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不斷深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已近在眼前。高等教育發(fā)展重心已由數量擴張轉變?yōu)橘|量提升,高等教育強國的夢想也將在不遠的將來變成現實。在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立德樹人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性質,事關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方向,事關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這就為大學人才培養(yǎng)改革提供了新的發(fā)展契機,促使我們必須對教育教學理念、模式、課程、質量保障等諸多要素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全方位的思考。
一、一流的本科教育是鑄就世界一流大學的基石
世界一流大學發(fā)展史表明,一流的本科教育無一例外地是它們的金字招牌,像以導師制著稱的牛津大學、實行通識教育的哈佛大學、小而美的普林斯頓大學、奉創(chuàng)新為“圭臬”的加州理工學院,以及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專業(yè)的斯坦福大學和布朗大學等都是絕好的樣板。譬如,普林斯頓大學宣稱,該校最引以為驕傲的“特色”就是它“在眾多的研究型大學中致力于本科教學”。
就我國國情而言,本科生教育規(guī)模已超過了在讀大專生和研究生人數的總和。作為大專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銜接,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十幾歲的學生成長為二十幾歲的人,讓他們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遠大目標,畢業(yè)時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本科教育質量的提升,對于帶動其他層次教育的提升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本科教育強,則中國高等教育強;本科教育質量越高,則中國躋身創(chuàng)新型國家行列的速度就越快。
一個樂觀的現實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已經并將繼續(xù)為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fā)展提供強大的人力、智力支撐。然而,另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卻是,無論是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是與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這個宏偉大業(yè)的要求相比,我國高校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不懈探索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亟待克服的“短板”。比如,學生“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缺乏敢于挑戰(zhàn)權威的勇氣”;“課程設置以講座式為主,小組討論的方式很少,學生不敢提問、不敢質疑”,等等。執(zhí)掌耶魯大學達20年之久的原校長理查德·萊文曾經在英國皇家學會作“亞洲大學的崛起”主題報告時毫不諱言地指出,中國大學生“缺乏跨學科的廣度;缺乏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這些評論乍聽上去有點“刺耳”,但仔細想想,卻是擲地有聲、入木三分,戳中了我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軟肋”。
2017年年初,《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正式頒布實施,人才培養(yǎng)工作被列為六大任務之首。作為一所擁有重視人才培養(yǎng)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大學,南京大學感同身受,對于本科教學的改革也始終處于“進行時”。從民國初年南高師時期陶行知變“教授法”為“教學法”后形成的教、學、做“三合一”模式到改革開放初期在全國高校中較早實行學分制,從20世紀90年代“大理科實驗班”到組建匡亞明學院,學校總是在舉辦本科教學思想大討論之后,根據時代需求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適時地推出新的教學改革模式。2009年,學校在廣泛調研基礎上開始系統(tǒng)實施本科“三三制”教學改革,其間確立了“創(chuàng)建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宏偉目標。這個目標其實是一種“誓言”,是南大在面對琳瑯滿目的科研指標導向性“大學排名”困擾時發(fā)出的一種聲音。那就是,人才培養(yǎng)是大學的“天職”,是大學首要任務和最終歸宿,也是大學區(qū)別于其他社會機構的根本特征。人才培養(yǎng)和知識創(chuàng)造是高校的兩大使命,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從這兩點出發(fā)。如果淡化了這一點,就是忘卻了大學的使命,就是偏離了辦學的方向,就需要及早調整和“回歸”。
“三三制”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義是充分賦予學生選擇權、自主權,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培養(yǎng)。為了保證這場改革“落地生根”,學校建立了良好的保障體系,從經費、隊伍、管理、服務、獎勵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例如,在經費上采取了“上不封頂”的政策,在隊伍建設上采取“四個一視同仁”(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一視同仁,教學研究項目與科研項目一視同仁,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一視同仁,教學帶頭人與科研帶頭人一視同仁)評價制度;在職稱晉升時對不承擔或少承擔本科教學工作的教師采取“一票否決制”;在尊師重教月評選“我最喜愛的老師”時側重一線教師。目前,“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第二階段正穩(wěn)步推進,一個重要的抓手就是實施優(yōu)質課程“十百千”計劃,擬在未來建設十門量級的國際一流課程、百門量級的國內一流課程和千門量級的全校優(yōu)質特色課程。