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河南 鄭州 451150)
毛姆的小說《面紗》曾兩次被改編為電影登上大銀幕,毛姆小說中的尖銳和犀利賦予這個愛情故事獨特的韻味。導演約翰·卡蘭執(zhí)導的最新版《面紗》進行的是一次浪漫主義的改編,電影消解了小說中關于愛情與婚姻虛偽的論調(diào),美化并集中闡述何為永恒的愛情。
毛姆小說的主要特征就是冷靜、犀利、客觀地剖析人性的弱點,深入描繪人性的復雜與丑陋、人際關系的畸形、不同社會階層的生存狀態(tài)?!睹婕啞肥敲窎|方之旅的產(chǎn)物,結合了他在中國旅行的見聞,打造了這樣一部充滿悲情色彩的長篇小說。無愛的婚姻,婚姻中的不忠、憤怒、復仇等,毛姆賦予這個故事太多的悲情色彩。吉蒂為了現(xiàn)實不得不與自己不愛的陌生男人費恩結婚,她以為等待自己的是一個充滿刺激的嶄新世界,費恩的木訥內(nèi)斂、沉默寡言卻讓她失望,幽默風趣、充滿男性魅力的英國外交官查理·湯森給了她性和生活的刺激,然而短暫的偷情生活很快就被費恩發(fā)現(xiàn)了。費恩在娶吉蒂之前就知道,她是一個頭腦空空、追求浮華生活的物質(zhì)女孩,但是他在舞會上對她一見鐘情,深深地被她吸引。他以為自己帶吉蒂來到遙遠的中國,會讓吉蒂慢慢地愛上他,吉蒂對婚姻的不忠誠讓他徹底失望,內(nèi)心被憤怒填滿的費恩唯有將吉蒂帶到更為偏僻的鄉(xiāng)村——霍亂暴發(fā)的重災區(qū),徹底將她與現(xiàn)實社會隔離?;橐鲋械谋撑?、欺騙、怨恨和復仇,小說中二人的故事并不美好,人性中的丑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然而,在電影《面紗》改編過后,消解了毛姆小說中冰冷、殘酷的一面,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將這個故事打造成為浪漫唯美、令人唏噓的愛情故事,打著永恒愛情的名義重新書寫了小說的故事。電影中的吉蒂雖然在婚姻中出軌,費恩醫(yī)生同樣如小說一般將她帶到了暴發(fā)霍亂的鄉(xiāng)村,但是影片突出了二人在婚姻中經(jīng)歷過不堪之后的重新振作,如何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重新領悟生命與愛情的真諦。暴發(fā)霍亂的遙遠鄉(xiāng)村不再是費恩的復仇之地,也不再是囚禁吉蒂的牢籠,影片中呈現(xiàn)的是幽靜山水,顯示的盡是浪漫風情,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二人孕育美好愛情的地方。毫無疑問,影片《面紗》從毛姆的小說原著中脫胎換骨出來,成為歌頌美好愛情、贊揚生命的多語境故事,美好的愛情主旨也更符合商業(yè)電影觀眾的審美趣味。
我們可以將小說《面紗》看作是揭穿婚姻謊言的現(xiàn)實作品,毛姆在小說中并沒有對任何一個人物偏袒,對人物身上發(fā)生的故事采用一種冷眼旁觀的敘事視角,冷靜地看著無愛的婚姻、激情的破滅、婚姻中的背叛、婚姻中的復仇等,尤其是對于愛情而言,人性的復雜性更為明顯地袒露在人們面前。小說中的吉蒂是個典型的物質(zhì)女孩,她一心想要躋身倫敦上流社會,卻在等待的過程中慢慢錯過了最佳的“適婚年齡”,成為母親口中的“早就放棄的女兒”。為了逃離家人、與現(xiàn)實妥協(xié),吉蒂選擇了與費恩結婚,隨其前往遙遠的中國。而對于吉蒂來說,費恩與上海生活一樣無趣,甚至費恩無法在性上面滿足吉蒂,于是她最終與風流倜儻的外交官查理出軌。小說中的吉蒂是欲望的化身,她的精神世界中的欲望是高于道德的。
電影《面紗》對于吉蒂做出了大幅度的重新塑造,讓這個人物的欲望不那么強烈——無論是物質(zhì)欲望還是肉體欲望。從英國到中國,吉蒂重新認識到了生命的真諦,體會到了查理帶給自己的性的激情,也感受到了穩(wěn)固、持久、內(nèi)斂的愛情帶給自己的全新的體悟。影片到結尾處,吉蒂懂得了什么是愛,學會了尊重費恩對自己的愛,當她在倫敦街頭再次遇見查理時,拒絕了查理曖昧的邀約,這一情節(jié)的處理無疑對吉蒂人物形象的重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她的內(nèi)心已然重新樹立起了道德標準。
