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集體記憶”理論視閾下南京大屠殺事件對外傳播的三個維度

2017-10-09 16:59佘莊墅
對外傳播 2017年8期
關鍵詞:歷史事實集體記憶南京大屠殺

佘莊墅

同為世界災難,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歷史廣為人知,而我國南京大屠殺事件卻長期得不到世界關注,主要原因在于相關歷史事實嚴重缺失且精確性低,對外傳播缺乏公信力;集體表征長期受到忽視,當前呈現表面化趨勢;集體記憶被賦予“仇恨”意義,缺乏人文關懷。要想建構關于該事件的全球性集體記憶,必須充分發(fā)揮親歷者群體作用、在內容和形式上結晶集體表征、站在全球視野彰顯人文主義精神。

從人類發(fā)展的角度看,人們需要通過“記憶”鞏固歷史,在集體中形成共識,記憶是實現身份認同的重要途徑。從社會群體角度看,記憶已經不僅僅是生理學或個體層面的概念,而是社會共同的對自身或他者過往情況的集體認識,這種記憶被稱為“集體記憶”。集體記憶具有建構屬性,其建構過程取決于“社會事實”“集體表征”“集體意義”三個內容層次。對比納粹屠殺猶太人事件,我國南京大屠殺事件之所以長期得不到世界關注,主要是未能在這三個內容層次上建構起該事件的全球性集體記憶。

一、社會事實:嚴重缺失且精確性低,對外傳播缺乏公信力

集體記憶的建構行為必然是基于一定的社會事實。社會事實是集體記憶內容結構的原點,對集體記憶內容的總體形態(tài)和結構起根本作用。①我們要建構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全球性記憶,必須首先掌握該事件的歷史事實。

由于南京大屠殺事件距今時間跨度大,登記在冊的南京幸存者目前僅剩104位。②所以,我們只能通過歷史文獻、圖片視頻等資料了解歷史事實。而當前流傳的資料主要來源于美英德等第三方中立國,甚至部分來源于日本媒體的報道。根據“議程設置”理論,其對于事件的記錄和傳播更多建立在本國利益的基礎上,導致有關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歷史事實嚴重缺失且部分失實。例如,美國文本覆蓋的南京地域客觀上受到限制,屠殺特別集中的長江岸邊草鞋峽、幕府山、燕子磯、上新河、三汊河等處,在文本中罕見提及。③

此外,我國掌握的南京大屠殺事件關鍵細節(jié)精確性不足,歷史事實缺乏公信力,難以獲得國外受眾的認同。例如,關于我國遇難者人數的具體數據,官方統(tǒng)計的人數為30萬,但在國外存在較大爭議,截至2014年12月能夠完全確定名字的受害者人數約為1.6萬。④如果我國自身尚且無法完全掌握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歷史事實,那么將難以在對外傳播中獲得認同,建構全球性記憶。

我國南京大屠殺事件對外傳播應該更關注親歷者群體,其承載著真實、鮮活的歷史事實,能夠增強對外傳播效果。正如保羅·康納頓所言:“或多或少屬于非正式的口述史,是描述人類行為的基本活動。這是所有社群記憶的特征。”⑤然而,當前我國并未充分發(fā)揮該群體的價值。一方面,記者們僅僅把極少數受害者作為消息來源,尤其是習慣性地依靠夏淑琴和李秀英等人來伸張訴求。很多時候,幸存者的出場和發(fā)聲不過是“儀式化”的乃至“工具化”的。⑥另一方面,因為種種原因,我國相關部門長期不受理日本悔悟老兵到中國認錯贖罪的要求。

二、集體表征:長期受到忽視,當前呈現表面化趨勢

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通過語言、文獻、儀式和視音頻等載體感知社會事實,建構集體記憶。這一群體內共享的對社會事實的呈現和描述,稱之為集體表征。集體表征是集體記憶內容結構的主體,是集體記憶的社會存在形態(tài)。⑦在南京大屠殺事件爆發(fā)后,集體表征長期受到忽視,到了新媒體時代則容易在經濟利益的控制下消解集體記憶。

據統(tǒng)計,從1952年開始到1981年,南京市《新華日報》《南京日報》等重要報刊沒有任何關于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報道。⑧同時,這一時期也沒有影片、紀念儀式反映該歷史事件。直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歷史教科書事件、參拜靖國神社事件和南京大屠殺“虛構論”發(fā)生后,我國才開始重視集體表征的重要性,并建成系列紀念場所,如:1985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落成并在隨后被列入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名單,同時修建的還有燕子磯江灘遇難同胞紀念碑、中山碼頭遇難同胞紀念碑、東郊叢葬地紀念碑等等。正如學者李紅濤和黃順明所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南京大屠殺都沒有一個制度化的、有形的記憶場所,這恐怕也是造成它后來所面臨的集體記憶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⑨

