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然
【摘 要】社會動員績效是評價和衡量基層黨組織動員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基層黨組織動員能力直接影響其動員工作的開展,間接影響著群眾對于基層黨組織的印象和態(tài)度,探討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將群體行為與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相聯(lián)系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基層黨組織可以被視為一個群體;二是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受群體行為影響。從組織行為學視角看,群體行為從個體因素和群體因素兩個層面對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有不同影響,本文在梳理兩方面影響的基礎上,探討了提高基層黨組織社會動員績效的內部路徑。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群體行為;路徑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475(2017)09-0040-04
對于基層黨組織來說,群眾的支持是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而社會動員工作績效的高低決定了基層黨組織是否能獲得群眾的支持。因此,如何提高基層黨組織社會動員績效是亟待解決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疾焐鐣訂T績效其實是從動員效果層面反推動員整個過程的情況,從而能夠明確動員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改善動員工作效果。本文從組織行為學中“群體”概念出發(fā),在論證為何從群體行為角度考察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的基礎上,分析個體在群體中的表現(xiàn)和群體自身因素對群體行為的影響,考察群體行為如何影響基層黨組織的社會動員績效,最后嘗試探討提高基層黨組織社會動員績效的途徑。
一、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的群體行為視角
從群體行為角度考慮其對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的影響,主要依據(jù)是:
(一)基層黨組織可以被視作一個群體
群體被定義為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的成員組成的、之間具有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和共同的目標、把自己視為群體中一員的人群集合體。[1](P.213)所謂群體,一般有以下特征:成員之間相互作用、穩(wěn)定性關系、共同的目標和歸屬感。研究群體行為對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影響,首先要明確基層黨組織是否可以被視為一個群體??梢哉f,基層黨組織滿足作為群體的上述一般特征:
1.基層黨組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的成員
群體的最基本特征不僅是對人數(shù)有要求,并且還強調了成員之間的關系。所謂的相互作用,是指群體中的成員必須有社會性互動,能夠相互影響。按照黨章規(guī)定,基層黨組織至少有三名正式黨員,相互之間通常存在密切的工作、思想和組織關系。
2.基層黨組織基本職責具有穩(wěn)定性
穩(wěn)定性體現(xiàn)在基層黨組織職責的穩(wěn)定。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責在于宣傳和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團結群眾、聯(lián)系群眾等方面。同時基層黨組織的每個崗位對應相應的工作職責,這也是長期不變的。基于種種工作和生活原因,基層黨組織成員會發(fā)生變化,但其基本職責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這種職責的穩(wěn)定性也會使得基層黨組織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變得相對穩(wěn)定。
3.基層黨組織成員有共同的目標
個體之所以能聚集到一起成為一個群體,最重要因素就是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目標使他們愿意與其他成員形成良性互動的關系,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通力合作,相互幫助?;鶎狱h組織成員的共同目標體現(xiàn)在它的終極目標:為人民服務上,這就使得組織中大部分成員都在為實現(xiàn)這個終極目標在努力。
4.基層黨組織成員有強烈的歸屬感
群體中的成員必須對其所屬群體的其他成員有一個重要的認知:他們都是屬于同一個群體?;鶎狱h組織的成員對這一點往往認知強烈,這是因為基層黨組織大多數(shù)黨員有強烈的使命感,對維護黨組織的形象,履行黨組織的責任都有深刻的認識。同時,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基層黨組織的組織性、階級性、先進性和純潔性強化了基層黨員對這個群體的歸屬感。
