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204-01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學生都比較感興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用一些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這一目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了解物理學的知識體系,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會用正確的物理方法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近幾年的中考中,科學方法的考查已成為熱點內容之一,初中物理學習中經常用到的有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積累法、類比法、模型法、推理法、等效法、歸納法、比較法等。在初中物理中有一類問題——求比例問題,在運動速度與路程時間、密度、壓強、功和功率、熱量計算、比熱等涉及到計算公式的物理知識上都有應用。
在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一類型實際問題的解決沒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往往是遇到問題便無從下手而手足無措,導致錯誤失分現(xiàn)象屢屢出現(xiàn)。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根據(jù)這些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一種方法,讓學生在學習實際中運用,從學生運用后的效果來看,學生出錯的少了。所以我把它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并希望給予評價。
以機械運動中運動路程和時間的問題為例做以說明如下:
例題:有甲、乙兩個物體在水平表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得它們的運動速度之比為2:3,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4:5,求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之比是多少?
解決方法:
1.按比例關系先寫出兩個已知量的倍數(shù)關系(甲量是乙量的幾倍形式);
如:由V甲:V乙=2:3 得V甲= V乙
S甲:S乙=4:5 S甲= S乙
2.按照公式寫出適用的變形公式;
由V= 得t=
3.按找好的公式寫出待求量的代數(shù)式并將1、2中倍數(shù)關系帶入化簡成只有乙的形式;
t甲= = = × · =
t乙=
4.求出兩個代數(shù)式的比, = = 即為所求物理量的比。
這種方法開始運用時比較麻煩,但是熟練運用后,流程熟了只需1、2兩步和甲乙倍數(shù)關系的分數(shù)進行比并化簡就行了。實際上比較方便且不會出錯,我在自己的教學中推廣了,并且解決此類問題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