這些課程將成為下一輪本科教學改革的重點,其中課堂教學將成為洞察課程建設成效的重要窗口。值得一提的是,在有形課程初見成效的同時,學校還十分注重隱性課程對人才培養(yǎng)的潛移默化作用。我本人就充分利用本科生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等重大場合,先后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線做專題報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大學生的心靈。報告過的內容包括“變與不變”“使命與傳承”“與善同行,一生平安”“德行天下,孝暖人間”“堅守忠誠,成就夢想”“和衷共濟,成人達己”等。這些主題報告不僅在師生和家長中產生了積極作用,而且經央視“新聞直播間”、人民網、《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廣泛轉載后,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好的反響。
二、一流課堂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前沿陣地”
一流的課堂教學需要解決三個問題: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學。一流課堂教學看似平常,實則不易,需要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完成。大學課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面對面交往的場所。這種面對面的交往之所以在21世紀“慕課”課程如火如荼,以及通過4G觸摸屏獲取知識渠道如此多元的時代仍然那么重要,就是因為最有價值的知識并不全部儲存在書本當中。最早撰述《大學的理想》的英國教育家紐曼對此有絕好的描述:“書本主題的那種特殊的精神和微妙的細節(jié),要迅速地、確定地傳達,只有靠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只有靠目光、表情、音調和姿態(tài),靠即興而發(fā)的隨意表達,靠熟人談話的意外轉折。任何學問的普遍原則,你都可以在家里從書本中學到;但是那細節(jié),那色彩,那語調,那氣韻,那使之活在我們身上的生命,這些東西,你只能從它已經生活于其身上的那些人那里捕捉到?!盵1]我想,紐曼的這種感悟準確地描繪出了大學課堂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
一流課堂教學的本質,就是教師和學生在彼此心靈撞擊過程中形成的共鳴、共振式體驗,從而達至“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的奇妙功效。當然,課堂教學的魅力如此之大,關鍵還要看教師這名“導演”。這種充滿了傳道、詰問、辯論的課堂教學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技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我看來,一流的教師,是一個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經典學科知識并接觸及學科前沿問題的人,是一個能夠為學生拓展想象空間、留下懸念從而鞭策學生砥礪前行、登高望遠的人,是一個引導學生既充分認識客觀世界又善于駕馭主觀世界的人,是一個因為學生敢于質疑和挑戰(zhàn)自己而感到興奮和欣慰的人,是一個能讓學生終生難忘和終身受益的人。我校物理學院邢定鈺院士就對他當學生時期的任課老師龔昌德教授念念不忘。龔先生當年給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在講課時為了直觀呈現原子的運動狀態(tài),曾經幾次在教室的講臺上模擬原子運動軌跡,并做出“用頭撞墻”的夸張動作。而正是這種散發(fā)在教師身上的忘我、執(zhí)著、投入的敬業(yè)精神,持續(xù)激勵著學生們投身學習的熱情,并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志存高遠、奮發(fā)有為的杰出人才。
一流課堂教學的真諦其實不在課堂而在課堂之外,這讓我想起了英國哲學家、教育家懷特海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一定要等到你課本都丟了,筆記都燒了,為了準備考試而記在心中的各種細目全部忘記時,剩下的東西,才是你學到的。”我感到欣慰的是,在為期10年的本科“三三制”教學改革探索中,南京大學建立健全了較為完備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各層級領導和管理干部聽課制度。學校把新建的640門新型課程與原先的3 000多門課程融為一體,形成了以通專結合、規(guī)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為“1萬名學生1萬張課表”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在這些課程中,以高水平教授領銜主講的通識課程和新生研討課程最為搶眼,這些課程的講授方法也在從原先的注重演繹推理向歸納分析轉變。我本人也定期隨機現場觀摩和聽取了匡亞明學院“微積分”、地球科學院“火成巖石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建筑設計”、經濟學院“金融工程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生物學”、法學院嚴仁群教授的“民事訴訟法”、新聞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傳播”、歷史學院“中國文化史專題”等課程的課堂教學實況。理科教師縝密的理論與案例、引人入勝的問題拋出與引導,工科教師對學生設計思路與想象力的激發(fā),文科教師對膾炙人口的名句佳篇與典籍信手拈來,社會學科教師對概念的剖析解讀和清晰的邏輯推理等,都給我耳目一新、愛不釋手的感覺。不少學生在課堂上展示的作品,以及在與老師“風云際會”互動過程中增進了對專業(yè)乃至學科的興趣,激發(fā)出他們“投身學習”的動機,從而超越了課堂、教程和大綱的約束,開啟了無盡地探索航程,進入一種嶄新的境界,從而使他們擁有了名副其實的“獲得感”。
三、一流科研訓練對拔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成長必不可少