(二)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受群體行為影響
群體行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體在群體中的行為表現(xiàn),二是群體自身的因素也會影響群體行為。之所以可以將群體行為與基層黨組織動員工作相聯(lián)系,是因為在動員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基層黨組織的黨員,他們個人的動員績效將會對基層黨組織整體的動員績效起決定性作用,而他們個人的動員績效是與他們個人在基層黨組織中的工作行為表現(xiàn)密不可分的。除此之外,基層黨組織作為一個特殊的工作群體,其自身的規(guī)范、理念等因素也會使得其作為一個群體的行為表現(xiàn)有所變化,從而影響它的整體工作績效。對于基層黨組織來說,動員是其基本職責。動員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基層黨組織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也影響到群眾對基層黨組織的看法,進而影響他們對整個黨和政府的印象。因此,從群體行為角度探究基層黨組織的動員績效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二、群體行為對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的影響
社會學研究表明,群體行為對組織績效會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這種影響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個體在群體中的行為表現(xiàn)會影響組織績效的高低;另一方面來自于群體本身的影響,包括群體氛圍、群體內部溝通以及群體決策的傾向性等。
(一)個體在群體中的表現(xiàn)對動員績效的影響
1.社會助長效應的兩面性
社會助長是指個人的活動效率由于他人同時參加或在場旁觀而改變。具體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其他人在場時,個體的工作績效會提高;另一種是當他人在場旁觀時,個體的工作績效會降低。根據(jù)社會學家的實驗總結,他們認為:和單獨工作相比,如果一個人對這個工作非常的熟悉,那么別人在場將會表現(xiàn)得更好,反之,則會更差。[1](P.217)據(jù)此,在基層黨組織的社會動員過程中,黨員的表現(xiàn)也有所差異:一種是富有動員工作經驗的老黨員,由于對動員過程的熟悉,往往能合理利用資源,積極與其他黨員合作,此時社會助長發(fā)揮積極效應;反之,對動員工作沒有經驗的黨員的工作績效會降低。因此,提高基層黨組織黨員自身的動員能力,讓他們熟悉動員工作流程,有助于發(fā)揮社會助長的積極效應。
2.一定的社會惰化效應endprint
社會惰化又稱為搭便車,是指部分個體在群體中工作時會產生消極懶惰的思想,偷懶磨洋工,不付出該有的努力卻與其他付出努力的人得到同樣的結果。[2]社會惰化現(xiàn)象越嚴重的群體,對其群體績效傷害越大。因為搭便車的人越多,就意味著真正付出努力的人越少,必然會影響群體的工作進程和工作效果。在基層黨組織工作中,任務分配的不合理、紀律的不嚴謹、個體責任感的弱化都很容易導致搭便車的現(xiàn)象產生。而在動員這項細節(jié)繁瑣、事務繁多的工作中,上述原因造成的社會惰化效應將會更大。如何激發(fā)個體的動員積極性,讓基層黨組織黨員能夠主動承擔動員責任,是基層黨組織動員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3.群體行為心理
個體在群體中的心理活動也會影響其工作績效。一般來說,群體行為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集體無意識、集體感染力、情緒化、從眾心理等。這些因素會使得個體在群體中會受環(huán)境影響,放棄自己的行為標準,只是盲目地跟隨大部分成員的行為。筆者在走訪上海市浦東區(qū)洋涇街道時發(fā)現(xiàn),在基層黨組織的某些具體動員工作中,例如動員群眾參加某項會議,若組織中大多數(shù)黨員積極響應,發(fā)揮力量,進而形成大部分人的“動員風暴”,則會提高整個組織的動員績效。反之,若大部分人都消極怠工,排斥工作,則少數(shù)人也會受組織氛圍影響而無所作為。要避免個體在群體中受不良情緒影響,就要從個體的工作理念出發(fā),形成其自身堅定的信念。
(二)群體自身對動員績效的影響
群體自身對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的影響不可低估,具體來說,群體因素涉及群體氛圍、群體內部溝通、群體決策的傾向性等三個因素。
1. 群體氛圍的影響
群體的氛圍包括其規(guī)范、理念以及地位等因素。
(1)規(guī)范。具體而言,基層黨組織的規(guī)范是指對黨組織里的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或工作細則作出的規(guī)定。若基層黨組織有一套嚴謹細致的有關動員工作的規(guī)范,則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動員任務時可以按規(guī)章制度辦事,同時他們承擔的相應責任也更加明確。反之,若缺少具體的工作規(guī)范,則在實際動員過程中,碰到具體困難或問題時只能憑領導的一句話進行定奪或臨時召開會議尋找解決方案,這可能會引發(fā)沖突和矛盾,阻礙工作的順利開展,大大降低動員工作的效率。據(jù)了解,上海長寧區(qū)的程家橋街道在社區(qū)治理面臨多元化需求的情況下,成立了“凝聚力工程程家橋分會”,通過黨建資源一體化服務項目,形成完整的整合機制。這種規(guī)范體系無疑為社區(qū)又增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平臺和渠道,并且會大大提高社動員工作的效率。
