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張云龍
(1.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2.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41)
高校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現狀分析與優(yōu)化對策研究*
李 穎1, 張云龍2
(1.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2.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41)
在大學的四項主要職能中,人才培養(yǎng)和文化傳播都與一所高校的體育人文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優(yōu)秀人才的培養(yǎng)中,德、智、體、美四維之中,體即一端?!吧硇木憬 钡囊笮枰w育教育和體育活動來保證;在優(yōu)秀文化傳播中,“終身體育”的意識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作為社會先進文化輻射源的大學體育文化與各項體育活動對社會起著示范和引領作用。隨著青少年體質健康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各高校正在將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優(yōu)化作為改善學校品質、打造學校文化特色、提升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內容。
體育人文環(huán)境;高校;現狀;對策
近年來,隨著各高校辦學條件的改善以及新一代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迫切需要,體育工作正在越來越多地進入高校管理者的視野。營造獨具特色的體育環(huán)境,不斷活躍大學生體育生活,深植“終身體育”的理念,不但成為越來越多高校的實踐,而且也正為學術界所關注,對“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解析與探究也不斷深入。
按照哲學的釋義,環(huán)境,是與某一中心或主體相對的客體,即與某一種事物有關的周圍事物,就是這個中心事物的環(huán)境。通常認為,體育人文環(huán)境指的是,校園體育傳統(tǒng)與風氣、體育課堂教學氣氛、體育課堂常規(guī)、校園人際傳播和課外體育活動等構成的具有熏陶、激勵作用的體育要素的總和。
本文以河北省六所省屬高校為調研對象,面向學校有關職能部門、體育教學部(院)及部分師生發(fā)放調查問卷600份,回收595份,且進行了信度、效度檢驗。同時與103位干部、體育教師等進行了電話訪談。經過綜合分析,形成如下思考。
人是體育運動中的主體,人們依據一定的目的和價值判斷,選擇一定的運動形式和組織方式,使自己(個體或群體)的身體運動起來,從而滿足身心的某種需求,并使作為客體的自身自然發(fā)生改變。人文環(huán)境是校園體育的隱性因素,其作用絲毫不亞于體育硬件環(huán)境。
1.1 對于培養(yǎng)“身心俱健”的優(yōu)秀人才起著支撐作用。合格人才的一個重要評價維度就是“身心俱健”,而首在肌體強健、體能充沛?!秺W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均衡發(fā)展的一種人生哲學”。現代體育的發(fā)展不斷證實著這樣觀點,即心靈的發(fā)展與肉體發(fā)展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身心和諧、統(tǒng)一才是真正健康的標準。如果終日埋頭書桌與實驗室,只強調智力學習,缺少體育鍛煉,不懂科學健身,難以擔當大任。營造濃厚的體育人文環(huán)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受到熏染,時時享受著體育帶來的樂趣,領悟體育獨特的健與美,感受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自覺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人生境界,能夠增強抗挫折、抗失敗的能力,增強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能夠極大地喚醒人的潛能、激發(fā)人的活力,始終保持健康、陽光、向上的積極狀態(tài)。反之,則只會老氣橫秋、死氣沉沉。
1.2 對于凝練“陽光健康”的校園文化起著核心作用。體育集中體現了人類的進取精神、理性精神,承載著諸多的文化元素。而人的發(fā)展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然之人”,一個是“文化之人”。人的身體則是自然與文化的統(tǒng)一體。作為培養(yǎng)社會適用的合格人才的大學,衡量其辦學實力,校園文化是一個重要標準。作為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中一個評判指標,“陽光健康”的文化需要體育工作給力。具備完善的體育工作制度,有較大的體育運動人群,有條件完善、設施完備的體育運動場館,各體育社團組織活躍,定期舉辦綜合運動會、單項運動會,有能夠吸引師生的品牌特色體育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置身這種文化氛圍中,每個人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用體育充實自己,自由快樂地成長,并潛移默化地成為這種文化的參與者與創(chuàng)造主體,能夠使學校更自豪地向社會展示競爭力。