當前,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助推南京大屠殺事件跨國界、跨區(qū)域傳播,國內外受眾互動交流更為便捷,一方面有利于全球性集體記憶的建構,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集體記憶在碎片化信息和娛樂化消遣中被分割解構。在互聯網場域中,雖然集體表征更為豐富,但鑒于新媒體快速、淺層的特征,傳者往往從情感層面解讀南京大屠殺事件,缺乏對事件的深層思考,難以獲得全球性、持久性的理解和認同。此外,新媒體強調個性化、娛樂化,官方媒體的權威性在其中被逐漸消解,部分媒體甚至為了商業(yè)利益肆意調侃歷史事件,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導致南京大屠殺集體記憶在消費中被解構。

南京大屠殺事件對外傳播應該重視集體記憶框架的作用,精心挑選并在內容和形式方面結晶集體表征。集體記憶是服務于當下的。因此在內容上,要善于從“過去”以及“現在”的事件中凝聚概括出適宜當前對外傳播的符號,例如反映日本老兵本多利太郎、鹽谷保芳、伊橋彰一等人到中國認錯的舉動并將其定義為“贖罪”,表達和平愿景。在形式上,要充分利用國外受眾最常用的媒介,如“臉書”“推特”等等進行傳播滲透,基于社交媒體的強關系鏈主動設置議程,才能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三、集體意義:賦予“仇恨”意義,缺乏人文關懷

依據拉斯韋爾“5W”假說,在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對外傳播過程中,除了歷史事實(what)和集體表征(what channel)外,我國(who)想要達成的效果(what effect)即推動全球受眾(whom)了解和認同該事件的集體意義。集體意義作為集體記憶內容結構的靈魂,為其設立了穩(wěn)固的框架,集體意義混亂甚至缺失的群體是松散的、不長久的。⑩

我國對外傳播時,往往賦予南京大屠殺事件“仇恨”的意義,以控訴日本帝國暴行為主,通過搜集相關音視頻資料、采訪受害群體的親身經歷,再現大屠殺場面,渲染恐怖氣氛,意圖警醒國民吸取慘痛教訓,勿忘歷史,抵制日本帝國主義。據統(tǒng)計,自1982年至2005年,中國僅拍攝了六部南京大屠殺影片,主題比較單一,大多是紀實性電影,偏重于歷史講述,缺乏對人性的反思和人的終極關懷。11然而,純粹的“仇恨”是國人基于自身立場需求所塑造的意義,具有較強的民族主義色彩,缺乏足夠的深度和寬容度,難以獲得國外受眾的理解和認同。endprint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講到:“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zhàn)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fā)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苯陙?,我國已逐步擺脫民族主義的桎梏,開始從全球視野進行南京大屠殺事件傳播。然而,國外受眾由于受到不同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性格、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與國內受眾相比有所區(qū)別,決定了在對外傳播過程中必須將意義定在國內外受眾共同的關注點。以影片為例,彰顯“人文主義”精神已經成為南京大屠殺題材類的故事電影的主流創(chuàng)作方向。在各個文化場域不斷疏離與融合的今天,把人文主義精神滲透到影片中去,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跨越文化障礙的方法,也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12

「注釋」

①張慶園:《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從傳統(tǒng)社會到新媒體時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頁。

②于英杰:《又有兩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去世》,新華網,2016年12月22日。

③《美報揭露敵軍暴行 紐約泰晤士報駐滬訪員詳電引起美國人士深刻印象》,《大公報》(漢口)1937年12月25日,第2版。

④李丹丹:《張憲文:1.6萬個名字距30萬還很遠》,《新京報》2014年12月12日,第A11版。

⑤保羅·康納頓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頁。

⑥李紅濤、黃順明:《“恥化”敘事與文化創(chuàng)傷的建構:〈人民日報〉南京大屠殺紀念文章的內容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年第1期。

⑦張慶園:《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從傳統(tǒng)社會到新媒體時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91頁。

⑧錢春霞:《新聞媒體中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第6頁。

⑨李紅濤、黃順明:《“恥化”敘事與文化創(chuàng)傷的建構:〈人民日報〉南京大屠殺紀念文章的內容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年第1期。

⑩張慶園:《傳播視野下的集體記憶建構——從傳統(tǒng)社會到新媒體時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92-94頁。

11陳曉紅:《影像生產與集體記憶——以南京大屠殺影片為中心》,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第35頁。

12田怡:《南京大屠殺題材類電影研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第21頁。endprint

猜你喜歡
歷史事實集體記憶南京大屠殺
紀念
“我經歷的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80周年誰的記憶與誰的哀慟
南京大屠殺審判從未終止
論歷史事實與文學表達的關聯性
“歷史理解”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民族傳統(tǒng)體育儀式的文化解讀
“網紅”微博廣告研究
新聞社群的“情懷”策略建構
有關“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的教學反思
蒙自县| 西峡县| 柳州市| 甘谷县| 松滋市| 遵化市| 新兴县| 关岭| 永丰县| 洱源县| 星座| 信丰县| 邵东县| 桂林市| 怀仁县| 巴林左旗| 博罗县| 盐亭县| 达日县| 璧山县| 章丘市| 静安区| 乌拉特前旗| 万盛区| 五大连池市| 金湖县| 皋兰县| 长垣县| 新竹县| 宁乡县| 陵川县| 钟祥市| 富蕴县| 佳木斯市| 武宣县| 定日县| 司法| 安图县| 集安市| 浑源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