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林 黃軍蓮 羅曉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德興社區(qū)健康服務中心,廣東 深圳 518112)
艾灸聯(lián)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葉建林 黃軍蓮 羅曉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德興社區(qū)健康服務中心,廣東 深圳 518112)
目的觀察艾灸聯(lián)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00例哮喘性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50例給予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50例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艾灸和穴位貼敷治療,療程4周。比較2組治療前后日間、夜間哮喘癥狀積分變化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統(tǒng)計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00%,對照組總有效率78.0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lt;0.05)。2組治療后日間、夜間哮喘癥狀評分均降低(Plt;0.05);治療組治療后日間、夜間哮喘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lt;0.05)。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艾灸聯(lián)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療效顯著,能明顯改善哮喘癥狀,不良反應輕微,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哮喘;支氣管炎;中醫(yī)兒科疾病;艾條灸;穴位貼敷法
哮喘性支氣管炎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多發(fā)生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導致患兒出現(xiàn)咳嗽、氣促、肺部啰音及喘憋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可能會影響患兒生長發(fā)育[1-2]。目前臨床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平喘等藥物對癥治療,能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但容易造成疾病反復纏綿難愈,如何提高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3-4]。2016-02—2017-02,我們在常規(guī)療法基礎上加用艾灸和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50例,并與常規(guī)療法治療5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00例均為我院德興社區(qū)健康服務中心診治的哮喘性支氣管炎患兒,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1~4歲,平均(2.15±0.65)歲;病程3~30 d,平均(18.32±4.88) d。對照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齡1~4歲,平均(1.89±0.78)歲;病程5~30 d,平均(19.47±4.21) d。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均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及《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6]中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
1.2.2 納入標準 ①年齡0~6歲;②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咳嗽、喘息、呼吸困難、喉間痰鳴,且監(jiān)護人治療依從性較高;③監(jiān)護人均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3 排除標準 ①伴有血液、免疫系統(tǒng)、心、肝、腎等嚴重性疾??;②有艾灸、穴位敷貼治療史;③中途退出治療者,或并發(fā)嚴重不良反應而難以繼續(xù)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抗炎、解痙、平喘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注射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493)5 mg/(kg·d)+氨茶堿注射液(揚州中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697)4 mg/(kg·d),兩藥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4周。治療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等,保持清淡飲食。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艾灸+穴位貼敷治療。①艾灸。選穴(雙側穴位均取雙側):定喘、足三里、肺俞、心俞、腎俞、大椎、膻中、太溪。點燃艾條分別對上述穴位進行局部艾灸1~2 min以氣血開通經(jīng)絡,而后再分別施以回旋灸、雀啄灸,每次15 min,艾灸時需要密切觀察局部皮膚情況,適當調(diào)節(jié)施灸時間及距離,避免燙傷小兒皮膚,每2 d艾灸1次,連續(xù)治療4周。②穴位貼敷。貼敷藥物組成:桂枝、麻黃、半夏、白芍、干姜、芥子、甘草等。將藥物研磨成細末,用姜汁調(diào)制成藥餅,每日用量10 g左右。選取雙側肺俞、心俞及膈俞穴,將藥物直接貼敷于以上穴位,每次貼2~4 h,但應根據(jù)患兒耐受程度適當調(diào)節(jié)時間,貼敷時保證皮膚干燥。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1.4.1 哮喘癥狀評分 于治療前后1 d分別對患兒哮喘癥狀進行評分,根據(jù)癥狀輕、中、重分別計1、2、3分,分日間、夜間癥狀記錄。
1.4.2 不良反應 觀察記錄患兒治療期間發(fā)生腹瀉、食欲下降、局部皮膚發(fā)泡及皮膚紅腫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療效標準 顯效:治療4周后臨床癥狀及體征(咳嗽、氣促、肺部啰音、呼吸等)基本好轉或完
全好轉;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明顯好轉;無效:臨床癥狀或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2組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與對照組比較,*Plt;0.05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2 2組治療前后哮喘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哮喘癥狀評分比較 分,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lt;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lt;0.05
由表2可見,2組治療后日間、夜間哮喘癥狀評分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治療組治療后日間、夜間哮喘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lt;0.05)。
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3。
