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學校文化體系的構建與探索
—— 以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為例

2017-11-15 05:45:43楊國華
中小學校長 2017年10期
關鍵詞:華南理工大學實驗學校辦學

◎ 楊國華 張 衛(wèi)

學校文化體系的構建與探索
—— 以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為例

◎ 楊國華 張 衛(wèi)

一個學校只有具備了深厚且富有活力的學校文化,才能使學校每一個教職員工盡快融入到文化的氛圍與空間當中,產生持久不衰的工作熱情,使學校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并逐漸形成獨特的風格。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改制后確立“明理至善”的辦學理念核心,從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方面構建學校文化體系,對文化識別和傳播系統(tǒng)、文化實踐等進行分析討論,并對實施效果進行了評價。

學校文化;明理至善;探索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是一所經廣州市天河區(qū)教育局批準,由華南理工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主辦,經原華工附中、華工附小合并改制后創(chuàng)辦的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建設九年一貫制特色學校文化成為改制后學校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文化建設的背景和條件

(一)社會要求,發(fā)展所需

教育部于 2006 年 4 月下發(fā)了《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此后各地掀起了學校文化建設的新思潮。美國教育家伯爾凱·史密斯曾指出:一個辦得很成功的學校應以它的文化而著稱,即有一個體現(xiàn)其價值和規(guī)范的結構、過程和氣氛,使教師和學生都被納入導致成功的教育途徑。一個學校只有具備了深厚且富有活力的文化,才能使學校每一個師生員工盡快融入到文化的氛圍與空間當中,產生持久不衰的工作熱情,學校才能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并逐漸形成獨特的風格。

我校 70% 學生為華南理工教職工子女,具備良好家庭教育背景。學生群體受父母影響,形成理性、嚴謹、創(chuàng)新的學習氛圍。作為家長的高校教職工群體,對改制后的實驗學校期望較高,促使學校必須不斷完善發(fā)展,從而形成了具有品牌效應的辦學文化。

(二)悠久歷史,優(yōu)良傳統(tǒng)

原華工附小創(chuàng)建于 1952 年,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已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文化體系,如生本教育、交互式電子白板運用、爸爸媽媽進課堂,創(chuàng)建于 1983 年的華工附中的校本課程等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得到了廣大師生員工的認可,具有一定的社會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

(三)深厚底蘊,豐實資源

實驗學校依托華南理工創(chuàng)辦,華南理工創(chuàng)建于 1934 年,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一所以工見長,理工結合,管、經、文、法、醫(yī)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校本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

實驗學校地處華南理工校本部,深受大學人文環(huán)境的浸潤,在利用并享受大學資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二、文化體系構建與實踐

實驗學校按照“一校兩址、統(tǒng)分結合”的學校行政管理架構體系,成立了學校文化頂層設計領導小組,邀請專家團對教師、學生、家長以個別深度訪談、座談會,聽課等形式開展了廣泛調研,查閱和梳理了學校歷史資料,并經過多輪、多渠道收集意見和梳理提煉之后,實驗學校于 2015 年正式提出以“明理至善”的辦學理念為核心的學校文化體系。以下從四個層面對實驗學校的文化體系與實踐進行分析。

(一)精神文化建設

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創(chuàng)設的思想與心理氛圍,是學校文化的內核和靈魂,是學校組織發(fā)展的精神動力。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學校文化的最高層次,它是內隱的,但又是本質的。實驗學校在經過廣泛研討、征詢意見后,形成了以“明理至善”為辦學理念,以“明理至善,勤志篤行”的校訓和“理通天地,善效古今”的文化口號為主體的精神文化體系。

1. 明理至善的理論溯源

第一,“明理至善”是教育目的的本質所在。英國著名數(shù)學家、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和引導學生的自我發(fā)展之路”?!懊骼碇辽啤奔仁悄康囊彩且螅龑W生不斷完善自我,成為自我發(fā)展的人。

第二,“明理至善”是對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思想的繼承。1924 年,孫中山先生命鄒魯創(chuàng)辦“國立廣東大學”,1926 年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其中創(chuàng)建于 1931 年的“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是華南理工的辦學源頭之一。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的理想,出自《禮記·禮運》中的一段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睂O中山理想中的“天下為公”,就是為天下勞苦大眾行善,而且是行“大善”。

第三,“明理至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本化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二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無論哪個層次的內容都含有“理”與“善”的成分。

2. 明理至善的內涵

“明理至善”是個聯(lián)合詞組,基本含義就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斷完善自我,成為德才賢良的人。

第一,明理。一是明白道理;二是通情達理。做人之理諸如法理、倫理、情理等;做事之理諸如事理、物理(古意: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學理等?!懊骼怼痹从凇案裎镏轮?,它是儒家修身處世的起點(見圖1)。

