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珺
摘 要:在音樂教學中開展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增強中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推進音樂教學進程,促進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雍献鹘虒W模式更是響應了教育改革的要求,為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互動合作;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上,主要是學生附和著教師,音樂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習什么,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更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新課程改革之后,中小學音樂課堂開展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同時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中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下面就中小學音樂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進行簡單分析。
一、轉變教學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傳統(tǒng)的中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系統(tǒng)地講解知識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由外到內(nèi)被動輸入,沒有情感的參與和體驗,這種乏味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還導致了很多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態(tài)度不端正,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極大程度地下降。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禁錮,摒棄教師地位的權威性,盡力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探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用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世界,通過耳朵引發(fā)心靈的共鳴,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例如在人教版“祖國你好”這一單元中,音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渲染力的視頻,如大閱兵、奧運會等等,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之前就能夠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具備基本的歌唱情感,這樣在對學生傳授歌曲時,就能更加地帶動學生的感情,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的分析以及情感的表達。同時在傳授歌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育,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自己,并且結合現(xiàn)實分析歌曲內(nèi)容,參與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中,同時讓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提高。
二、營造和諧氛圍,增強音樂的感染力
在中小學互動合作式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情景交融,更能夠提升中小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師生之間的互動是一個雙方的認知活動互相作用的過程,學生在互動中充當了活動主體,在教師指引下,不斷探索音樂知識,增強音樂素養(yǎng),感悟音樂之美。在師生的合作下,學生的主動性會被激發(fā)出來,一個和諧、優(yōu)美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學習音樂十分重要,所以我們的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實際,營造一個優(yōu)美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置身其中進行學習,通過抓住學生興趣的方式,幫助學生不斷建立對音樂的審美力,也可以通過一些圖畫、語言、游戲等方式創(chuàng)設一個新穎的教學環(huán)境,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學習音樂。例如在《七子之歌》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朗誦的方式,創(chuàng)設一個慷慨激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了解聞一多先生創(chuàng)作的精神,緊接著學習《七子之歌——澳門》,讓學生能夠更加感同身受,在頭腦中想象澳門回歸的畫面,受到歌曲的熏陶。同時,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助于鼓勵學生參與課堂,發(fā)揮互動式課堂的優(yōu)勢,讓平時不敢發(fā)言的同學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讓積極的同學帶動課堂氣氛,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音樂課堂的順利開展。
三、開展科學評價,完善合作學習模式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音樂的展現(xiàn)能力、學習能力、探索能力都是有差異的,教師進行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增強對自我的認識,促使一些靦腆、害羞的學生更加快速地進步;積極、活躍的學生獲得突破性進步。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是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更是對自我教學質量以及學校教學指導的考查,但是我們的教學評價一定要堅持公正、科學的原則,鼓勵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參與課堂的主動性。例如在組織學生小組表演時,對學生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促使學生在表演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借鑒學習他人的長處,不斷點燃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同時對學生互動式活動的評價,更加要從整體考慮,觀察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情感交流、活動態(tài)度、情感表達等方面的表現(xiàn),避免使用一些過激的批評性語言,打擊學生信心。此外,教師開展互動合作式的教學模式還可以通過師生互評來實現(xiàn),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改正,鼓勵學生不斷進步,而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教師再不斷結合教學實踐,完善教學內(nèi)容,豐富教學手段,促進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這種評價方式,更加能夠增進師生感情,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
中小學音樂教師開展互動合作式的教學模式是教學的創(chuàng)新,更是對學生的負責。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調整教學內(nèi)容,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中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提升中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莉花.新課程下中小學音樂教學互動性模式的應用[J]. 音樂時空,2013(9X):114.
[2]黃曉潔.新課程下中小學音樂教學互動性模式的應用[J]. 教育科學(全文版),125.
[3]談小依.探究中小學音樂“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運用[J]. 教師,2014(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