在貨幣市場上,貨幣價格不能完全由貨幣數(shù)量決定。endprint

三、 維克塞爾貨幣理論的提出

維克塞爾接下來提出了一個連接貨幣和價格的間接機制:通過利息率進行銀行信用的調節(jié),從而達到解釋價格變動原因的目的。而他最大的理論貢獻之一,是在這個間接機制中說明正是由于實際利息率與自然利息率不相符才導致價格的波動。

1. 銀行的作用。由于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都無法單獨解釋價格波動的原因,維克塞爾將注意力轉向了銀行,似乎銀行可以根據(jù)擴張或限制信用(調節(jié)貼現(xiàn)率、進行證券買賣等)的辦法來影響價格。事實是否如此呢?

有關“銀行是否有力量任意調節(jié)貨幣交換價值和商品價格”這一問題,通貨學派(以李嘉圖代表)與銀行學派(以杜克為首)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辯。前者對此問題給出了肯定的答復,他們從貨幣數(shù)量論出發(fā),認為銀行可以通過擴張信用、增發(fā)貨幣引起價格上漲。具體事例是英格蘭銀行在1836年~1839年危機中的一系列行動,他們認為當時的物價波動正是由于銀行機構濫發(fā)紙幣造成的后果。后者的銀行學派主張以回流定律為形式的真實票據(jù)學說,即由于信用券是以貼現(xiàn)放款的方式發(fā)行,故銀行所發(fā)行的信用券必須與商品生產和流通的需要相吻合,在票據(jù)和放款到期以后必須回流于銀行。因此銀行學派認為信用券的發(fā)行僅是了為流通便利,不會導致物價的上漲。如果銀行忽視單一的真實票據(jù)政策,并出借長期或為投機目的的貸款,那么,價格的上升將引起貨幣數(shù)量增加,即貨幣數(shù)量決定于物價。同時他們還指出,“低落的利率,隨之而起的并不一定是高昂的或上漲的價格”,恰恰相反,市場利息率和價格水平是正相關的,這個發(fā)現(xiàn)被凱恩斯在《論貨幣》(1930)中稱為“吉布森悖論”。

維克塞爾從本質上是擁護通貨學派的,認為銀行可以通過擴張信用進而決定價格水平,但是銀行學派所持的貨幣由銀行內生供應的觀點使他認識到了利率所起的作用,銀行似乎可以通過調節(jié)利率進而進行貨幣的內生供應,而這一認識促使維克塞爾提出了“純粹信用經濟”的假設。在這一假設下,他將貨幣量M的作用降低,“設想為無限地小”,而貨幣流通速度則無限地大,價格上漲不再取決于貨幣數(shù)量,而是取決于流通速度了?;谶@一認識,維克塞爾提出了一個通過利率連接貨幣和價格的間接機制。

2. 自然利息率。有關通過利率連接貨幣與價格的間接機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由亨利·桑頓在《大不列顛紙幣信用的性質》(1802)提出的觀點:具有非貨幣財產的經濟中的貨幣均衡僅在借貸市場上貨幣利息率與商品市場上資本報酬率相等時才存在。銀行信用的擴大只有通過銀行貸款率以及貨幣利息率的下降才能有影響。只要信用的增加停止,價格就停止上升,利息率就會返回到它先前由真實資本的不變的報酬率決定的均衡水平。維克塞爾的創(chuàng)新在于他認為價格變化與利息差正相關,而利息差是指自然利息率與實際利息率之間的差額。當自然利息率高于實際利息率,價格上漲;當自然利息率低于實際利息率,價格下跌。維克塞爾并沒有拋棄貨幣數(shù)量論,而是在考慮杜克“吉布森悖論”的基礎上,通過提出自然利息率的概念,將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貨幣與價格從之前獨立的“二重定價”連結在了一起。

維克塞爾首先論證了“只要市場情況沒有變動”,利率的下跌將促使一般價格水平上漲,而利率的上漲將引起價格不斷地、無限制地下降,并通過物理學的例子“擺錘”形象說明相對價格與貨幣價格的運動軌跡不同。而貨幣價格只有在外力的作用(利率的提高和降低)下才能運行,一旦這個外力停止,是不會再恢復到原來的位置的?!笆袌銮闆r沒有變動”是指什么呢?維克塞爾在這里引進了一個關鍵概念:自然利息率。所謂自然利息率是指在不使用貨幣、交易中發(fā)生的借貸行為均以實物資本形式進行的情況下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利率。很明顯,這與前文僅考慮貨幣媒介功能的薩伊定律場景相似,以該假設場景中的貨幣利率作為自然利息率的。由于該利率與商品市場相對價格的關系中立,既不會使之上漲,也不會使之下跌,所以它代表了貨幣真實而穩(wěn)定的供求狀況。另一方面,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由銀行借貸活動而產生了貨幣支付的實際利息率(銀行利率),它代表了資本市場借貸雙方的實際供求關系。“市場情況沒有變動”指的就是實際利息率與自然利息率相符一致的最初均衡狀態(tài)。