(2)理念。理念體現(xiàn)在組織觀念、道德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理念是組織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組織的理念會影響組織成員的處事作風,滲透到他們的行為中?;鶎狱h組織是為群眾服務的,并且在動員過程中會與群眾有直接緊密的關系,因此他們的行為也會對群眾產生影響,這直接關系到動員工作績效的高低。良性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基層黨組織動員工作的開展。例如,上海市靜安區(qū)石門二路街道新德居民區(qū)打造“文化鄰里”服務型黨組織,主張以“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yōu)化管理、維護穩(wěn)定”為主線,逐步形成了“黨建引領、社區(qū)參與、居民受惠”的工作模式,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這樣濃厚的文化氛圍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群眾想要支持和參與社區(qū)組織的各類活動。
(3)地位。這里的地位是指基層黨組織在群眾心里的重要程度,換句話說,是指群眾對基層黨組織的滿意度。基層黨組織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動員能力的強弱。這是因為,地位較高的基層黨組織往往能獲得群眾的最大支持,從而能夠掌握較多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等,強大的資源能力是實現(xiàn)較高的組織動員績效的關鍵。其次,地位高的基層黨組織的動員工作能更順利地開展,不用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與群眾的溝通方面,因此會大大提高動員效率。對于基層黨組織來說,提高其自身地位是提高整個組織動員績效的重要法寶。
2.群體內部溝通的影響
任何組織都需要內部溝通,內部溝通是維護組織穩(wěn)定、提高組織凝聚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基層黨組織內部的溝通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基層黨組織是對群眾生活有較深影響的一個組織。因此,基層黨組織要在組織內部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向群眾傳遞正能量。在動員過程中,若組織內部缺乏有效合理的溝通,可能會導致組織成員對某一問題的意見不一致,從而對處理方式也各執(zhí)一詞,這就會影響組織內部的團結,影響動員的效果和進程。同時,缺乏溝通使得成員之間缺乏信任,影響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割裂了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使其難以為工作目標共同努力,導致整個基層黨組織動員效率的低下。
3.群體決策的傾向性的影響
群體決策的傾向性主要是受群體思維的影響。群體思維是群體決策中的一種現(xiàn)象,是指高凝聚力的群體認為他們的決策一定沒有錯誤,為了維持群體表面上的一致,所有成員都必須堅定不移地支持群體的決定,與此不一致的信息則被忽視,即群體決策時的傾向性思維方式。[3](P.491)群體思維與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的思維有重要聯(lián)系。一般來說,在群體中擁有權威的領導很容易將自己對某問題的看法傳達給其下屬員工,有不同意見的員工由于感受到群體規(guī)范要求共識的壓力,不愿表達不同見解。這時個體的客觀思辨及道德判斷力都會受到影響而下降。這種情形下做出的群體決策容易成為不合理的失敗的決策?;鶎狱h組織的員工并沒有自主決策權,其各項任務的都是受上級領導命令,當其在動員過程中遇到具體問題時也是通過匯報上級,得到上級批示后才能做相關決策。這樣導致在動員過程中員工不敢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并且致使一個小決策都會浪費大量時間,從而降低了整個組織的動員效率。因此,如何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決策效率是基層黨組織動員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
三、提高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的路徑思考
在分析影響因素時提到,要提高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既要從群體中的個體因素出發(fā),又要從群體自身因素出發(fā)。因此,提高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要從個體因素和群體因素兩個層面著手考慮。endprint
(一)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個體動員績效
提高個體的動員績效可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從個體自身考慮,提高其本來的動員能力,從而提升整個群體的動員績效;二是從個體在群體中的表現(xiàn)出發(fā),提高個體在群體中表現(xiàn)的動員績效。
