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艷
[摘 要] 在農產品國際貿易方面,一般認為農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農產品也是同質的,不符合產業(yè)內貿易的條件,完全可以用比較優(yōu)勢理論進行解釋。然而,農產品中的加工食品也有質量方面的差異,農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顯然也是存在的,比較優(yōu)勢理論已經不能很好地解釋包括農產品貿易在內的產業(yè)內貿易現象,這取決于其前提條件與現實脫離,長期堅持比較優(yōu)勢原則會給一國的經濟發(fā)展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出口貧困化等。
[關鍵詞] 農產品貿易;產業(yè)內貿易;形成機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1. 057
[中圖分類號] F74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21- 0129- 03
1 產業(yè)內貿易的定義
統計資料表明,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世界產出的增長速度,尤其是發(fā)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速度更加快。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一個國家既出口又進口同一個產業(yè)內的產品,例如日本向美國出口豐田汽車,從美國進口福特汽車。
這種新的貿易類型可以概括為同一產業(yè)內的產品在國家間進行貿易的現象,B.Balassa(1996)把它稱為產業(yè)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簡寫為IIT),也有人稱之為雙向貿易(Two-Way Trade)和貿易重疊(Trade Overlap)。從統計上講,產業(yè)內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在出口的同時又進口某種同類產品。這里的同類產品是指按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至少前3位數相同的產品,即至少屬于同類、同章、同組的商品。
2 產業(yè)內貿易的形成機制
在分析之前,有必要對產品進行劃分——完全相同的產品和有一定差異的產品,因為這兩種產品發(fā)生產業(yè)內貿易的情況是不同的。與差異性產品相比,完全相同的產品發(fā)生產業(yè)內貿易的機會是很少的,而且一般可以用傳統的貿易理論來解釋,所以產業(yè)內貿易理論主要是研究有一定差異的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而把完全相同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歸結到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中去。
2.1 完全相同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
完全相同的產品發(fā)生產業(yè)內貿易的機會是不多的,一般只在以下幾種特殊的情況:
(1)邊境貿易。這種貿易主要是基于運輸成本的考慮,多發(fā)生在一國的邊境地區(qū)。例如,中國南部的海南、廣西和云南各省與東盟各國相鄰,北部的內蒙古與俄羅斯相鄰,其之間的距離遠遠低于與我國內地的距離,有時出于運輸成本的考慮,一些商品,寧愿進口。這種情況經常發(fā)生在水泥、鋼鐵等運輸成本較高的建筑材料上,如1953 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以后,成員國之間的鋼鐵貿易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2)季節(jié)性因素。多發(fā)生在農產品上,由于受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影響,成熟的時節(jié)和種植的長短不很一致,這樣就會導致一國在某一時節(jié)出口一些產品,而在另一時節(jié)卻進口該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以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幾個亞熱帶省與東盟國家的水果為例。由于地理位置相近,氣候條件相似,中國這幾個省份和東盟都能生產榴蓮、芒果、紅毛丹、椰子、龍眼、荔枝等幾乎所有的熱帶水果。但由于東盟國家的氣候條件好、資源豐富,成熟期略早于我國。這樣就會發(fā)生,我國先從東盟進口這些水果后又對其出口的產業(yè)內貿易狀況。
(3)轉口貿易。在一些自由貿易的國家和地區(qū),轉口貿易很發(fā)達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即轉口國從一國進口某一種商品又轉口到另一國。在海關的統計中,同類商品同時反應在轉口國的進口項目和出口項目中,當然也形成了產業(yè)內貿易,但轉口產品既不是轉口國生產或加工的產品,也不是該國消費的產品,因此許多學者認為這種貿易對轉口國來說不能視為產業(yè)內貿易。然而現在普遍運用的衡量產業(yè)內貿易水平的方法如格魯貝爾—勞埃德公式并沒有將這一類貿易剔除從而高估了產業(yè)內貿易的比重。
(4)相互傾銷。有時為了占領國外市場或其他原因,在不同國家生產同一產品的企業(yè),可能采取低于正常價格的價格在對方市場上傾銷(dumping),這樣,國內居民可能購買進口商品比本國相同的商品價格還要便宜,由此會引起產業(yè)內貿易。
2.2 有一定差異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
所謂差異商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的商品,它的交叉彈性小于前一類完全相同的商品,商品差異可分為三種類型:
(1)水平差異。同一類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屬性,但這些屬性的不同組合會使商品產生差異,這就是水平差異。這一類差異在煙草、化妝品、服裝和制鞋等行業(yè)比較普遍。
(2)技術差異。它是指由技術水平提高帶來的差異,也就是新產品的出現帶來的差異,產品的革新在一些行業(yè)中十分普遍。例如電子產品行業(yè),現代技術的更新換代周期逐漸簡短。
(3)垂直差異。它是指屬性相似、質量不同的產品。這類差異在汽車行業(yè)比較普遍,為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需要不斷地改善各種型號汽車的質量。在其他的消費品行業(yè)如手表 樂器、計算機、打字機的行業(yè)都存在這種差異。
針對水平差異商品,產業(yè)內貿易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偏好的多樣化,這使得同類產品有著多種不同品種,當不同國家消費者對彼此的品種產生相互需求時,就可能出現產業(yè)內貿易。該類產業(yè)內貿易多出現在經濟水平和文化背景較為相似的國家。
針對技術差異商品,這些產品大多存在著生產周期,先進工業(yè)國技術水平較高,不斷推出新產品,而后進國家則主要生產以標準化、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因而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同類產品會出現產業(yè)內貿易。