1.3 對于培育“終身體育”的社會風尚起著示范作用。體育作為一種內涵深刻的社會文化活動,已經演進為一種獨立體系的文化形態(tài),已經并正在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因為在個人與社會的互動發(fā)展中,人類只有通過自己健康的軀體才能走向精神世界的充盈與豐滿。從這個角度說,作為一項終身事業(yè),體育展現著社會的文明程度。大學作為先進文化的集聚地和輻射源,對形成“終身體育”的社會風尚起著引領作用。發(fā)揮大學體育專業(yè)人才的知識創(chuàng)新作用,不斷探索體育健康健身的內在規(guī)律和有效方法,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和社會實踐傳播先進理念、傳授新知新法,能夠引導全社會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同樣,大學中體育活動的賽事組織、運作模式、管理方法對各種社會組織和單位也起著示范作用。大學培養(yǎng)的學生帶著對體育的認識與理解以及養(yǎng)成的體育習慣步入社會,更能直接帶動“終身體育”意識的生成。這些都有賴于高校自身良好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滋潤涵養(yǎng)。
通過對調研和訪談的深入分析發(fā)現,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組織推動下,部分高校日益增強優(yōu)化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主動性,既有實踐成果也有一些亟待破解的問題。
2.1 優(yōu)化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實踐舉措
2.1.1 體育活動的“頂層設計”思路日益清晰。在廣泛征求各高校意見的基礎上,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提出《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6)》、《深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文件,明確規(guī)定了各高校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活動規(guī)劃及具體措施等,并明確了深入開展“陽光體育工程”的具體要求,將大學生體育俱樂部、普通學生體質監(jiān)測、開足上好體育課、建設高水平運動隊、提高競技水平、增加體育健身人群、開展特色比賽活動等作為工作重點。特別是隨著校園足球工作的深入開展,加強“頂層設計”,啟動專項培訓,利用高校體育專業(yè)優(yōu)勢推進體育教學深化改革。更為現實的是,隨著“健康中國”理念的逐步清晰,各高校正在逐步加大體育工作的比重,將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制定相關專項工作計劃、培訓專業(yè)(專項)技能等工作擺上日程,定期研究、重點督導,各學校正在采取積極措施落實這些要求。實踐證明,清晰的設計思路,為各高校優(yōu)化體育環(huán)境、濃郁體育氛圍提供了有力指導。
2.1.2 大型綜合賽事持續(xù)舉辦。四年一屆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各單項的全國大學生不同級別的賽事活動,各省市大學生運動會等等,所設項目逐漸增加,在校大學生參與程度逐步加深,成績不斷刷新。承辦大學生運動會的各高校,在建設體育場地設施方面也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為“后大運會”時代留下了更多的體育運動空間,使各高校開展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活動有了更好的保障。以河北省高校為例,各單項比賽連續(xù)開展,其中大學生足球聯(lián)賽、大學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賽、少數民族學生運動會等,參與初賽的隊伍連年增加,氛圍日益濃厚,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高漲,比賽成績也有不同程度提高。此外,各高校為了取得更好的運動成績,都不同程度地加強了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運動隊建設,提高了訓練水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在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和訓練,形成了較為固定的體育人群,進一步強化了高校體育活動的良好氛圍,有力帶動學校體育工作不斷深入開展。
2.1.3 校園新興體育特色項目不斷涌現。據有關研究成果表明,在高校所設的體育課中,傳統(tǒng)項目比較齊全,包括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近20項。近年來,在傳統(tǒng)運動項目的基礎上,適合青年大學生的健美操、輪滑、跑酷、瑜伽、定向越野、心理趣味運動、各種拓展運動項目逐漸引起更多學生注意,選課率不斷提高,參與熱情不斷增強,吸引了更多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1.4 公共體育教育教學質量較高。據調研統(tǒng)計,各高校普遍開設有22門左右的公共體育課程,大學一、二年級均設有體育課,三、四年級和部分研究生班級開設有體育選修課,周平均課時在16~20學時,教學內容中涵蓋有氧訓練、體質達標測試專項訓練以及各運動項目的理論與技能以及裁判知識等。各高校在提升公體教師能力方面也組織開展了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師資隊伍的結構也發(fā)生了很多積極的變化,一批年輕教師加入公體教學隊伍,學歷結構不斷提高,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人員占有一定比例,他們的理論和技術功底也比較扎實,有的還可以一人兼開2~3門課程,給了了學生更多的選擇,受到在校大學生的歡迎。