1.加強基層黨組織動員的相關培訓
組織績效的提升與個體績效的提升密不可分,而個體績效的提升又與個體動員能力的提高相關。幾乎所有基層黨組織都必須接觸社會動員工作,但并非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對“社會動員”有著清晰的理解,甚至對“社會動員”的概念也是模糊的。因此,在基層黨組織中,應該由掌握有關動員知識的專業(yè)人士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以提高他們的動員能力。這種培訓應該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理論方面的知識教育,即向基層黨組織人員傳授有關社會動員的理論知識;二是在實踐過程中的技能培訓,例如定期在某次具體動員工作中對如何進行動員進行計劃性引導,或通過評估動員效果對動員過程中的不足進行總結分析,從而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社會動員能力。
2.增強基層黨組織個體動員的服務意識
提高個體動員績效的一個途徑在于改變個體的動員理念。影響個體動員績效的基本理念包括是否站在群眾利益的角度、是否具有奉獻精神、是否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等,而這些理念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即為群眾服務的意識。要增強基層黨組織成員的服務意識,首先要提高其自身的素質。一是基層黨組織在招納新員工時提高對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二是對文化水平低的老員工進行后期培訓,提高其文化水平。其次,增強基層黨組織成員服務意識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內部的思想教育。定期召開思想政治教育會議、注重平時動員過程中對工作人員服務意識的培養(yǎng)等都是增強群眾服務意識的有效方法。個體理念的改善有助于良好的群體理念的形成,從而有益于提高基層黨組織在群眾心中的地位。
3.提高基層黨組織成員動員過程中的“社會福利”
前文提到,激發(fā)基層黨組織員工的動員積極性有助于提高他們個人的動員績效,而激發(fā)積極性可通過提高員工在動員過程中獲得的“社會福利”來實現(xiàn)。群體成員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社會福利包括兩個方面:一種社會福利來源于心理的親密感;另一種社會福利來源于和諧的共同參與感。[4](P.294)心理的親密感會使群體成員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獲得一種安全感,這種情感上的支持將會促進他們更加融入整個群體,強化他們作為群體一分子的歸屬感,從而為成員之間的合作溝通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共同參與感是指任務和活動所帶來的親近感。在動員過程中,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人員常常首先要對需動員的活動有著明確的情感上的認同,然后才能投入身心去做好動員工作。根據(jù)“集體的感染力效應”[5],心理親密感和共同參與感更強烈的組織能更快地對被動員活動達成一致認同,有利于成員動員能力的發(fā)揮。此外,共同參與感也會使組織中成員產生提升自己績效以被他人認同、被組織認可的愿望,有利于激發(fā)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動力。提高社會福利可通過團隊建設來達到,如營造良好的組織文化氛圍、加強組織內部溝通等。
(二)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動員績效
提高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動員績效可以從規(guī)范、溝通、領導和管理制度幾方面來探討。
1.建立一套健全的動員規(guī)范
規(guī)范能提高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責任感,是保證成員最大程度發(fā)揮各自動員能力的前提條件。一般來說,基層黨組織有自己的工作制度,但卻缺少專門的用于動員的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既可以僅僅是一套動員工作的執(zhí)行流程和秩序,包括對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的應對措施。這種秩序能確保工作人員在合理范圍內發(fā)揮其動員能力,從而提高整體的能力。同時,這種規(guī)范也可以包括一種類似于績效管理的獎懲制度。獎懲制度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可以明確個體的工作責任,并產生激勵作用。針對動員工作的績效考評比較難,因為動員并非是取得定量的結果,并且由于其過程是連續(xù)非間斷的,各個階段相互融合難以界定分開,所以也難以對其具體環(huán)節(jié)進行評分。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民意檢測和內部評價來對成員動員能力進行評測,從而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成員進行嘉獎。獎勵方式也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是精神上的鼓勵,也可以是物質上的嘉獎。這種獎勵制度一方面是對高績效的員工的一種肯定,讓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榮譽,促使他們繼續(xù)保持良好績效;另一方面也在無形中對其他成員造成壓力,督促他們提升自己績效,在組織中形成良性競爭的關系。