由于現(xiàn)金、銀行券、各種貸款業(yè)務及清算都集中在銀行手里,貨幣流動性變得越來越強,銀行的貸款也不受存款期限的限制,銀行可以比較隨意地調整信用水平,實際利息率經常會進行調整;同時自然利息率并不是固定的或不能改變的量,會受到生產成本(工資和土地等租金)和技術進步導致的生產效率提高的影響,因此“這兩個利率準確的吻合是不會有的”。兩者不一致的情況就帶來了價格的變化。

3. 價格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若工資水平降低或技術進步的原因,導致自然利息率高于實際利息率(銀行利率),企業(yè)會出于尋求超額利潤的動機擴大投資,繼而帶動勞動力和其他生產因素的需求增加,貨幣工資和貨幣租金也相應提高。由于相關人員的收入增加,刺激消費,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增加了。而此時,最初均衡時的與消費品總量相等的商品供給(實物資本量)并沒有變化,結果必然是一切價格的上漲。即使后來銀行將實際利息率提升至自然率的水平,價格的漲勢雖然停止,但價格卻并不回到其原來水平。價格的運動軌跡是這樣的:自然利息率高于實際利息率→投資(相對于儲蓄)增加→需求大于供給→價格上升。

若自然利息率低于實際利息率,將發(fā)生價格的相反變動。企業(yè)首先會從其工資或財產收入項下彌補,從而投資收縮,對勞動和土地等需求將相應減少。貨幣工資和貨幣租金的減少使他們對消費品的需求減少,而此時消費品(實物資本)的供給量并沒有變化,結果商品價格下跌。價格運動的軌跡是:自然利息率低于實際利息率→投資(相對于儲蓄)減少→需求小于供給→價格下降。

照此分析,杜克和納西所持的“利率與價格正相關”看法也就不難理解了。關鍵并不是兩者有什么直接關系,而是要看實際利息率相對于自然利息率是高還是低、兩者之間的差額大還是小。若實際利息率本來就比自然利息率高出許多,前者即使下降,但只要未及于后者,就仍表現(xiàn)為價格的下跌。所以“價格上漲,不但可以與低利率也同樣可以與不變的或高的利率同時并存,價格下跌,可以與不變的或低的利率并存,也可以與高利率并存;這是因為自然率的變動是可以比貨幣率更進一層的”。endprint

四、 維克塞爾理論帶給我們的啟示

維克塞爾以薩伊定律和貨幣數(shù)量論的理想情況為出發(fā)點,通過對銀行學派和通貨學派觀點交鋒的認識,提取出自然利息率的概念,將實際利息率(銀行利率)與自然利息率相等時的狀態(tài)定義為均衡狀態(tài)。此時,投資等于儲蓄,物價水平穩(wěn)定,貨幣由于只作為流通媒介功能和計價單位,不影響相對價格及產量等經濟變量,只影響一般價格水平,因此貨幣是“中性的”。如果經濟達不到上述狀態(tài),就是不均衡的,其變化過程也就變成了動態(tài)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維克塞爾打破了傳統(tǒng)靜態(tài)的價值理論和貨幣理論相分離的“二分法”,將貨幣和實際經濟動態(tài)地結合在了一起。盡管維克塞爾的理論未能從貨幣需求的角度,如凱恩斯一樣考慮經濟小于充分就業(yè)的情況(當存在閑置資源時,開銷上的變化更可能影響產量和就業(yè)而不是價格),同時自然利息率的測算問題甚為復雜,然而,維克塞爾的貨幣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的基礎。他在解釋因貨幣供給變化而進行總需求的調整上利息率的重要作用、在防止通貨膨脹上貨幣政策的關鍵作用(“微調”)、在決定總需求水平上儲蓄和投資是否相等上,雖然與凱恩斯和后來的貨幣主義主張相差甚遠,但無疑包含了后來發(fā)展的全部種子。

參考文獻:

[1] (瑞典)魏克賽爾.利息與價格[M].蔡受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 (英)馬克·布勞格.經濟理論的回顧(第五版)[M].姚開建,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 姚開建.經濟學說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 晏智杰.西方經濟學說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5] 陳昭.內生貨幣供給理論研究[J].經濟評論,2005,(4):68-81.

[6] 陸家騮.維克塞爾填平過經濟學“兩分法”的鴻溝嗎——對經濟學說史上的一個似是而非的“定論”的質疑[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6,(1):134-143.

[7] (美)斯坦利L·布魯.經濟思想史(第6版)[M].焦國華,等譯.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8] (美)米爾頓·弗里德曼,等.貨幣數(shù)量論研究[M].瞿強,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基金項目: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課題“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河南中小城市公共產品供給的PPP模式研究”(項目號:2016B040);河南科技大學高層次科研項目培育基金項目“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中部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研究”(項目號:2015SGCC002)。

作者簡介:毛文莉(1978-)(通訊作者),女,漢族,河南省衛(wèi)輝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國際金融;劉海菊(1971-),女,漢族,河南省焦作市人,河南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國際金融、農村金融。

收稿日期:2017-0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