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英
【摘 要】小學數(shù)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從而提升綜合素質(zhì)。那么作為老師,要怎樣教學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學好數(shù)學這門學科呢?本文我們就將探討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興趣引導 分層教學 扎實基礎 自主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18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社會各界對于教學質(zhì)量也越來越看重。尤其是小學生,他們對于事物的認知還沒有定形,思維也還不夠成熟,當然,也沒有掌握較強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他們正處于需要被人正確引導的階段,而數(shù)學這門學科,能夠激發(fā)孩子的思維,提升綜合素質(zhì),為以后學好其他學科打下基礎。所以,如何教好這門學科將是我們老師應當認真思考的一大問題。
一、引起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興趣
小學數(shù)學并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它能夠培養(yǎng)一個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為學好其他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是研究其他學科所必需的工具。如物理學、生物學、化學等都需要數(shù)學方面強大的邏輯思維與計算能力,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讓他們對數(shù)學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便是學好數(shù)學的第一步。
首先,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需要用到的教具以及小學生好動貪玩的特點,比如算盤、小棒、圓球等,利用這些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形象生動地教會他們用教具解題,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可以在班上組織一些和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小游戲,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逐漸接受數(shù)學,認識數(shù)學,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不僅僅只是死板的傳授理論知識。這樣,不僅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也被拉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老師與學生或?qū)W生與學生之間都會更容易溝通。
其次,針對有些教學內(nèi)容,比如九九乘法表,老師可以將其編成兒歌讓學生們每天傳唱。如一只小狗有四條腿,那么兩只小狗有幾條腿呢,三只小狗又有幾條?通過這些簡單有趣的方法,學生們就會更容易的記住,若只是單純的去背誦,那就會非常的枯燥無味,學生記憶起來,也就相對不是那么容易并且也不會那么有興趣了。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各種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辦法,讓他們逐漸認識數(shù)學并學習數(shù)學,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孩子們主動地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他們才能學好這一科。
二、采用分層教學模式
現(xiàn)如今學校是主要的教學場所,而一所學校里面有著成百上千的學生,他們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地區(qū),基因不同,從小接觸的環(huán)境也不同,所以他們的智力以及學習能力也有一定差別。作為老師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問題,充分了解到每一個學生在這方面的情況,從而對待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換句話說,也就是因材施教。舉個例子:假定一個班上有一些比較聰明的學生,做題反應快,正確率高,同時也有那么一些學生反應慢,接受新知識比較困難,做題時間也相對較長而正確率不高。那么作為老師,這個時候就不能采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去對待他們,也不能對他們有同樣高或同樣低的要求,而應該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
對于以上第一類學生,老師應該相對比較嚴格地去要求他們,在布置作業(yè)時,除了鞏固基礎以外,也應該多讓他們練習能夠提升能力的題目;對于以上第二類學生,老師就應該時常鼓勵他們并且耐心引導,不讓他們灰心,多布置一些基礎訓練的題鞏固好基礎。當然了,如果條件允許,老師還可以采用分組學習的辦法,一個學習小組由層次不同的學生組成,成績有好有壞,性格也有開朗或內(nèi)向的,在課堂上展開討論時,每個學生都能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同學之間也能起到相互帶動的作用。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一定的想法,不論對錯,只有當他們積極參與討論了,那就是認真思考問題的表現(xiàn)。相信每一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不論是成績還是他們性格開朗度都會有一定提升。
三、扎實基礎
小學生正處于知識啟蒙階段,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很快的把數(shù)學這門學科學到很好,更不能心急,作為一個小學教師,最應該具有的就是耐心。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于數(shù)學的認識,還只停留在一二三這樣的數(shù)數(shù)以及簡單的加減法上,有的甚至不能數(shù)到一百,那么這個時候,老師的任務就是從最基礎的數(shù)字著手,一點一點的引導學生去認識數(shù)學這門學科,讓他們看到更廣闊的知識。比如從加減到乘除,從整數(shù)到分數(shù)小數(shù),從長方形正方形到圓形扇形等等,這些都需要老師們一步一步的細心引導。就好比爬樓梯,我們不可能一步或幾步就爬到樓頂,而需要的是一步一步的來,只有當腳下的每一步都走穩(wěn)走踏實了,才能順利達到最高的位置。所以,作為老師,應該耐心的引導學生,時刻牢記欲速則不達這句話,從最基礎的知識點開始,只有學生們基礎扎實了,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更輕松的學好數(shù)學。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我們都知道數(shù)學是一門理性學科,它與語文、歷史等字校不同。數(shù)學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這門學科的教學中,老師不能過多地影響學生,而只能是引導他們,給他們一點思路,然后讓他們自己思考接下來該怎么做,要知道所謂教學,便是教師要服務于學生,學生應占據(jù)主導地位,而不是一直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比如雞兔同籠的問題,很多學生會覺得比較難,向老師求助,但是這時老師不能直接告訴他們解題過程或答案,應該先給他們分析題目中的關鍵字詞以及已知條件,然后讓他們自己思考雞和兔的區(qū)別,在思路清晰之后再動筆解題。當然,這是在大多數(shù)學生都牢固的掌握好基礎的前提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養(yǎng)成一種獨立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并且養(yǎng)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思考方法,這也就是以上提到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下一次遇到難題時,注意這里所說的難題并非僅指書本上的題目,也或許是生活中的困難,這時他們不會馬上想到的是詢問他人解決辦法,而是能夠自主的去動腦想辦法解決。如果班上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成功地做到這點,那么這門學科的教學工作也算是比較成功了。
五、結(jié)束語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是孩子們對一切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指引他們學習新知識,所以關鍵在于老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并正確引導。其次數(shù)學這一學科知識內(nèi)容深奧廣闊并極其有趣,學好它便能鍛煉出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力以及對事物的敏銳判斷能力。但是,以上教學方法都只是老師單方面所要做出的努力,能否學好數(shù)學,還是要取決于在學習中占主導地位的學生們能否為之付出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