2.1.5 各具特色的體育第二課堂蓬勃開展。只靠課上時間進行體育教學,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大力組織開展體育第二課堂活動,已經成為許多高校的自覺行為。據調研,在高校中普遍開設有體育文化節(jié)、體育俱樂部、心理趣味運動會等,將傳統(tǒng)的春、秋季田徑運動會改設為時間跨度更長的體育文化節(jié),豐富組織形式和內容,將系列體育活動與主題體驗活動有機結合,在一定時間內營造人人參與體育活動的濃厚氛圍,帶動更多的學生投身其中,效果十分顯著。另外,還有不少高校利用自身有體育專業(yè)的優(yōu)勢,發(fā)動體育專業(yè)師生牽頭,組織非體育專業(yè)學生,將有興趣的學生組織起來成立體育單項俱樂部,旨在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運動的樂趣。
2.2 優(yōu)化高校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現實困境
在訪談和調研中我們發(fā)現,大學生對體育活動抱有濃厚興趣,對學校優(yōu)化體育環(huán)境提出了很多建議,從一個側面也印證了高校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點。
2.2.1 校際間不平衡現象突出。主要表現為開課門數不一、自主選課的實現程度相差較大,有的能夠給學生提供“菜單式”的選課,有的只是在有限的幾門課中指定,學生的選擇余地很小。此外,在課外體育興趣組織方面,有的組織健全、制度完善、活動效果好,個別設立了20個俱樂部以上且運行效果較好,而有的甚至還不知道什么是體育俱樂部。在硬件建設上,有的投資建設力度很大,各種體育場地設施比較完善,而有的則捉襟見肘,個別甚至只要一有風雨就停上體育課,根本談不上滿足學生不斷出現增長的體育活動需求。
2.2.2 輿論宣傳氛圍還不濃厚。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科學的健康健身知識宣傳,有的高校雖然有體育專業(yè),但根本沒有形成科普宣傳的系列活動,更缺乏這方面的整體策劃與設計;二是現有的宣傳報道內容流于面上形式,舉辦的活動僅限于“留個影、留個新聞”,缺乏深度挖掘報道,特別是對其中突出的人和事以及背后的故事缺乏整理和開掘;三是對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缺乏宣傳,對博大精深的體育道德、體育文化、體育法律等知識成果宣傳普及不多,在深入人心上做得還遠遠不夠。
2.2.3 持之以恒的耐力不足。“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高校設有“體育文化藝術節(jié)”“體育活動月”等,但存在一陣風問題,熱鬧一陣、冷清半年,學生體育社團組織或體育俱樂部有了比賽或專項活動才突擊訓練,平時則很少活動。有的高校在迎接專項評估或檢查時才臨時抓一抓體育工作,有的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中存在拼湊填報數據的現象,沒有起到真正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在體育經費投入、列入工作計劃日程等工作中也存在著“長久抓、抓長久”不夠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良好的體育工作氛圍營造。
2.2.4 挖掘體育資源欠缺。很多高校僅憑自己的體育教師開課、訓練或課外指導,普遍缺乏挖掘、整合校內外綜合體育資源。如那些建校歷史較長的高校都擁有寶貴的體育史、體育人物資源,特別是其中蘊含的人文教化、思想啟迪的資源,各高校普遍挖掘不夠,基本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史志資料,更缺乏開出這方面的校本課程。再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體育文化資源同樣缺乏深入的挖掘整理,很多學生不清楚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沒有形成激勵效應。
此外,對體育教師地位的重視程度,對體育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改革的深入研究,對體育工作的綜合策劃與設計能力等,各高校也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現實瓶頸問題。
創(chuàng)設高校良好的體育人文環(huán)境,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程。要按照“四個一”的總體思路進行建設,即要設計一套基于學校自身實際的體育人文環(huán)境制度,要形成一套大學生體育活動設計的“組合拳”,要建設一支技術和理論“雙過硬”的師資隊伍,要塑造一個利于體育文化廣泛傳播的校園氛圍。
3.1 系統(tǒng)抓好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頂層設計
在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統(tǒng)一領導下,認真研究學校所處的地域、歷史以及學生特點,按照學期、季節(jié)等不同時間段,綜合設計出一整套由固定內容與靈活機動內容相結合的校園體育活動的制度方案。方案中要明確主辦單位、特色活動內容、學生參與方式、組織管理制度以及經費來源渠道等具體內容。同時,要兼顧考慮到學生的性別結構、興趣要求,確定不同項目的比重,即“量身定做”型的方案設計也要做整體考量。要將教務處、學生處、團委、后勤各部門以及各學院(系、部)學生工作隊伍吸納進來,明確其職責,要讓相關職能部門都清楚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在學校體育活動中扮演什么角色,改變目前“誰都有份、又誰都不清楚干什么”的窘況。更進一步的是,要將“每天一小時”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納入學校工作整體考慮,力爭做到全校的課程安排體育優(yōu)先,切實保證師生每天有共同的時間在操場享受運動的樂趣。同時,還要求各高校要對體育工作建立定期會商制度,將學生體質健康情況、體育活動時數、體育教師工作動態(tài)、教學檢查評估數據、教職工健康狀況等形成專題報告,供學??茖W決策、指導體育工作提供參考。
3.2 精心編排學生喜愛和適用的體育內容