對于師生而言,明理的途徑源于學習和實踐,而學習的內容必須是經典的、科學的。因而,只有傳承經典文化,崇尚文化科學知識,才能達到明理的最高境界(見圖1)。

第二,至善?!爸辽啤笔侨寮易鋈说臉藴屎妥非蟮淖罡呔辰?。《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倍爸辽啤?,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標準的(見圖2)。

“至善”從“自善”做起,其修為的發(fā)展順序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內修外治的過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也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

圖1 明理的內涵

圖2 至善的內涵

因而,“至善”,在其內容上為:善意、善言、善行;在其對象上為:修善自我、孝敬雙親、善待他人、敬畏自然。

第三,明理與至善的關系。明理至善是科學性和人文性的融合統(tǒng)一。明理是至善的先決條件和途徑,至善是明理之歸宿和最高境界。

(二)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制度文化是指學校的傳統(tǒng)、習慣和學校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建立和健全學校規(guī)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統(tǒng)。制度文化的功能是對人產生約束和激勵,它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內容:傳統(tǒng)、習慣、規(guī)章等。

規(guī)章是師生行為的準則和考核評估的依據(jù),它是制度文化的主要內容。學校規(guī)章不是越多越好,越細越好,管理要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管是為了不管”。在落實好《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師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在廣泛征求教職工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實驗學校對原有規(guī)章進行調整、廢除、補充或重新制定,新出臺了《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章程》《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考勤制度》《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黨政聯(lián)席會議議事規(guī)則》,完善了《教師年度績效考核細則》,編寫了《校園內部風險控制手冊》《新生入學護照》《家長義工手冊》等管理制度,用實際行動落實和推動師生的文化認同。

(三)行為文化建設

行為文化是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產生的動態(tài)文化,它作為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樹立形象、開拓學校文化的信譽保障。學校行為文化建設,要求學校管理者思想應該往高處走,事情往小處做。學校的行為文化主要包括:校風“敬學求真,齊賢向善”,教風“以理開智,以學立教”,學風“尊師重教,慎思悟理”。學校的日常行為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活動文化和課程文化中。

1. 活動文化創(chuàng)特色

在“明理至善”的理念統(tǒng)領下,學校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強身健體、通文達藝、通情達理”的良善公民,大力打造“科技求真”、“人文求善”、“體藝求美”三個特色項目活動。

首先,科技求真。依托華南理工大學的優(yōu)質資源,我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第一,學校硬件建設科技含量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水平高、學生參與科技活動覆蓋面廣,師生參加科技競賽獲獎人數(shù)多;第二,學校通過舉辦科智節(jié)、書香節(jié)、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等活動,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動腦動手實踐能力;第三,機器人、無線電、航模、建模等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競賽成績碩果累累。

其次,人文求善。學校重視人文校園、書香校園的建設,優(yōu)化讀書環(huán)境,建立班級圖書角和開放式圖書館。堅持開展書香節(jié)活動,堅持常規(guī)開展經典誦讀,號召家長、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閱讀,并通過“書香家庭”評比、閱讀考級等活動,傳承文化經典,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同時,學校通過開展開筆禮、感恩禮、畢業(yè)禮、日行一善、探訪孤寡老人、學生義賣、與云南等地薄弱學校結對幫扶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善知、善情、善行的人文情懷。

再次,體藝求美。體育、藝術活動在塑造健全的人格方面是其他任何學科活動無法替代的。每年都舉辦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校園歌手大賽、親子趣味體育競賽、男生籃球賽、女生排球賽、足球賽等活動,振奮學生精神,提升學生朝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和諧審美氛圍,為師生提供才藝展示舞臺,促進學生陽光健康發(fā)展,促進師生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足球隊、籃球隊、游泳隊、管樂隊、合唱隊、舞蹈隊、動漫社團等競賽隊伍和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審美情趣,并在各類比賽中榮獲殊榮。

2. 課程文化顯活力

如果說活動文化是“初級階段”,那么課程文化就是“高級階段”。學校只有形成屬于自己的課程文化,其所開始的國家、地方、校本課程都將刻上鮮明的學校烙印,教育教學目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依據(jù)“明理至善”的辦學理念,把“理善特色課程”作為特色育人的平臺,注重課程的結構化和整體性,圍繞“求真、求善、求美”三個課程目標,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基礎上,開設了科技創(chuàng)新、綜合實踐、人文經典、主題德育、體育、藝術共六大類校本課程活動(見圖3),開展學科特色建設,落實課程常態(tài)有效開展,并在各科教學中有效滲透特色教育內容。