毛姆小說中的費恩是一名在海外工作的醫(yī)生,溫文爾雅,性格內(nèi)斂,對愛情和婚姻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他以為自己能夠改造吉蒂——這個頭腦空空的物質(zhì)女郎。可是吉蒂的出軌幾乎將他推向了絕望的邊緣,小說中的費恩對吉蒂說了很多極端的話以表現(xiàn)他的憤怒。小說同時明確表現(xiàn)出了費恩帶吉蒂前往偏遠、危險的霍亂重災區(qū)是對吉蒂出軌的報復。但是,電影改編對于費恩這一人物形象做出了大幅度的浪漫主義處理,塑造了費恩的國際醫(yī)生形象,他對于中國霍亂災情的救治工作賦予他光輝高尚的人格魅力。影片凸顯了費恩對于這段婚姻的無助和絕望,他在向吉蒂復仇的同時也使自己陷入病毒肆虐的危險境地。費恩對中國病人的治療行為深深地感染了吉蒂,吉蒂在生與死的面前重新認識了費恩。就在吉蒂剛剛開始愛上費恩,對自己背叛費恩感到懊悔的時候,費恩卻因為感染霍亂病毒而死去。影片中,費恩對吉蒂的愛是無怨無悔的,當生命終結之際,他對吉蒂的怨恨消散了,留下的只有高尚的人格和無盡的愛戀。影片摒棄了對人性黑暗面的描摹,反而選擇了將二人愛情的現(xiàn)實一面浪漫化、風情化,讓這一對英國戀人在遙遠的東方國度變得異常的可歌可泣,這也是影片對于人性書寫的最大改編。
毛姆的小說《面紗》曾分別在1934年和1957年兩次改編成電影,兩次電影改編都對原著做出了較大程度的改寫,可見毛姆賦予小說的具有毀滅性的結尾并不受到大眾認同。雖然兩位導演都分別拍出了小說中描繪的婚姻的不真實、多面性和人性的復雜,但是他們對愛情依然是充滿幻想和希望的。導演約翰·卡蘭在第三次改編、翻拍的過程中,徹底加入了浪漫主義情愫,讓費恩和吉蒂的愛情脫離俗套婚姻的敘事語境,用層次豐富、具象唯美的電影語言重新構筑了二人的愛情故事。
無論是影片的故事內(nèi)容、主題內(nèi)容,抑或是電影最終塑造的人物形象,導演約翰·卡蘭將毛姆的小說《面紗》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浪漫主義轉(zhuǎn)碼,從抽象的文字到具體的影像,更多的時候發(fā)揮了電影語言的形象性與具象性,用電影語言解碼小說內(nèi)容,用唯美的畫面訴說故事、感染觀眾的情緒。
在毛姆的小說當中,費恩帶著吉蒂遠離城市,前往危機四伏的瘟疫重災區(qū),是帶有強烈的復仇色彩的:既然吉蒂無法愛上自己,無法投入到這段婚姻,選擇了與風流的外交官偷情,那么費恩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尊嚴。因此,小說故事中的吉蒂跟隨費恩來到鄉(xiāng)村,感到的是無盡的孤獨和絕望。但是電影《面紗》卻將這部分復仇色彩和絕望情緒淡化,在唯美的漓江山水背景之下,觀眾首先感受到的是美得讓人窒息的自然風景,導演甚至刻意呈現(xiàn)霧氣籠罩的山水、田園風光,從視覺到情緒都將觀眾拉回到遙遠的英國,重新給予二人的愛情生根發(fā)芽的機會。于是,導演約翰·卡蘭不斷凸顯強調(diào)視覺效果的電影語言之于敘事的功能和作用。在無數(shù)個寂寞難耐的夜晚里,伴隨著吉蒂的是遠處的明月、繁星和有著朦朧線條的遠山。影片著重表現(xiàn)了吉蒂對自身情感的自省過程,而不是小說中描繪的猶如墮入地獄一般的絕望。這些與小說敘事內(nèi)容截然相反的部分,都是電影《面紗》在浪漫主義文本轉(zhuǎn)碼的過程中做出的改編與選擇,人物形象、故事內(nèi)容最終與充滿浪漫風情的影像語言相一致。吉蒂重新認識了費恩,費恩也不再否認自己對于吉蒂的愛情,這也正是為何電影結尾選擇了吉蒂帶著她和費恩的孩子與查理在倫敦街頭重逢,查理提出了充滿挑逗意味的性的邀約卻遭到了吉蒂的拒絕,而非吉蒂與查理又一次發(fā)生一夜情的小說故事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