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較為基礎(chǔ)的學科,相比其他學科,語文算是一門較為容易的學科,因此受到學生的喜歡。也正是因為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興趣較高,老師更應該關(guān)注小學語文的教學問題,尤其是閱讀的教學。因為閱讀是所有學科的基礎(chǔ),閱讀能力提升代表著看題能力的提升,這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閱讀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039
小學可以說是學習生涯的開始,學生經(jīng)歷了及其松散的幼兒園時代,一開始對語文的學習會非常不適應,尤其是語文閱讀。畢竟幼兒園老師以看孩子為主,對閱讀要求不是很高,基本都是給學生們讀故事、讀課文,目的不是為了教給學生如何閱讀,是為了讓學生安靜,安安靜靜地聽老師講故事。因此學生一開始閱讀能力就不是很強,這需要我們老師多多關(guān)注、多多引導。小學剛開學,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比較感興趣,這時候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是最好的,一旦養(yǎng)成壞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來說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改變,這樣也終將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小學生閱讀的教學尤為重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我們老師目前最為重要的事情。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
現(xiàn)在的老師在閱讀的教學中一直處于主動地位,一直為了趕時間、趕進度,不顧學生的感受,一直在講臺上講講講,不管學生懂不懂,只要講完課程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也就結(jié)束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甚至是有很多壞處,學生根本學不到任何的知識,連閱讀的方法都會出問題,一般學生會出于對老師的敬重,會完全學習老師的學習方法。一旦學生養(yǎng)成老師這種閱讀的方法,對學生以后的學習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老師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一切以學生為主,老師要注重方法的引導,讓學生自己閱讀,把不會的知識圈出來,向老師請教,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對學生今天學的內(nèi)容進行加深,讓學生充分明白這一知識點。
小學生對一切事物都比較好奇,會問很多個問題,老師一開始難免會煩躁,但老師可以一步步的指引,或者只告訴一個點,剩下的讓學生自己研究??梢越W習小組,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指導一下,然后讓學生自己討論出結(jié)果,這樣既讓學生解決了問題,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以后的閱讀打好基礎(chǔ)。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在老師的教學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開始,學生有必要一開始就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一開始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后再改會非常麻煩,也會非?;ㄙM時間。如果一開始就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思考、自覺思考的習慣,對學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學生自覺閱讀
在上課前提前通知學生要上閱讀課,讓學生準備好書籍,在閱讀課上,讓學生自己閱讀,自覺地閱讀。老師在閱讀課上只是看著學生,要有學生問問題,可以小聲的在旁邊回答,盡量不要打擾到其他的學生,讓學生處于一個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中。對那些上課不認真閱讀的學生實施嚴加管教,爭取把學生的壞習慣都改過來,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
(二)學生自覺思考
小學生在第一次上閱讀課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是由于剛開始閱讀而產(chǎn)生的,一旦時間長了,學生的問題也會減少,暢游于閱讀的世界中。因此,一開始老師要特別耐心,幫助學生解答問題,并讓他們知道以后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要怎么做,幫助他們把這個難題克服,養(yǎng)成自己遇到問題先自己思考的習慣,然后根據(jù)老師的方法來解答問題。
(三)學生專心閱讀
學生剛開始上小學,會很難忍受這種安靜的氛圍,畢竟幼兒園是熱鬧的,基本不會出現(xiàn)這么安靜的環(huán)境,因此學生會非常不習慣。這也會造成學生上課搗亂的問題,老師在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不要硬來,畢竟是小學生,他們的搗亂程度會更大。因此,老師要想出最好的策略,讓學生可以專心的閱讀,專心地在考慮有關(guān)書籍的問題。
(四)閱讀室閱讀
班級和閱讀室是不同的,一進入閱讀室,滿屋子的書籍會讓學生覺得自己要在這個地方認真閱讀,這是書籍帶來的沉重感,讓學生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的閱讀。因此,老師只要一有機會,就要帶學生去閱讀室閱讀,盡量不要讓學生只在教室里面閱讀。
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畢竟是一個孩子,一旦對閱讀產(chǎn)生了好感,就會把它當作人生中的一大樂事來做,能夠在任何時候都閱讀。讀一本書就是積累的過程,如果學生不停地閱讀,那積累的知識就會越多,學生的語文成績也會很好,閱讀能力也會更高。
(一)課前預習
在學生上閱讀課前,讓學生先拿好書籍,看一下作者的名字以及對他的介紹,簡單的了解下作者的寫作風格,然后再看一下書籍的主要內(nèi)容。如果主要內(nèi)容看懂,那這本書對學生來說問題不大,學生可以輕輕松松的閱讀完全部,也可以把一些不必要的問題給解決掉,節(jié)省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增加了學生的閱讀時間,也為學生以后的閱讀做了良好的基礎(chǔ)。
(二)課堂記錄
在上閱讀課前,學生把自己的摘抄本拿出來,放在桌邊,當覺得書籍中有什么優(yōu)美句子、及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時,把它們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方便以后的翻閱和背誦。同時老師可以舉辦一個類似的活動,讓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一下自己摘抄的句子,讓同學幫忙理解下,也讓同學欣賞一下,感受下其他同學的熱情。同時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各自抒發(fā)對同學摘抄句子的意見。
(三)課后總結(jié)
上完一堂閱讀課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這本書籍的感受,寫一篇讀書筆記,并把自己認為最好的句子附上,交給老師看。老師在看學生的讀書筆記時,要仔細閱讀,明白學生對這本書的理解程度,以及學生任務好的句子,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老師可以在筆記本上做一下批注,對于那些老師認為沒讀明白書籍的人,老師可以根據(jù)情況讓那些學生下節(jié)課繼續(xù)讀這本書,直到真正的明白書籍的主要內(nèi)容為止
四、結(jié)束語
小學語文在所有學科中占有比較高的地位,這也要求學生認真學習語文,而語文的靈魂在于閱讀,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最重要的。雖說一開始會有所困難,畢竟是一些小孩子,都活潑好動的,基本沒有人愿意呆在教室里,但這些困難是可以避免的,當然這也要求我們老師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我們終究會把困難克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