針對垂直差異商品,產業(yè)內貿易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個人收入水平的差異,消費者對商品檔次的需求是不同的,高收入的消費者偏好高檔產品,低收入的消費者偏好中低檔產品。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就有可能出現高收入國家進口中低檔產品以滿足其低收入層次的需求,而中低收入國家進口高檔產品以滿足其高中層次的需求。例如日本出口高檔彩電到中國滿足中國的一部分高收入階層的需求而同時進口中國的黑白電視機以滿足其一部分低收入階層的需求。endprint
3 產業(yè)內貿易對農產品貿易的適用性分析
3.1 農產品的分類
根據是否用于食用可以將農產品分為食品和農業(yè)原料,其中食品根據加工程度的高低可以分為未經過加工的大宗食品和加工食品,大宗食品基本是指未經加工的農產品,加工食品是指經過加工的農產品。
在農產品國際貿易方面,一般認為農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農產品也是同質的,不符合產業(yè)內貿易的條件,完全可以用比較優(yōu)勢理論進行解釋。然而,農產品中的加工食品也有質量方面的差異,農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顯然也是存在的,比較優(yōu)勢理論已經不能很好地解釋包括農產品貿易在內的產業(yè)內貿易現象,這取決于其前提條件與現實脫離,長期堅持比較優(yōu)勢原則會給一國的經濟發(fā)展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出口貧困化等。
3.2 國內外學者關于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的研究
Stefan和 Bojnec(2001)對轉型前的10個中東歐國家的食品和農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進行了分析,并與它們現在的食品和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狀況進行比較,得到的結論是,轉型后這些國家的農業(yè)產業(yè)內貿易水平有了較大提高。Kishor Sharma(2002)利用澳大利亞的數據研究分析了加工食品在產業(yè)內貿易的重要性,指出規(guī)模經濟和產品差異有利于產業(yè)內貿易,而貿易保護對產業(yè)內貿易不利。MinKyoung Kim、Gue Dae Cho & Won W. Koo(2003)利用時間序列和重力模型分析了市場規(guī)模、匯率和運輸成本對美國和加拿大的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的影響作用。
陸文聰、梅燕(2005)對中國與歐盟的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進行實證分析,實證分析結果顯示:中國與歐盟整體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水平較高,且以技術差異為特征的垂直型產業(yè)內貿易為主;雙方四大類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水平呈上升趨勢。而理論研究表明,在產業(yè)間貿易、垂直型、水平型產業(yè)內貿易等各種貿易模式中,水平型產業(yè)內貿易的貿易利益最大。因此,鑒于我國農產品在質量和技術上與歐盟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目前并不具有垂直優(yōu)勢的實際,我國應當重視農產品水平的差異化來增加與歐盟水平型產業(yè)內貿易,以分享更多的貿易所得。
通過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得出,產業(yè)內貿易理論則是建立在規(guī)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和產品差異的基礎上,能更好地解釋當前的一些新的貿易現象,并提出一些比較有意義的政策措施,所以,用產業(yè)內貿易理論來分析農產品是可行的。
4 結 論
用產業(yè)內貿易理論來分析農產品已經得到國內外學者的一致肯定,但是,通過大量文獻的梳理,筆者發(fā)現其中還存在兩個問題。
4.1 國內的研究深度不夠
國外的研究起步較早,研究方向比較全面,但是,國內有關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對相關指數的簡單測量上,在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水平的深層影響因素的探究上有所欠缺。
4.2 農產品的范圍界定標準不一
WTO和世界糧農組織(FAO)都采用《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來對貿易商品進行分類,并用于貿易統計和分析的。糧農組織年鑒中對農業(yè)產品的定義為:“農產品貿易總值”是指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第0條(不包括第03款和081.42項),第1條以及第21、22、26款(不包括第266、267和269組)和29款、第232分組以及第4條(不包括411.1)的總合。 SITC的農產品范圍對應數據時間長,但是有些類別中難以排除非農產品,統計口徑偏大除了以上這種分類以外,國際上還流行另一種國際貿易商品分類標準—《協調商品名稱和編碼制度》(HS),HS將商品分為21大類,97章,其中1-24章(1-4)類為農副產品,這種界定的優(yōu)點是簡便,但是對農產品的表現卻不充分。
農產品范圍界定的標準不統一又會進一步影響指數測度結果的精準度,因而,針對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的研究,挑選合理產品界定的標準,并深入挖掘指數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未來研究的關注點。
主要參考文獻
[1]B Balassa.Tariff Reductions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 among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3):466-473.
[2]Stefan Bojnec.Pattern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Agricultural and Food Products during Transition[J].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2001,39(1):61-89.
[3]Kishor Sharma.How Important is the Processed Food in Intra-industry Trade?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2002, 29(2):129-156.
[4]MinKyoung Kim,Gue Dae Cho,Won W Koo.Asmmetric Pattern of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R]. Agribusiness & Applied Economics Report,2003:254-256.
[5]陸文聰,梅燕.中國與歐盟農產品產業(yè)內貿易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12):4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