圖3 理善課程示意圖

圖4 I5E明理課堂教學模式

根據(jù)“以學立教,以教導學”的教學理念,逐步建構了“I5E明理課堂教學模式”(見圖4),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各科教學中有機滲透特色教育內容?!癐5E明理課堂教學模式”劃分為 5 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驅動、啟發(fā)、探究、解答和應用。由首字母 E 與Interactive(交互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詞的首字母I以及幸福理念疊加命名而成。該模式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問題—悟理—問題”為主線,以獲得成功的喜悅為動力,使學生通過“致知”而獲得“智慧”,達到“至善”的課堂教學,可以改變課堂的互動方式、組織方式與學習關系乃至于課堂文化,使孩子們能夠動手、動腦、動心,將知識傳授和課堂文化營造融為一體,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四)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通過顏色、線條、文字、造型、形象地闡述著學校文化的氣質和個性。物質文化既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塑造優(yōu)良學校文化的物質基礎,也稱為顯性學校文化。實驗學校實施了以“明理至善”理念引領的校園物質文化整體設計。

1. 環(huán)境小品

中學部門口校訓石上刻寫“明理至善,勤志篤行”八個字,時刻提醒師生踐行辦學理念。小學門口的勸學墻和魚悅池,墻上刻有《勸學》全文,借此引導學生傳承文化經典。

2. 墻壁文化

墻壁所展示的內容是學校文化的有機組成,它必須以體現(xiàn)并強化學校組織的特性為使命,應充分體現(xiàn)學校文化理念、傳達鮮明的辦學主張與文化個性。附屬實驗學校把每一層樓的墻壁定為一個主題墻,分別為學生創(chuàng)作的“中國夢”主題壁畫、二樓的校園明星少年介紹、三樓感動人物事跡展、四樓的學校歷史、五樓的先賢名人。優(yōu)美的圖案,鮮活的介紹,既是對學校辦學歷史的概括和傳承,也是對辦學理想的彰顯。

3. 樓廊文化

中小學部的教學樓分別被命名為“達理樓”、“明理樓”,綜合樓命名“至善樓”。小學前廣場命名為“達藝廣場”,一樓大堂命名為“至善堂”。 選用名人關于孝道、科學真理、立志、敬學等至理名言作為樓廊標語,凸顯學校文化特色。

4. 功能室文化

按照精神文化中對應的關鍵詞,功能室也有相應的命名。如健體館、敬學室、求真一室、求真二室、求真三室、博理室、達藝一室、達藝二室、達藝三室、智慧一室、智慧二室、善心室、明理大講堂等。

三、文化識別和傳播體系建設

按照文化理念,學校全面開展了文化識別和傳播系統(tǒng)的構建。

?;粘尸F(xiàn)圓形,內含鏤空的八邊形窗格造型,寓意對稱均衡,天圓地方,外柔內剛;中間“理”字為中國特色印章,代表科學、理性、創(chuàng)造力;棕紅色代表力量,催人奮發(fā),整個標志為古典風格,體現(xiàn)學校“理通天地,善效古今”的文化精神。

我校文化建設對促進學校穩(wěn)定和發(fā)展,提升教職員工凝聚力,增進師生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規(guī)范師生員工行為,提升學校形象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至善辦學理念為核心的學校文化的建設與實施為學校帶來了廣泛的社會贊譽,學校先后獲廣州市最具社會美譽度民辦學校、天河區(qū)和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等殊榮。

學校文化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xiàn),更是學校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我們深信:文化立校才是現(xiàn)代學校走內涵發(fā)展之路的堅定選擇。

G47

C

1673-9949(2017)10-0064-05

(作者:楊國華,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校長;張衛(wèi),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小學部語文科組長)

[責任編輯:孫燕蘭]

猜你喜歡
華南理工大學實驗學校辦學
寬甸滿族自治縣第二實驗學校
遼寧教育(2020年4期)2020-04-01 10:22:24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wǎng)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wěn)提升
本期作者
世界建筑(2018年5期)2018-05-25 09:51:38
當機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記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張智軍
焦唯、王琪斐美術作品
藝術評論(2015年6期)2015-12-23 03:10:22
王雁、謝盼盼藝術作品
藝術評論(2015年12期)2015-12-08 08:42:16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綿竹實驗學校
大英縣實驗學校
永兴县| 汉阴县| 伊春市| 宜兴市| 喜德县| 徐闻县| 嘉善县| 罗平县| 都昌县| 天水市| 泗阳县| 海阳市| 东莞市| 江城| 南涧| 通海县| 波密县| 安顺市| 昭苏县| 青河县| 南川市| 讷河市| 安塞县| 孟州市| 泰和县| 临城县| 盐源县| 尤溪县| 和田市| 修武县| 石景山区| 玛曲县| 饶河县| 会泽县| 乌恰县| 公主岭市| 长葛市| 济源市| 池州市| 廊坊市|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