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圣楠++李艷玲
老故事
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有用梅子做飲料的記載。夏日常飲的酸梅湯最早由烏梅湯發(fā)展而來?!侗静菥V目》記載:“梅實采半黃者,以煙熏之為烏梅?!睘趺放浒滋?,加水煎煮,成為簡單的烏梅湯?,F(xiàn)在的酸梅湯,據(jù)傳是在乾隆皇帝的要求下,由御膳房對原滿洲常用的烏梅湯方子進行改良得來,深受乾隆皇帝喜愛,經(jīng)常茶前飯后飲用。后來,酸梅湯在宮中流行起來,并逐漸傳到民間,因其配料簡單、煎煮方便、解熱祛暑,深受老百姓喜愛。
細(xì)心思
酸梅湯一般包含烏梅、甘草、山楂、桂花、冰糖幾味中藥,可消食合中、行氣散瘀、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烈日炎炎,飲一杯烏梅湯,舒服又保健,豈不美哉!
烏梅,味酸、澀,性平,入肝、脾、肺、大腸經(jīng),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消食、散瘀等功效。在酸梅湯中,烏梅主要發(fā)揮其解油膩的功效?,F(xiàn)代醫(yī)學(xué)表明,烏梅富含有機酸,其中苦味酸、苦扁桃苷具有殺菌、清熱、鎮(zhèn)痛的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脾、肺、胃經(jīng),具有瀉火解毒、補中益氣、調(diào)和藥性之功。在酸梅湯中,甘草主要起到去火、解油膩的作用?,F(xiàn)代醫(yī)學(xué)表明,甘草含有多種生物化學(xué)物質(zhì),對咽喉腫痛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山楂,味酸性溫,入肝、脾、胃經(jīng),具有化瘀而不傷新血、行滯氣而不傷正氣的特點,對積食、瀉痢腹痛、食欲不振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桂花,味辛性溫,入肺、大腸經(jīng),具有化痰、散瘀、溫中散寒的功效。在酸梅湯中,桂花主要發(fā)揮清熱解毒、滋養(yǎng)肌膚的功效。將桂花加到飲料中,還有增加香氣、提升食欲的作用。冰糖,可以緩沖烏梅的酸味,使湯汁酸甜可口,還可清熱去火、快速補充糖分。
自己做
自己制作酸梅湯,安全簡便,經(jīng)濟實惠。一次制作,一家人可以喝一天。
原料
烏梅6~7顆,甘草7~8片,山楂2~3片,冰糖5~6塊(約30克),桂花適量,蜂蜜少許(15克左右為宜),純凈水3000毫升(以上原料為3~4人份)。
制法
1. 將烏梅、甘草、山楂洗凈。
2. 將烏梅、甘草、山楂、冰糖放入砂鍋中,浸泡2小時。
3. 加入3000毫升純凈水,用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煨2小時。
4. 撈出烏梅、甘草、山楂,放入桂花,燜5分鐘。
5. 撈出桂花,待酸梅湯降溫后根據(jù)個人口味調(diào)入蜂蜜飲用。
6. 可將尚未喝完的酸梅湯保存起來,一天內(nèi)多次飲用;或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飲用時需恢復(fù)室溫。
營養(yǎng)
酸梅湯主要提供水分和糖分。這樣一份酸梅湯含糖45克,提供能量753千焦(180千卡)。需注意的是,很多朋友喜歡把酸梅湯冰鎮(zhèn)后大口飲用,殊不知,這樣做會對胃腸道造成損傷。另外,血糖代謝異常的朋友需少放或不放冰糖和蜂蜜。
致歉聲明:
本刊2017年第5期第32頁中,茯苓餅原料中的面粉應(yīng)為100克。特此說明。endprint
大眾醫(yī)學(xué)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