表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由表3可見,2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是一種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或細菌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咳嗽、喘憋等癥狀常反復發(fā)作,長此以往而降低呼吸道免疫功能,導致疾病纏綿難愈[6]。本研究中對哮喘性支氣管炎患兒給予常規(guī)抗炎、解痙、平喘治療,其中氫化可的松與氨茶堿合用能有效抑制氣管局部炎癥反應而改善氣道高反應性,抑制氣管腺體分泌,使支氣管擴張,從而緩解喘憋、咳嗽癥狀,還能使氣管平滑肌松弛而達到平喘作用[7-8]。但西藥長期使用容易產(chǎn)生各種毒副作用,使患兒治療依從性降低,疾病纏綿難愈,而中醫(yī)藥在哮喘性支氣管炎中的治療作用日益受到關注。
中醫(yī)學認為,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屬“哮喘”范疇,主要因為小兒肺、脾、腎三臟體稟不足,肺氣嬌嫩,痰飲留伏,容易受外邪侵襲,侵入肺系而致痰熱蘊阻,深入肺及氣管而致肺熱葉舉,氣使痰升,痰而阻氣,而致肺氣不暢、津液不足、肺燥,從而致痰飲、氣道受阻,氣機升降障礙,則產(chǎn)生咳嗽、喘息、氣促等癥狀,邪氣久而久之化熱化火而損耗肺部津液,使津液化為痰,使氣道受阻,進一步消弱肺功能,從而使患兒咳嗽無力,氣道被痰閉阻,出現(xiàn)憋喘[9-10]。因此,治療原則以祛痰益肺為主,穴位貼敷屬于中醫(yī)藥物療法中的膏藥療法,貼敷方中桂枝、麻黃具有發(fā)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效;芥子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之功效;干姜具有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之功效;通過姜汁調(diào)制,達到清利化痰、宣肺泄邪、平喘止咳的功效;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主治痰濕水飲、嘔吐、咳喘等癥;白芍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痙而達到鎮(zhèn)咳、平喘的功效[11-12]。哮喘是肺臟的主要病變,肺俞穴是肺臟經(jīng)氣輸注之處,臨近肺臟,與肺有直接內(nèi)外相應的關系,能調(diào)節(jié)肺臟經(jīng)氣,故能治療哮喘病;膈俞穴對肺功能有調(diào)整作用,尤其能夠調(diào)整兩側呼吸功能的平衡;心俞散發(fā)機體之熱。將藥物貼敷于肺俞、心俞及膈俞等穴位上,能宣發(fā)陽氣,藥物通過皮膚滲透至相關穴位經(jīng)絡,再通過血氣運輸傳到機體內(nèi),增強組織代謝能力,改善組織血液循環(huán),豁痰降逆,疏風宣肺,利氣散結,瀉肺鎮(zhèn)咳,化痰定喘,清熱肅肺,從而達到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目的。有研究顯示,藥物穴位貼敷能通過對穴位刺激而增強機體功能,能激發(fā)大腦皮層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系統(tǒng),提高機體免疫功能[13]。艾灸可通過藥物與熱相結合而能通經(jīng)絡、理氣血、溫熱散寒、健脾、補肺、化痰平喘,其中艾灸足三里健脾胃、補氣血,使機體強壯,從而達到平衡陰陽、祛除肺之外邪、舒緩支氣管痙攣和清除肺部炎癥因子的功效;定喘平定喘逆,緩解咳嗽、哮喘癥狀;肺俞、心俞、腎俞助肺化痰;大椎穴平定喘逆,止咳、平喘;膻中穴在臨床上常用于咳嗽、氣喘、氣短、咳唾膿血、肺癰等呼吸系統(tǒng)病癥,有調(diào)理人體全身氣機之功效;太溪滋陰、清虛熱,能治療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改善肺功能[14-15]。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后日間、夜間哮喘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在常規(guī)抗炎、解痙、平喘治療基礎上加用艾灸和穴位貼敷能更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且無不良反應,說明艾灸和穴位貼敷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艾灸和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效果顯著,能明顯改善哮喘癥狀,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 Brooks K,Caruthers RL,Schumacher KR,et al.Pharmacotherapy Challenges of Fontan-Associated Plastic Bronchitis:A Rare Pediatric Disease[J].Pharmacotherapy,2013,33(9):922-934.
[2] Bérubé D,Djandji M,Sampalis JS,et al.Effectiveness of montelukast administered as monotherap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inhaled corticosteroid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asthm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Allergy Asthma Clin Immunol,2014,10(1):21.
[3] 喬卓妮.氨溴索佐治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2,23(13):54-55.
[4] 張悅.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6):107-108.
[5] 哮病的診斷依據(jù)、證候分類、療效評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內(nèi)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1-94)[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7(8):145.
[6]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華兒科雜志,2016,54(3):167-181.
[7] 馮曉英,劉建紅,吳民,等.喘可治注射液霧化吸入佐治小兒哮喘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2013,8(1):98-99.
[8] 周君慧,趙鋆.小兒支氣管哮喘的外治療法[J].吉林中醫(yī)藥,2013,33(8):783-785.
[9] 李寧.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150例[J].江西中醫(yī)藥,2017,48(8):54-55.
[10] 張凡,李陳,謝紅.哮喘靈顆粒劑治療小兒哮喘發(fā)作期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2,30(12):64-66.
[11] 張亦群,張皓.清肺化痰方對哮喘性支氣管炎嬰幼兒肺功能的影響[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6,50(6):49-50.
[12] 周光謀.麻杏射干湯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9(27):167.
[13] 方俊梅,郭偉,蔣向紅.伏九天穴位貼敷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6,18(9):1634-1636.
[14] 偶鷹飛,李艷慧.天灸療法治療非急性期虛證哮喘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5,31(1):47-50.
[15] 馮奕超.中藥配合艾灸治療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15):24-25.
2017-06-06)
(本文編輯: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7.10.030
※ 項目來源:深圳市龍崗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620328)
葉建林(1970—),男,主治醫(yī)師,學士。從事社區(qū)中醫(yī)臨床工作。
R725.622.1;R256.12;R245.99
A
1002-2619(2017)10-1559-03