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微課為代表的全新教學模式進入傳統(tǒng)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并且已經發(fā)展成為高中生物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介紹微課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新應用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教育信息手段得以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大量使用,尤其是近些年來以微課為代表的全新教學模式進入傳統(tǒng)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并且已經發(fā)展成為高中生物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將在介紹微課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一、高中生物微課教學的主要特點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微課以其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而高中生物微課教學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教學內容短小精悍
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高中生物的教學規(guī)律,一般將微視頻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從而不僅使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簡單明了,而且使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短小精悍。
2.教學講解有針對性
微課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對于知識點的講解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微課需要講解的高中生物內容一般而言都比較集中,不僅可以充分展示高中生物教師對生物知識的整合效果,而且可以突出重點、難點。
3.教學形式形象具體
在高中生物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過去單純灌輸?shù)慕虒W形式,在充分理解和分析高中生物教材所涉及的生物理論、思維以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制作、二次加工,從而使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形式更加形象具體,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感悟生物知識。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策略
1.微課在預習的創(chuàng)新應用
高中生普遍課業(yè)負擔較重,要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課前預習,確實是強人所難。如果在課前預習時應用微課形式,將有助于幫助高中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相關生物學科知識。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將瑣屑又繁多的生物知識點納入微視頻中,并遵循生物教育客觀規(guī)律以及教學基本目標,使之可以得到合理分類以進行在線發(fā)布,引導高中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通過觀看“微視頻”以自主完成課前預習,從而可以在課堂上和教師進行更好的交流互動,以真正提高生物課堂學習效率。
2.微課在拓展的創(chuàng)新應用
良好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應該是各取所需的,也就是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內容,而新形勢下我們可以借助微課將各種先進的移動終端設備引入高中生物課堂中來,進而不斷拓展延伸課堂,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例如,我們在進行“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教學時,可以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微課教學素材,幫助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知識。
3.微課在釋疑的創(chuàng)新應用
高中生物課程體系主要以生命系統(tǒng)為基礎,存在著較多的重點和難點,如果在釋疑環(huán)節(jié)有效應用微課教學形式,則會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生物抽象概念,進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微觀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突破高中生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例如,我們在進行“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教學時,學生一般難以通過教師的板書、掛圖來深入認識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這時高中生物教師就可以通過制作微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知識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反復觀看視頻以認真領會其要義。
4.微課在復習的創(chuàng)新應用
在總結與復習環(huán)節(jié)利用微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再現(xiàn)知識框架,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消除“煩躁”之感。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容易遺忘的知識點,將其制作成微視頻,并上傳到網絡上共享,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選擇相關的微視頻進行觀看,在恰當?shù)臅r間和地點復習知識,以激活記憶,同時借助反饋練習提高生物復習質量。
綜上所述,微課生物教學具有十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微課生物教學系統(tǒng)進行深入的探討,努力探索適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微課生物教學設計模式,以創(chuàng)造出更具時代氣息的高效生物課堂教學新方式。
參考文獻:
[1]莊曉玲.淺談高中生物微課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9):141-142.
[2]諸葛瑩.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35):201.
[3]吳成本.巧借微課突破生物教學瓶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6):86-88.
[4]吳錦鋒.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21):277-278.
作者簡介:楊燕(1983—),女,江蘇鎮(zhèn)江人,教育碩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生物教學。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