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紅英
【摘要】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一個隨機的拓展練習場面令我非常難忘。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張鐵路時遇到了勘測上的困難,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詹天佑是怎么想的?學生找到了這句話:“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p>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236-01
我先引讀后,再讓學生自由讀,然后學生談了自己對句子的理解,他們從正反兩個方面真正理解了這句話。借次機會,我靈機一動,隨即把學生的思路引向生活,讓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說說生活中自己的第一次。這不經(jīng)意間的發(fā)問,使學生一下子愣住了,是路敏打破了沉默,她說:我總是想,這是我自己第一次當班長,一定要把它當好;否則,不但惹同學譏笑,還會使我失掉信心。緊接著馬樂說:我總是想,這是我自己第一次學騎自行車,一定要把它學會;否則,不但惹同學譏笑,還會使我失掉信心。就這樣,班內(nèi)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從正反兩個方面都說了自己的第一次。可是在我看來同學們所說的這些雖然都很真實,但大都平淡,司空見慣,沒什么新鮮的,本打算這樣的訓練結束,就在這時,兩只小手高舉起來,大有一吐為快的架勢,沒想到其中兩個男孩吐露真情的例子引起了我的深思:
何健說:
我總是想,這次我家房子被燒,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沒處住,還會使爸媽失掉生活的信心。聽他這么一說,我的心豁然一亮,說道:“我們有個家多不容易”。此時的何健聽我這么一說,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馬釗說:
我總是想,這是我自己第一次偷著抽煙,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否則,不但挨老師的批評,爸爸的打罵,還會使老師、爸媽失掉對我的信心。這時我用信任的目光看著他,點著頭對他說:“做個誠實的孩子多好啊!”
這是孩子發(fā)自肺腑的真言,真實難忘。于是我緊緊抓住這一情節(jié),讓學生進行再次擴展,要求內(nèi)容具體,再現(xiàn)當時的場面,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組織。經(jīng)過點撥,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一下子高漲起來,紛紛拿出筆在本上練習,一個個精彩的小片斷出現(xiàn)了。
何健是這樣寫的:
我常常想,我們是外來人員,在銀川有個家很不容易,爸爸媽媽靠收破爛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在這里租了個很小的房子,一家四口人吃住全在里面,外面有個小院子,堆得全是廢品,就靠這些廢品養(yǎng)活我們?nèi)摇2恍业氖蔷驮谀翘煲估?,我家失火了,火勢很大,鄰居都來幫忙救火,可是大火無情,燒去了所有的廢品,爸媽哭的很傷心,都讓人拉不起來,那可是我們家的生活來源呀,我一定要把這個家修好;否則,我們?nèi)也坏珱]處住,還會使爸媽失去生活的信心。
這時我又用暖心的話語去鼓勵他:“你長大了,懂得為父母分擔憂愁了,很了不起?!?/p>
馬釗是這樣寫的:
我曾經(jīng)做過許多不誠實的事情,我常常想,這是我第一次背著老師、家長和同學偷著抽煙,就那一次,爸爸知道后用毛巾在我臉上身上狠抽猛打,我的嘴上身上都留了疤痕,我很痛,是這次教訓讓我明白了要做怎樣的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否則,不但挨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爸爸的打罵,還會使老師、爸媽失去對我的信心。
當時教室里靜極了,同學們聽得是那樣專注,我和同學們向他們抱以熱烈的掌聲,使我沒想到的是這兩個小男孩竟流淚了。這兩個在班里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克制能力差的小男孩能在今天的課堂上吐出真言,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弦。
通過這個教學小故事,我結合自己的小專題“以文本為橋梁,凸現(xiàn)讀寫實效”,依據(jù)新課程理念:“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讀寫能力”進行反思,主要有以下兩點認識:
1.教學中充分運用文本,以文本為依托,關注知識的遷移
我們知道,對文本的學習,運用遷移的學習方法,會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反思這個故事,我認為教學中很好地運用了遷移,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由文本向生活情境的遷移。在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內(nèi)容是對生活情境的描述,只要能把握好這一點,及時喚醒學生生活中相近的情景,并巧妙的與文本建立聯(lián)系,學生就能夠通過語言文字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來。新課程又提倡借助文本,跳出文本學習知識。教學中,我通過文本中的“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這句話,讓學生依葫蘆畫瓢,這樣學生打開了話匣子,把心里的許多新鮮事亮出來,講述自己第一次發(fā)生的故事。這樣,給學生了一個合適的落腳點,激活了他們思維的火花,才有了何健、馬釗同學的那種想講述的沖動。這樣,不但實現(xiàn)了文本知識向生活的遷移,還學會了從正反兩方面描寫一件事的寫作方法。
其次是把淺層次的遷移引向更深的層次。讀寫結合遷移運用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和最后歸宿。看到學生火花的閃耀,我要求學生繼續(xù)思考,做更精心的準備,將已經(jīng)形成的淺層次的知識遷移效果引向更深的層次,把三言兩語的口頭表達變成一個精彩的書面片段。這樣就進一步使學生的心動起來,情感由之前顯性的、淺層次的向理性的、深層次過渡。學生有了創(chuàng)作的沖動,有了吐露真情的愿望。何健和馬釗的這個片段練習,就是在仿照句式上進行再拓展,使這個片段的內(nèi)容越來越具體,這樣,學生在讀中悟,在寫中練,在練習中又互相交流,凸現(xiàn)了讀寫實效,提高了語文能力,真正實現(xiàn)了課標中第三學段的要求:“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
最后是把無意識的遷移逐步轉化為有準備的遷移。反思這個故事的發(fā)生,帶有典型的偶發(fā)性,就象故事的題目“不經(jīng)意間的發(fā)問,意想不到的精彩”一樣。可是,我們的教學不能只是等待這些偶然的機會,而是要在預設上下功夫,要讓這些偶發(fā)的現(xiàn)象在我們的教學中經(jīng)常性出現(xiàn)。這樣,我們就會把文本知識學習中一些無意識的遷移學習變成有準備的教學過程。
2.抓住瞬間的機會悉心呵護學生的靈感,讓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這堂課上瞬間的靈感來源于文本中的一句話,就是從這句話中不經(jīng)意的發(fā)問引出了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當何健說家里發(fā)生火災時,我用同情的目光,暖心的話語去安慰他,當馬釗為難地把埋藏心底的話語向老師和同學敞開時,這是多么的難得!我用鼓勵的目光,期望的眼神,期待他說出了心中的秘密。施愛于細微之處,于細微之處見深情。如果這堂課在馬釗說出偷著抽煙這件事時,我加以嚴厲的批評,這樣就會刺傷他的自尊心,會對他的心靈造成負面影響,這是失敗的教學,因此,課堂上我捧著一顆愛心,悉心呵護他們,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在教學中倡導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使這兩個平時不完成作業(yè)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流露出心底的秘密,而且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寫出這樣生動的片斷,真讓我出乎意料,意想不到的精彩也由此產(chǎn)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