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深入發(fā)展,教學模式得到突破與創(chuàng)新,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活力,提升教學綜合質量,其中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融入相關學科的歷史文化,賦予課堂教學濃厚的文化底蘊,為提升課堂教學綜合水平奠定基礎。
關鍵詞:化學史;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2-0227-01
Absrt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ing mode has been broken through and innovated, so as to inject fresh vitality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which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related subjects are incorporated in the process of chemistry teaching. Endow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strong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history of chemistry; chemist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application
化學作為一項科學學科,具有漫長的發(fā)展歷史,是許多研究學者智慧的結晶,伴隨新課程標準不斷發(fā)展,其影響力推動教育工作者將創(chuàng)新眼光集中在化學史的合理應用層面,尤其是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成為教育專家不懈追求的教育創(chuàng)新方向。基于此,為了使我國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積極解決當前存在與化學教學過程中的現(xiàn)實問題,進而對化學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進行探析顯得尤為重要。
1 化學史的教育價值
化學史是化學不斷發(fā)展下的產物,在化學史中不僅可看到化學一路走來的姿態(tài),在其中感受化學研究學者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等優(yōu)秀品質,更為十年如一日埋頭在化學工作領域中科學家的匠人精神所折服,而匠人精神正是這一輩應用型人才所缺失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通過在高中化學中進行化學史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賦予學生鉆研精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瘜W史作為反應化學發(fā)展的歷史,在化學研究發(fā)展推動下,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因此通過化學史的學習,可賦予學生掌握化學發(fā)展變更的能力,利于對書本知識展開深入探究,提升化學知識領悟力與學習綜合成效。與此同時,化學史的教育是普通高?;瘜W課程標準改革額必由之路,是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成效的有效方略,使學生得以更為系統(tǒng)的掌握化學基礎知識與相關原理,在提升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基礎上,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形成科學世界觀,具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教育價值。
2 應用化學史的教育方略
通過對化學史教學價值進行分析可知,化學史可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成效,引導學生展開高效探究,達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為此若想當前高中化學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師應積極思考教育創(chuàng)新與實踐方略,為化學史與化學課堂教育的有機融合,提供行之有效的準入路徑。
2.1 秉持適度性原則讓化學史成為串聯(lián)課堂教學內容的手段
傳統(tǒng)高中化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照書本知識與教學大綱,按部就班落實教學內容,利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使化學課堂缺失趣味性,無法引導學生展開高效學習,降低課堂教學成效?;诖?,高中化學教師應意識到化學史中豐富多變的教育資源,靈活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豐富教學知識,為化學課堂教學注入無限活力,進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為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綜合質量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化學平衡”相關教學時,可在漫長的化學歷史中汲取有關化學平衡的研究歷史,如“勒夏特列原理”,進而充實化學課堂理論知識,用名人故事及其研究精神感染并引導學生開展高效學習,提升課堂教學綜合質量。
2.2、以史為源,開展再現(xiàn)式教學
化學結論的得出都是以科學家的化學實驗為基礎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挖掘原理產生的歷史探究過程,借助再現(xiàn)式的實驗教學來豐富教學過程。
例如,在進行《氯溴碘及其化學性質》的教學時,為了強化學生對氯氣制取過程的認知,教師借助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氯氣的化學史來開展教學。首先,提供氯氣產生的史料引導學生對其制取過程和原理進行分析總結。史料內容為:1773年,舍勒在實驗中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將黑錳礦和濃鹽酸混合加熱時,會產生一種黃綠色的氣體。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少有人能夠看到有色氣體,舍勒產生了較強的好奇心。隨后,舍勒發(fā)現(xiàn)這種氣體會使人產生窒息的感覺。在探究意識的驅動下,舍勒對該氣體進行了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了它的“破壞性”:它會使鮮艷的花朵或葉子褪色,令火苗熄滅,溶于水之后會使紙張、布料永久性漂白。接著,給出小組討論的任務,引導學生提取氯氣的相關信息。經過分析閱讀后,學生得出以下幾點結論:①物理性質:黃綠色氣體,可溶于水;②制取方式: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③化學性質:強氧化性,最后,依據制取的原料和氣體的性質,引導學生對實驗制取氯氣的過程進行設計。在課堂上,教師依托實驗器材重現(xiàn)歷史上的氯氣制取實驗,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時,讓學生觀察氣體的物理特性,并利用實驗室的裝置進行漂白性質的驗證。
通過化學史料的詳細描述和氣體制取過程的再現(xiàn),學生對氯氣的性質和制取過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史料與再現(xiàn)式實驗的結合,為學生搭建了一條通往深化理解知識的橋梁,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化學史在教學中的融入沒有單一固定的體系,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以學情為基準,精準把握化學史的融入時機和合理設置化學史的融入方式,讓化學史成為教學中起著積極推動作用的部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化學史的融入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實現(xiàn)化學史的再現(xiàn)過程,可有效激活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情為支柱,以化學史為依托,讓化學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知識吸收和能力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田玉文.我國高中化學必修教材中化學史的呈現(xiàn)及其教學現(xiàn)狀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2]白冬君.化學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