體育是全面開發(fā)人才智力的強大動力。體育活動本身就是體力和智力相結合的綜合身體活動。體育內容的綜合設計就顯得十分重要,要本著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學會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養(yǎng)成經常鍛煉的習慣,提高自身的文化節(jié)素養(yǎng),有賴于體育內容的科學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要開足體育課程。目前有些學校只開設了部分體育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學生選擇余地不大。要將教育部明確規(guī)定的公共體育課程足額開出,給不同年級、不同身體狀況的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利,對體質不佳或有特殊情況的學生開設體育保健課。授課內容要靈活多樣,采用模塊化設計,比如可將重大賽事的視頻觀賞納入等。二要開展豐富的課外體育活動項目。有的高校擁有獨特的體育傳統(tǒng),如一些少數民族項目、傳統(tǒng)武術項目等,要因勢利導,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體育活動。有的高校女生偏多,可多組織開展健美操舞活動,形成聲勢,帶動更多學生參與。還可以將體育與心理趣味活動、文藝演出、對外文化交流等結合起來,做到每周、每月、每學期都有特色內容設計,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一至兩項體育活動中,持續(xù)地活躍校園體育氛圍。
3.3 深化健康體育課程模式的教學改革
作為與德育、智育、美育相并列的一維,體育教育同樣是一門科學。體育的課程內容、目標設計、教學過程有其獨特的內在規(guī)律。而現實是,體育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上課整隊、安排見習、教師示范、學生練習、糾錯強化等等環(huán)節(jié)似乎更加強調的是模式化、程序化,而往往這樣的一節(jié)體育課帶給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欠佳。運動負荷、運動強度、運動密度在體育課教學中經常被種種理由忽視?!昂苌俪龊埂被颉耙还?jié)課下來手腳都還是涼的”是不少同學的感受。本應十分活躍、興致盎然的體育課上的循規(guī)蹈矩、暮氣沉沉。這種現象亟待改變。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90min的上課時間,科學合理地劃分教學時段,加大教學過程中運動負荷和運動強度的設計,使教學基本部分在較高強度和較大頻率中完成,學生靜止下來聽講的時間要盡量壓縮,采取教師整場巡視指導的方式解決示范糾正的問題,使學生心率達到130~150/m的時間占到2/3左右。同時,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將運動講解與技能應用、比賽實戰(zhàn)等結合起來,一方面活躍課堂氛圍,一方面達到增大運動量的目的??傊?,要讓體育課變得動感十足、活力十足、魅力十足,讓學生在“滿頭大汗”和“氣喘吁吁”中對體育課戀戀不舍。
3.4 建設綜合素養(yǎng)更高的體育教師隊伍
高校體育教師隊伍普遍學歷、職稱層次偏低,有的數量嚴重不足、有的年齡老化,亟需加強建設,既保持良好體能,又做到一專多能;既有精湛技術,又有理論素養(yǎng),讓體育教師成為學校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特別是要加強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這是讓學校體育文化氛圍濃厚起來的重點。在教師著裝、儀態(tài)舉止等方面加強培訓,展示出體育教師應有的特質與內涵,用體育人特有的“精、氣、神”去感染熏陶學生。要通過組織教學技能展示、說課比賽等形式,引導他們深入探究體育教學規(guī)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增進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要通過組織現代健身知識理論的學習,幫助他們更新知識,掌握最新的體育科研進展,促進教學向科學化的方向發(fā)展。要通過組織體育人文知識的專項培訓,如學習各項目發(fā)展史、體育名人、趣味體育、比賽鑒賞評判知識等,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做到“既會示范體育動作又善講體育故事”,既生龍活虎又文質彬彬,徹底改變以往人們對體育教師“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不良印象,用專業(yè)技能和人文素養(yǎng)激勵帶動青年大學生熱愛體育,養(yǎng)成“終身體育”習慣。
3.5 鼓勵支持建好大學生自主體育組織
青年大學生追求自我發(fā)展、渴望自主成功的內在動力強大,而體育能夠給他們提供極好的平臺。我國現代教育的偉大先行者蔡元培就認為體育為健康人格之首。他說:“夫全面人格,首在體育,體育最首要的事為運動。凡吾人身體與精神均含一種潛力,隨外圍環(huán)境而發(fā)達,有障礙則萎縮矣”。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較強,要鼓勵他們從興趣和愛好出發(fā)以多種形式自主開展體育活動。目前許多高校選擇大學生體育俱樂部的形式,即通過體育教師的指導,將喜愛某一項目的學生組織起來,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定期開展訓練、比賽、展示活動,也可以用實踐學分、評獎評優(yōu)加分等方式予以鼓勵支持。特別是一些趣味性、挑戰(zhàn)性強的項目,如跑酷、花式球類、長途遠足等,只要是學生喜歡嘗試和挑戰(zhàn)的,都可以采取俱樂部的形式開展起來,再帶動更多人參與。另外,如發(fā)揮體育專業(yè)學生作用,組織“早操一對一”活動,即一個體育專業(yè)學生帶動一個班(組)非體育專業(yè)學生出早操。再如,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大學生體育自主組織有序參與社會競賽、展示活動。另外,還可以通過俱樂部形式組織熄燈前半小時慢跑、周末健步走、體育趣味知識競賽等,讓學生自由選擇、自主安排,充分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本文在深入調研高校體育工作的基礎上,從現實性、系統(tǒng)性、實踐性的角度,客觀分析了體育人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過程中的現狀,找出了存在的問題,并試圖從實際操作的角度,提出優(yōu)化高校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總體思路及具體對策,著重從頂層設計、師資隊伍、活動內容、組織方式、特色開發(fā)等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目的就在于,緊緊抓住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機遇,主動發(fā)揮高等院校的引領、示范作用,以在校青年大學生為對象,以優(yōu)化體育環(huán)境氛圍為切入點,進一步完善高校管理者在體育工作上的主體功能。