2.加強動員過程中的內部溝通
在動員過程中,及時有效的內部溝通有利于激勵成員提高自身動員能力。這是由于:首先,內部溝通的暢通會讓成員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缺陷或不足,并會促使他們及時完善。若某一能力低下的成員在動員工作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扮演重要角色,那么他較低的工作能力必然會受到其他工作人員的非議,當信息反饋到自己那里時,在群體中的羞愧感會刺激他們改善自己的不足,提升他們的工作績效;其次,有效的內部溝通能讓成員學習到更多知識,讓自己掌握到更多技能。例如,某宣傳動員能力很強的成員通過與組織其他成員的溝通交流,可能會獲得更強的資源能力。這無疑對提高整個基層黨組織的動員績效是有利的。加強動員過程內部溝通可通過開展交流會議、進行組織間談話等形式來實現(xiàn)。
3.提高動員過程中的領導力
前文提到,具有影響力的領導往往會因為表達了自己的偏好而對整個群體的決策產生影響。為此,必須改善領導行為,從而提高基層黨組織動員績效。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任務型領導和社會情感型領導的統(tǒng)一。任務取向型領導負責確保群體的生產力,確保群體目標的實現(xiàn);社會情感型領導則可保證富有凝聚力和友好的群體氛圍。[6](P.116)動員是一項充滿情感的工作,這是因為它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并且是一方說服另一方的過程。因此,在基層黨組織內部,若領導能夠不僅重視動員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且友善、富有同情心地對待基層黨員,善于解決組織內部矛盾和分歧,那么基層黨員就會結成一個團結友好的群體,繼而他們對待被動員群體的熱情和投入也會有所增長。endprint
(2)領導者應恰當處理個人態(tài)度偏好。在組織中有地位和權威的領導者不應當太明顯地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偏向,尤其是在向下屬員工傳達命令或者與他們溝通交流的時候。作為領導者,應該讓群體成員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提出意見建議,鼓勵群體成員考慮所有的選擇。在社會動員過程中,動員工作的復雜繁瑣多變性使得領導者在最初往往不能做出兼具理性和靈活性的決策,此時組織民主討論將是最好的選擇。不僅要讓基層黨組織黨員加入討論,也應當邀請部分群眾參與,討論形式既可以是會議,也可以是網絡建立討論組。在動員過程中適時地收集這些信息,有利于基層黨組織了解群眾需求,為群眾反映相應情況開辟了渠道,利于決策的靈活調整,增加其合理性,從而提高動員績效。
4.構建自我管理型動員團隊
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決策效率對提高其動員績效有著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一種設想是:是否能在基層黨組織中建立一支自我管理型動員團隊。在組織行為學中,自我管理團隊被定義為有權制定原來由管理者作出的決策的團隊。自我管理團隊是在組織中實施授權的一種方式。在這種形式的團隊中,管理者會運用軟性影響策略——與硬性技能相對應的一種策略,體現(xiàn)在溝通、表達、協(xié)作等方面,對組織產生更大的影響力。[4](P.298)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管理型團隊會對員工的態(tài)度產生積極作用。近些年來,隨著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基層黨組織的管轄范圍變廣,事務越發(fā)繁瑣復雜,常常出現(xiàn)“人手不夠”“人事不匹配”等現(xiàn)象,因此提高工作效率是基層黨組織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zhàn)。在基層黨組織中建立自我管理型動員團隊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為組織節(jié)省大量時間,并更好地發(fā)揮成員的積極性。在動員工作中,團隊自身具有決策權有利于激發(fā)動員主體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發(fā)揮各自偏向的動員能力,從而提高整個基層黨組織的動員績效。
參考文獻:
[1]杰拉爾德·格林伯格.組織行為學[M].上海:人民出 版社,2011.
[2]馬志英,魏如山.組織中的社會惰化研究[J].山東社 會科學,2005,(5).
[3]斯蒂芬·沃切爾.社會心理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8.
[4]戴布拉·尼爾森.組織行為學:現(xiàn)實與挑戰(zhàn)[M].清華 大學出版社,2013.
[5]楊柳.網絡社會的群體行為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 2009.
[6]理查德·克里斯普.社會心理學精要[M].北京大學出 版社,2008.
[責任編輯:褚永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