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220-02
“與書相伴的每一分鐘都是對人生的最好獎賞?!薄伴喿x是要讓真正的陽光駐在心里?!薄霸跁?,不僅有眼前,更有詩和遠方。”“閱讀讓人內心強大,勇敢面對抉擇與挑戰(zhàn)?!敝醒腚娨暸_把閱讀提到了公益廣告的高度,這讓我內心震撼,倍覺閱讀的重要和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肩上的責任。有句名言說得好:“書會使你的生活輕松,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了解紛繁復雜的思想、感情和時間;它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睍切撵`的雞湯。
學習離不開閱讀,生活離不開閱讀,閱讀伴隨著人的一生。但是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那么怎樣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讓他們形成獨立的閱讀個性呢?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學生是一個個具有獨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由于所受的經歷、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從而產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的語文教學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千個,才會呈現(xiàn)精彩紛呈、百花齊放的局面,才會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學生運用批注式閱讀直接在課文中圈點勾畫,注明自己思維的軌跡,打上自己認識的烙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從而獲得自我發(fā)展的過程。
幾年來,我探索并實踐著批注式閱讀,收到一定的效果。學生在這個批注過程中發(fā)展了閱讀興趣,提升了閱讀能力,形成了獨立的閱讀個性,嘗到了閱讀的甜頭。而我也在這個過程中也因學生的精彩批注而陶醉,下面就批注式閱讀談談我的做法。
1.明確批注要求。
從三年級上期開始,我就有步驟地教給學生明確的批注方法。
(1)正確使用批注符號。如:
“~~~”浪線(也叫曲線)劃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語句下面。
“○○○○”圈,標在文章的難詞下面。
“——”直線,標在文章中需要著重領會加深記憶、理解的語句下面。
“?”疑問號,用在有疑問的語句末尾。
“‖”“/”分開號,用來劃分段落與層次。
引導學生明白可以批注些什么內容,用什么筆,用什么符號,批注在什么地方等等方面均有明確的要求。批注一律用鋼筆,被批注的字、詞、句、段,乃至標點符號統(tǒng)一在下面劃一橫線。所批注的內容挨近書頁的哪邊,便在書頁相應的空白處寫上批注文字。
2.教給批注方法。
(1)課前預習階段,掃清障礙式的批注。
學生剛剛感知了課文大意,批注內容不可能涉及課文實質,因此,我只要求學生劃出生字詞,標畫出自然段,圈畫出內容上的困惑之處。這一階段只為掃清閱讀過程中的障礙。如一名學生在粗略的閱讀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后,在“給,永遠比拿愉快。”一句下面加上了波浪線,并在句末打上“?”表示該處為理解上的難點。
(2)教給批注方法。
A質疑式批注
“學者先要會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才會讓他們讀進去,真正地走入文本,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如:預習課文,就要對課題或課文內容質疑,提出問題。這種批注式閱讀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與探究精神。質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一種挑戰(zhàn),一種探索。這種閱讀方法學生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廣,適合于各類學生各類文體。
B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個人動了心去讀文章,就一定會有或深或淺的感想。為了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我們要求學生在讀了文章之后,能抓住課文的重要詞、句進行批注,隨時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
C評價式批注
要想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就應該允許并提倡他們對閱讀作出或褒或貶的評價。例如:學了《嫦娥奔月》《在大海中永生》等課文,就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人物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評價。
總之,要利用課文教法,讓學生學會批注,讓他們覺得做旁批不是一件神秘的事,而是一件有趣的事,有意義的事。
3.運用批注,引導閱讀。
學生運用批注方法進行了批注后,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就個人批注的內容展開討論,變課堂為學堂。學生人人動口、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補充、修正自己的批注,在相互交流中聽說能力,認識能力同時得以提高。其間教師小組巡視,及時點撥。在這個基礎上,在有個小組派代表走上講臺匯報批注內容,并提出疑難問題。這是教室里會不時迸發(fā)出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師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而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則指導學生多讀書,聯(lián)系上下文求解。
待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批注方法后,讓他們把這些要求、方法運用于其他課文的學習中,以及課外閱讀中。本期我們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有《昆蟲記》《伊索寓言》。這兩本書內容豐富有趣,語言生動優(yōu)美,課余我先對書中的內容進行閱讀,然后推薦學生閱讀,并要求學生對閱讀章節(jié)作相應的批注,以加深理解。對感到疑惑的地方,就查找工具書求解,絕大部分分學生在書旁寫下了自己對的體會感受。
實踐證明:批注閱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良好的平臺,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自己探求真知的過程中,他們的能動性逐漸被喚醒,并正日趨活躍。批注式閱讀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形成了他們的閱讀個性,讓讀書不再是處于一種被動,不再成為一種負擔,相反讀書已經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精神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批注式閱讀中找到了讀書的樂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獨立的思想,擁有了自主的精神,因為有了批注式閱讀,才讓他們的個性得以神采飛揚。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享受,閱讀是永恒的樂趣,讓我們的孩子把握閱讀的方法,在書海里徜徉、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