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治艷
【摘要】高中語文教材中除了大量古代詩歌,現(xiàn)代新詩豐碩的成果和豐富的文學價值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提高其品鑒能力都有重要意義。教師用課堂生動的教學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由老師教轉變?yōu)樽约喝グl(fā)現(xiàn),去理解,提高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229-01
探索現(xiàn)代詩教學的方法,美讀為要、陶冶心智。高中語文課本中選有大量的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詩歌,詩歌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F(xiàn)代詩歌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當前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不注重方法,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看不上眼,卻采取了分析詩歌的中心思想以及背誦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極為枯燥,很多學生因此而失去了學習興趣。為了提高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的教學效果,本文將詳細的分析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方法。
一、通過朗讀,有效的感知詩歌的魅力
朗誦給詩文插上一雙輕盈的彩翼,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朗誦藝術的魅力,更是一段心靈接受洗禮的過程。通過對詩歌文本的欣賞來培育學生語言創(chuàng)造的能力。卓越的詩歌文本往往是典型的語言創(chuàng)造的結晶,學生感受“創(chuàng)造之美”,最終是為了再創(chuàng)造新的語言藝術,以推動人類語言文化的進步。詩歌朗誦是詩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才能深入理解詩歌內(nèi)容,將詩歌的具體含義通過有感情的朗誦表達出來。朗讀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步驟:聽讀、跟讀、自讀、誦讀。以讀促解,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因此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朗誦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詩歌并朗誦詩歌。誦讀就顯得很有必要,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很多詩歌學生無法理解,但是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這就是誦讀的作用。
如:在《我愛這土地》一課的教學中,為將對母親的熱愛之情充分表達出來,要將對國家的熱愛和對母親的情感緊緊相連。教師在示范朗讀時,可以配以相關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燒殺搶掠的罪惡行徑,并體會到作者眼含熱淚,懷著誠摯的感情,對祖國母親唱出了《我愛這土地》這首愛國主義戀歌。
二、運用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現(xiàn)代詩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情境教學則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起著啟動形象思維的作用,能把抽象的文字化為具體化的形象,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近實際,自我解決問題,有助于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代詩歌重在意境的營造,有經(jīng)驗的讀者能夠快速抓住意境,深入了解詩歌。但是,高中學生的能力還不足以深入理解詩歌,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進入詩歌意境。教師營造詩歌意境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運用聲音、圖片、視頻等媒體手段,給學生創(chuàng)作一個和閱讀詩歌相適應的環(huán)境,帶學生進入詩歌。
如以戴望舒的《雨巷》為例,這首詩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xiàn)代詩當中的經(jīng)典作品。在《雨巷》一課的教學中,其中的精彩語句為:“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苯處熢谡n堂教學中分析這幾句時,應用簡練的語言介紹詩歌創(chuàng)作時間與背景,讓學生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于1927年,那是一個動蕩的社會,我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軍閥間的混戰(zhàn)為人民帶來的苦難。通過教師的語言講解,學生可以知道作者借雨巷之名與雨夜之勢,暗指了當時的黑暗社會,并表達出了一種不滿、憤懣以及無助的心情。此外,課堂上教師還要讓學生了解詩歌中運用的頂真、排比、代指等手法,這樣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現(xiàn)代詩歌。
三、布置寫作任務,升華學詩境界
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的語文學習過程。任何文學作品都來源于生活,詩歌也不例外。在學習了如何品讀詩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用詩化的語言表達出來。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可以運用閱讀加寫作的方法來增加學生的理解,以及提升學生的能力。一般情況下筆者都是安排學生寫作讀后感。讀后感寫作比較自由,字數(shù)也沒有限制,可以自由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如:郭沫若的《天狗》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面上看通篇都是情語,細細咀嚼則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情中藏景。它需要鑒賞者根據(jù)詩歌語境,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詩歌意象的二度創(chuàng)造。這正如制作音樂TV時為音樂旋律構思藝術畫面一樣,鑒賞者要在想象中有意識地為那一行行被激情裹挾的堅砰詩句“配像”。請同學們試著由情生景地描繪一幅神奇的畫面。這樣可以“活化”文字后面的火熱靈魂,是從“接受美”轉化為“創(chuàng)造美”、從“輸入型欣賞”走向“輸出型創(chuàng)作”的一條捷徑。
四、分析基本意象,逐步把握詩歌的主旨
詩歌是一種借助意象委婉曲折表達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文學體裁?!耙庀蟆笔侨谌肓嗽娙酥饔^情感、思想的客觀事物。意象是構建詩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區(qū)別詩與非詩的基本特征。解讀詩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意象的解讀。要學會通過對文本的細讀來領略現(xiàn)代詩歌中的音樂美、畫面美,在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開始在宏觀上對文本進行細讀,讓學生了解深層次的含義,在細讀之后感受詩歌中的音樂韻律和所構建的畫面,根據(jù)詞語的節(jié)奏、韻腳、讀音的輕、重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獲得一種獨特的詩歌體驗。在進行現(xiàn)代詩歌閱讀的過程中,首先要對詩歌的結構進行基本的了解,如果缺乏對詩歌整體的把握,將會很難深入到詩歌文本中去。
以《我愛這土地》為例。艾青是我們所熟悉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出生地主家庭卻在生下后不久就被寄養(yǎng)在保姆家,這使得他從小就和底層勞動人民生活在一起,感染了農(nóng)民的淳樸和憂郁。1932年從法國留學回國,不久因為“顛覆政府”的罪名被投入監(jiān)獄。這些經(jīng)歷都使得他對社會的理解更加深刻,看清了黑暗勢力的本質,讓他毅然堅定地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為他們高唱??箲?zhàn)爆發(fā),當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中國的土地,民族遭受踐踏,人民在戰(zhàn)火和蹂躪中掙扎,這樣的時代背景造就了艾青詩歌最核心的主題,那就是熱愛祖國、關注民族、同情人民?!段覑圻@土地》就寫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
參考文獻
[1]石耀華,趙彩麗.試論高中語文選修課課程內(nèi)容的現(xiàn)狀與出路[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2]許淑英.高中語文選修課教材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生活教育,2014(10).
[3]陳友萍.巧用多媒體激活高中語文課堂[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4).
[4]徐詩穎.試論文本細讀在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
[5]黃沼鋒.立足于文本細讀的閱讀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