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蘭
摘 要:語文是高中課程中的重要學科,是塑造人的靈魂工程的必修課,它的終極意義除了準確表達交流,還包括提升人格人性,培養(yǎng)家國情懷,造就有胸襟、有品位有擔當?shù)木又?。文章結(jié)合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學使命與教學方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使命;策略
一、高中語文教學之現(xiàn)狀
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教學是一番怎樣的光景呢?對白話文的教學,一般是設置一些題目,或篩選信息,或研究題干與選項,按照“以偏概全”“無中生有”等逐一排除破解;或在文中畫出重點句,要求學生理解其表層義與深層義;或整合記敘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或指出議論文中論點與論據(jù)的對應關系及論證方法。對于文言文,教學則專務于明通假,辨實詞、虛詞之義項與用法,歸納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及逐字逐句翻譯。對于作文教學,則教學生幾種開頭的模式,教學生如何提論點,如何配論據(jù),采用何種結(jié)構(gòu)模式,運用哪些修辭實現(xiàn)筆下生花,經(jīng)營文章亮點以斬獲高分云云。
古今學者文豪的作品,原本豐沛水靈若少年處子,而選入教材的課文,更是數(shù)千年文化長河里千淘萬漉的精金美玉。可是那些精靈寶貝到了現(xiàn)代的語文課堂上,卻蛻變成供師生解剖以獵取分數(shù)的一具具僵尸!古人賦詩屬文,乃以心血澆文煮字,是睿思與激情苦戀的分娩,而如今的作文課上卻變成了老師教給學生的速成批發(fā)的產(chǎn)品,沒有陣痛、沒有酣暢、沒有情潮、沒有氣場、沒有溫度、沒有翰墨與書卷之謦香。
二、高中語文教學之使命
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讀書人的書生氣質(zhì)、文化素養(yǎng)及胸襟抱負,跟古人相比已然縮水,這或許跟語文學科與語文教學的式微有莫大關系。在九州一脈尚文藻的古代,教材幾乎就是語文(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史子集)一科獨擅勝場,即便到了民國時期,有文、理許多科目,然語文被奉為“國文”,居人文之首,乃學科之最,至高無上。而語文教學之現(xiàn)狀則讓人不能不痛思反省。如今各科之教與學,老師備課則致力琢磨五年模擬、三年攻略,學生聽課則參悟答題之技與得分之訣,如此教學,教師所授者并非儒林器識之衣缽,并非家國天下之薪火;學生所受者既非修身齊物之教養(yǎng),亦非憂樂天下之胸襟,只有專門釣取分數(shù)的知識與技巧(知識并不等于文化)。把語文教學等同于數(shù)、理、化等自然科學的學科,使語文教學淪為載分之櫝與漁分之筌,而將至貴至寶的珠與魚反而棄之不顧。這種唯分數(shù)的語文教學就像結(jié)婚只為綿延子嗣而罔顧愛情一樣荒唐。
語文教學生一味斤斤于分數(shù),則無異于買櫝還珠、舍魚取筌。那么我們這些靈魂工程師塑造的產(chǎn)品,將來必然無益于國家和社會!古人把讀書人分為君子之儒與小人儒,君子之儒為天地立心,為圣人立言,為萬世開太平;小人之儒則善良其面,奸偽其心,鄙吝如市儈,冷酷如蛇蝎。
是塑造君子之儒還是生產(chǎn)小人之儒?語文教學之使命關乎世道人心之走向,關乎國家民族之興衰,千秋功罪,寧不慎哉!
三、高中語文教學之淺見
中國江浙的錢氏家族,之所以千年長興、俊彥接踵、人才輩出,就是因為錢氏祖先教育子孫有遠見卓識,不像有的人家鼠目寸光,教后人求田問舍。茲撮舉《錢氏家訓》幾則以窺一斑:
(1)“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
(2)“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p>
(3)“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p>
看了《錢氏家訓》人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錢鐘書學貫中西、蜚聲全球卻拒絕上任何鏡頭,淡泊名利?為什么錢學森舍棄美國的優(yōu)厚待遇,毅然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大愛無私也!那么,怎樣使語文教學達到育人的目的?
首先,釋放魅力,激發(fā)興趣?!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老師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才有四兩撥千斤之功。如何激發(fā)興趣?語文老師須有激情,自己有激情才能點燃學生的激情。為了點燃學生的激情,語文老師完全可以把講臺當戲臺,把黑板當屏幕,可以演講,可以吟嘯,可以放歌,可以手舞足蹈,可以信手漫畫,可以抖幽默噴噱頭,等等。荀子不云乎:“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闭^,尊其師而信其道。
其次,整體感悟,涵養(yǎng)器識。語文老師每教一篇課文,先應為學生當向?qū)В呓髡?,了解寫作的時代背景,感受作者所處的風云與滄桑,激起思古之幽情。然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用普通話讀,用方言讀,用歌吟讀,用戲腔讀??傊?,要用激情將課文整體地焐熟以涵泳出味道,如此方能高屋建瓴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涵養(yǎng)學生的器識。
最后,順其自然,各展所長?,F(xiàn)代應試教育的大弊之一就是把學生弄得像足球場里草叢一樣,整齊劃一,拘一格而降人才。盧梭《愛彌兒》云:“出自造物主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全都變壞了?!闭Z文老師大可以師法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讓學生各自的潛能自然自由地施展。有的喜歡演講,有的熱衷朗誦,有的鐘愛書畫,有的擅長寫作,等等。對此,教師不僅要大加鼓勵,還要給每個人提供施展的平臺,且定期或不定期地比賽評獎。筆者長期實踐,對語文教學造就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頗有其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