一流大學的學生,不僅是現有知識的學習者、接受者,也應是新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貢獻者。他們應具備高尚的道德素養(yǎng)、寬厚的知識儲備、敏銳的思辨能力,能夠主動探索,并具備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20世紀80年代美國研究型大學藍圖“博耶報告”到2013年包括南京大學在內的C9高校與美歐澳大學聯盟簽署的《合肥宣言》,都無一例外地強調科學研究對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作用。事實的確如此,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難以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必須輔以高水平的科研訓練。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共性特質,只有在科研探索的氛圍和競相追逐的環(huán)境中才能得到錘煉。對本科生進行科研訓練的目的,就在于催生他們身上蘊含著的無限創(chuàng)造潛質和動手能力,因為從人才成長的規(guī)律看,他們其實不是靠“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在“被熏陶”的環(huán)境中“冒出來”的,他們需要的是適宜的土壤、空氣、水和溫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哈佛大學福斯特校長提出,大學教育是人們事業(yè)成功的“門票”,是蓋滿了圖章的“護照”,一個學生所接觸到的課程、老師和同伴將把他們引向“從未到過之地、從未耳聞之事和從未料想到之各種可能性?!蔽蚁?,一流大學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就在于師生共同參與和享受知識發(fā)現的過程,以及參與解決實際問題和原始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這樣的“學者共同體”中,知識是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學者們既了解學科發(fā)展的前沿態(tài)勢,又深諳如何贏得先機的渠道,他們不局限于“知其然”更渴望“知其所以然”,而后者顯然更有意義。
毋庸置疑,科研訓練所涉及的前沿內容和方法,以至對原有知識的修正、拓展和否定的心路歷程,都構成了對課程教學的有益補充,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動手能力不言而喻。誠如有專家所言,牛津大學學生的學問是“被導師煙熏出來”。在科研訓練方面,國外一些頂尖大學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加州理工學院是中國“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學習和生活了16年的地方,誕生了35位諾獎獲得者,它確立的“使命”就是“通過研究與教育相結合,拓展人類知識,造福社會,通過跨學科氛圍去研究科學技術領域最具挑戰(zhàn)性的根本問題,同時造就杰出學生,把他們培養(yǎng)成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社會成員。”這一段文字可以隱隱約約地勾勒出“錢學森之問”的來龍去脈。時至今日,加州理工學院憑借師生比1:3的絕對優(yōu)勢,繼續(xù)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生科研項目。其中持續(xù)長達35年之久的“暑期本科生學術研究項目”(SURF)被譽為“皇冠上的明珠”,學生們把研究視為“創(chuàng)造性智力活動”,全校33%的本科生踴躍參與,在各自喜愛的專業(yè)領域從事前沿研究。截止到2016年,超過6 000名學生參與了8 300個研究項目。這些學生畢業(yè)后很快就嶄露頭角,有人獲得了全球“35歲以下的創(chuàng)新者”稱號,有人在2012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擔任奧巴馬團隊的分析師,有人獲得了美國全國地理探索者項目最高獎,有人成為美國奧林匹克大賽的教練。類似的科研訓練項目還有MIT的“本科生實踐機會項目”(UPOP)和“MIT 工程領導項目”(ELP)等。
南京大學從20世紀80年代提出“三元結構”教學模式,強調“學術活動、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90年代以重點學科為依托鼓勵學生“早期介入科研”,從“四個融通”強調“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融通”人才培養(yǎng)理念,到構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程、講堂、訓練、競賽、成果孵化的“五位一體”教學體系,科研訓練逐漸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利器”。目前,學校正在實施以原創(chuàng)式問題導向研究取代跟蹤式論文導向研究的科研轉型,鼓勵教師從實驗現象、前人成果、社會需求,尤其是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中尋找問題,提升科研水平,鍛造創(chuàng)新人才。
總之,培養(yǎng)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是“雙一流”建設成功的關鍵,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點和挑戰(zhàn)。進入“十三五”以來,南京大學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正重點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開拓進?。阂皇鞘柜R克思主義方法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德”統(tǒng)帥人才培養(yǎng)諸環(huán)節(jié),通過師德教育、思政教育、專業(yè)教育、實踐教育、校園文化等做到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營造濃郁誠樸的學風校風。二是持續(xù)推進“十百千”優(yōu)質課程計劃,以課堂教學為引領,打造具有南大風格的一流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體系。三是結合國家“雙創(chuàng)基地”建設,健全“五位一體、四創(chuàng)融合、三個協(xié)同”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體系,使本科生“三三制”、碩士生“二三三”和博士生“四三三”人才培養(yǎng)模式相銜接。四是探索建立本科教改試驗區(qū),鼓勵本科生自主設計專業(yè),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夏清華.學術創(chuàng)業(yè):中國研究型大學“第三使命”的認知與實現機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7.
[責任編輯:夏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