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保溫杯話題在2017年夏天的意外出現(xiàn),把人們的視線集中引向了中年男人。在以往的語境里,這群人熱衷于盤核桃、擼手串和充當人生導(dǎo)師,現(xiàn)在,他們的人生又多了一個道具,或者說是標簽。
如果說保溫杯里微微波動的水面,正映照著他們盛極而衰的容顏,余溫與余勇猶在,但熱情與激情不再。那么同期在2017年夏天霸屏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則演出的是中年女人的浮世繪。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中年都是一道無形的門檻,躍躍欲試的心和變慢的身體代謝率形成反差。有人被門檻絆倒,如賈寶玉所認定的,再怎樣珍珠樣的女子,到了中年都會變成“死魚眼”。也有不甘心的人掙扎著爬起來,畢竟人到中年并非只有刻薄或頹廢的嘴臉。
尤其是現(xiàn)代女性,會從容地將年齡的危機巧妙騰挪為生活的轉(zhuǎn)機。比如演員馬伊琍和吳越,年過四十后,都活得更通透了。他們見過陽光燦爛,也經(jīng)歷過風(fēng)風(fēng)雨雨,一切都沉淀為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財富。
中年意味著收獲,從狹隘與決絕中長大,也自然懂得更多。馬伊琍說,如果二三十歲遇到羅子君這樣的角色,她是瞧不起的,斷然不會演。人到四十她演了,因為“能看懂她的悲涼”;吳越早幾年還時常把“從來沒有”硬氣地掛在嘴邊,如今說得越來越少。
像那些正忙著學(xué)油畫、學(xué)插花、學(xué)烘焙的同年齡段女人們那樣,她們都放自己到了更明亮更開闊的地方,因而活得更加寬廣。
吳越年輕時也曾戲說自己老,四十歲后她驚覺,當年以老自居其實是在發(fā)嗲,而發(fā)嗲的背后是害怕。怕老,怕死,怕喪失奮力向上的生命力,怕無法在人世間留下一絲功績。神奇的是,長夜無眠、輾轉(zhuǎn)反側(cè)地尋找生活的意義后,太陽重新升起,中年女人又會滿血復(fù)活去照顧家人、拼搏事業(yè)、提升自己,將那個感性憂傷的女子留在暗夜里。
同是腹背受敵被四面夾擊的中年,中年大叔拿著保溫杯被哀悼,中年女人杯子里裝了枸杞、紅棗卻無人在意,反而會被叮囑“多喝熱水”。當中年女人出現(xiàn)在影視和文學(xué)作品里,多數(shù)是家長里短、婆媳不和,甚至狗血愛情的載體。只有近距離打量這個群體,才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不肯被生活打倒的倔強。
有趣的是,寫《我的前半生》的“師太”亦舒,中年過后找到了歲月靜好的新生活,不復(fù)年輕時毒舌潑辣的樣子。她的人生從中年開始切分,前后的底色截然不同,中年給她帶來了她本人年輕時鄙視得一塌糊涂的世俗幸福,如今她樂在其中,也更加理解了別人的生活。
在此意義上,成熟對于男人和女人的內(nèi)涵都是一樣的:不狗血、不頹喪、不激憤、不絕望,即使偶爾陷入一地雞毛,也會擔其責,承其痛,奮力向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