[1] 劉鵬.大力加強體育文化建設[J].求是,2012(4)
[2]周妍,李啟迪.論體育教學方式的內涵及其變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4)
[3]王亮華.學校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優(yōu)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2)
[4]李春暉.當代中國體育文化的內涵、特性與體育人文精神建設[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12)
[5]宋亨國.論當代體育文化發(fā)展的趨勢[J].體育科學研究,2012(1)
[6]曾敏,王定宣. 和諧體育文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4(4)
[7]陳家群.論體育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倫理與人文關懷[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3(4)
[8]劉森.體育倫理與生命精神之契合[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9)
[9]楊玲.高校體育文化“三位一體”教育模式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1)
AnalysisofCurrentHumanSocialEnvironmentsofP.E.anditsOptimizingMeasures
LI Ying1,ZHANG Yun-long2
(1.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Shijiazhuang 050024,China;2.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Shijiazhuang,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cultural diffusion are two of the major func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oth of them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social environments of P.E. Moral qualities, intellectual ability, physical fitness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re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alent cultivation. Physics is one of them. The require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needs to be ensured b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tivities. In the spread of cultures, people are getting more aware of "lifelong sports". As an radiation source of social advanced culture, university sports culture and various physical activities are playing a demonstrating and leading role. As people gi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dolescent physical work, creating and optimizing human social environments of P.E. are significant contents of improving school quality, formi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powe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man social environments of P.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ent situations, countermeasures
G807.4
:A
:1007-323X(2017)05-0106-04
2017-06-21
李穎(1979-),女,河北唐山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校體育人文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思路與實踐模式研究,編號:HB15TY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