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焱
推門聽課是責任督學督導學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工作職責所在,《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第六條指出:責任督學可采取隨機聽課、查閱資料、列席會議、座談走訪、問卷調查、校園巡視等方式進行經常性督導。
督學聽課不同于教研員聽課,不可能也沒必要從專業(yè)的角度去評價和指導教師以及學校的教學工作,而應通過對課堂教學的觀察,掌握師生教與學的狀態(tài),了解學校的教學質量,檢查學校對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教學要求的貫徹情況,評估學校辦學理念、常規(guī)管理的落實情況等。經常性督導中的推門聽課也不同于專項督導中的聽評課,不必聽完整的課,不必做詳細的評價與反饋,隨機性大,主要是責任區(qū)督學通過連續(xù)幾節(jié)的推門聽課,了解學校日常的教學管理情況。責任督學推門聽課時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推門聽課前的準備工作
推門聽課雖然隨機性強,但也不是漫無目的,必要的準備工作要做充分。
(一)了解國家教育方針和政策法規(guī)
責任督學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對學校依法依規(guī)辦學進行監(jiān)督,因而了解國家相關政策法規(guī)是做好督導工作的前提。在熟悉基本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同時,要掌握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的政策文件。比如,《教育部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 》(教基二[2013]2號)、《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教體藝[2014]1號)、教育部《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教社科[2014]3號),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發(fā)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基一[2015]4號),以及校長、教師專業(yè)標準等,在推門聽課前責任督學均應熟悉,做到心中有數。
(二)熟悉教育行政部門和業(yè)務指導部門的教學要求
責任督學了解上級,特別是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業(yè)務指導部門對教育教學的相關要求,一方面便于掌握學校對要求的落實情況,及時向教育行政部門和業(yè)務指導部門反饋;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學校的反映情況,向教育行政部門和業(yè)務指導部門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議。如:《赤峰市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2014—2017年行動綱要》《阿魯科爾沁旗教育局關于高效課堂建設的指導意見》等。
(三)掌握學校的教學要求
接受督導的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常規(guī)、管理細則,責任督學更應該心中有數。這樣做既可以檢查學校要求的落實情況,了解學校工作的措施與力度,掌握學校干部的工作能力與方法,也可以檢驗學校要求是否科學可行,師生是否真心擁護,還可以幫助學校不斷完善改進,最后建議教育行政部門推廣學校的成功經驗。
二、進出課堂的時機選擇
隨機聽課不等于隨意聽課,特別不能隨意闖進課堂,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推門時機可以有以下幾種選擇:
1.課間提前進入課堂。
2.學生練習時進入課堂。
3.學生朗讀時進入課堂。
4.學生分組討論時進入課堂。
總的原則就是,不打斷教學的正常進行,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思考,將對師生的干擾降到最低。離開教室的時機與進入教室時相同,或是下課后離開,或是學生朗讀、練習、分組討論時離開。
如果條件允許,責任督學也可在教室外聽課,甚至還可以在視頻監(jiān)控室聽課,這樣對正在進行的課堂學習不會產生絲毫的影響。當然,我們還是提倡隨堂聽課,感受現場氛圍,近距離觀察師生狀態(tài),關注教學細節(jié),當場發(fā)現問題。
三、隨機聽課時的關注點
很多地方的教育督導室為責任督學聽課準備了各種聽課評價表,按照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檢測反饋、教學效果等方方面面,細化評價項目,量化評價內容。個人認為,責任督學聽課,特別是推門聽課,不應在教學細節(jié)上糾纏,而應關注共性要求。責任督學推門聽課主要應關注以下幾點:
1.關注教師的業(yè)務基本功。教師個人的基本功如何,教師整體的基本功如何,一學期、一學年后教師基本功提高情況如何。這些問題應該是責任督學推門聽課時的關注點。如,教師的教學語言是否清晰,是否精煉,是否嚴謹,是否具有啟發(fā)性;教師的粉筆字是否過關,板書是否工整、是否科學;教師的教態(tài)是否親切,情緒是否飽滿;教師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恰當,是否熟練;教師是否與學生良性互動;教師是否真心尊重學生等等。
2.關注學生的課堂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習慣如何,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如何,學生的書寫、發(fā)言質量如何,一學期、一學年后學生的進步情況如何,這些也應該是責任督學推門聽課時的關注點。如學生的書寫是否過關、姿勢是否正確;學生的朗讀、練習、操作是否規(guī)范、有實效;學生的發(fā)言是否積極、條理是否清晰;學生的傾聽是否專注、討論是否投入等等。
3.關注教學要求的落實。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上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教學要求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上。關注教學要求是否在課堂得到了落實是責任督學推門聽課的又一個關注點。如作息時間是否合理;課程計劃是否落實;教學常規(guī)是否執(zhí)行;教育理念是否貫徹;上級新要求的教學內容是否安排等等。此外,責任督學推門聽課應做好記錄,以便事后反饋。
四、推門聽課后的反饋
責任督學推門聽課后要有反饋,但反饋的對象、反饋的內容、反饋的時機有所不同。
1.對上課教師的反饋。對教師一般不做反饋,不評課。如果教師課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如知識性錯誤,語言暴力等,需要同學校領導一起與教師面談,并請教師、學校領導在督學工作手冊上簽字。
2.對學校的反饋。對學校進行反饋應該在每次結束所有的推門聽課,對學校共性問題梳理總結后進行。就聽課時重點關注的內容,實事求是地向學校進行反饋,并聽取學校的陳述意見。如學校教學工作存在較大瑕疵,需要整改,則應書面報告教育督導室,由教育督導室向學校發(fā)出《整改通知書》,明確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時限。
3.對教育行政部門和業(yè)務指導部門的反饋。在對責任區(qū)所有學校推門聽課進行兩輪以上后,發(fā)現共性問題,如教學常規(guī)需要完善、教學模式不合理、上級要求沒有落實、部分學科師資短缺等,可書面向教育督導室報告,反映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性建議。由教育督導室向有關部門反饋,請教育行政部門和業(yè)務指導部門做出反應。
五、責任督學不必評課
責任督學可能是某一學科的行家里手甚至業(yè)界權威,對課堂教學有較大的發(fā)言權,《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guī)程》第七條也明確規(guī)定:“責任督學可隨機進入課堂聽課,了解教學情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授課方式、課堂互動、教學效果等。應做好課堂記錄,課后與教師溝通,提出意見?!彼坪踉u課應是責任督學的分內工作。
但個人認為,在其他場合,或私下里責任督學可以向授課教師和學校領導就某節(jié)課做具體的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建議。而在履行責任督學職責時,則不應針對教師個體,不評價具體教學行為。理由如下:首先,責任督學不可能精通中小學所有學科教學,貿然“指導”不僅可能貽笑方家,還會誤導師生;其次,推門聽課得到的信息不完整,以偏概全的“指導”缺乏說服力;再次,責任督學推門聽課不是業(yè)務指導,如果教育行政部門提了一堆要求,業(yè)務指導部門給了一套模式,責任督學又發(fā)表了一番高見,會令學校和教師無所適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責任督學要充分尊重學校、教師的教學自主權,不要隨便指手畫腳。
盡管《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辦法》第三條責任督學基本職責:對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進行指導;第四條責任督學對以下主要事項實施經常性督導:課程開設和課堂教學情況等,這些都對責任督學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但責任督學還是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了解情況,掌握現狀,就共性問題向有關部門及時反饋并提出意見上。這樣做不是推脫督學的責任,降低對督學業(yè)務水平的要求,恰恰相反,因為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提建議,要求督學必須知曉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洞悉課堂發(fā)生的一切,對督學的要求反而更高了。
間接施加影響,而不是直接干預學校、教師的教學工作,這是責任督學以實際行動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倡管辦評分離、建設現代學校制度貢獻自己的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